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上海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出征滿月!戰“疫”一個月,她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上海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出征滿月!戰“疫”一個月,她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日子一天一天過,沒有周一到週日的區別。但日子一天比一天順,病區工作理順了,日子過得自然就順了。”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門急診總護士長戴愛蘭在自己的“援鄂日記”中寫道。

大年初四,上海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馳援武漢,戴愛蘭就是其中一員。今天,她在武漢的戰“疫”工作“滿月”了,一個月的工作讓她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上海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满月!战“疫”一个月,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17年後再次奔赴抗疫戰場

17年前,戴愛蘭曾參加抗擊非典,進入隔離病房兩週照顧SARS病人。作為一名戰“疫”老兵,這次她加入了上海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感控組。

“我現在還記得,2003年隔離病房裡濃重的消毒水味道,燻得眼睛直流眼淚。現在的防控更合理更科學,不再是覺得消毒水越濃越好。”戴愛蘭說。

到達武漢後,上海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全體進駐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接管了一個ICU病區和兩個普通病區。戴愛蘭所在的感控組則主要負責院內感染的預防和控制。

“感控無小事,感控是走在大部隊前面的,需要先完成醫院通道整個環節的規劃佈局,能不能進,怎麼進,符合傳染病防控要求了醫護人員才能進,所以我們是前哨、是開路的,最重要的就是確保醫務人員的安全。”

上海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满月!战“疫”一个月,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每天,戴愛蘭和其他感控工作人員會最先上崗,所有醫護人員要經過他們的防護檢查再進入病房工作。“防護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馬虎,一旦有紕漏,就有被感染的可能。經過一個月的磨練,現在我用餘光掃一眼他們,就知道他們的防護是否做到位了。”

“火眼金睛”不斷查缺補漏

雖然有過一次戰“疫”經驗,但戴愛蘭到達武漢後,還是經常焦慮得睡不著覺。

“剛開始去的時候真的沒有頭緒,很多都是從零開始。”戴愛蘭說。進駐醫院的前一天,她連夜做了一個休息室管理預案,“當時醫院分配給我們13個休息換工作服的房間,我們一共148個人,工作時間不一,如果不固定房間,就容易增加交叉感染風險,最後我們通過分了組,分了房間。”

來武漢前,上海醫療隊的隊員都進行過集體防護培訓,但來了之後戴愛蘭發現,這裡的物資版本不一,感控工作需要“火眼金睛”不斷查缺補漏。

“以護目鏡為例,有很多款,歐版的質量很好但其版型和亞洲人的臉型不太匹配,鼻樑處容易留有較大的空隙,有人就會拿紙巾塞一塞。我們發現後,就提醒他們紙巾一旦沾染飛沫就很容易感染,不放心的話可以用防護面屏。”戴愛蘭說,“讓他們自信、安心地走進病房,這也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

除了感控,戴愛蘭和組員們還包攬了隊員們的後勤保障工作,讓隊員們沒有後顧之憂地進入病房救治病人。

上海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满月!战“疫”一个月,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期待春暖花開早日回家

“我從小就有當兵情懷,而且有傳染病救護經驗,所以這次我第一時間報了名。”每年大年初二,戴愛蘭都會回老家過年,春節期間火車票難搶,所以她今年早早地搶好了票。得知疫情後,她馬上退了票,也沒和丈夫商量。

“只要有需要,我可以去的,非典、汶川我都參加過救護,更有經驗,家裡小孩也大了,沒什麼負擔。”報完名後,戴愛蘭才將這件事告訴了丈夫,“我的家人一直都很支持我的工作,第一反應就是先把票退了。”

但每次醫療隊中有隊員過生日時,戴愛蘭的內疚情緒就會湧上心頭,“今年2月是我老公50歲生日,以前都是他給我過生日,今年他50歲,我原本是想過年剛好給他過生日的,但是現在他就一個人在上海孤孤單單地過了他的50歲生日。”

隨著病區工作越來越順,戴愛蘭心裡的焦慮則減輕了不少。一個月以來,有患者陸續治癒出院,還有些是重症患者。近日,醫療隊的隊員們也從兩人一間房間換成了一人一間,不同班次的人員可以更好地進行休息。

戴愛蘭說,“我在學習強國裡面看到過一句話讓我很觸動,‘當上了醫者就要有一顆仁心,變成了天使就不害怕魔鬼’。我特別喜歡這句話,也特別期待著春暖花開,我們可以早日回家,也期待祖國國泰民安,大家都平平安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