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秦朝統一了,那麼多前六國人造反,到了漢朝統一了,就沒人造反了呢?

lnzz1987


誰說沒有,這歷朝歷代都有,主要分為諸侯王謀反,農民起義,兵變三種。

諸侯王謀反

漢朝漢景帝時期的七王之亂,唐朝安史之亂,明朝靖難之役,清朝三藩之亂,都是諸侯王謀反的典型。

農民起義

這個更普遍,漢末黃巾起義,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唐朝末年黃巢起義,宋朝也有,只不過被鎮壓了,元朝末年比如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明朝末年李自成起義,清朝末年太平天國起義。

兵變

我把政變,兵變,禪讓這些都歸類到兵變吧,畢竟要玩這麼大,得有足夠的軍權才行。

漢朝的王莽篡漢,隋朝楊堅逼北周禪讓,宋朝的趙匡胤兵變,都是典型。


煙郭說歷史


很多人說秦朝法律嚴苛,導致人民不滿,其實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秦朝以法治國不假,可是以法治國不等於法律嚴苛。

1975年,湖北出土了《睡虎地秦墓竹簡》,竹簡記載了秦朝法律。其中關於誤期之事是這樣規定的:

遲到三到五天,口頭批評;遲到六到十天,罰款一盾;十天以上,罰款一甲。

也就是說,陳勝當年罪不至死,頂多是罰款而已。所以他造反是另有原因的。

我們都知道那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這句話可以說說得很有水平。可是在秦朝,老百姓識字都沒幾個,別說說出這麼有水平的話了。

而陳勝在當時的職位是屯長,也不是一般的平民,所以陳勝很有可能是原六國下層貴族。對比原來的貴族身份,現在的屯長明顯失去了很多特權。

這才是他不滿秦朝的根本原因。

所以秦朝被造反,恰恰不是法律嚴苛,而是太寬容了。很多原六國貴族不但沒有追究,反而任用他們為官吏。

當然,被造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秦始皇和隋煬帝一樣,步子邁太大,扯到蛋了。

我們都知道原來六國是什麼樣子,文字不同,連道路寬度都不同。

秦始皇統一也不過是十幾年時間,雖然嘴上說車同軌,書同文。可中國很大,車同軌是多浩瀚的工程?短時間很難完成。

本來當時就沒什麼飛機高鐵,好不容易跑個馬車,道路寬度還不同,這交通已經不能僅僅用不便來形容了。

你想想,你今天從杭州到西安全高速都要跑2天,就秦朝這交通,沒2個月怎麼跑得下來?

而在這樣的交通條件下,秦始皇居然廢除分封制,搞郡縣制。雖然這是進步的表現,但在當時很不合時宜。

一道政令下達下去有些地區可能幾個月後才收到,地區有情況,中央也要幾個月後才得知。這還怎麼玩兒?

這就為造反創造了條件。

其次,修築長城,這就和隋煬帝修運河一樣,是個超級大工程。雖然理論上只是把原來幾國長城連起來,可就秦朝的生產力而言,這也是相當勞民傷財的。

老百姓可不管你為了經濟發展還是抵禦外族,你讓他們背井離鄉去修長城,他們就是不爽,就這麼簡單。

第三,六國滅亡時間短,殘餘勢力還很強。典型的就是項氏一族。

而漢朝就不同了。首先,漢朝在漢武帝之前都是分封制與郡縣制並存。

分封制的優越性這時候就體現出來了。交通不便離中央太遠?沒關係,那就組建一個地方政府,擁有獨立決策權。

就是交通再不便,一個省之內總該交通便利了吧?

