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人說“有了後媽,親爸變後爸,有了後爸,親媽還是親媽”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生活中就有“有後娘就有後爹的”說法。

從前,有一個男人妻子過世了,留下一個幼子。後來男人就續娶了一個妻子,又生了兩個兒子。

這一年的寒冬,男人帶三個孩子外出,突降大雪,前妻生的大兒子凍的瑟瑟發抖,另外兩個兒子嬉笑打鬧,一點也不嫌冷,男人一打量,大兒子的棉衣特別厚,反而兩個小兒子的棉衣薄的多,男人心中大怒,拿出馬鞭狠狠地抽打大兒子,棉衣被抽爛了,男人愣住了,裡面露出來的不是棉花,而是蘆花!原來,繼母給繼子棉衣裡續的是蘆花,而給自己親生的孩子續的是上好的絲棉。
男人回家就要休妻,被大兒子攔住了,說休了繼母,恐兩個弟弟再受苦。

後來,也有人傳說,男人也不疼大兒子,眾說紛紜。

我有孩子的時候,我母親總是親手給我孩子做棉衣,說自家做的暖和。母親在鋪棉花時也絮叨:你看,給棉襖鋪棉花時候,肩膀和後背處要多鋪一層棉花,暖和,底邊鋪得稍薄一點,服帖,底邊鋪厚了衣服撅撅著,難看還鑽風。棉褲要在膝蓋處多鋪一層,擋風。母親還說:後孃做的棉衣,正好相反,只有底邊鋪的厚,看著棉衣厚的很,其實不暖和。

為什麼說“有後媽就有後爸”?父親一般都在外面掙錢養家,這些瑣事都是當媽的在做,如果後媽偏心眼子,再在男人跟前吹吹枕頭風,說繼子怎麼怎麼不好,時間長了,後爸也不疼前妻的孩子了,所以說“有後媽就有後爸”!

我有個遠房表嫂,她和表哥都是二婚,表哥前妻的兒子和他們生活在一起,表嫂經常在親戚朋友面前說繼子怎麼怎麼煩人,偷她的錢,拿她的金戒指換錢打遊戲,更有甚者,她還說繼子故意在客廳洗澡!……一個初中生咋這樣子。

後來,遠房表哥把兒子趕走了,小孩的生母病逝了,他只好跟著姥姥生活,據說,現在也不上學了,在鄂爾多斯跟人家做生意呢,唉~看著挺好的一個孩子。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少,也有因此再離婚的。

我覺得後媽都應該對孩子多包容一點,夫妻之間互相理解一點,多溝通一點,讓孩子健康成長,多一個親人不好嗎?

網圖侵刪


雲裳弄月


認同。我兒子上一年級有個同學大夏天的中午不回家天天吃幾個包子當午餐。後來兒子跟我說同學父母離婚了,他媽不知為什麼不要他,他跟了他爸,他爸又娶了後媽。爸爸要做工,後媽做什麼不清楚反正就是不給孩子做飯,每天中午給孩子3塊錢,管你吃飽吃不飽,有沒有營養。好象天天去打麻將也不上班。我看孩子可憐,有一次接兒子時順便把他領回家,家常便飯孩子吃的那叫個香呀無法形容,一個勁地說我做的飯好吃,我就叫他多吃點。中午在我家和我兒子睡了一覺,下午我又送去上學。我告訴他,不嫌棄就每天來吃都行。第二天中午又吃了一頓,第三天怎麼也找不到那個孩子,過了不久他轉學走了。我猜可能他告訴後媽在同學家吃飯的事後,後媽至少是罵他了,嫌給她丟人,從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有後媽真的就有後爹了,不是說他不愛他的孩子,實在是精力能力不夠,尤其是社會底層更沒有能力去愛孩子關注孩子。


飛龍在飛天


這個說法不絕對,可是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道理,說我個人吧!我是被老公背叛後提的離婚,孩子大的跟他了,小的怕她受委屈,我要了,這是我和大的商量好了的,畢竟她說了她大了後媽不敢把她怎麼樣,十七歲了。果真是的,我女兒問他要錢很多時候都要吵架才給。這是大女兒自己說的,小女兒他離婚後再沒看過一眼,過年也沒給過紅包。說我吧!小的跟我,我還是一樣愛她,大女兒也隨時過來我這裡,我大女兒還找她同學的媽媽給我介紹男朋友,因為我是外地人,遠嫁。我女兒說我沒朋友怕我以後就一個人過會很苦。我和我女兒關係一樣好。男朋友現在處了一個,我不會去委屈他的孩子,但是我也不允許他委屈我的孩子!如果他給我孩子氣受,他是誰都不好使。


