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泡泡的大馬猴
劉太公為什麼當上太上皇?
先來說說劉太公為什麼當上太上皇,劉太公並不是第一個成為太上皇的人,第一個太上皇是秦始皇他父親秦莊襄王,劉太公他只是第一位在活著的時候就成為了太上皇的人而已。
劉邦一開始並沒有給他父親劉太公太上皇的尊號,劉邦當了皇帝之後每五日一拜見劉太公並且行父子禮,而在有一次拜見的時候被劉太公拒絕了,這是因為太公的家令說了一番話,於是劉太公還想向劉邦行天子禮。劉邦看到這種情況頓時驚慌失措,於是就尊劉太公為太上皇,這就上免去了這種父向子行禮的尷尬局面,劉太公因為這個行禮問題就成為了太上皇。
劉太公有沒有納妾?
按照漢書的隻言片語,劉太公在劉邦的母親之後應該是續了一房妻室的,而且還被封了太上皇后,之後還與劉太公合葬在了萬年陵。故妾劉太公確實沒有,納了一房妻子倒應該是在太上皇之前的事情。
劉邦有個弟弟叫做劉交,即之後的楚元王,他到底是劉邦的同母之弟,還是異母之弟,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史記》的說法,說劉交是劉邦的同母之弟;而《漢書》的說法是劉交為劉邦的異母之弟。不過無論是同母之弟還是異母之弟,都是劉太公在當太上皇之前就出生了。
總之劉太公在當上太上皇之後一沒納妾,二也沒有在生育後代。其實為什麼沒有納妾的原因也很簡單,年齡的問題不是決定因素。而是漢初為了恢復人口,這樣朝廷的收入才能穩定增加,故皇家都要自身做表率。連當皇帝的劉邦他妃子都很少,宮女也很少。劉太公若是納那些年輕的小姑娘為妾,那麼就會影響劉邦恢復人口的大計,因為上行下效,那麼那些豪強貴族都會這麼做,不利於恢復人口。而若是納上了年紀的女人,這麼做又何必呢?劉太公的續妻只比劉太公去世略早而已,故為了恢復人口,劉邦、劉太公都是表率,所以劉太公也就沒有納妾了。
淡看天上月
高帝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劉煓他老人家,一生低調、默默無聞了半輩子,到老了居然因子而貴,成為尊貴的太上皇;對於忽然降臨的富貴,估計到死都是莫名其妙吧。
劉煓,又名湍、昂,字執嘉,號顯初,又號太平。後世更有名的是他的外號“劉太公”。這個微小謹慎,還有點怕事的老農民,出生於戰國亂世,魏、楚交界的沛郡豐邑(今江蘇豐縣)。
在那個諸國紛爭、殺戮橫行的年代,劉太公倒是安安穩穩地居住在鄉間,老實從事農事,辛勤操勞家業。不但安穩渡過西邊秦人滅國時的動亂,而且還娶了小老婆,養大了四子一女,在豐邑這個小地方,算是個有能力,會持家的好把式。
就這樣,劉太公半輩子操勞,在那個人均年齡不到五十的年代,他老人家居然已經到了近八十歲還身體硬朗,耳聰目明。膝下也算兒女雙全,子孫滿堂。這讓他十分滿意,哪怕明天就去世,也算是沒有遺憾了。
唯一曾經讓他不滿意的,就是家裡的老三,整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一大把年紀了也沒個正當營生。平日裡不是喝酒賭博,就是偷雞摸狗,搞得家裡烏煙瘴氣。也不學學老大和老二,勤儉持家、掙份家業。要不學老四也好,讀書識字,明理識非。幾次幾次老大媳婦都擺臉子給他看,攛掇著自己分家。這是自己還在,若是不在了,以後老三可怎麼辦。
後來老三嘛勉強也算改邪歸正,不知道使了什麼藥,弄了個“泗水亭長”的小吏當著,改了個名字叫“劉邦”,還哄騙了縣裡富家呂公的女兒做了老婆,又生了一兒一女,也算成家立業。劉太公唯一的不滿,也基本消失,以後再沒有什麼念想,就這麼著老死,也是喜喪了。
天有不測風雲,劉太公想著自己壽終正寢的時候,天下一下子就亂了,今天你造反,明天他舉兵,亂騰騰地比當年始皇帝發兵滅國時還險惡。
老三膽子天大,居然也學著別人聚眾造反,拉起一幫人就進了芒碭山。劉太公在背後不知道擔憂了多少天,這要是官府來抓,全家人都得完蛋。
但是老三鬧著鬧著,居然越鬧越大,不但豐邑這地方安全穩固了,就連別的地方,聽說慢慢都歸老三管。劉太公心裡喜滋滋地:別說老三還是夠機靈。帶著家人住在豐邑,日夜盼著老三他們來接自己去享福。
等著等著,老三沒有等到,等來了聽說和他稱兄道弟的什麼“霸王”。以前的兄弟,如今翻臉了,不由分說抓了全家就走。劉太公一把年紀,懵懵懂懂地就在別人的軍營裡住了兩年。
後來老三來救自己了,“霸王”卻把自己綁在軍前,要老三投降,要不然就把自己殺了熬湯喝。老三這個混蛋,不但不投降,還放話說“我和你是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殺爹熬湯,別忘了分我一碗!”這他孃的是什麼話!