其次就是秦末的陳勝吳廣起義和楚漢戰爭,已經把這些有實力有想法的貴族都詐出來了,剩下的幾乎沒有威脅了。

至於漢武帝時,車同軌這種工程早已完成了,生產力又在文景之治下發展了幾十年,郡縣制這才有了實施的基礎。

而漢武帝的推恩令,本身也是溫水煮青蛙,並沒有著急,還預留了幾十年時間,才完全轉化為郡縣制。

所以我一直認為,秦始皇、隋煬帝其實是一類人,史書上的詆譭不過是因為他們都得罪了同一批人——儒家。

他們意識超前,卻又急功近利,這才是導致覆滅的原因。而他們之後,都出現了強大的大一統王朝——漢和唐。

這僅僅是巧合嗎?我認為並不是。只是勝利果實被人竊取了罷了。


逼我用真名嗎


秦始皇是始皇帝,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摸石頭過河的狀態,所以秦始皇很不容易,他沒有可以借鑑的經驗,只能靠自己摸索。

好在秦始皇的秦國有一些模式可以讓他複製到全國,但是六國的貴族利益被傷害,所以推行起來非常困難,最終秦始皇離世,六國舊貴族復國反叛,劉邦和項羽倆人打著滅秦的旗號,給秦朝終結了。

劉邦後來打敗項羽,建立了大一統的漢朝,前前後後享過405年。那麼問題來了,為啥那些造反的舊貴族在秦朝的時候嗚呶喊叫的造反要復國,到了漢朝的時候就原因接受大一統了呢?

第一、郡縣制二次推廣易接受

在秦朝時期,秦始皇推廣很多新政,咱們就拿郡縣制為例,推行的過程十分困難,又推廣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車馬同轍等等,這些基礎的建設已經整得差不多了,六國百姓差不多都接受了,唯一不接受的就是六國貴族,因為這樣的事情影響他們的利益了,但是秦始皇在,他們不造次,只敢過過嘴癮,加上秦始皇徵百越,轉移了國內的矛盾,這才維持住,但是秦始皇死後,一些叛亂爆發,秦朝兵力在外,竟然一時不能平叛,這讓六國舊貴族看到了機會,紛紛起兵造反,想恢復舊制。

到了漢朝就不一樣了,當漢朝再次統一的時候,劉邦的軍隊都是能征善戰剛打出來的精兵,誰敢炸刺兒,劉邦就敢了滅了他,他們比之項羽何如?自然沒人敢造反。此時劉邦繼承了秦朝的制度,繼續推行秦朝之前推行的郡縣制等制度,之前秦朝已經大力推行多年,百姓和貴族對這個制度有一部分人已經開始接受,二次推行的時候,矛盾和衝突就沒有秦朝時那麼激烈了。

第二、秦始皇和劉邦對貴族的手段不一樣

秦始皇滅了六國,對六國貴族採取了安撫的懷柔手段,希望他們能跟著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百姓和地盤,配合自己的工作。

結果六國貴族總是想著自己的利益,不為秦始皇著想,建立秦朝之後,六國貴族成為了矛盾主體,他們總是想回到過去的模式,但是秦始皇肯定不願意。

到了漢朝,劉邦可不慣著他們,只要是表露出不聽話的跡象,哪怕是半點,劉邦就把他的勢力滅掉,大漢建立,六國貴族的勢力基本被劉邦給滅沒了,他們就算有造反之心,也暫時沒有那個實力。

第三、劉邦和秦始皇情況不同

秦始皇是始皇帝,是中國大一統的開啟者,秦始皇是征服六國建立的國家,六國那一代人對秦始皇殺死自己的親人恨之入骨。

但是劉邦不一樣,劉邦打著反抗暴秦的口號揭竿而起,從某個角度來講,他和六國貴族共同利益,也是一個推翻秦朝的一員,一開始,劉邦不僅不是他們的仇人,還是他們的“好戰友”呢。

第四、劉邦平叛能力大於秦二世

秦二世的能力不行,這才導致了秦朝二世而亡。

其實漢朝也有很多的叛亂,只不過都快速鎮壓下去了,沒有因為造反而亡國,所以給人的假象,好像六國貴族消停了,其實不是。

1、淮南王英布叛亂;

