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一個醫院“勤務兵”的日常經歷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劉健

“全院收治了蘭州市一半多的確診病例,大家都拼了,我這個‘勤務兵’也不能例外。”王紹澤憨憨一笑,又開始在電腦前忙碌起來。“得抓緊時間清點一下庫存,看看有沒有需要補充的物資。”他說。

王紹澤是蘭州市肺科醫院總務科科員,一名3個月黨齡的年輕黨員。

一个医院“勤务兵”的日常经历

王紹澤(左二)與同事一起搬運物資。

平日裡,王紹澤承擔著醫院生活物資的採購、分配等任務。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及時為隔離區的醫護人員及留觀群眾、確診患者準備生活必需品的任務落到了他的肩上。

退役軍人出身的王紹澤深知打硬仗的含義,陪伴了妻子和剛出生的孩子幾個小時後,他便匆匆趕回醫院,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牙膏、牙刷、毛巾、臉盆、床單、被套……疫情襲來,城市按下了“暫停鍵”,平日裡看似簡單的物資在這個特殊階段變得緊俏。

“幾乎所有商鋪都關門了,工作從來沒有這麼難幹。”王紹澤說,哪怕是一雙拖鞋,也要開車跑很多地方才能買得到。

但,再難也要迎著上。

一个医院“勤务兵”的日常经历

許多生活物資得一件件搬上樓。

肺科醫院是蘭州市治療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無論是收治的確診病例,還是隔離留觀人員都居全省之最。

“隔離區的每一個人都要有單獨的生活用品,不然就有可能出現交叉感染。”王紹澤說,從首例患者入院,他連續近1個月吃住在醫院,隨時做好調撥或採購物資的準備。

一天夜裡11時左右,王紹澤接到通知,1個小時後將有一批醫護人員從病區輪換出來,要入住宿舍留觀14天。由於暖氣出現故障,需他在1個小時內準備60張電熱毯。

60張電熱毯,別說是疫情期間,平時在夜裡也不好買。王紹澤立即聯繫採購。

一个医院“勤务兵”的日常经历

正值春節,又逢疫情,許多經銷商不在蘭州,在蘭州的也沒有那麼多存貨。冬夜裡,王紹澤開著車在空無一人的大街上四處奔波,逐一對接,最後終於湊齊了60張電熱毯。“醫護人員在裡面辛苦了那麼多天,不能讓他們出來以後還挨凍。”他說。

堅守在醫院的日子裡,王紹澤深深感受到了社會各界對醫護人員的關懷。

“經常會有單位或個人捐贈物資表示慰問,這讓我們覺得不是獨自在戰鬥。”王紹澤說,現在肺科醫院已經連續多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了,而且大部分患者已治癒出院,他希望“春天”能早些到來。

一个医院“勤务兵”的日常经历

微信視頻聊天看到兒子的時候,王紹澤最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