所幸“霸王”最後還是沒有殺自己,之後和老三和談,把自己和家人們都放了。劉太公還是平安地被老三接到了身邊。本來準備好好找這個混蛋算賬的,但是看到他手下那麼多的兵,那麼多的將,還有盧綰、王陵、周勃這幫子狗腿子跟一邊說好話;哦,蕭吏掾也和自己求情,老三這個混蛋也在一邊忝著臉的告饒,劉太公心想那還是算了吧。
以後老三的事情倒是越做越大,聽說以前始皇帝的老家都被他拿下了,那個“霸王”也被他弄死了,自己都在長安做了“皇帝”。皇帝,這不是始皇帝做過的嗎?劉太公覺得腦子有點暈,我們家老三沒看出來有這能耐啊?
老三發達了,派著人浩浩蕩蕩地迎接自己去長安享福。劉太公喜氣洋洋地告別豐邑老鄉親們,被使者們簇擁著到了長安,住進了富麗堂皇的新家。
要說這長安哪裡都好,老三平日裡隔五天就來看自己,噓寒問暖,照顧周到。但是劉太公還是覺得心裡不快樂,身旁盡是一些陌生人,說著沒營養的話,對自己畢恭畢敬,奉承裡總是透著疏遠。天天這麼待著,真是彆扭死。
劉太公想念豐邑老家,還有那些老鄉親,那裡才是自己應該呆的地方。於是等老三來看自己的時候,他就扭扭捏捏地和老三抱怨,說這裡一點也不好,一個熟人都沒有。也沒人和自己鬥雞走狗,喝酒聊天,這麼呆下去,簡直要悶死了!
劉太公只是這麼一說,抱怨一下,別的也沒多想。沒料想幾個月後,老三他居然在長安邊上給自己蓋了個和豐邑一模一樣的新鎮子,還把老家那些街坊鄰居全部接了過來,連雞啊狗啊什麼的統統搬來了,讓他老人家去參觀。
劉太公看見老鄉親們都來了,按照之前在豐邑老家的街道住宅,一一各自住下,連小雞小狗也能各自找到原來的窩。這下劉太公終於歡喜極了,哈哈大笑,給新鎮子起名叫“新豐”,從此就在這裡住下,和鄰居們喝酒博戲、鬥雞走狗,好不開心。
見自己快活了,老三他也是洋洋得意:這下沒人說我不孝順了吧!於是在朝會上,也開起了老父親的玩笑:“以前老爹你總是罵我是個無賴,遊手好閒,家產也置不下,不像二哥勤快操持,置辦家業;現在您老看看我這產業,和二哥比起來,誰的家業大?”堂上鬨堂大笑,尤其是以前知道底細的蕭何、王陵、盧綰、周勃、灌嬰,還有那個殺狗的樊噲,笑的更大聲。
劉太公有些不好意思,同時也是對於老三爭氣的自豪,很是高興地回到:“那自然是你的家業大!”父子在戲謔中,也其樂融融。
在每五天前來看望自己的老三面前,劉太公還是以老子自居,面對他的行禮泰然自若接受。直到有一次,家裡的家令對他說:“您老人家雖然是皇帝陛下的父親,但還是一個老百姓,怎麼可以讓天下至尊的皇帝給你行禮呢?”