2、濟北王劉興居叛亂;

3、淮南王劉長叛亂;

4、七國之亂;

5、梁王劉武的儲位陰謀;

6、淮南王劉安叛亂;

7、南越國相呂嘉之亂;

8、東越王郢叛亂;

9、朝鮮王衛右渠的叛亂;

10、廣陵王劉胥謀反事件;

11、江都王劉建謀反事件;

12、光武帝劉秀之子楚王劉英謀反事件;

13、阜陵王劉延謀反事件;

其中的七國之亂也差點要了漢朝的命,並非一帆風順的王朝。


總體來說,劉邦造反和秦始皇蕩平天下有著本質區別,秦始皇是六國的敵人,劉邦開始的時候是六國的朋友;秦始皇打下了推廣的基礎,劉邦二次推廣容易被接受;劉邦將異性王和貴族都屠滅了,所以掃除了一些潛在的威脅,而秦始皇屬於另一條路,他在世的時候還好,但是秦二世卻玩不轉。


野史日記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統一了華夏,自詡功績大於開天闢地的三皇五帝,自稱始皇帝;在中央實行中央集權制,地方上採用郡縣制;車同軌、文同書;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成為彪炳千秋的千古一帝。

可為什麼貌似強大的秦帝國卻傳二世而亡,國祚只有短短的十五年。漢初的政治家賈誼在《過秦論》中一針見血的指出秦亡的根本原因就是不施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勢發生了變化。

最終官逼民反,引發了陳勝、吳廣起義。

一石激起千層浪,六國舊貴族率先響應,各地群雄並起,不能阻擋。可見不施仁政的秦王朝是多麼的不得人心,正應了那句話“天下苦秦久矣”。

而反觀劉邦建立的漢朝。

從劉邦沛縣起兵時,就與沛縣眾長老約定保境安民為本義。等進入函谷關後,在蕭何的建議下廢除秦朝繁瑣嚴厲的法律;並和關中父老約法三章,優待秦王子嬰,封存秦朝宮殿。這一系列仁義的舉措,深得關中百姓的擁護。


在隨後四年多的楚漢戰爭中,劉邦的所做所為也與嗜殺的項羽有很大的不同。最終劉邦以自己的仁義與權謀,戰勝了不可一世的項羽。

三年的滅秦戰爭、四年多的楚漢之爭,使天下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人們通過血的教訓,渴望安定;天下一統,罷兵休戰的好處深入人心。

同時劉邦在打敗項羽,建立漢朝後,在政治上採用郡縣制與分封制相結合的管理制度;經濟上實行體恤民情,與民休養的黃老之術;法律上刪繁就簡,廢除了許多秦朝的法律。讓百姓體驗到仁政的好處,天下歸心。

雖然在漢朝初期,尚有臧荼、陳稀、英布幾位異姓王舉兵造反,但由於違背民意,大都是曇花一現。經過劉邦、劉盈、劉恆、劉啟四代君王的休養生息,輕徭薄役,減輕刑罰的仁政舉措,漢朝終於迎來了歷史上聞名的“文景之治”。


其間景帝時期又發生了“七王之亂”,但這都屬於皇室之間的內部矛盾,而不是像秦末由下到上的百姓起義,兩者之間有根本的不同。

通過漢初七、八十年的輕徭薄役、休養生息,百姓們親身感受到天下統一的益處,同時統治者也認識到實行仁政在國家管理的實際功效。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以仁政為本的儒學在董仲舒的建議下,在漢武帝的支持下,在百姓的擁護下,得以成為正統思想,大漢朝的基業更加穩固。

造反,起義?那是大不逆的行為,根本就沒有存活的餘地。除非王朝經濟破產了,百姓吃不上飯了,要餓死人了,才會有這種事情的發生。


方城闕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

個人觀點,我姑妄說之,你故妄聽之,不喜一笑了之。

秦朝結束了六國割據華夏的歷史,華夏第一次完成了郡縣制形式的統一,並結束了封建制度!

