02.28 《唐山大地震》:媽媽選擇救兒子不就女兒,做錯了嗎?

阿杜課堂


《唐山大地震》裡,在那種生死抉擇的時刻,兩個孩子只能二選一,媽媽也是情非得已才選擇了兒子,放棄了女兒。

這個也不能算是一種錯誤吧,因為丈夫死了,她為了傳宗接代,只能咬牙忍痛放棄了女兒,主動選擇先救出兒子。

其實,作為一個母親,這樣的抉擇太難了,太揪心了,手心手背都是肉,怎麼能夠輕易割捨呢?

因此,被女兒誤認為媽媽是“愛弟弟勝過愛自己”,並因此痛苦、憎恨了媽媽很多年。

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媽媽主動救起的是姐姐而放棄了弟弟,並且恰恰弟弟也活了下來,是不是弟弟也要恨媽媽一輩子呢?

但凡有一點點希望,有一點點辦法,媽媽肯定是一個都不會放棄的。媽媽當時肯定已經“痛徹心扉”了,她太痛苦,太絕望,太難了。


雅潔侃侃談


在這件事上,如果只救兒子,她會愧疚一輩子,只救女兒,她還是會愧疚一輩子,在只能救一個的情況下,無論怎麼選都是錯,所以這件事註定不會圓滿。兒子被救回來但少了一隻胳膊,以為死掉卻長大的女兒不肯解開心結,還有因為丈夫死亡而埋怨她的婆婆。如果站在女兒的角度,其實真的挺難過的,也能理解她這麼多年不回來的心情,如果站在母親的角度,她要怎麼開口讓女兒再次回到這個家呢,只需一句媽媽你當時為什麼不救我,足以打破所有偽裝的溫情時刻。電影最後我沒看,因為我不喜歡太圓滿的結局,表面上一家人團圓,但是內心真的能夠不介意麼。有的時候編劇最後總是強行要求一個全家團聚和諧美滿的大結局,事實上經歷大地震的部分家庭根本沒有這個可能和機會了。地震中生命的逝去帶來的悲痛,地震後的心理上的變化和衝擊,在災難面前的生死訣別,讓很多家庭在地震後的很多年仍然無法走出陰影。如果你所在的城市發生了同樣的地震,只能救一個的情況下你是救你的女兒還是兒子,你是救你的孩子還是丈夫,你是救你的母親還是父親,你是願意冒著生命危險拯救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還是在大地裂開縫隙的時候漫無目的地逃命呢?在沒有經歷過那種恐慌恐懼和絕望之前,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救世主,而真正面對災難的時候,你必須在一瞬間做出決定,一切都會來不及。災難後有那麼多人走不出來,就像電影中的女兒, 她在地震中被救出後長大,但困擾她的還是當年的那場地震,她生理上是成人,但心理上仍然是那個要被媽媽二選一的小女孩,她可能一直被埋在一片廢墟之中,沒有人解救她。當災難過去,走遠,甚至久遠到有點記不清的時候,逝去的人真的就已經逝去了,好像是一季的落葉被清晨的風捲走。之後,沒有人會特意記住他們,除了他們的家人。人們總說,活著比死亡更艱難,作為倖存者,在這場地震中被救出的兒子,他似乎始終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存活是姐姐的生命換回來的,他清楚的知道母親難過的原因,他清楚的知道家庭支離破碎已經無法再圓滿,並且十幾年一直縈繞在他心頭。而做出決定並目睹一切的母親,她的痛苦比起兒子只會更多一些,她在廢墟外悲痛欲絕下不了決定的時候,她很清楚給了兒子生路就是堵上了女兒的生路,所以她猶豫不決她歇斯底里,她不知道右手和右手到底她該選擇哪一個,所以別人替她做了決定。當她救下兒子的時候,就意味著她永遠失去了她的女兒,無論是巧合還是錯過。對一個母親來說,最殘忍的事情不是失去自己的孩子,而是失而復得之後的那種隔閡和疏遠,完全是在扎她的心,而電影中女兒的躲閃和疏遠,會一遍一遍地提醒她。有的時候人一旦犯錯是沒有挽回機會的,無論這個錯是無奈的決定還是兩難的選擇,所以母親有錯還是沒錯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成長階段中最重要的是有母親的陪伴和父親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親情的力量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而電影中的女兒沒有得到這一切,原生家庭對她而言,可能創傷要大於溫暖的。幼年的創傷是致命的,長大以後固執的不去和解似乎才是社會正常現象,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去除芥蒂真誠以待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在唐山大地震中,電影中的女兒也只是個小女孩,在那種被母親拋棄的壓抑痛苦下,你要她怎麼同母親和解呢?我可以原諒你不救我?我可以原諒你拋棄我?我可以原諒你……一切語言在傷痛面前都很無力蒼白,可能對於震後的家庭來說,努力過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傷痛可能只有時間才能撫平。我不怎麼看災難片,看過記得最清楚的是唐山大地震和張國立出演的1942,而且時間挺久的了。其實在災難中最難對抗的不是災害不是死亡,而是人的私心和暴露出來的真相。


