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今手機拍照越來越強大,會取代單反和無反相機嗎?

熊熊視頻


不存在取不取代的問題。

它們誰也取代不了誰,誰也不想取代誰。

它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如果非要給它們區分下,那麼最大的區別在於:感光元件。

專業相機的感光元件比手機相機的大得多。

同為2000千萬像素的感光元件,均要分出2000千萬個等份。

顯然,專業相機的單個像素的感光面積更大。

這就決定了它們有不同的應用場景。

手機相機一般用於拍拍人像,拍拍風景。這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已經夠用了。

手機相機用於滿足大眾拍照需求,所以使用人群相當的廣。這就造成了一個錯覺,好像手機相機已經一統天下了。

其實非也。

你要拍個長曝光、超長焦、超廣角的鏡頭,通俗點講,比如拍星空,你用手機相機拍照,能行不?照片是什麼效果?你可以在晚上跑到空地上拍天空試試。你將得到的除了噪點還是噪點。

這種時候,就必須用專業相機。專業相機拍出來,是這樣的:


所以說,手機相機和單反相機各有各的應用場景,各有各的存在價值。誰也不能取代誰

概括為一句話:手機相機,大眾;單反相機,專業。


遙感博視


個人認為用手機拍照與相機攝影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而不是手機拍照取代相機攝影。 我這幾年出去旅行一直用的是佳能單反、索尼微單、手機。用佳能單反時會多帶兩個鏡頭,分別用來拍人像和拍風景。


當然,我在旅途中也會使用手機拍照。手機的優勢是便於隨身攜帶,不像單反那麼沉重,還可以及時把手機拍攝的照片上傳並分享。加上這幾年手機的算法一直在進步,從之前只有數碼變焦,到現在無損變焦,而且在背景虛化等方面都有著不錯的進步,讓手機拍照的效果越來越好。 我使用手機拍照主要是考慮曝光跟構圖,對於目前的手機拍照功能來說,基本都能正常曝光,那麼就需要考慮的是構圖了。手機攝影讓我可以專注在構圖上。只要想法好,角度佳,在配上幾個手機鏡頭,也是很容易出片噠。


那麼問題來了: 手機的拍照功能是否真的可以取代相機呢? 答案是:不能!我的觀點, 手機拍照永遠不會取代專業相機拍攝,而只是在一些場景替代了相機的功能。

下面再來看看專業人士相對專業的回答:

1、數碼成像有關四項硬件,一是傳感器、二是鏡頭、三是圖像處理器、四是操控配置,前三項關係到像質(其中傳感器佔45%,鏡頭佔50%,處理器佔5%),後者關係到拍攝成功率;

2、就傳感器而言,目前傳感器的有中畫幅、全畫幅、半畫幅、1/5英寸畫幅、4/3畫幅、1英寸畫幅等等,主流的單反、無反(微單)採用4/3英寸以上畫幅傳感器,主流的便攜卡片機採用1英寸畫幅,低端照相機採用1/2.3英寸卡片機,而目前的尖端拍照手機採用1英寸傳感器,高端的拍照手機採用1/2.3英寸傳感器,大多數手機包括愛瘋7都是採用1/3英寸傳感器。數碼成像,大底王道。也就是說,在像素合理的範疇內,傳感器面積越大,信噪比指數越好(信噪比理論是數碼成像的基礎理論),手機由於體積和麵積的原因,難以使用較大畫幅的傳感器;

3、就鏡頭而言,相機使用的鏡頭多種多樣,除了焦段上有定焦和變焦之分,視角上有廣角和長焦之分,光圈上有可控裝置等以外,最重要的是鏡頭的通光量(分辨率和通光量是成像的最核心指標)要大得多,而手機由於體積的制約,難以大量採用特殊的鏡片,比如超低色散鏡片、非球面鏡片等,更難以製造有很多鏡片組成的高素質鏡頭,故手機的鏡頭無論從物理屬性還是光學素質,都達不到相機鏡頭的要求;

4、圖像處理器。雖然現在的高端相機都採用雙處理器等,手機在體積上無法做到,但由於處理器屬於電子範疇,隨著今後的發展,芯片可以做得更小,單芯片的速度也完全可以取代雙芯片的速度,故在理論上,手機的處理器可以持平相機的處理器;

5、操控。操控包括對焦速度、追焦區域、連拍能力等等,強化這些功能的操作,需要藉助人體工程學原理,相機通過位置合理的按鈕、波輪、撥盤的聯動使用,可以極快的改變拍攝參數,尤其是單反相機,具有非常好的操控性,而手機由於體積關係,永遠無法做到;