劉太公一聽,覺得確實是失禮;於是,在下一次兒子來看望他的時候,自己按照家令的吩咐,抱著笤帚,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前,面對兒子進門時就一步一步地倒退著往門裡迎接。皇帝大感詫異,連忙扶住劉太公問究竟。劉太公說:“家令說,皇帝是萬民之主,不能因為我一個平民而壞了禮儀規矩。”
這下子皇帝也知道自己疏忽了,沒有及時給老爹身份,於是立即尊奉劉太公為“太上皇”,成為天下比皇帝更尊貴的人。那個家令,也因為聰明而受到厚厚的賞賜。
成為太上皇后,劉太公總覺得每次老三來參拜自己總是有些鬼鬼祟祟、想說什麼有不好說的意思,於是就當面問他,到底有什麼事。
皇帝遮遮掩掩地說:“太上皇父親大人,您現在是比皇帝還尊貴的太上皇,按制度,也需要廣置姬妾,安排後宮,以符合身份。兒子我不知道你的想法,又不好直接給你安排小媽,所以很是猶豫。現在您問了,我就想知道您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劉太公恍然大悟,接著就是大怒:“老三你個混賬,你以為我和你一樣,偷雞摸狗、胡鬧好色嗎。你老子我一輩子小心謹慎、安安分分,除了你媽,哦,還有老四的媽,就沒有還想過別的事。我孫子劉肥和他老孃曹寡婦的事情,你做的出,我可做不出。再說我都八十多了,不想臨老臨老還被說老不正經。這件事情不要再提。”皇帝只得訕訕而出。
於是太上皇劉太公,直到去世,也只是在新豐鎮,和老鄰居們廝混,喝酒鬥雞,不亦樂乎。沒有納妾,更沒有給皇帝添弟弟妹妹。
高帝十年(前197年),時年八十六歲(有爭議)的太上皇劉太公,在心滿意足中去世,葬萬年陵。結束了大半輩子默默無聞,而後半世因子而尊貴得意的一生。
純屬故事,臆想而來,絕非史實。讀完樂呵樂呵,請勿要生搬硬套。
伯虎42
劉太公,也就是劉邦的父親劉煓,是一個比較長壽的老頭,享年84歲。
劉太公,為什麼被尊為太上皇呢?
劉太公一輩子吃了不少苦,含辛茹苦的把劉邦養大,好不容易等劉邦起兵還被項羽俘虜,差點兒就被煮成肉湯。
冷血的劉邦對項羽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幸虧項羽是一個實在人,要不然這杯肉湯真的喝上了。
劉邦是混混出身,對於禮節一直不怎麼在意,在稱帝以後跟劉太公相處依然跟以前一樣。但是有小人告訴劉太公說“天無二日”,嚇得劉太公對劉邦畢恭畢敬。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劉邦就尊劉太公為太上皇,甚至於劉邦給劉太公建了一座“新豐城”,“移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可見劉邦還是非常孝順的。
劉太公當上太上皇之後沒有納妾嗎?
劉邦確實有一個繼母,但是這個繼母是在劉邦起兵之前就有的,絕對不是劉太公當上太上皇之後娶得。
這個繼母還給劉邦生了一個弟弟,劉邦起兵的時候就一直追隨劉邦,是劉邦兄弟中少有的文武全才。
劉太公當上太上皇之後沒有再生孩子嗎?
劉太公一共當了四年太上皇,也就是在80歲的時候才開始跟著劉邦享福。雖然生活富足、應有盡有,但是一個80歲的老頭,真的沒有娶妾生子的心思了。
有了,劉邦給劉太公建的“新豐城”,每天和老鄰居“鬥雞蹴踘”,不亦樂乎?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瞅著這題目,俺樂了老半天,樂完之後,就感覺沒地下嘴。但已經進來了,咱不能吧嗒吧嗒嘴走了不是,那咱就說道說道這事,大傢伙瞅著一樂呵,順道看看俺說的對不對。
首先咱肯定一點,劉邦的老爹劉太公,這人一輩子就四個大小子一閨女。自打劉邦當了皇帝,他就順道當了太上皇,他也沒給劉邦填個弟弟妹妹啥的。
那麼到底納妾沒有呢?咱先把這道道捋一捋,然後下這結論。
事情
當年劉邦把劉太公請到身邊享福,到了地之後,劉太公不管走到那,他的屁股後頭像劉邦一樣也杵著一大幫人,這上個廁所都會有倆人杵在身邊瞅著,就這架勢瞅的老頭都蹲不下去。
這事鬧的。
“富貴人家就幹這事?”劉太公想不明白。他就感覺這日子好是好,但這心裡沒掛沒撈的難受。
如果可以他更願意和這幫下人聊天打屁,蹲在牆角閉著眼睛曬太陽。
所以無聊的沒事可幹的時候,他就抱著一把大掃把擱自己住的宮殿裡掃地,誰要是攔著不讓他掃,他還開罵。
就衝著這架勢,身體絕對硬朗,那絕對是吃嘛嘛香,幹嘛嘛棒,抬腿就能邁三級臺階的主。劉太公恨不得扛著鋤頭在自己的宮殿裡開墾一畝地出來,種個白菜幫子,黃瓜秧子啥的,來個自娛自樂。
他這閒的都有點發慌。
這要是一般人,到了這份上,按照老話講這叫溫飽思淫慾,咱也得想點好事給自己整點。
可劉太公的心思不在這。劉邦這人孝敬是孝敬,但這人心眼不大,總想著騷擾一下劉太公,瞅著老頭子吃癟的樣子,他就開心。
舉個例子,大傢伙感覺一下。
舉例
當年啊,劉太公壓根就瞧不上他這三兒子——劉邦,你說你一天天的有地不種,扛著一把不知道從哪裡撿來的劍,打家門口晃進來晃出去,帶著一幫狐朋狗友不是喝酒就是鬧事,瞅著就心煩。
劉太公是天天的罵劉邦沒出息。
得咧,到了現在,這劉邦隔三差五的來瞅劉太公,沒事就問劉太公:“你家四個大小子,誰最有出息?”
