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企業管理應該寬鬆還是嚴格更好?


謝題主!請恕直言。企業管理中沒有‘寬鬆’和‘嚴格’一說,管理靠制度!各項制度的制定條款是‘鋼’性的。屬於‘高壓線’。不得有任何的‘彈性’或‘超越’。它旨在約束和規範員工,也包括了管理者本身的工作行為!管理者在具體的執行中,針對企業中出現的不規範工作行為,必須要嚴格的對照相應條款執行。



愚叟2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先搞清楚企業管理的層級。

只有針對不同的層級匹配對應的管理手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以偏概全,盲人摸象。

其次,企業管理大致可分為上中下三個層級:

第一,上層的戰略管理層;

第二,中層的運營管理層;

第三,基層的基礎管理層。

一、上層的戰略管理,應該講究務虛寬鬆。

企業一把手負責制定公司戰略規劃,而戰略又是在戰術的實踐中形成的方向性指導,所以在這裡戰術的管理上一定要講究嚴格,戰略的制定上要講究高度和前瞻性所以更多是做企業經營的哲學思考,相對務虛寬鬆。

談到企業管理,不得不提到咱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毛主席是全球經營典範,中國第一代優秀企業幾乎都深入研究過毛主席思想,在毛澤東的軍師思想體系裡,提出來戰略與戰術的互動軍事原則,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例如:我們的戰略是“以一當十”,我們的戰術是“以十當一”;凡事做不到“以十當一”,就很難做到“以一當十”。

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我們要務虛寬鬆,在戰術上我們要重視敵人,所以我們要嚴格規範”。

二、中層的運營管理,應該寬鬆活潑。

一個優秀的企業靠的一定不是管理,而是簡單有力的系統運行,這樣才能讓平凡人做出不平凡業績,減少對強人能人的依賴,這樣的企業才能持續穩健發展。

另外中層管理需要對企業對管理者堅決放棄對複雜管理的興趣,我們在企業諮詢的過程中,發現很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對複雜管理太有興趣,這裡面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管理者太喜歡權力和說教,喜歡權力本身是一種天性,商業社會失去金錢的痛苦有時候都比不上失去權力的痛苦。喜歡說教又是人類的另一種天性,我們都必須承認一個事實:“人之患在於好為人師”,管理者總希望別人提取他們的教導,總感覺有好多好東西要教給你。

第二個原因是被管理者太喜歡自由和表現。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一方面渴望自己成為管理者,擁有管理別人的權力,另一方面有非常渴望自由,不希望任何人約束自己。所以當別人的權力施加過於嚴格的時候,被管理者通常都會想盡辦法為自己爭取更多自由。從而形成內耗循環,在中層運營執行層面就會造成不利因素和管理損耗。

所以中層運營管理,一邊是管理者對權力和說教的情有獨鍾,一邊是被管理者對自由和表現的永不放棄,這時,我們需要把管理變得寬鬆活潑一些。

三、基層的基礎管理,應該格外嚴格。

基礎管理是紀律制度,是鐵的紀律,剛的制度,一定要嚴格遵守。

但切記繁文縟節,規則制度一籮筐。毛主席從井岡山一千多人到反圍剿結束近百萬紅軍,基礎管理制度都非常簡單,就一句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制度與規則是不一樣的,規則是一個導向,但制度必須嚴格遵從,來不得半點馬虎。

雖然我從不主張用軍事化去管理企業,但從建立紀律管制度的角度,所有企業都必須清楚,對於任何一個組織的紀律,都是從諸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借人東西當面歸還”,這些最基礎最簡單也最嚴格的點滴之中,通過嚴格不懈的堅持日積月累而成的。

最後,談談我的觀點。

管理不是一門學問,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我對管理沒有多大興趣,管理的唯一權威就是成就,管理根本不需要興趣,管理唯一的成就就是最大化限度的保存經營成果。

