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孔子學富五車,然其終身不得志,何也?

非想


孔子學富五車,為什麼終身不得志呢?這個要了解孔子的主要政治主張是什麼,以及孔子本人的一些特質。

首要的,也是最主要的,孔子的政治主張,與當時當權者的利益是矛盾的,甚至可以說,是違背歷史發展方向的。孔子的主張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仁,一個是禮。仁這個倒也沒什麼,講個人的道德修養,多數人並不想做壞人。但是,禮這個東西,就要命了,跟當時的諸侯利益相違背。禮就是周武王和周公建立的社會秩序,“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諸侯要安分守己,無論是吃的東西,穿的衣服,乘的車子,還是用的東西,聽的音樂,都有嚴格的等級秩序。這個就很束縛人了。本來如果周天子還很強勢,那下面的諸侯和大夫們還要聽命,可是周天子已經沒有了權威,不僅是事實上的權威,還有精神上的權威,就是大家覺得周天子LOW,不怎麼樣了。自從犬戎進京殺了周幽王,諸侯就看透了王室的衰弱與無能,心裡不把他當回事了。所以鄭莊公子敢於單挑周桓王,射中了天子不說,還搶天子的莊稼。孔子口口聲聲要維護天子的秩序,其實天子自己都沒這個力了,孔子又能怎麼樣呢?

當時的諸侯,可以說是迎來了一個自由的時代,甚至連下面的大夫和士人都是高興的,因為原來世襲的,固化的階層終於打破了,下面的人有了向上發展的可能。這對他們本是一件大好事,可是孔子卻希望讓他們回到被周天子管的死死的時代,還指望各地的諸侯會用孔子嗎?完全是與虎謀皮了。論語裡有兩個故事,可以說明孔子多麼的讓諸侯討厭:

其一:

三家以雍徹,子曰:“相維闢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魯國的當權的大夫在祭祀完以後,唱著”雍“這首頌詩結束,孔子卻唱反調,說大夫祭祀,怎麼可以唱天子的頌詩?

其二: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在家裡排練舞蹈,用了八列隊伍。孔子覺得這簡直是忍無可忍。因為只有天子才能用八列。

這就是孔子的態度,連唱個歌,跳個舞,下面的人都得被束縛的死死的。其實就是周武王和周公再世,也不能這樣了,因為時代已經過去幾百年了。何況,孔子的時候,也沒有周武王與周公這樣的強勢中央首腦。指望諸侯自己把自己綁起來,實在是不現實的。

時代是進步的,人都是追求自由與解放的,這種自由與解放,即使不能一下子就滋潤到最底層的人,也必然會從中上層的自由與解放開始,再逐步惠及到下層的人。春秋戰國的局面,就是天子的權力落到諸侯手裡,諸侯的權力又落到大夫手裡,而大夫的權力又落到家臣手裡(比如陽虎,他沒有什麼家世與背景,靠著個人的努力與才能,成了魯國季孫氏的家臣,開啟了魯國家臣執國政的先河)。孔子不喜歡混亂的局面是好的,但是應該是混亂中前進,而不是在混亂中倒退。妄圖拿著繩子把天下的人再次綁到周禮的秩序中,就不現實了。這違背了天下多數人的利益。所以孔子只能不得志。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其次,孔子的知識結構其實也有偏差。春秋時代,戰亂已經很頻繁了。三百多年的時間裡,發生了約四百次戰爭,可以說幾乎每年都有戰事,被滅掉的諸侯一百多個,比如楚莊王消滅了26個小國,晉獻公消滅了17個小國,秦穆公消滅了二十多個小國。所以軍事知識越來越受到重視了,如同我們現在的經濟知識受重視一樣。但是孔了對這方面不瞭解,《論語》上面記載了一則這方面的故事: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孔子到衛國的時候,衛靈公向孔子討教排兵佈陣的知識,孔子說自己只學過祭祀這方面的知識,軍事方面沒學過。他知道自己在衛靈公這裡找不到工作,第二天就很知趣地走了。


再次,孔子之所以不得志,是因為他威脅到了別人的飯碗。楚昭王曾經有一次想重用孔子,給孔子七百里的封地治理看看,但是被楚國宰相子西勸阻了。說孔子手下人才太多,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外交,理政,用兵的人才都有,如果給孔子封地,會威脅楚國的利益。於是楚昭王就作罷了。擔心孔子會危害楚國的統治,所以孔子這次的機會也沒有抓住。


最後,孔子雖然政治上不得志,但是他在學術上,在教育上,所取得的成就還是巨大的,也被後人尊稱為“萬世師表”,”素王“(無冕之王),所以還是值得我們景仰的。


再思樓紀


在某些人眼裡孔老二是萬能的!其實他生活在百家爭鳴的時期,只要有能力,哪個不是口袋裡的錐子脫穎而出呢?可惜孔丘就是一嘴炮不入流的能力,連個最卑微官職都不曾混到,最後如喪家之犬回到老家了!