這不是成心的嗎?劉太公翻著眼珠子還能說啥?
再有,過去劉太公有一天擱家裡邊吃餃子,劉邦抱著一把劍,從家門口又晃悠進來。
劉太公瞅著他就來氣,瞪著眼珠子一口一口的把剩下的餃子全塞到肚子裡,一個都沒有給劉邦留著,到最後好懸沒吃吐了。
但劉太公那表情已經告訴劉邦,俺就是吃吐了,也不給你留著,咋的?
好吧,這事幾乎就成了劉邦的心理陰影了,這不自己個當了皇帝,劉太公做了太上皇,他就天天的讓人給劉太公包餃子吃。
到最後劉太公吃餃子吃的,人都快變成餃子了,爺倆還鬥氣。最後劉太公服軟了,這餃子才換片了。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劉太公對劉邦不好?”
拉倒吧,誰家爹瞅著自己家兒子,天天的不幹正事,能有個不生氣的?沒拿棒槌抽他這就不錯了!
大傢伙都知道,劉邦天天的喝酒賒賬,您感覺這賬最後是咋消的?兒子是不好,但還是自己兒子不是,一邊罵一邊擦屁股很正常的。
擱現在有人還想讓自己爹罵兩句,還沒這機會了,落心裡還空落落的,人呀就是這麼回事。
劉邦呢?天天的讓罵,能不記得嗎?但這是爹呀!他就想讓他爹服個軟,承認自己沒有那麼不堪不是,咱就說了當兒子誰沒這點小心思啊!
這不後來劉太公感覺無聊的太厲害了,想家了,不想待在劉邦的身邊,就想回去住自己的茅草屋。
劉邦到也實在,他就把家鄉所有的房子,瓶瓶罐罐的全部複製到了劉太公的身邊,然後把家鄉的李大嬸子,王二姨子,張大爺啥的全部遷了過來。
就這複製出來的家鄉,別說是人了,就連貓貓狗狗的到了地,直接就能找到原來的家,您就說吧事都做到這份上了,爺倆還能有啥仇的。
既然沒有啥問題,劉太公瞅著能開出一代王朝的劉邦,心裡不知道多喜歡,能幹給兒子添堵的事嗎?不能夠啊!
納妾的事
劉太公納妾,這可不是小事,您當是地主家裡的事,這就不是。他整一老婆出來,這後頭不知道要牽連多少事。
您要知道這一個老婆就是一個家族,很多人都願意和皇帝拉上關係的,這劉太公一旦放出風,要納妾,您覺得這事會小嗎?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你咋知道的?你和劉太公聊過天?劉太公這麼照顧劉邦?”
別介呀!這話明顯帶著氣不是了。咱舉個例子,大傢伙體會一下。
想當年,劉邦把劉太公請到自己身邊來,這隔三差五的就去瞅瞅老爹。
但那會沒有啥太上皇的說法,劉邦是皇帝這不假,但劉太公是劉邦的老爹,這又跑不了。
做為全天下的主人——劉邦,見了老爹還得行禮,這不合規矩啊!
