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一个医院“勤务兵”的日常经历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健

“全院收治了兰州市一半多的确诊病例,大家都拼了,我这个‘勤务兵’也不能例外。”王绍泽憨憨一笑,又开始在电脑前忙碌起来。“得抓紧时间清点一下库存,看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物资。”他说。

王绍泽是兰州市肺科医院总务科科员,一名3个月党龄的年轻党员。

一个医院“勤务兵”的日常经历

王绍泽(左二)与同事一起搬运物资。

平日里,王绍泽承担着医院生活物资的采购、分配等任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及时为隔离区的医护人员及留观群众、确诊患者准备生活必需品的任务落到了他的肩上。

退役军人出身的王绍泽深知打硬仗的含义,陪伴了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几个小时后,他便匆匆赶回医院,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牙膏、牙刷、毛巾、脸盆、床单、被套……疫情袭来,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平日里看似简单的物资在这个特殊阶段变得紧俏。

“几乎所有商铺都关门了,工作从来没有这么难干。”王绍泽说,哪怕是一双拖鞋,也要开车跑很多地方才能买得到。

但,再难也要迎着上。

一个医院“勤务兵”的日常经历

许多生活物资得一件件搬上楼。

肺科医院是兰州市治疗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无论是收治的确诊病例,还是隔离留观人员都居全省之最。

“隔离区的每一个人都要有单独的生活用品,不然就有可能出现交叉感染。”王绍泽说,从首例患者入院,他连续近1个月吃住在医院,随时做好调拨或采购物资的准备。

一天夜里11时左右,王绍泽接到通知,1个小时后将有一批医护人员从病区轮换出来,要入住宿舍留观14天。由于暖气出现故障,需他在1个小时内准备60张电热毯。

60张电热毯,别说是疫情期间,平时在夜里也不好买。王绍泽立即联系采购。

一个医院“勤务兵”的日常经历

正值春节,又逢疫情,许多经销商不在兰州,在兰州的也没有那么多存货。冬夜里,王绍泽开着车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四处奔波,逐一对接,最后终于凑齐了60张电热毯。“医护人员在里面辛苦了那么多天,不能让他们出来以后还挨冻。”他说。

坚守在医院的日子里,王绍泽深深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医护人员的关怀。

“经常会有单位或个人捐赠物资表示慰问,这让我们觉得不是独自在战斗。”王绍泽说,现在肺科医院已经连续多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了,而且大部分患者已治愈出院,他希望“春天”能早些到来。

一个医院“勤务兵”的日常经历

微信视频聊天看到儿子的时候,王绍泽最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