按孔子的“大德必受命理論”,孔子終身不得志的原因是他缺德。

孔子其人,十惡不赦,五毒俱全。你說他尊崇周禮呢,他卻圖謀投靠叛黨了,叛黨就是對周禮造反啊。你說他仁呢,他卻借公權力殺少正卯、腰斬演員、把民工的粥飯倒掉,太殘忍了。你說他守信呢,他與蒲人訂了條約,答應離開蒲,不到衛國去,可是他一離開蒲,不但到衛國,還慫恿衛君攻打蒲人,視信用如糞土。你說他義呢,他出身貧寒,少時在季氏家打工度日,甚得陽貨相助,可是他一旦得志權力在握,大反季氏,對陽貨落井下石。

孔子本身也說不上什麼“學富五車”,他會的那點東西不過是喪葬禮儀、駕馬車射箭,全是些於國於民百無一用之術


猛哥厲史


大家都知道儒家的大聖人孔子,而他所開創的儒家學派,影響著後世幾千年,而如今的中國,早就已經是跟儒家分不開了,就連一些外國人,說到中國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儒家,想到孔子。但是大家又是否知道,其實孔子在世的時候,他所開創的儒學,所提出了治國理念,壓根就是沒人有理會的,也沒有哪個國家的君主買他的賬,這個說上來,孔子是失敗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儒學在那時候不夠好嗎?非也,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背後的原因。

生不逢時,似乎用來形容孔子是再合適不過的了。為什麼呢?要知道,孔子出生的時候,正值在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的天下已經大亂,各地戰爭四起,禮制早就已經崩壞了。而在這麼一個禮崩樂壞的社會中,孔子卻是扛著克己復禮的大旗,讓大家放下私心,和平共處,做到人人守禮,人人識樂,以此來達到結束戰爭的效果,讓天下重新恢復安定。但是,我們都知道了,天下並沒有因為孔子這樣的舉動而結束動亂的不安,而是走向了更加不安和更加混亂的局面,最後還是秦始皇憑藉著絕對的武力,才結束了天下的混亂。

從歷史上的角度來看,孔子那時候的確是不成功的,但現在,我們若是說孔子是沒有成功的,相信有很多人可能是會不怎麼同意的,總說不以成敗論英雄,畢竟到了現在,儒家根本也早就已經是在深深地植入了華夏大地,儒家思想已經是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就算是稱為中國的正統思想也不為過,怎麼能說他沒成功呢?但今天說的不成功,是從事情的成敗結果來看的,那時候的孔子的確是沒有將儒學成功推廣出去被大眾所接受,天下也沒有因為他而變得安定一些,從事實角度來看,孔子的確是算是沒有成功,成功的人應該是秦始皇才對。

而孔子之所以未能成功,原因無非就是兩個,自己和環境。當時的天下大亂,在人人都可以稱帝的情況下,自然就不可能因為一句“哎呀,大家要好好相處啊,不能打架啊,大家是不好的,應該要和平解決才對啊。”就都同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狼子野心者那時候最是不缺,而弱肉強食也從來都會有,只要誰的拳頭夠硬,誰的實力更強,誰就可以稱王稱霸。

誰有能力將這危在旦夕的天下的治好了,誰能給天下人提供一個安定的社會,誰就可以得到這天下。只有把每個人生存問題解決了,讓社會真正安定了下來,並讓大家也富裕起來,有飯吃,不再讓大家吃了上頓沒下頓,不再會流離失所,人人都能夠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這才是真正地解決了天下之憂的問題。而不幸的是,這樣的解決辦法在那時候只有一個——絕對的武力,而不是孔子一番話就能解決的。

百姓顛沛流離,每天為了生活拼盡全力,自然是沒有精力接受孔子的大道理,而那些能夠吃得飽說得好的人,也是手中握有實權的人,他們也知道,想要贏得這天下,只能靠刀劍說事,孔子的那一套中看不中用的大道理,自然也是不可能會聽得進去的。而孔子也把事情想得太過於簡單了,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是如他孔子這般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孔子他老人家就是嚴重忽略了骨感的現實而把理想想得過於豐滿了。

這也是孔子生不逢時的緣故,如果孔子是生在太平盛世的話,他的思想倒是極有可能被人所接受,因為即使是富足而安樂的天下,想要保持長期的盛世繁榮的話,不僅僅是需要靠武力,還需要以德服人,以德來教化天下,贏得民心才行,而這時候,孔子的那一套克己復禮的理念很可能就會得到重用了。

而事實也證明,儒家思想也的確是適用於太平盛世的時候。就比如歷史上著名的“焚書坑儒”事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上後世帝皇世家對儒家的推崇和應用,從這些就可以看得出來,孔子的這一套理論,的確是適合在天下太平的情況下使用。畢竟,唯有吃飽飯的情況下,人們才會想到秩序,才會想到道德,想到克己復禮。有時候,有些事情,還真的要靠天時地利人和三者湊齊才行,而孔子他老人家很是不巧地,這三者都沒有,讓人惋惜。





安優


竊以為:孔子並沒有不得志!!