經過人提醒,劉太公也明白過味來了,這皇帝給自己行禮,這禮法上就不對路,他矛盾著呢?也許就會有人借題發揮給自家小子出難題。
得咧,老爺子還有啥想不開的,第二次劉邦來的時候,自己個抱著一把大掃把,守門迎接。
這不後來為這事,劉邦琢磨了好幾天,這才有了太上皇的稱呼,這禮法上的問題就全解決了。
所以從這件事上,咱就不難看出來這劉太公壓根就是個明白人,不是啥胡攪蠻纏的主,為自己一樂呵給自己兒子添堵,這事他幹不出來。
兒子的辛苦他明白。
而一般能夠看的開的人,都長壽。劉太公比劉邦都多活了兩年,這就是證明。
所以劉太公納妾,這壓根就不存在的好吧,而且當時劉太公的二老婆還健在,她是和劉太公同一年去世的。
這要是弄個妾出來,劉太公絕對會走在劉邦的前邊去。
畢竟年齡就擱哪裡了。
當年劉邦稱帝的時候,年齡都到了五十四歲。
您自己個推一推這劉太公的年齡,劉邦是他第三個小子,前邊還有倆。
咱就說了,這人生個大小子出來,而且是農民家庭的第一個兒子,這年齡咋也得在十六歲左右,這再小點的話,這也生不出來不是。
咱就按照一年一個(況且他也不是),到了劉邦這裡,劉太公他十九歲,就這年齡只少不多啊!
您自己個算一下,十九加五十四是多少?七十三,也就是說劉太公在劉邦當了皇帝之後這至少七十三歲了。
這鬍子眉毛都白了,還納妾,這有心沒力不是。
所以從年齡角度來說,這也不可能。畢竟你納了妾,擱那啥也不幹,這也不對不是!
畢竟人生七十古來稀不是,在這方面活動活動,身子骨再硬朗他也受不住不是。
所以,總結一句話,劉太公納妾這壓根就不可能。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從《史記》的記載來看,劉太公或許並不是漢高祖劉邦的親生父親。
《史記·高祖本紀》:“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當時劉太公看到的難道真的是條蛟龍?這種跨物種的愛情和傳宗接代,我只在電影裡看到過,現實中還真沒看過。
所以,當時很可能只是劉邦的母親埋怨劉太公沒出息或者沒用之類的,然後跑出去何別人私會,結果好巧不巧地被劉太公給撞見了。
但是劉太公這個人很懂得隱忍,撞破不說破,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白得一個兒子,所以沒必要說出去。
既然沒有說出去,那為什麼後來史書上會幾載這麼一條搶了劉太公功勞的蛟龍呢?
劉太公雖然打定了不說出去的主意,可這事總得有個解決的辦法,不能讓劉邦的母親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去。
所以,劉太公和媳婦攤牌了,只要你以後不再做對不起我的事,這事就這麼揭過去了,媳婦羞愧難當地答應了。
後來,劉邦開始了自主創業,事業發展得越來越好了,劉太公擔心劉邦不是自己親生兒子的事遲早會傳出去,所以又想出了一個辦法——
這個辦法借鑑了劉邦斬白蛇的事,讓宣傳小組對外宣傳說是劉邦的母親荒郊野嶺睡了一覺,然後有條蛟龍突然冒了出來,盤在她的身上,她卻渾然不覺,蛟龍在她身上哆嗦了一下之後溜了,她才悠悠然醒來,後來便生下了劉邦。
為什麼她要在荒郊野嶺睡覺呢?史記也沒給個解釋,想來是劉太公認為有一條蛟龍作為宣傳重點,所有人的注意力應該都在蛟龍身上。
這麼一來,劉太公不僅給自己找了一個臺階下,還順道幫忙把劉邦的出身給神化了,正好應了劉邦斬白蛇。
劉太公因為知道劉邦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所以劉邦很可能自幼就不受劉太公的待見,劉邦因此養成了一個破罐子破摔但又不極端的憊懶性格,並且很能豁得出去。
劉邦很可能也從劉太公的一言一行當中看出了不對勁,甚至已經隱隱猜到了真相,所以才“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反正劉太公的家產將來也不會分給他,他還費什麼勁去從事農業生產呢?還不如自謀出路。
後來項羽和劉邦之間發生的一段插曲,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點。
當時劉邦讓人燒掉了項羽的糧草,項羽氣得一路追了過去,劉邦主力則趁機拿下了成皋和廣武等城池。
項羽這下更氣了,又回過頭來打劉邦,劉邦卻躲在廣武城裡說什麼也不肯出來,和項羽對峙了好幾個月。
項羽眼看著自己的糧草要吃完了,頓時急了,想逼劉邦投降,所以築了一座高臺,架起了鍋爐,再讓人傳話給劉邦:“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劉邦聽了之後,無所謂地回了句:“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
隨你便,不過別忘了分我一碗湯喝!