陳勝吳廣起義,導致殘存的六國舊貴族族群配合起義,結束了秦大一統國家。

形成了以楚霸王為共主的楚漢封建分封制,漢王劉邦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謀略,滅共主霸王及其它封國成立以“郡縣+分封”並存的大漢帝國。

漢朝高祖劉邦剪滅異性封王均是以謀反而攻誅之。

呂后亂幫,吳王濞作亂,武王作亂都是武裝叛亂。

題主有興趣可以看《漢史》。


凱騰聚知


每到新舊朝代更替時,總會有野心家不滿意天下將定,而作出亂事,不說遠的,就說新中國成立後,還有人想當皇帝,在82年,四川巴中縣興隆鄉人張清安就通過向巴中縣當地民眾宣講《五公經》,逐漸蠱惑起了一批信徒,成立了“中原皇清國”,自當皇帝還任命副皇帝。還有丁興來當上道德金門皇帝,雖是鬧劇,可見人心不古,亂世出英雄的念頭根深蒂固,新時代如此,舊時代更不用說了。秦漢兩個王朝建立之初,都是造反者蜂起,此起彼伏,不同的是秦王朝因此滅亡,漢朝雖處理得當,也好不了多少,劉邦在平叛過程中還中了英布一箭,箭傷加老病而死亡。


秦王政秦始皇在前238年剷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開始親政,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戰略,拉開了平滅六國的帷幕,此後花了十年時間,在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天下一統,結束了五百年的春秋戰國時期。統一後的秦王朝,書同文,車同軌,海內混一,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集權的國家,由於它廢分封,建郡縣,與周朝分封天下不同,後人把它的制度稱為秦制,與周制相對。(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秦國統一六國,表面是秦始皇完成,其背後卻是歷代秦國國君持續不懈努力而成,正如賈誼所說“奮六世之餘烈”,不是一人一朝一夕之功。論及幾代來增長國力,終成統一大業的功臣,莫過商鞅,他的變法直接促使秦國統一天下成為可能。但商君法嚴苛,殘民、好戰等缺點也為當時各國和後來者所抨擊。而依現有史載看,統一後的秦王朝對律法的改變並不成功,商鞅之法還是大行其道,這就出現戰時政策沿用到太平時期的問題,秦法苛刻,是亂民四起的原因之一。(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秦統六國,靠的是武力,經濟和文化各方面比不上關東六國,雖然在軍事上摧毀敵國,但六國人心仍在,精神不滅,就算在滅六國過程,亂象就已經出現,李信在秦王面前誇下海口,領二十萬大軍伐楚時,就受到奉秦王命令鎮撫南陽一帶的、原楚國公子昌平君的迎擊,以致伐楚一役失敗告終,此後,叛亂四起,從韓地的張良一直為刺殺秦始皇做計劃可知,而張良與項伯等交好也可見六國後人抱團的事實,到陳勝吳廣振臂一呼,應者四起,看似龐然大物的秦王朝轟然倒塌。

漢朝吸取秦亡的教訓,既沒有全部分封,也沒有全部實行郡縣制,而是兩者兼用採用郡國並行,分封異姓王到同姓王,再到削弱同姓王到推恩令才塵埃落定,漢朝處理統一初的人心比秦王朝好,所以它扛住反撲第一波而成了長命王朝。雖然如此,韓信韓王信英布等人的反事也是此起彼伏,並沒有停歇,到劉邦死時,天下還不能說是大定了。


南方鵬


其實可以換個角度考慮這個問題,為什麼秦朝剛統一的時候,那麼多前六國的人都不造反,反而要等到十幾年以後,秦始皇死了,才出來造反?這十來年的時間,他們都在做什麼?是畏懼秦始皇麼?還是無人響應?