6、手機最方便的是在定焦鏡頭的視角內,採用相對大的光圈,可以在最大限度的拍攝出接近定焦相機的拍攝畫面,但成像質量受到傳感器面積、鏡頭素質的制約,難以超越相機。就目前的手機成像水準看,同樣1英寸傳感器的手機像質完全不如1英寸相機,同樣1/2.3英寸傳感器的手機像質也完全不如1/2.3英寸相機,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手機的照片難以放大觀看,一旦放大會有明顯的噪點,其核心就是信噪比的指數和鏡頭的素質比較差。 好了,如果你耐心看了我的回答,又看了專業人士的回答,那麼說明你是一個有耐心且認真閱讀的人,獎勵小紅花🌺

最後,總結一下,雖然越來越出色的手機拍照水平,讓我們記錄身邊的精彩瞬間越來越方便,跟朋友分享也是越來越容易,但是專業相機在拍照的水平、照片的素質方面,是手機永遠也達不到的,追求更好的照片素質、更棒的拍照體驗,還是需要使用相機。 在相機攝影和手機拍照的問題上,還是根據個人愛好和需求,各取所需吧。


xiaoxiao輔導員


手機無法取代單反,卻可能和無反同質化。

因為手機相機受限於手機厚度與體積,感光芯片和鏡頭都是適用於手機尺寸的。單反相機的鏡頭、感光元芯片等硬件設備不是手機能比的。就感光元器件而言,單反相機用的感光元器件比手機的大十幾倍,像素卻通常比不上手機,但是拍出的相片更清晰,因為拍出相片的畫質與感光元器件的大小有直接關係,所以手機永遠取代不了單反。

單反去掉反光鏡箱和光學取景器便是無反結構,由於無反去掉反光鏡箱和取景器,所以無反拍出的效果不如單反。但是,俗話說“底大一級壓死人”,所以現階段無反也是手機無法超越的。手機相機就是一個小尺寸的無反,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技術的進步,算法的不斷優化,手機將會和無反同質化,從而淘汰無反相機。


有一點話要說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485, "file_sign": "\

老田的快樂生活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相信有很多人都考慮過,我也說說我的看法。

  • 數碼相機的成像原理

數碼相機的成像原理是環境(反射)光通過鏡頭進入到“底片”,也就是數碼相機的感光光學元器件(CMOS或CCD)上,留下影像。那麼影響成像因素有三個關鍵點。

  • 第一是鏡頭的質量。

鏡頭的質量越高,光在傳播中遇到的“阻礙”就越小,鏡頭在強調自己的優勢的時候強調透光,折射,色散,畸變,鍍膜……這些高深名詞的原因。

舉個例子,佳能的鏡頭全家福裡,比較優秀的給一個紅圈,作為身份標識代表了鏡頭的水準。

傳統攝影器材的優勢就在於擁有數量眾多的可更換鏡頭,而這一點是手機無法做到的,即便是最多的,也就是四五個鏡頭。而且因為手機尺寸限制了鏡頭結構,所以在實際表現上比傳統鏡頭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 第二就是感光元器件的水準。

這個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好的底片和不好的底片的區別。有句話叫“底大一級壓死人”。目前拍照最出眾的手機華為P30 Pro為例,其感光面積是1/1.7”(即5.6mm*7.4mm),而佳能的5D Mark IV 達到36×24mm,這個差距有多大,你感受下。這還只是135全畫幅,還有更大的,比如哈蘇,那個感光元件尺寸快趕上手機大小了。有興趣可以去找圖來看一下。

  • 第三就是機器的處理能力。

光進來了,底片也選好了,但是記錄這個過程的“機器人”(處理器)沒有準備好,也會把進門來的光亂放,導致畫面出現各種狀況(比如紫邊,高光抑制,細節丟失等等)。所以家中需要我這厲害的“賢妻良母”,才能把畫面打理得井井有條。這就是處理器的能力。舉例來說,小米CC9 Pro搭載的處理器就不太能夠應付一億像素的負載,導致了一些狀況。

在處理方面,相機也有其自身的優勢。

  • 手機拍照在哪些方面具有優勢
  1. 體積小巧,隨時隨地拍攝
  2. 自帶優化,讓照片更容易被使用,不需要懂得太多的後期處理,可以使用便捷的APP處理
  3. 可以輕易實現一些相機難以實現的拍攝角度,拍攝場景,比如潛水
  4. 外觀更好看(不要笑,不信你問問你老婆,這個重要不?)
  5. 功能豐富(可以打電話上網啊),價格低廉(相對於專業相機而言,頂尖的手機也就是一顆紅圈鏡頭的價格)。
  6. 輕。很輕。非常輕。(無數人是因為這個放棄了傳統相機)
  • 傳統攝影器材的優勢
  1. 規格與性能的明顯優勢
  2. 鏡頭豐富無限可能
  3. 高速對焦,高速拍攝能力
  4. 很多很多,多到一般人都不會用,所以沒啥用
  • 未來會怎樣

在生活領域傳統相機的地位,一定會被手機替代。就像我用單反給老婆拍出一張照片來,她一臉的嫌棄。果斷的選擇了用手機自拍(能美顏啊!瘦臉啊!一鍵美膚啊!)