這段小插曲或許也證明了劉邦並非劉太公親生兒子這件事。
劉邦當了皇帝之後,劉太公也很清楚自己的地位,所以當劉邦要為“以孝治天下”這一決策以身作則去拜見他的時候,他直接那個掃把在門口恭恭敬敬地迎接劉邦。
為的便是給劉邦足夠的尊敬,也是想趁機捏住劉邦的這個軟肋,劉邦果然因此鬧了個尷尬,因為這時候的劉太公擁有兩個身份,一個是劉邦的父親,一個是皇帝劉邦的臣子,到底誰拜誰呢?
看見劉邦一來,劉太公便趕緊上去行禮拜見皇帝。
鬧了個尷尬的劉邦只能捏著鼻子尊劉太公為太上皇,劉太公笑嘻嘻。
只是劉太公仍然很注意的言行,不敢忤逆了劉邦,更不敢給劉邦帶來什麼負面影響,像納妾或者給劉邦添幾個弟弟妹妹之類的更不敢。
更何況劉邦稱帝之時,劉太公已經人過耄耋了,即便是有那樣的想法,恐怕也是有心無力了,還不如踏踏實實地種種地喝喝小酒,爭取多活幾年。
公元前197年,劉太公壽終正寢,活了八十多歲,兒子當皇帝的當皇帝,封王的封王,他這一生夠本了。
寧糊塗
劉太公(前281-前197)倒是很想嚐嚐嫩草,奈何歲月不饒人吶。在劉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當上皇帝的時候(前202年),他已經虛歲79了,古人在這個年紀,已經很了不起了,早就六根清靜了。
有生之年,能夠看到自己不爭氣的兒子君臨天下,自己晉位太上皇,劉太公已經是中華歷史上第一人了,憑藉這樣的成就,他就可以含笑九泉,難道還想瞎折騰,梨花壓海棠,弄出個劉小五,劉小六來?讓劉邦每天早上色迷迷地稱呼幾個18歲的姑娘叫:小媽?等到太公去了,把這幾個小媽納了?
劉太公就是一個十足的農村老實巴交的小老頭,長年勞作,營養不良,那個時候,人們的生活條件艱難,能夠活過50歲就偷著樂了,他活到了84歲,已經是算福壽綿長了,按照老一輩的說法,就是佔據了後代的福祉。
劉邦這個江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彭城大敗,狼狽逃竄,廣武對峙,身中弩箭,那可是真刀真槍,提著腦袋打下來的,有這點福分,算老劉家十八代祖墳冒青煙了。數百萬人在這場戰爭中送掉性命,不能夠老劉家誰特麼都想分杯羹!
不過,劉邦還真有一個小媽,那是在他當皇帝之前的事了:李氏,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楚元王劉交。
題主肯定是修仙小說看多了,覺得石中老人900歲還可以招惹妖姬,生下妖王,禍害三界?洗洗睡吧!明天還要上班呢!
謝謝閱讀!
史韻書局
關於劉邦他爹,史書記載非常少。連真實的名字都無法考證。一般都叫做劉太公。
這個劉太公跟著劉邦,也沒享什麼福。
早年間劉邦成天吊兒郎當,跟一幫狐朋狗友瞎混,喝酒耍錢。劉太公還教訓劉邦,說他不愛勞動,不務正業,掙不下錢。
劉邦47歲起兵造反,劉太公此時已經是63歲的老人了。現代人63歲還是精力旺盛,古代63歲那可真是行將就木了。想親近美色也沒那個能力了呀。
劉邦起兵以後,劉太公可算倒了黴了。
公元前205年,劉太公與劉邦之妻呂雉一同被楚軍擒獲,當了人質。想風流快活也不行啊。
公元前203年,楚漢持續對峙,項羽把太公放到一個很高的砧板上面,威脅劉邦若不投降就煮了太公,未料劉邦回答:“我和你一起接受楚懷王的命令,結拜為兄弟,我老爸就是你老爸;你真的要煮你老爸,也分我一碗湯吧!”項羽大怒,本來就要把太公殺掉,因項伯的勸阻,劉太公才得以倖免。不久,楚漢達成議和,劉太公和呂雉才被送還給劉邦。這時,劉太公已經68歲了。更加沒有能力親近女色了。等到公元前202年,劉邦當了皇帝。劉太公當了太上皇。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太上皇。老頭此時都69了,一大把年紀了還納什麼小妾了。
而且,納妾以後,名分怎麼定?這不是相當於給劉邦這個皇帝找了個後媽麼?劉邦的老臉往哪擱?