熹的世界


我認為這句話很有道理,這是本人親身經歷的。自從有了後媽,因為後媽的原因,我們姊妹兄弟,想回家都很難。可是後媽帶過來的孩子,在家裡吃香的喝辣的穿好的,結婚了也可以一住就是半年。我們回家,呆兩天後媽就開始摔摔打打往外攆。為了不給父親舔麻煩我們只好一走了之。我的父親離休幹部,可是在家裡,不能為兒女說一句公道話。所以我說:有後媽就有後爸,有後爸媽還是親媽,這話一點不假。


遲筱雨


可以這麼說,但也不是絕對的。有的父親比較喜歡孩子,怕孩子受委屈,會經常與孩子溝通,有的父親則不管不問,完全不關心孩子的感受。下面我講一下發生在我身邊的兩個不同的故事。

我初中有個同學,性格很孤僻,不合群,不愛交朋友,總是獨來獨往。後來才知道,她有個後媽,後媽還帶了個妹妹,在家裡總被後媽和妹妹欺負,後媽並不打罵她,但總是指使他幹這幹那,好東西也都是先給妹妹,不聽話就向她親爸爸告狀,奇葩的是她親爸爸還都特別信後媽的話,總認為是她不聽話做的不好才會讓後媽生氣,如果敢頂嘴,她親爸爸就會打她,然後在讓她給後媽道歉。時間長了就變成了這種性格,也不反抗了,後媽讓做什麼就做什麼,也不和親爸交談,很少見她笑。

工作後認識的一個朋友,也是父母離異,在他上小學時離婚的,但是他爸過了好幾年才再次結婚,結婚後也是把經歷放在了他身上,雖然後來又有了個妹妹,依然很關心他。在外上學也會經常打電話問情況,問錢夠不夠花。據他講後媽也很好,好東西先給他吃,也沒打罵過他,但就是沒有親媽的感覺,但也很感謝後媽。


同樣是再婚,差距怎麼就怎麼大呢?婚後的好壞,完全取決於家長,大部分責任再於男人,男人認為看養孩子是女人的事,所以男人就很少過問孩子的情況,但是男人忘了,這個媽不是孩子親媽,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希望做家長的多關心關心孩子,不管是不是自己的,既然在一起了就是一家人,多與孩子溝通,不要以為自己是長輩就高高在上的樣子,希望每個家庭都像《家有兒女》裡那個樣子,溫馨和睦。


湯圓小生活


不認同。

父母離婚之後,親爸親媽會不會變成後爸後媽,完全取決於他們的性格和經濟能力。

比如小歡喜裡英子的爸爸,有錢還又強勢,不管離多少次婚,他都還是英子的親爸,絕對不會改變。

有些當媽的,如果本身就經濟能力不行,性格還又懦弱,完全要依靠男人,那就肯定是後媽了。

我以前看新聞看到過最極端的一個案例,繼父強姦了繼女,親媽還幫著繼父安慰女兒,讓女兒認命!

其實,這種事情在父母還沒離婚的時候,就有跡可查。

比如,這個做父親的對兒女一直都不上心,那一旦離婚,他這個親爸大概率會變成後爸。

當媽的如果一直都將孩子視如珍寶,那即使是離婚了,她也不會改變。

反過來,如果這個當媽的在婚姻存續期間,對孩子就是不管不顧的,離了婚之後,就更別指望了。

同樣是離婚,那些父母爭搶孩子撫養權,大多還是幸福的。

最可憐的是那些父母都不想要的,不管是跟誰,都不會再有親爸親媽了。

最後,我說一點我的拙見。

如果在親爸親媽都靠譜的情況下,為了孩子的安全起見,女兒最好跟爸爸。

世間禽獸太多,有些至親可能都會有禽獸之舉,更別提繼父了。

而且,女孩子在父愛這一塊沒有缺失的話,以後的感情路會相對的更加順暢些,最少不會因為缺少父愛, 去找那些可以當她爸爸的老男人!