但是在專業創作領域,相機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當然,未來怎樣,誰又知道呢?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江湖人稱周大發


手機鏡頭即使再好,也無法與單反鏡頭相比。

單反是專門為光和影的藝術而生,而手機首先是為通話而活,其次才是為自娛自樂而動情。無論手機還是相機,它們與光有關的主要元件有兩個:一個是鏡頭;另一個是感光元件。

別的不說,一支普通的單反鏡頭就輕鬆過萬,有的幾十萬也都正常,手機能嗎?同時,感光元件這個東西,已經決定了手機拍照難以超越專業單反相機。儘管有些手機已經達到2000萬以上的像素,但一放大,更毫無細節可言。

手機攝像只能在現在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而超越專業相機的的可能性非常小,雖然現在有些相機攝像方面的確非常突出,頂級的拍照手機永遠比不上頂級的相機,手機攝影超越低端的相機是有可能的,比如現在的華為p30或蘋果的11等,在體驗店體驗的效果的確讓人感覺非常驚豔。

華為、美圖們現在還在提升手機的拍照性能,使得其不僅智能化,還能通過系統和來對圖片進行處理,這是相機做不到的。

另外,對於長焦距來說,由於其光學原理的特殊性,手機是沒有辦法進行復制的,除非你能接受變厚幾十倍的磚頭那麼厚的手機。


黑D酷客


大家好,首先在這裡我非常榮幸可以有這個機會為你解答這個問題,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就目前而言,如vivo Xshot這樣拍照功能豐富、硬件強大的主打拍照功能智能手機已經基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代替單反了,畢竟其在攜帶、啟動和取景上都有著相應的優勢,但在成像效果、適應範圍和參數調節上都不如單反,所以在專業攝影等方面,智能手機距離單反還有較大的差距。

以上這些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個人看法和見解,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工作開開心心,生活快快樂樂,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Abb編程小楊


手機的攝影功能及其算法越來越先進了,未來攝影到底能不能取代單反和無反相機?

手機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至於以後是不是能夠取代單反相機和無反相機,這是很多攝影朋友比較關注的問題,也包括我。我一直認為手機拍照是不可取代單反相機和無反相機的。為什麼這樣說,有以下幾點原因:

1、單反和無反相機在人們心智中有專業拍照功能不會改變

由於單反相機經歷了這麼多年的不斷髮展,在人們心智中始終是拍照最專業的,手機是打電話的。拍照屬於手機的輔助功能,如果說手機是專業的拍照工具,那麼它就是相機。

2、從拍攝照片質量上講也是不可能取代單反和無反相機的

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單反還是無法,由於是專業的拍攝工具,在硬件上比手機要好很多倍。那麼,拍攝的照片質量也要好很多。手機拍攝的照片也只是用於手機上,如果要拍攝婚紗、印刷等,手機肯定不行。

3、從專業拍攝者的使用需求上來說

作為攝影創作者,在工具的選擇上,肯定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工具有著不同的功能,用在不同的拍攝需求上。需要手機的時候就用手機拍攝,需要單反和無反相機拍攝的時候就用單反和無反相機拍攝

4、從拍攝過程中的感覺來說

在拍攝的時候,我覺得攝影還是要用單反和無反相機拍攝,感覺最舒服,這不是裝,用過單反的人都知道。那感覺就像是抽菸一樣,有時候及時不抽,加在手指上心情都很舒服。

總之,手機不管怎麼發展,拍照功能如何強大,是永遠不會取代單反和無反相機的。

腦攝狼圖世界,愛好攝影,且擅長後期處理,敬請關注本頭條號!


窮Sao


你好,作為一個用手機和單反同進行拍攝的攝影師。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吧。
這麼說吧在科技沒有發展到這個程度之前。手機無法替代單反或無單反的。
一、手機之所以有拍照的功能,完全是出於方便考慮。所用的相機材料非常小感光元件無法達到相機的拍攝程度。
二、單反相機的感光度元件大,光線的控制比較強。無法放在手機裡使用。
三、除非未來科技可以有新型的感光材料或新的科技代替。放在手機拍照無法完全替代單反或者無單反的。下面視頻做了一些描述,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讓你滿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0b73766061d48039aa11fa05809a838\

撈娛人


受到手機超薄機身限制,手機相機的感光元件,鏡頭始終不如專業的單反相機,雖然這種差距在縮小,但感覺光元件CMOS和鏡頭成為手機向前跨越的瓶頸。

但從另一個角度講,沒必要相比,術業有專攻,沒有全能相機,看用在什麼場景,需要便攜還是專業全畫幅,是微單還是單反?誰也不能取代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