所以,納妾是不可能的,應該是找一幫年輕漂亮的宮女伺候劉太公,這個是完全可能的。
另外劉太公這個人,跟劉邦以及後世的劉備的性格很像,都非常的浪。
晉代小說式文獻《西京雜記》有則故事說道太公當上太上皇以後移居長安深宮一直悶悶不樂。劉邦詢問的結果才知道太公“以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酤酒賣餘。鬥雞蹴踘。以此為歡。今皆無此。故以不樂。高祖乃作新豐(新豐城),移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西京雜記》記載,劉太公當了太上皇以後悶悶不樂,劉邦就問是咋回事。太公說,我這輩子最喜歡和市井小民販夫走卒打交道,買酒喝、鬥雞、踢球,最開心不過。現在這些都沒有,所以不開心。劉邦就建了一個新豐城,把當年的一些故人都請過來居住,太上皇才高興起來。
可見這個劉太公也是個江湖浪子,他的興趣愛好非常廣泛,特別是愛好體育運動。相應的,對美色的興趣就沒有那麼高了。
上將噯福斯
【新銳歷史】為你深入解讀:
眾所周知,歷史上的漢高祖劉邦原來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平民,他當皇帝之前甚至被自己的父親也就是劉太公嫌棄,說劉邦整日無所事事,不如自己的兄弟姐妹。
劉邦的父親娶了兩位妻子,生下了一個女兒,四個兒子,劉邦是父親的第三個兒子。
而劉邦當上皇帝后,劉邦的家人自然也會跟著享福,這就回到了我們的問題,劉太公當了太上皇之後,有沒有納妾,享享清福?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的從劉邦當皇帝之前的劉太公談起。
一、劉邦的父親劉太公。
公元前256年,劉邦出生在楚國沛縣豐邑中陽裡,就是如今江蘇豐縣一帶。
劉邦本名劉季,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平民家庭,父親被稱為劉太公,母親被稱為劉媼,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劉大爺和劉大媽,都不是名字,而是下層社會的俗稱。
到劉邦做了皇帝,可能舊名不文雅,反不如用劉大爺、劉大媽來得親切。
劉太公在鄉鎮上算得上是家境殷實、有頭有臉的人物,他為人豁達,睦鄰鄉里,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劉太公有四個兒子,大兒子叫劉伯,二兒子叫劉仲,三兒子叫劉季,另有一個小兒子叫劉交,與三位哥哥不同母親,家庭和文化背景也有所不同。
古代兄弟的排名,常用的是伯、仲、叔、季,劉邦兄弟中沒有“叔”,有可能原來有老三劉叔,只是早年夭折,劉季就成了老三。
劉大媽過世得早,劉太公沾了劉邦的光,加封為太上皇,一直活到高帝十年才去世。
二、劉邦的孝道。
1、提到孝道,某些朋友會提:
“吾與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項羽好懸把劉太公烹了,劉邦表示無所謂,你我兄弟一般,我爹就是你爹,烹好了別忘了分我一杯羹,這能說是盡孝道麼?簡直枉為人子。
其實在那種狀況下,劉邦沒得選擇,他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利益和榮辱,整個勢力集團的生死都攥在他手裡,他越軟,則項羽越強硬,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一死死一批;
然後呢,劉太公和呂雉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不會,一樣會死,只是砍死或者慢慢奴役致死的區別而已。
2、那麼劉邦真正的孝順體現在哪兒呢?
“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項羽就把太公與呂雉送還劉邦,以換取楚漢以鴻溝為界,那麼這鴻溝為界就是一種軍事上的妥協,無論如何換回了他父親和老婆。
劉邦登基後,每五天拜見一次父親,還和在家鄉一樣,也沒有提什麼禮節,父子也都習慣了。
但是有些人平生事端,非要多嘴告誡劉太公,君臣之禮不可廢,結果老實的劉太公在得知劉邦要來的時候就在門口迎接了。
劉邦不想這樣,畢竟是自己的父親,無論是否皇帝,孝道當先,所以封自己父親為太上皇,也就不用行什麼禮了。
三、劉太公的晚年生活
其實劉太公在史料上的筆墨並不多,尤其是晚年,其實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劉太公晚年的安逸生活,啥事都沒有,想幹啥幹啥!