我一向主張簡單輕鬆管理,在另一篇問答《為什麼說管理的核心就是明確目標?企業管理的本質就是目標管理》裡面甚至提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管理。管得越多反而效果越差,而且所有的管理都是有成本的,這些成本都是從企業原本的經營成果中切割下來的,管得越多,成本越高,消耗的經營成果也就越大。

經營管理其實很簡單,濃縮成兩個字就是“決策”。企業經營靠的是有效決策,經營企業就是經營決策,任何企業根本不可能確保完全正確,準確率才是企業經營的關鍵,企業決策依靠的是對準確率的把握。經營管理的動作難度係數越高,準確率就越低,經營管理動作越簡單,準確率就越高......

管的少,其實才是真正的管得好!

管得松,其實才是真正的成功!

我是吳文鴻,企業家背後的思考者,實業家背後的瞭望者!


吳文鴻商道大思維


您好,個人看法如下:

1.公司發展分初創期,上升期,成熟衰退期,在初創跟上升期的時候,業務不斷開展跟壯大,適用於寬鬆管理,一切都為業務發展服務,等到公司進入成熟衰退期,就要實行嚴格管理,企業規範有序運營。

2.公司定位,如果公司定位是小企業,目標是先活下來,適用於寬鬆管理,如果公司定位是做大做強,朝公司上市努力,這種適用於嚴格管理,一開始就形成規範化的管理。

3.老闆的經營理念。老闆的理念就是公司企業文化的天花板,老闆如果是從大公司出身,可能會借鑑以前公司那一套,體系流程,嚴格管理,老闆如果以前任職的公司管理簡單粗暴,也有可能選擇寬鬆管理。

4.從嚴格到寬鬆容易,由寬鬆轉為嚴格難,所以企業在成立之初做好定位。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如果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贊跟關注,謝謝!



周志鳳


企業管理的目的是什麼?通過企業管理手段,每個公司的管理者有不同的目的,有想要達到高效運作的、有想要整合公司所有力量、有想要達成標準化的、等等,可不管什麼樣的目的,都是為達到公司目標策略。

為能達成這個目標,各大企業的手段也不一樣,有管理嚴格的,如日系企業,公司的管理規章制度制訂的非常完善和嚴謹,執行也要求一絲不苟;也有管理寬鬆的,如美系企業,公司制度比較粗曠,執行時彈性也比較大;

這兩種方式,到底時哪一種比較好呢,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

ü 嚴格管理的益處

1. 嚴格管理易於形成標準化,能讓企業上下沿著即定目標統一執行,協同運作。

2. 嚴格管理利於制度化作業,減少人為干涉,從而降低操作成本。

3. 嚴格管理利於創造公平公正的平臺,員工目標明確,做事方向正確。

ü 嚴格管理不利之處

1. 執行太嚴格會挫傷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2. 嚴管之下缺乏變通能力,在應對突發事件時非常不利

ü 寬鬆管理的益處

1. 易於激發員工的能動性與創造性,在一個寬鬆的環境員工的想象可以天馬行空,這個環境最能激發出一流的創新概念;

2. 利於增加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能讓員工感受到“家”的溫馨,提高員工的存留率;

3. 增加團隊親和氛圍,這種環境比一個內部競爭激烈、考核嚴格的公司更能形成團隊,因為這個時候大家更多是關注要完成的任務,而不要考慮與內部的員工競爭;

ü 寬鬆管理不利之處

1. 企業鬆散,難以形成共力。

2. 員工易於鬆懈,造成任務拖延

3. 決定在於管理者,易受個人喜好影響公平公正

綜上分析,不管在嚴格還是寬鬆,都有偏向性,採用嚴格管理還是寬鬆管理,要根據企業管理的目的來決定,沒有哪個好哪個不好。而且,管理過程中不能一味嚴格或寬鬆,過猶不及,只採取一種方式也是錯誤的。個人觀點是:根據企業(甚至細分到部門)的特點,在偏向於嚴格/寬鬆的管理中,適度執行一些另一方面的制度。就是說在嚴格的管理制度下,作一些人性化的管理;在自由的工作氣氛中,執行基本原則。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討論!


