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學慧網退休學員身處疫區每天學習6小時,你還不學習嗎?


學慧網退休學員身處疫區每天學習6小時,你還不學習嗎?


想象一下,你50歲了,已經退休,你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每天葛優癱看電視劇、刷手機?不用朝九晚五,徹底放飛自我,開啟自由懶散的生活?


學慧網的學員張雅琳卻為我們展示了退休生活的更多精彩和可能,相信她的學習故事會帶給大家很多啟發。


學慧網退休學員身處疫區每天學習6小時,你還不學習嗎?


學慧網退休學員身處疫區每天學習6小時,你還不學習嗎?

身處疫區,每天學習6個多小時


張雅琳是武漢人,今年50歲,5年前從銀行崗位上內退下來,當時她有個強烈的願望——希望找到一個後半輩子不用退休的職業。兜兜轉轉,一直在做各種不同的嘗試和學習,從接觸游泳、瑜伽、食用營養素、學習營養學……直到開始報名學習學慧網的健康管理師課程,張雅琳終於找到自己喜歡、希望後半生從事的有意義的事業——健康事業。


因為她覺得健康管理的課程不僅能幫到自己和家人,還能幫助別人,而且可以將她之前學到的知識系統化,再進行發散,進而形成自己的健康管理知識體系。這段時間,身在疫區,很幸運家人都很健康,情緒比較穩定,雖然原定4月份的考試因為疫情延期,但她絲毫沒有在學習上鬆懈,不能出門的日子,她覺得正是全身心投入、把大塊時間用來學習的好時機。


不需要老師,也不需要鬧鐘,張雅琳的生活極其自律,已經規律到形成自己的生物鐘,週一至週五: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每天有三個時間段會嚴格保證用來學習:上午8點半到11點、下午3點到5點、晚上8點到10點。週六、週日會以休息娛樂為主,每週、每天她都會給自己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如果達到目標,會獎勵自己看一段喜歡的視頻。小小的激勵,卻讓她每次完成學習目標,都很有成就感。


學慧網退休學員身處疫區每天學習6小時,你還不學習嗎?

為了提升學習效果,自學思維導圖


張雅琳坦言最大的學習動力是不希望被社會淘汰,希望找到自己喜歡同時適合自己的位置。她覺得“活到老,學到老“說得特別對,隨著生活條件改善,人口平均壽命已經達到八十多歲,想要不斷實現自我價值,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現在是信息社會,有越來越多的新渠道、新方式學習知識。


她覺得直播課的形式特別好,即使身在武漢,也不影響按時上課、學習新知識,而且還能跟老師互動,有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提問,緊跟著老師的課程走,及時複習重點知識,能保證學習效果。


學習也確實隨著人年齡的增長,變得不麼容易,但是不能因此放棄,得想辦法克服它。張雅琳發現50歲了,記憶力確實大不如從前,為了提升學習效果,她最近兩天的目標是學會思維導圖,也是通過線上課程來學習,希望用思維導圖來歸納、梳理學習過的知識重點,提升學習效率。她覺得學習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除了健康管理課程,還會涉獵、學習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識,學習已經讓她樂在其中,享受抱著好奇心,不斷去探索新知的過程。

學慧網退休學員身處疫區每天學習6小時,你還不學習嗎?

義務講座,傳播健康理念


張雅琳此前在銀行的工作跟健康沒什麼關係,但她一直對健康方面的知識感興趣,或許因為家族裡面有好幾位醫生。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張雅琳更加體會到健康的重要性。為了分享、傳遞健康的理念,她在朋友組建的微信社群裡為大家做健康講座,分享自己學到的健康管理方面的知識和理念,非常受歡迎。


她覺得這次疫情再次提醒我們,健康是個人和社會,國家的發展的重要資源。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這樣的理念應該根植在每一個人的腦海裡。她盼望著疫情早點結束,早日恢復正常,今年能順利通過考試,拿到健康管理師證書。在未來,希望將更多專業的健康知識帶給更多人,幫助更多人。


採訪過程中,張雅琳對學習、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讓我絲毫察覺不到身處疫區的艱難和焦慮,也不覺得在跟五十歲的人對話,她身那種潮氣蓬勃的熱情和勁頭,會令很多年輕人汗顏。


不管什麼年紀,想讓自己的思想不僵化,保持年輕的心態和活力,都需要有一顆旺盛的求知心,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既能獲得成長的充實感,又能因為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升,實現職業理想,獲得穩定而持續的幸福感,這就是學習的意義和價值。


拿起書本吧,去學習需要提升職業技能的課程、解鎖你好奇的新知、補齊職業發展的短板、甚至提升下廚藝、英語,享受學習帶來的充實與幸福,或者它也會成為你的日常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