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和"鐵"有緣,永定湖雷邁向高鐵時代


和

鐵路貫通湖雷

前些日子,朋友圈盛傳《關於請求支持贛龍廈高鐵(龍廈四線)在湖雷鎮設站的建議》,這是前年省人大會議的提案,現出現在微信,說明這方面可能有了新的動向。聯繫到湖雷的歷史,我們有理由相信湖雷即將步入高鐵時代。

和

永定河兩岸

唐大曆四年(公元769年),新的汀州刺史陳劍到任,新官上任三把火,陳劍摸清實情後,決定進行機構改革,他幹了兩件大事,一是把汀州治所(行政所在地)從東坊口遷到白石村(今長汀縣城),二是在新羅縣內的湖雷下堡設置場,場相當於現在的鎮,市場、趕場之意。因湖雷這個地方,從地形上看,猶似木排浮在水上,再根據《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之義,故這個新設置的場被命名為"上杭場","上杭"之名一直沿襲至今,只不過"名是地非",行政區域與湖雷毫不相關了。五代十國後周顯德元年,南唐保大十二年(954),上杭場遷到秇梓堡(今高陂北山),湖雷作為上杭場所存續了長達185年。從這段歷史可看出,湖雷是今上杭、永定境內行政設置最早、開發較早成熟的地方,是中央政權進一步向南拓展的標誌。

和

湖雷河面

"誰謂河廣",這裡的河在陳劍刺史眼裡便特指永定河了,"一葦杭之",這個"杭"通"航",說明當時有了水運交通。永定河發源於永定和上杭交界的茫蕩洋,在湖雷沖刷成了一個永定境內最大的盆地和兩岸肥沃的土壤。農業時代,湖雷是全縣農業、菸草業、水運交通業最為發達最為繁盛的地方,綜合實力居全縣之冠。湖雷華僑較少,從另一個方面說明當地比較安居樂業。

在永定民間,湖雷人被戲稱為"永定的猶太人"。在筆者看來,湖雷人之所以獲得如此殊榮,是和歷史有關的。我們回到前面講到的在湖雷設上杭場的問題,那唐朝為什麼要在湖雷設呢?原來那時湖雷一帶盛行冶鐵,主要生產鐵具用品,政府設場目的在於加強鐵稅等的徵收。所以,湖雷人做生意是有歷史傳承的。筆者認為,更為重要的是,在這長達1000多年的經濟生產和商業發展過程中,湖雷人積澱形成了"敢"和"鐵"的特性,真的是畢竟最早從事鐵的冶煉和經銷,人都變"鐵"了。"敢",就是勇敢,敢爭先,敢做事;"鐵",就是耿直、忠誠,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老鐵",粉絲多,朋友多,理所當然門路廣,容易成功。這些個性特質成就了湖雷人在歷史發展中的形象和地位。


和

上湖萬源樓

我們先來看湖雷的革命。湖雷人較早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和革命思想的薰陶,聆聽毛澤東在湖雷墟壩發表的激情演講後,湖雷人參加革命鬥爭的十分多,從1926年到1949年,湖雷貢獻了阮山、熊振聲、吳勝、阮文松、熊克庭等673位烈士,出了張雲龍、闕中一、陳忠梅、熊兆仁、張宜步等5位少將(建國後又增加2位),全鎮有46個基點村,烈士、少將、基點村數量均居全區之首。可見,湖雷人"敢",又"鐵",不怕犧牲,忠於黨,忠於革命。

再來看改革開放後,湖雷人走向四面八方,深圳、廈門……是全縣勞務輸出大鎮,從事餐飲、草菸酒業、運輸業、裝璜業、建築業的為數眾多,誕生了張國光、黃劍忠、張樹忠、熊新翔等資產幾個億、幾十億的大企業家,由此可見湖雷人生意場上敢於拼搏、廣交朋友的特質。

回眸歷史,立足當代,面向未來,希望和"鐵"有緣的永定湖雷早日邁進高鐵時代!

和

金秋湖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