微風來襲天轉涼


寬鬆和嚴格取決於老闆和高級管理層的管理理念。

有人早就總結說,最高級的管理就是極簡的管理,而不是條條框框和規矩越多、越嚴格的公司才更好。但是怎麼樣才能做到簡單管理,但效率很高,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需要管理者極高的智慧。

我過古代最偉大的哲學家老子早就說過:無為而治,不言之教。這裡的無為絕不是簡單的不作為,而是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不言之教,不用多說什麼,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關於管理直到,我們的祖先早就把道給我們劃好了,遵照執行就可以了!


石榴王123


企業管理在規章制度方面必須嚴格,無特殊可言。但是在人文管理上面可以靈活面對。

企業管理一定在做到賞罰分明,這是一個能做大做強做長久的基礎。嚴格的執行規章制度是企業管理的基礎,所謂無規則不成方圓。

但是企業管理也要有人情味,讓員工能感受到企業的管理是用與衡量自身價值的標準,而不是約束個人激情和創新的鍘刀。好的企業管理方式是一門藝術,不僅能讓公司有序的發展,還能讓員工有極強的歸屬感和極高的忠誠度。所以我的建議是鬆弛有度,賞罰分明。

我也是一名創業者,希望大家可以多關注和交流。


吉生活2019


寬嚴相濟是最好的辦法。理由如下:

(一)寬,體現的人性和人情味。

企業是由人組成的,既然是人,就是有感情的。所以,在企業管理中一定要體現出人情味兒,要有人性化,這樣才能凝聚人性,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為企業發展助力。

比如對於員工及家庭成員健康的關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特別是紅白喜事時,企業負責人一定不能缺席,這是獲得員工認可的最佳時機。

(二)嚴,體現的制度和規範性。

但只有寬,沒有嚴,企業也會出現離心力現象,特別是在員工違反企業規定和要求時,更要體現制度的威嚴性,該處罰的必須處罰,以儆效尤,否則將會讓其他員工看到制度是沒有約束力的,遵不遵守都一樣,這樣的結果,會把企業置於死地。

所以,不能單方面強調寬或者嚴,而是要結合起來,有機互補。


失業加油站


我認為認為一個單位管理嚴一點好或松一點好並不矛盾,我們應該以辯證的目光看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場合,管理嚴一點好,例如大家都必須遵守單位的工作制度和原則,一切以工作和大局為重,嚴格要求自己,立足本崗位,幹好本職工作,提高單位辦公效率。但是,有的場合,管理松一點好,科學發展觀提出以人為本,在單位人性化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人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不必要以條條框框限定人的行為。因此,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在一切以工作為大局的基礎上,我們應當將嚴與松相結合。提高管理水平。在公務員隊伍管理中,更是要注重管理水平的提高,努力的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踐行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希望對你有幫助





方倍思維


不同行業用不同的管理風格,對從事IT之類創造性的工作應該用寬鬆管理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對傳統制造業則應該是嚴格管理以保證工作效率和品質穩定性。同一公司對不同崗位的管理也不一樣,對研發,銷售類崗位以業績導向為主,其它地方應寬鬆。對生產,質檢崗以過程管理為主,應該嚴格


工匠李白千


企業管理要根據自身的產品規劃、運營模式、工作環境和團隊成員自身素質,都會有所不同。因此,要選擇適合企業快速發展和健康成長的管理機制是非常重要的。

再說,一個企業要發展要成長也要一個時間去沉澱的過程。也可以說從嚴格到寬鬆也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普通企業發展初期還是需要一個相對完善的管理機制,從而引導大家去規範自己的工作流程和嚴格自律的行為習慣。隨著企業發展和員工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的提升,可以適當的做一些寬鬆調整,這樣才能保障企業有序健康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