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何指導初中的學生進行說明文寫作?

幸福站點9


文章的條理性是客觀事物、事理本身特點、規律在文章結構上的反映。說明文解說事物、闡述事理就要按這些關係來安排說明次序,使之層次清楚、主次分明。 介紹生產過程的說明文,應按生產的時間順序說明;介紹植物生長的說明文應考慮其生長順序,依次說明,當然不管哪類說明文都應注意主次分明。說明文語言的特點是樸素平實,且常使用專門術語,容易給人枯燥乏味的感覺。為了提高說明的效果,必須在語言上下一番功夫。說明文的語言不在於堆砌華麗的詞藻,而在於用語確切、精當、通俗、風趣。

首先,在仔細觀察事物,透徹瞭解事物特徵的基礎上選用最能確切地反映客觀事物的詞語加以說明,尤其要注意恰當選用限制範圍大小、表明條件關係之類的詞語。如《中國石拱橋》中說到盧溝橋:“橋寬約八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一個“約”字說明橋面並不恰好是八米,這裡只取約數;一個“幾乎”說明路面平坦的程度基本上與河面平行,但還不是完全平行。《看雲識天氣》中“天空的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而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這裡形容雲的形態特徵的詞語和表明時間性的詞語配合用,十分確切,十分精當。

其次,要注意掌握和運用好必要的專門術語,防止說“外行話”,例如“航天”和“航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飛機在大氣層內飛行,稱為航空;衛星、飛船在大氣層外飛行稱為航天。它們是採用不同的飛行器在不同的空間來完成飛行任務的。寫文章時必須注意諸如此類的區別。

再次,適當運用比喻、擬人、擬物等修辭手法。例如《中國石拱橋》一文開頭:石拱橋的橋洞成拱形,像天上虹。用“虹”來比喻石拱橋,很形象生動,使讀者清楚地瞭解了石拱橋的外形特徵。再如《大自然的語言》中,作者用比喻、擬人的手法說明“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勞動人民根據這些現象掌握季節規律,安排農事。這段文字由於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不僅通俗易懂,而且生動有趣,饒有興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