阿杜課堂


相信很多人都在學校,或者是家中和電影院,都有了解過《唐山大地震》這一影視作品吧!裡面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鏡頭,特別是有一個母親要選擇救出自己的兩個親生孩子這段,更是令人們印象最為深刻。

因為在那個危險的時期,那位母親不能夠同時救出自己的兩個孩子,只拉出來一個,那麼另一個孩子就會在這場災害當中喪失性命。當救援問道這位母親的時候,她第一個反應就是都要救出來,畢竟這兩個孩子都是自己生的,可最後這一位母親卻選擇救出自己的兒子。當時,很多人再看到後,都以維護道德的身份站出來譴責這位母親。

認為這位母親的行為是“重男輕女”,其實,在這之前這位母親的丈夫,本是可以存活下來的。只不過為了救出這位母親,就選擇讓自個犧牲在這場災害中,假如她要是選擇救出兒子的話,就可以維持丈夫家的香火,可能是對自己丈夫的慚愧,要給丈夫留下這條血脈。假設這位母親的丈夫並沒有死亡的情況下,這位母親很有可能就會選擇救出自己的女兒!

因為在那種危險的情況下,她的兒子還能夠發出呼救聲,但女兒已經喪失了這種活力,只是用手去敲打旁邊的物體去發出求救信號。從整體上來觀察,兒子的生存下來的機會,比女兒生存下來的機會要大很多。並且這時候是十分危險的情況,救援沒有時間去等待她做出選擇,因此只能夠救出自己的兒子來,對於一個孩子的母親而言,不管是怎麼樣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在她做出選擇的那一刻心就已經死了。為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綱絲頻道


不評論對與錯,中國絕大多數都是重男輕女,何況是在那個年代,再加上在那種情形之下任何人都很難做選擇,兒子女兒二選一,誰能做出一個好的選擇。看電影場景,當時女兒應該是比較容易救的,救了女兒應該兒子會沒有了,但是事實證明選擇救兒子女兒也還在,所以母親的選擇是對的,只是說得太直接了給女兒聽見了。


天使的使命


手心手背都是肉,救誰都對,但是也不對。



沒有老婆的餅


這並不能說是媽媽的錯

當初和室友一起看這部電影,真的感覺很催淚

女兒和兒子同時被壓在廢墟里,可當時只有兒子有聲音,女兒卻不知道生死。當時母親也非常的糾結,可遭受苦難的並不只有他們,如果他不迅速做出決定,兒子女兒或許一個也保不住。況且當女兒被放棄後,母親十幾年也都活在痛苦中。

如果發生在現實裡,這對任何一位母親來說都是毀滅性的。我相信她們願意用自己的性命去換子女的命。


娛樂說天地944


這是一個悲痛的選擇!不是媽媽不愛女兒!而是為了給老公留個苗!

地震中老公為了去救孩子死了!這個女人多麼得痛心啊!

可是沒想到救援人又告訴她只能救一個孩子!這種選擇不管是哪位母親我覺著都很難選擇!

最終在眾人的催促下選擇了兒子!

就這樣在女兒心中有了道牆!

這種事情不能用對錯來衡量了!


小琴126352752


首先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其實這件事情,無論媽媽選擇救兒子或者是救女兒,對另一方都是做錯的,會讓另一方誤解媽媽不愛自己,其實當時我們看得出媽媽兩個都想救,但是現實不允許,只能救一個,可以看出媽媽很糾結,最後才選擇救兒子。

媽媽選擇救兒子無非是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兒子是家族的香火,是傳宗接代的延續。可是最後媽媽知道女兒死裡逃生並平安長大之後是得到了解脫的,她一輩子都活在愧疚當中,只是女兒不知道,所以這件事情媽媽是沒有做錯的,換作任何人都是這樣選擇的。


開心饅頭仔


如果你現在去看《家有兒女》你會發現裡面很多價值觀和做法讓你很難受,但是這部劇在當時是沒問題的就像你的問題電影中的做法,在當時是人心中的普遍價值觀,畢竟當時重男輕女思想還非常嚴重。在現在看來這種行為有很大問題但是如果放在當時的時代,沒人會出來質問這個母親的行為,任何事情都要結合特定的背景去研究


騎著毛驢去相親丶


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誰最容易得救就救誰。無論是救兒子或者女兒都會失去一個,事實上做不到太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