說到底,秦始皇統一那段時間,雖然對於六國貴族來說,都有亡國之恨,畢竟他們原來高高在上的地位,一下被打落到了凡間;但是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反而沒有那麼強烈的感覺,相反,他們內心深處還有一種,終於不用打仗了,不用上戰場了,可以過幾年太平日子的感覺。


看起來戰國七雄打得不亦樂乎,最後吃苦的還不都是老百姓麼?此時的老百姓,如果能過太平日子,給誰交稅不是交呢?

可問題是,秦始皇雖然給了他們希望,但是很快又打破了他們的希望。不停地搞基礎建設(長城、馳道、豪華宮殿等等),又挑起了戰爭大旗(對南越50萬大軍、對匈奴30萬大軍)。雖然說的是“天下苦秦久矣”,實際上,天下的百姓已經苦了很多年了。

天下百姓繃的那股繩隨時有斷裂的風險

秦始皇在的時候,秦朝還是有很大的威懾性,所以除了像張良這樣的搞搞偷襲以外,也沒有什麼大的動作。但是,秦始皇一死,似乎就在給天下傳遞一個信號,機會來了。所以,沒過多久,陳勝、吳廣就站了出來,一聲怒吼,群起響應,不過就是一種釋放而已。

為什麼這個時候前六國的貴族會有號召力?

正因為秦朝讓天下百姓更苦了,所以給了他們一種錯覺,似乎回到過程的戰國混戰的狀態會更好,至少那還是自己的國家。畢竟誰也不敢保證換一個人會不會又跟秦朝一樣,繼續壓榨百姓。

所以,剛開始的起義軍,更有號召力的恰恰是六國的貴族後裔。只不過,到了最後,反而昌劉邦以其獨特的平民身份,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漢朝為什麼沒人造反?

說沒人造反,這就有些過了。西漢雖然沒被造反成功,但是被造反還是不少的,只不過最開始是異姓王,後面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劉姓子弟了。

題主大概想說的是六國貴族不造反了吧

1、一個原因是,六國貴族勢力被大大削弱了,先是秦始皇統一的時候移民了十幾萬,再者在秦末戰爭中又死了一大批參戰的,到了劉邦統一,又一次搞了一次大規模移民,人數也有十幾萬。剩下的自然也就形不成什麼氣候了。

2、再一個原因是,隨著六國的連續失敗,他們的號召力已經降到谷底了,老百姓從自身角度來說,絕大部分是抵制戰爭的。日子過得去,誰也不願意打仗。尤其是漢初又實行了“休養生息”的政策,六國貴族的號召力自然也就無法吸引普通老百姓的大規模加入了,兵源這條路自然也就堵死了。

那麼,為什麼還是會有造反的呢?

因為劉邦為了聯合更多的力量,幫助自己取得勝利,分封了很多異姓諸侯王。但是這些異姓諸侯王在統一以後,就會對他的漢家王朝形成威脅。所以,壯大的異姓王國與漢朝統一之間就形成了根本的矛盾,必然要解決,或主動或被動,劉邦最終還是對他們下手了。而劉邦下手的同時,他們自己也有率先反抗的,就形成了造反的局面。

後來造反王也是一樣的道理,當諸侯的力量變強的時候,他就一定會對統一造成威脅,當他的利益無法得到滿足或者被削去的話,造反就成了其中一個最大可能性的選擇了。


水一白聊歷史


秦朝有人造反,而漢朝無人造反,我覺得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秦吞滅六國,人心不服

秦始皇滅掉六國後,在李斯的建議下,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將原來的六國貴族和富豪全部遷到咸陽來監管,在現在看來沒什麼感覺,但是在當時,確實劃時代的創舉,形成了中國兩千年的中央集權的帝制國家,原來的六國人民對秦始皇有滅國之恨。再加上秦始皇建立大一統的秦朝後,並沒有考慮到戰國時期連連戰爭造成的滿目瘡痍,沒有休養生息、發展經濟,而是對民暴虐、奢侈享受,大量徵集社會勞動力修建宮室,修築長城,開道修路,致使民不聊生,天下人攝於秦始皇的威名,忍氣吞聲,積怨已深。所以,始皇一死,大家都一哄而起。