子路曾問過孔子的志向,孔子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孔子的志向是讓老人安定,朋友有誠信,少年有人關懷。孔子重道,這樣的人,不會在意一時一地的損失。他的觀點與當時的時代格格不入,致其一生也沒有得到統治者的賞識。

但是沒有人規定:成功的唯一標準就是得到統治者的認可。對於孔子而言,他開創學校,宣揚“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長論“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他重視教育,因材施教,不知傳授了弟子們多少道理。兵荒馬亂的年代,孔子這種傳播方式,或許比統治者強制灌輸更加有效。在我看來,他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作為儒家創始人,他把一生當成了一場修行,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失敗的。

總結:事實證明,他是一個有遠見的人,深知構建和諧社會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西漢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如今的我們也十分推崇儒家思想,日日受儒家思想的薰染,並將它推廣到了世界,孔子的終極目標正在慢慢實現。無論生前還是生後,都是成功的。





狂談歷史


不得其時爾,孔子提倡仁,倡義,尚教化偏重於文,這本沒有錯,但時起效太慢了。治世之良謀,非亂世之良策也,對於急症還需猛藥。

當時烽煙四起,時局瞬息萬變,需要的是霹靂手段,雷庭之勢。非詭詐兵謀縱橫之術不可以安天下



清青子衿


這個不得志,應該理解為主要是仕途不得志,他生活在春秋末年,只做過管理倉庫的小官,主要是因為其“仁”“以德治民”的思想主張,不適應,春秋那個大戰亂,大動盪時期,不能迎合統治者需求。所以不得志,那樣的戰亂時代,法家更適合時代需求,儒家這樣的思想,更符合和平通一的安穩時代。


用戶533051102靜靜


一個人沒必要有很多的很全面的知識,只需有在某一領域能勝任工作的能力就行。往往一個知識全面的人反而做不好某一領域工作,是因為他們為了全面而顧此失彼,縮手縮腳,反而不如一意專注某一工作的人做的好。孔子雖然學問大,但他不知各國國君眼下需要什麼,所以孔子一生在官場沒市場,一生不得志。


東昕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倡導人們從思想上進行改變,樹立仁愛的思想理念,相互間以禮相待,以誠相待,不互相壓榨,嚴格自律,共建和諧社會。可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跟春秋時期的社會環境和體質是不相符,沒有太大的現實指導意義。有些國家的君王雖然很敬重孔子,待以上賓,但只是作為人才儲備,就是不用他,孔子不得不離開。孔子的才能無法得以施展,所以把餘生精力放在培養自己儒家文化體系的接班人和新的核心傳播者。



LHC否極泰來


孔子的志向是什麼?你怎麼認為他不得志了?孔子的志向就是教育出好的學生,他有弟子三千,而精通他的絕學的有七十二人,他怎麼就不得志了?他的儒家思想傳承至今,不就是他所期望的嗎!孔子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如果他是個追求名利的人他就成不了聖人!能夠成為聖人的人都對名利不感興趣的。追求永生的大道才是他們的願望!我認為他才是最成功的人!





水幕華


因為孔子宣傳的思想本質是迴歸西周的政治制度。這不符合當時生產力條件,不符合統治階級和精英階級和平民階級的利益。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先看看西周的政治制度:

西周時期,整個社會由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形成完備的分封制、宗法制互為表裡的維護統治。而到了孔子所在的春秋末期,隨著經濟關係和階級關係的變化,整個社會的政治格局也在發生變化。各諸侯國都不同程度地離開宗法制的“親親”原則,實行“尚賢”方針,在更大範圍內選用人才。此時不但周天子的王權繼續衰落,而且各諸侯國的公室也衰落了,由春秋初期的“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進而變為“禮樂征伐自大夫出”。這時候的孔子還想回歸西周的政治制度,無疑直接損害了諸侯(統治階級)、士(精英階層)的利益。

再看為什麼說孔子也損害了平民階級的利益?在我國商周時期,生產力比較落後。再加上井田制規定,土地是國家分封的。由於生產力低下,奴隸只能種國家分封的土地,無暇顧及別的荒地。到春秋末戰國初,鐵器和牛耕得到了推廣。生產力得到提升。而生產力的大幅提升使奴隸們有了閒暇的時間去開墾荒地,由於荒地不是國家分封的,不歸國家所有,而且種了不是國家分封的土地不用交稅。那麼大家都願意去種不交稅的土地,致使國家分封的大部分土地荒廢,國家的稅收受到了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國家就規定,不論公田,私田全部都要交稅。就等於變相承認了土地的私有。土地的私有制也就代替了井田制!所以到了春秋末期

便逐步廢除土地國有制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標誌、疆界,國家承認私人的土地所有權,奴隸主的土地所有制轉變為封建土地所有制,生產者由奴隸變為佃戶,成為自由勞動力.與生產資料擁有者的關係由隸屬變為僱傭的關係,此時的儒家已經落後於先進的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了,所以孔子所秉持的思想也損害了當時的平民(平民階級)的利益。

  不得不說,孔老先生真的很強,一口氣把這三個都得罪了。所以,即使孔老先生花費一生的精力親自創辦私學,教授西周的禮樂制度,而他的學生們也一個個離開了他,到各國去當官,卻不按照老師的學說來執政,這讓孔老先生更加失望。最終,孔子73歲病逝,他窮極一生去宣傳他的學說,而他的政治理想從未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