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在工作之餘,你是怎麼提升自己的?

守護你一生


俗話說得好:“八小時只之內求求生存,八小時之外求發展。”作為一個職場人士,要想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脫引而出,工作之餘,需要去提升自己。

至於怎麼做,公子從個人角度,給你幾個具體建議:

一、讀書

這個排在第一位,應該沒有人會有什麼疑問吧?縱觀古今,事業有成的成功者,基本上都會有一個閱讀的習慣。因為讀書可以讓他們保持一個開闊的視野和格局,

股神巴菲特,無論多忙,他每天都要至少讀上一個小時的書。首富李嘉誠無論再忙,同樣每天睡覺之前都要看上一個小時的書......

具體讀哪些書?我的建議是一開始不要太有目的性,可以先從自己感興趣的書讀起。比如文學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心理學可以改善一個人的情緒管理,邏輯學讓我們思維更加縝密,而設計學又讓我們開闊大腦......

總之,先通過興趣點來開啟自己讀書的第一步。到了第二階段,就可以針對性的、系統性的去讀自己喜歡的書本,讓自己最這個知識形成一個體系。最後我們可以在完全掌握知識體系之外,再去跨領域實現融會貫通。三個階段,每一步都是一個提升。

二、運動

“身體和心靈總得有一個在路上”,其實現代職場人的壓力越來越大,加班和報復性熬夜更是家常便飯。長此以往,的確是有可能實現升職加薪的目標,但是另外一個層面來說,自己的身體也有可能會垮掉。

所以,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無論如何每週都要抽出1-2個小時出來進行鍛鍊和運動。不要說自己太忙,那都是拖延的藉口。那些名人比我們忙得多,但他們還是每天堅持運動。

如果沒有太多的時間,跑步是一個不錯的有氧運動,一週跑上個2-3次,每次半小時即可,一段時間過去後,你就會感受到明顯的變化。或者是就像《微習慣》的作者——斯蒂芬蓋斯一樣,在家裡每天堅持一個俯臥撐,一年下來,你也會有巨大的變化。(對了,這裡可以推薦大家去看看這本書,他硬是靠著每天一個俯臥撐,實現了逆襲)

我們除了要提升自己的內在涵養之外,也一定要注意承擔涵養的身體。記住,身體垮了,其它的一切都是零。

三、認識厲害的人

我們往往都有這種感覺,如果一個人拼命努力研究各項技能,到最後卻發現和別人的差距卻越來越大。這是什麼原因呢?

真實原因並不是因為你的能力不如別人,而是你沒有學會“槓槓思維”。同水平下的人群,一個因為接觸到了領域內的牛人,便會主動向他靠近,並學習其身上的優勢地方。

很快,他無論是從能力、格局還是人脈資源方面都會得到快速的提升。並且因為自己變得更優秀了,就可以通過這群優秀的人認識到更多優秀的人,反過來又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厲害,這就是“槓槓效應”。

所以,工作之餘也要走出去,去見見比自己優秀的人,從他們身上汲取更多能量。比如去參加線上的社群課程,或者是參加線下的讀書會等等。

當然,個人提升還有很多方面,但抓住這個主要的三點,未來一定可期。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