二、漢初休養生息、人心思定

高祖當政時,雖然實行了郡縣制和分封制並行,該封賞的都進行了封賞,但是社會並不穩固,還存在著“功臣”、“宗室”和“外戚”之亂,所以,高祖基本上沒有享受過安穩的日子,一生勞碌的命,但是,高祖除了出兵平叛之外,對民是主張休養生息的,真正實現的是在文景時期。《漢書·孝文帝本紀贊》記載: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馳以利民。孝文帝愛民如子,常常反思自己的德行,實乃天下人之福。而且經過500年春秋戰國,後又經過楚漢爭霸、高祖平叛,在戰爭的摧殘下,整個社會已經極度衰弱,天下人人都想安定下來,再加上漢初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略,大家都得到了切實的利益,所以,無人願意再反漢。


正史風雲


其實秦始皇在位期間,六國人都不敢造反,最多像張良那樣花錢招募大力士去刺殺秦始皇。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大規模的起義在史書當中沒有記載,大澤鄉起義成為反秦的導火索,是秦始皇駕崩後發生的。

從湖北雲夢出土的《秦律》來看,秦始皇當政的時候,秦朝律法不是那麼嚴苛。根據《秦律·徭律》的記載:“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水雨,除興。”這段話的意思是,朝廷徵發服徭役,如耽擱時間不出行,應罰2副盔甲。遲到3天到5天,批評;6天到10天,罰1塊盾牌;超過10天,罰1副盔甲。因大雨或洪水導致的耽誤,可免除本次徵發。這麼說,陳勝和吳廣去漁陽戊邊遭遇大雨延誤時間,是不需要死刑的。

此外,在《秦律》當中還有記載,服徭役還有工錢,可以換成糧食,且一戶人家只出一個人即可。像劉邦也曾到咸陽去服徭役,但是服徭役並非終身制。所以造反的人自然很少,我認為陳勝造反的原因是,秦二世即位以後更改了秦朝的律法,使得秦朝的刑罰更嚴苛,所以秦始皇一死,農民就開始暴動。

此外,從陳勝起義的口號來看,陳勝等人還是比較希望扶蘇即位的 ,所以《史記·陳涉世家》中陳勝在起義時就說:“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秦朝的滅亡都是秦二世一手造成的。很多老百姓都聽說扶蘇賢能,只有少部分人知道扶蘇被秦二世所殺。於是,陳勝就以打著扶蘇的旗號起義了。

秦朝被推翻以後,由於秦始皇的大一統思想已經根深蒂固,楚漢之爭後漢朝建立,所以沒有人再造反。其實,秦朝的滅亡秦二世要負主要責任,假如是扶蘇即位,秦朝不至於這麼快滅亡。扶蘇的賢能是有目共睹的,秦始皇死後驪山陵墓也會隨之停止,有可能阿房宮也會停止,徭役不會這麼重。所以,秦二世成為皇帝就是秦朝的災難。

劉邦稱帝以後,重點在鞏固漢朝統治,與匈奴和親,實行休養生息,人民安居樂業,少了戰爭誰還去造反呢?秦二世如果不更改秦律,不實行苛政,沒有趙高這樣的奸臣攪局,換成是蒙恬,六國後裔也不會造反。所以,秦二世自己在作死,這怪不得誰。


