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水石斧現讀現學《論語》心得: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


水石斧現讀現學《論語》心得: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

1

每天要走村串戶檢查疫情防控情況,少不了要找找防控中存在的問題。

其實,問題一直都差不多。

村民不戴口罩,喜歡聚集在一起曬太陽,扎堆聊天,沒有戰時的狀態,甚至沒有一點的緊張感。

街面上流動的人總是有,總有人在串來串去。

對上門測體溫的人很牴觸,覺得他們多此一舉。

只要是有買東西的地方,人就很多。

天天去跑一遍,天天都能發現這些問題。

然後,天天都反覆強調要採取更嚴的封控措施。雖然情況一天比一天好,但這些問題或多或少,一直就存在,就沒有法子做到徹底禁絕。

讓所有人,都嚴格地執行,不講任何條件地執行,真的很難。

因為,改變生活習慣,本來就是最難的事情。

2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這裡說的本性,很多時候指的是習氣、習性。

把習性中不符合仁的行為、習慣一一找出來,然後按照仁的要求,一一改正。

這樣,德日進,過日少,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仁的標準。

這就是孔老師說的“不違仁”的本意。

就防控工作來說,在這種非常時期,大家各有各事情,各有各的實際,各有各的想法。

但要想取得全勝,就必須嚴格落實防控措施,說不上街就堅決不上街。

如果各人只按自己的意願來,全勝的那一天就會往後推,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但實際上,總有人不願做,總有人做不到,總有人堅持得不好。

3

深入分析,孔老師當時講的原話是,

“回也其心三月不唯仁”。

顏回三個月都不違背仁的要求。這是對顏回的肯定。

肯定的重點不是沒有違背仁的要求,而是“三月”。

這是指一個長的時間內,或者說是孔老師連續觀察了顏回三個月的時間,發現他的一言一行完全符合仁的要求。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因為,“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其他學生雖然優秀,要麼是一天能做到的,最多一個月能做到罷了。

這裡面的三個月,指的是時間長久意思,一直觀察了三個月,從來沒有違背過,後來老師可能沒有繼續觀察下去了。

這代表的是做到了仁的意思。

這個肯定是非常高的。

按照仁的要求來,說到做到,然後從來不違背。

這就是道。

就現在的防控工作來講,要按照嚴管的措施來,堅決做到,絕不違背。

你就把一家人的健康都保住了。

得到這麼大的好處就這麼容易。

可是,這件事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

因為,總有一些人只想聽自己的,不大願意服從管理。

總有人有僥倖心理,覺得自己出門不至於那麼倒黴。

總有人覺得自己很對,他人不一定正確,自己做的最有理。而且,出了問題還要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從來都不願意反省自己,這可以說是人世間一切麻煩事情的癥結所在。

4

這兩天,看了一則關於專業人士責怪當地的新聞。

這兩夥人終於在互相責怪了。

專業人士說,當初之所以說可防可控,有限人傳人,是因為當地不說真話。

專業人士稱打電話找不到人,接觸不到真象,好象還有點不好意思追蹤下去的意思在內。

當地的人也委屈,過去就說過,沒有發佈權限,一切得聽專業人士的。

其實,要說這事也簡單,出了這麼大的事,都想著把頭往後縮,不願承擔自己的責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

這種人,就完全不符合仁的要求。

就不是一個好人。

各自責任在哪裡,難道不是很清晰嗎?

5

專業人士不是搞研究的嗎?瞭解人傳人與否,應該是在實驗室中證實啊!

難道也是象我們普通人一樣,靠打電話去問出來的嗎?

有些事就是這麼奇怪。到這個時候了,還在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的,顯得那麼專業。

讓人著急啊。

讓人著急的事情還有某位病人離鄂的事。

當前,管得這麼嚴,所有的幹部都在封城封路封小區,交通都要辦證,上街都有人查問。

然後,一個連續幾天的發熱病例,坐了一輛車,從各個路口的眼皮子底下,一溜煙跑了一千多公里,一直跑到了外地大城市。

我們在說別人不服管的時候,是不是也要反省一下,嚴管之後為什麼還有這麼大的漏洞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