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微信中的群聊,不一樣的江湖


微信中的群聊,不一樣的江湖

張小笨

經過觀察我發現,微信單位群、師生群基本上是啞巴群,除了傳達指示。同學群基本上是扯淡群,十幾年過去,價值觀已經各不相同甚至對立,所以很難融入到一起。 只有陌生群,大家聊得最歡,基本上屬於價值共識體。聊不到一起的,或者被群主踢,或者自己退群。

比如,同學群裡有一位非常值得我尊敬的大學老師,卻經常在裡面發腦殘鏈接,全部是些偽雞湯、偽保健、假新聞、假愛國……然後還迎來同學一片贊聲,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真應了那句話:驀然回首,才發現當年的夥伴大多已腦殘。

之所以這樣說,因為這群對一些當前熱點話題的心智還停留在學生時代。已經不再深入思考了,愚蠢腦殘程度一如十幾年前的我。所以同學群聊天最尷尬,一聲不吭是最好的結果。

除了社會政治內容,同學群的聊天通過觀察,我總結:大家互相恭維說動聽話, 互相裝逼,功利心暴露在空氣裡。可能是這個社會太現實了吧,也可能是現在的人性變得更復雜了。現在的同學聚會,又有多少是因為感情才聚呢?

聚會中大多吹噓自己的地位,互相攀比。有錢的人吹噓自己有多套房子,名車幾輛。爭著要買單,顯示自己的地位。沒有成就的同學就只有默默低頭喝酒。結果這也就導致每次同學聚會人數一次比一次少。

其實就算最好的同學聚會,也不過是用來回憶過去的,真正的圈子,並且是能夠持久的圈子,一定是相同或者相近階層的、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趣味和價值觀並且擯棄了功利性因素的。

微信中的群聊,不一樣的江湖


所謂人以群分是也。

其實,要求不同習慣、三觀迥異的成年人非要扎堆住在一起,非要掏心掏肺、真情實感的,才是不正常的。成年人就是需要自己的空間,在自我得到尊重的基礎上,和志同道合的圈子進行交往。但是有的人也許是虛榮心的驅使,非要越界。想要融入另一個圈子就像是爬山,你只是想看到山上的風景是不是百花盛開,但卻看到了滿目瘡痍,自己還弄了一身的傷。

微信中的群聊,不一樣的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