用戶4155785772277211


我二叔五十年前病逝的,我二嬸招了一個老公,數年過去了,我二嬸家十分和睦。如果找個後媽那情況肯定不一樣了,我們村好幾位阿叔年輕時喪偶,為了子兒不受晚娘的苦,就選擇不再娶,我們農村將後媽叫蠻娘。六月的日頭,蠻孃的拳頭。所以,我肯定題主的說法。


寧波奉化胡雙龍


片面之詞,不要詆譭一個父親的形象,你永遠不知道他的肩上擔負了多少責任?你永遠不明白他的愛深沉似海,恩深難報。

父親早年喪偶,一路拉扯我們兄妹甚為不易,拼命工作的他頭上早早就染上了銀絲。他又當爹又當孃的照料著我們,把最好的都留給我們,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每當想起,內心總會湧起一陣心酸。

有一天,他領了一個阿姨回來,熱情的給我們介紹著。一瞬間,我們便明白了這是父親再找的愛人,在這之前,我們已經聽很多人說過父親找了個女人重新過日子。不懂事的我們從未明白父親的苦楚,對這一切顯得那麼厭惡。陰沉著臉,憤怒的看著他。我們覺得他對不起媽媽,覺得他這樣做十惡不赦。他尷尬的維持著臉上的熱情,招呼我們叫阿姨。沒人理他,他就像一個獨角戲的演員尷尬的等待著事情的發展。

我們的橫眉冷對總讓父親手足無措,有一天,他對我說:“你現在還小,總有一天你會理解我的。”我沉默著不說話,他嘆口氣也不在說話。自那以後,我們習慣了把阿姨當做隱形人。無論她和父親怎樣百般討好,我們都視為無物,總在內心拼命的譴責他。

可無論我們如何叛逆,他只會想盡辦法,百般的對我們好。他總是忽略自己,只為一雙兒女過得好一點,他總是透支自己的身體,只為給一雙兒女換來更好的生活。直到他倒下那天,他還記掛著他的兒女。

在我的心裡,每一個父親都是偉岸的,不管世事怎樣更替,不管歲月如何流轉,父親永遠是最偉大的人。





以為年少


看這當爹的對孩子態度怎麼樣。我認識的兩個當爹的都有錢,一個後媽怎麼吹枕邊風,兒子就是兒子,買房子車子什麼都寫在兒子名下,後媽說下兒子當爹的也生氣。另一個就聽後媳婦的枕邊風,女兒初中畢業就給選了箇中專學校,以後招聘到醫院裡當護士,後媽還名為孩子以後做打算,其實想的早點踢出去


煢^O^帝


從古到今都有這麼個說法,有了後媽就有了個後爹,有了後爹媽還是親媽,這個說法我認為不是絕對,但絕對是有一定道理的,縱觀過往,縱觀周圍,的確如此。哪為什麼呢?要攤開討論就比較複雜,我就簡單說說,不對勿噴哈。

一,大部分男人比較大線條,對生活瑣事不甚關心,不注重細節,而生活本就是瑣碎小事,後媽和兒女之間的細枝末節往往看不到,所以容易出現視覺偏差。

二,男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對事物的理解和女人也有不同,因而對牽扯到後媽和子女之間的矛盾,大多睜隻眼閉隻眼,

三,老年男人大多比較自私,主要是因為大多男人在生活方面過於依靠女人,家裡瑣事關心的較少,家務也不太會做,老年人再婚後要靠女人料理自己的生活,所以,在日久的生活中慢慢毫無自己的底線,才出現把家裡財產給女方,子女無法進門等等這些現象層出不窮。

四,母愛的無私偉大是上天賦予的,幾乎天下所有母親對孩子都是無私的,寧願自己吃苦受累,也要為孩子付出所有,這也是做了後媽的母親,再怎麼樣也是為孩子自己的孩子著想,不會因為找了後爸而虧待自己的孩子。

五,母性的特質就是細膩柔軟,她觀察的細緻看問題的角度和男人形成了極大的對比,因而,在家庭生活中,男人的大線條永遠不及女人的細膩。

總之,後爹和後媽是相輔相成的,我覺得天性天職如此,也沒有絕對的,只是大多現象如此,在當今經濟發達,文明進步,文化素質大步提升的今天,人們的一些固有的觀念都在改變,年輕人的有文化的思維模式都在發生著變化,只會是越來越文明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