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人說民國與秦朝和隋朝一樣,都是短命的王朝,但也都開啟了一個盛世,你怎麼看?

陽光的生活666


新搜神記,用科學和歷史打通神話的任督二脈。

這是一個對歷史瞭解不深,喜歡用偷懶思維去解釋歷史事件的想法。且不說民國是否能和秦隋相提並論。就是秦和隋也有很大不同。

秦朝雖然國祚只有14年,但秦國的國祚卻有563年,和隋朝根本不是一個量級。就以秦朝與隋朝單算,秦朝14年分為秦始皇11年和秦二世3年。而隋朝有38年,分為隋文帝24年和隋煬帝14年。

但是隋朝的建立是建立在對北周宇文氏政權的篡奪的基礎上。之前是南北三分的局面。秦朝之前天下共主周王室已經失勢,中原是七國爭雄。

秦朝是中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隋朝沒這個榮譽。秦朝把其他國家的御邊城牆連了起來,形成了“秦長城”。隋朝把一些前代的運河連起來形成了“隋唐大運河”。但一個的目的是防禦北方的敵人,主要立足點是軍事。另一個是為了滿足物資運輸的需要,主要立足點是經濟。

秦朝以法家思想統治國家,實施“愚民政策”。隋朝佛道儒三教並舉,信仰比較自由。

它們的被推翻,都是因為嚴苛的統治引起了民變。但近年來的一些知名或者不知名的專家都把原因找到了其他貴族頭上。秦朝是“六國貴族”,隋朝是“關隴貴族”。但秦朝皇族不是六國貴族之一。隋朝皇族則起源於關隴貴族。

秦朝滅亡的關鍵點在於首都空虛,南北兩路的正規軍難以回軍救援。隋朝滅亡的關鍵在於對外戰爭失敗。天下反叛,最後連皇帝的禁衛軍都反了。

秦朝後的漢朝建立者劉邦與秦朝皇室沒關係。隋朝後的唐朝建立者李淵是隋朝建立者楊堅的表弟。

當然有的人會說這些細節無關緊要,但是歷史往往就是由細節組成的。如果把所有的不同點都忽略掉剩下的不是相同點還是什麼?正確與錯誤都往往只有一線之隔,更不用說歷史。就有很多人通過偷換概念的方式證明了李世民和楊廣“差不多”,秦朝和漢朝“差不多”。隋朝和唐朝“差不多”。可是真的是“差不多”?

很輕易就可以證明這種“差不多”並不靠譜。就像題主這個問題,就是以一個短命王朝後面是一個長命王朝這種“差不多”對應到秦漢、隋唐,民國共和國這三對關係上。推理就是一個短命的統一王朝後面必然是一個長命王朝。可很不幸,這種事在歷史上並不成立,比如晉朝,是結束三國分立的王朝,但是它短命,而且在它之後並沒有統一,而是更大的分裂。還有宋朝,也是結束“五代十國”統一了中原的王朝。可是它長命。說到底,每一個王朝到第一代和第二代交接班時都會出現一個危機。所以漢朝有“諸呂之亂”,唐朝有“玄武門之變”,宋朝有“斧聲燭影”,明朝有“靖難之役”,說到底,這個危機是源於權力的獨佔性和利益的再分配問題。秦朝和隋朝只是運氣不好,沒有過去的兩個朝代,並不是真有什麼“歷史輪迴”。而民國更慘,連第一代都沒正常過去。

當然,有些人提出漢承秦制,唐承隋制,認為秦隋兩個朝代為後世制度開了先河。可其實這也是種“差不多”。因為制度是有慣性的,每個朝代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頭一個朝代的基礎之上,在那裡修修補補。不可能完全推倒重來。就像明朝就從蒙古的制度裡汲取了很多東西。例如行省制度。清朝也從明朝的制度裡汲取了很多東西,例如“八股文”。民國也從清朝制度裡汲取了很多東西,因為“洋務運動”本來就為把西方的東西與中國的制度結合做了很多貢獻。有些好的制度當然沿用得更久。而壞的制度是逐步廢除的。像漢朝就廢止了秦朝的《妖言令》,《挾書令》等等。一下子否定前朝制度不會有好下場。新朝王莽搞起“全盤周化”運動,結果搞得天下大亂。自己身死國滅。

所以說所謂“短命王朝開啟盛世”完全是種“差不多”的結果。如果醉心於這種對歷史的“差不多”瞭解完全可以發現這樣更多的組合,如“後周對宋朝”,“韓宋對明朝”,“大順對清朝”,你要說那些差別怎麼算?“差不多”就行了。作為一個說書先生可以這樣編故事,可如果你想深入的瞭解歷史,不能這樣“差不多”。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36337099975839015"}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