謀士說


因為秦王朝實際上亡於“黎民”轉化的儒家力量,而漢王朝與周王朝通過“儒教”這一工具,實現了將“黎民”轉化的儒家全面納入了國家體制機器。

秦王朝被儒家稱之為“暴秦”,是徹底的道家大貴族(帝王)治國管理模式,這其中,它壓制了儒家治國管理模式,儘管此時的儒家,只是道家治理天下的輔佐者,而六國原來的道家小貴族,不甘於被滅亡的命運,大家都是貴族,憑什麼自己要低人一等,所以道家貴族像武王伐紂勝利之後,商人後裔馬上進行了反叛一樣,也進行了反叛。

而漢王朝基本是根本的一邊倒的平民儒家治國模式,叫做“罷黜百家,獨尊儒(平民)術”,由於平民數量與貴族數量有大規模的比較優勢,貴族造反的成本越來越高,已經遠遠低於造反所能獲得的收益,也就不造反了。

秦王朝被滅的情況與商王朝被滅情況類似,他們都是面臨外敵時戰場上儒家的倒戈一擊,只不過差別在於,商王朝牧野之戰時,儒家的前身“黎民”奴隸是想都不想,馬上倒戈,而秦王朝最先凝聚的經過周王朝洗禮的儒家並沒有馬上倒戈,而是協助秦王朝抗擊了周文率領的楚國義軍,但勝利後秦王朝並沒有論功行賞,而是上演了古代版的“狼🐺來了”的故事,來了個“烽火戲儒家”,導致後來劉邦、項羽兩路楚國大軍相約“先入關中者王”時,儒家徹底放棄了抵抗的意願。

如果當時的當權者趙高放棄法家思維,重拾周公“明德慎罰”精神,像趙武靈王那樣徹底放棄對儒家的蔑視,秦王朝是否會“二世而亡”,還是未知之數。

這裡要涉及什麼是“儒家”的問題,為什麼說儒家起源於“黎民”呢?

“儒”是什麼?

從造字意思上講,就是“根據需要而選拔產生的人”,本意就是他們沒有人格,不是人,類似於畜牲,在當時,沒有人格的人,就是奴隸,就是蚩尤九黎部落被征服者及其後裔構成的“民”。

所以,儒家的前身就是黎民。

而系統化選拔“民”這種奴隸成為“儒”這種新的自由民產生的宗教,就被稱之為“儒教”。

秦始皇“焚書坑儒”就是把儒教負責選拔“民”為“儒”的道家核心方士誅殺殆盡,客觀上就是“坑”掉了道家主導的“儒教”事業。

當秦王朝面臨危機的時候,儒家是盡了棟樑之力的,這個時候就應該讓退居二線降格為“吏”的儒家論功行賞成為原來的“官”,可是秦王朝並沒有這麼做,仍然充滿了對儒家的歧視。

儒家,可不是現在所認識的“文弱書生”形象,在對奴隸“民”進行選拔過程中,身體素質好是第一要義,其次,那些頭腦反應快的“儒”才能轉化為“儒生”這種文儒,那些身體素質超群的則轉化為“墨俠”這種武儒,廣大生育能力強的則轉化為“婦孺”這種女儒,所以,儒家的理論先行者孔子、董子都是彪形大漢的身材,這是根本原因,第三,儒家族群是提倡種間互助的,孔子曾經感嘆,“惟女子(婦孺)與小人(普通儒家)為難養也”,說明“儒生”和“墨俠”出賣文武藝,也是要養活普通儒家大眾的職責要求,而且一點也不輕鬆。

而且,當時的儒家,已經成為了國家的主體種群,因為他們的種群的身體素質好,所以繁衍力超強,在中國的人類族群中,已經逐步佔據了主體領導地位,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只是為了對抗平民崛起的歷史大勢,所以漢武帝順應了這一潮流,來了個“比儒教更儒教”,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前的儒教是道家控制,現在則由儒家自己控制,真正實現了“奴隸翻身做主人”,只不過約束條件是必須服從帝王這個“大道家”或者說“神”的領導,就是儒家的相權(行政權)必須服從於帝王的皇權(所有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