看到這裡,咱們回到了本文的核心了,那就是劉太公想幹啥就幹啥!男人嘛,能想點啥呢?看看前人怎麼說的,《西京雜記》記錄
“以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酤酒賣餘。鬥雞蹴踘。以此為歡。今皆無此。故以不樂。高祖乃作新豐,移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這就是我上段提及的想幹啥就幹啥!
那問題來了,劉太公當上太上皇之後有沒有納妾?有沒有再生孩子?
話說劉邦發跡,他的父親自然也能跟著享福了,對於現在的劉太公,金銀財寶對於他已沒有意義,至於政治上也沒啥追求了。
這樣的情況下,劉太公住在皇宮了也很是無趣,怎麼辦呢?
要說劉太公給自己找個小姑娘聊聊天,解解悶,這個也是完全能做到的,那他倒是可以嘗試一下。
畢竟在那個年代,太上皇納個妾娶小老婆那不是太正常的事情嗎?
問題的關鍵是太上皇的劉太公完全有這個能力,那他的正室原配妻子是什麼意見呢?
在《劉氏宗譜漢朝譜序總》史料中,記載了劉太公只有兩位妻子,沒有其他。一位是嫡妻昭靈皇后,另一位是庶妻李氏。
他們都是跟著劉太公過著普通人的日子中規中距的生活,就當時的地位來看,她倆都沒多少話語權。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劉太公納妾這件事,從他當時所處的地位上來看,他是有這個能力的,而且作為他的原配也沒有發言權,唯一需要考慮的的是,劉太公的身體是否允許了。
當年劉邦稱帝的時候,年齡都到了五十四歲,劉邦是他第三個小子,前邊還有倆,從這可以推斷劉太公的年齡估計有個七八十歲,這麼大的年齡了,劉太公也是有心無力了。
結語
綜合上所述,劉太公具備了納妾的一切條件
1、他身為太上皇,有這個地位去納妾。
2、他的兩個原配沒有能力影響他的意願。
3、劉邦既然封自己的父親為太上皇,那他也不會去影響自己父親的幸福生活。
但是我認為,鑑於劉太公的年齡和身體,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他沒有納妾的能力了,當然了也就不會有孩子了。
-END-
點擊上方關注【新銳歷史】,多平臺認證優質作者,專注於歷史領域,有趣有料有深度!
新銳歷史
大家應該要清楚一點,劉邦稱帝時,已經是54歲了,作為家中的第四個孩子(劉邦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可想而知,劉太公那個時候應該挺大的了。
說白了,屬於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尷尬年紀了,所以在被封為太上皇的時候,劉太公再納妾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並不是說劉太公這輩子只娶了劉邦老媽一個人,因為史料的推斷,劉太公很可能在老婆死後又娶了一房媳婦,至於是不是在當了太上皇以後,那就不知道了。
《史記》中有個記載,就是在劉邦做皇帝的第10個年頭,太上皇后死了,不久,太上皇劉太公也死了。
這就不對了,因為早在劉邦剛剛稱帝時,就追尊自己的母親劉媼為昭靈皇后。
注意,是“追尊”,意思就是說,老太太沒看到兒子當皇帝的這天就死了。
那麼問題來了,登基10年後和劉太公同一年死的這個太上皇后又是誰呢?
明離子回答不上來,但肯定不是劉邦的親媽,因為在很久前劉邦的親媽就去世了,所以這個太上皇后要麼是劉太公做農民時的續絃,要麼就是進了宮又娶的一個小媳婦,具體情況可能也就劉邦和劉太公知道了。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呵呵,問這個問題的人,那是想當然了。你想一想,劉邦最終登基當皇帝的時候,已經54歲了,而且,劉邦是家裡老三啊。
劉邦他爹劉老太公就是當地一小富戶,有兩個老婆,我們按他16歲開始生娃,一年一年,生劉邦時,至少也得17歲了。
也就是說,劉老太爺當上太上皇時,已經71歲高齡了,不過,人這老爺子也真是長壽,劉邦死後,他還活了兩歲,才死的。
你想,古代50歲,就是妥妥的老人高壽了,一個71歲高齡的人,身體保養得再好,那也是蒼老無比了,還納妾,還生孩子,這不作夢嗎?
理論上講,71歲老人還有生育能力,但那是理論上講,何況,你還得放到古代2000多年前的漢朝,這不扯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