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有人說張愛玲的一生,暴露了男女關係的真相?

詩歌愛好者


張愛玲愛上漢奸胡蘭成,本身就說明張愛玲的價值取向和胡蘭成一樣……可悲的是胡蘭成帶著張愛玲傾家蕩產救贖他的錢和小三一起跑路了。張愛玲並不懂得愛人的前提是自愛;明知道胡蘭成已經另有所愛,還執迷不悟。她深陷於一種自怨自艾的失戀中,或許這是她真正迷戀的狀態,這種狀態下的她才能燃起寫作激情;所以她的作品大都比較壓抑,並不適合年輕人閱讀……


wenyingniao


這問題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什麼是男女關係的真相?

男女關係用一個詞說:痴男怨女。男人如果愛一個人,最後就變成了痴,傻了的意思。女人愛上一個男人,最後必成為怨女。

張愛玲遇上胡蘭成這樣的渣男,又說明男女關係的真相之一,男人不壞女人不愛。所以女人成怨女的主要根源在此。

男婦關係還有一個真相,男人總是喜新厭舊的,再美好的愛情也擋不住日常瑣碎和時光的侵蝕,激情總是短暫,平凡與苟且的生活才是本來面目。

胡蘭成根本不喜歡張愛玲,他是隻又騙錢,又騙色罷了。張愛玲高冷傲氣,又心機敏銳,她怎麼看出來胡的用心?其實她也明白,自己這樣獨立的女人,無非是要一些不同的刺激罷了。她何嘗不是玩玩胡蘭成,老胡也是滿有情趣,也會討女人歡心,花點錢算什麼,張愛玲又不是過不下去了。反而是胡蘭成一直日子過得艱難。

所以,張愛玲我認為是活的灑脫的人,當然在那個時代,有點另類不群。當然也是這樣的人才成寫出那樣的小說。

男女那點真相,不用看張愛玲的一生,大家也能明白。但很多時候男男女樂此不彼罷了


大和尚演果


可以去試著瞭解張愛玲你就會知道答案了

關於瞭解張愛玲,我是不建議去從市面上有關張的傳記去了解的,因為強烈的文藝氣息,實在有點讓人承受不了。同樣,我也不太建議通過張愛玲的小說去了解張,因為小說創作歸根究底只是創作,和作者的人生還是不一樣的。再有,張迷的評論也只能給大家一個偏向性的、片面的張愛玲形象,這一點上,我也持看看即可的態度。

瞭解張愛玲,我認為最好的幾個方式是:她的散文,現今比較全的就是散文集《流言》。還有,是她的自傳小說,《小團圓》、《雷峰塔》、《易經》。其次,如今能看到的,是張愛玲晚年兩位訪問過她的人寫下的兩篇文章,一篇是水晶的《蟬—夜訪張愛玲》,一篇是殷允芃的《訪張愛玲女士》。對於她生活的朋友圈想進一步瞭解的,可以看看她的通信集,還有《對照記》。

但是鑑於答主想了解的只是張的為人,我覺得前三方面是比較可取的。

張的散文中,有一些,是可以看到張愛玲為人的。

比如,在《自己的文章》中,張愛玲寫道:

我喜歡素樸,可是我只能從描寫現代人的機智與裝飾中去襯出人生的素樸的底子。因此我的文章容易被人看做過於華靡。

...........

我認為唯美派的缺點不在於它的美,而在於它的美沒有底子。

.........

美的東西不一定偉大,但偉大的東西總是美的。只是我不把虛偽與真實寫成強烈的對照,卻是用參差的對照的手法寫出現代人的虛偽之中有真實,浮華之中有素樸。

....................

我只求自己能夠寫得真實些。

張愛玲人生的種種選擇,其實和她內心認同自己是一個作家有著不可分的關係。同樣的人還有魯迅、蕭紅。他們三人,在人生中做出了很多普通人不能理解的選擇,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他們作為個人,是向他們作為作家服務的。這一點上,和很多人的人生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大部分人,是用自己的職業供養自己的人生的,他們三個,是用自己的人生供養自己的作家生涯的。

這一點上,去年上映的電影《黃金時代》就是不太好的例子。影片並不是不客觀,也不是不新穎,我只是覺得這部電影,過於展現作為普通人的蕭紅。而蕭紅這個人,她在自我人生的追逐中,是先把自己作為一個作家看得更為重要一點的,作為普通人的蕭紅,是斬斷了很多普通人的煩惱情絲來延續自己的作家生涯的。所以觀眾看這部電影的反應也在意料之中,因為蕭紅對於作為普通人是不感興趣的,這一點上,就明顯違背了大多數人的意志,最後蕭紅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批判,皆因蕭紅普通人的身份,極其不成功。而張愛玲也是具有這樣特性的人,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張愛玲,是不願意在自己普通人的人生中獲得些許名聲點綴的,她把最重要的一部分自我給了作為作家的張愛玲,普通人身份的失敗,也是必然,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批判張愛玲,和批判蕭紅的評論,其實本質上,都是殊途同歸。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理解了這一點,我想理解張愛玲這個人是不太困難的。

因此我們看看作為作家的張愛玲是如何評點自己的文章的吧。

沒讀過張愛玲或是張愛玲讀得不徹底的讀者,多多少少容易被市面上的評論喧囂帶著走。誤認為張愛玲是一個寫作小資、文藝、男女情愛方面華麗麗的作家。實際上,名言警句、男女情愛、突破倫理、辭藻華靡不過是一個噱頭,有些讀者就是喜好看這些的,有些讀者也只能被這些吸引,有些讀者是看到這些的時候雖然不知所云但還是覺得別有深意的。其實這也就夠了,對於當時的張愛玲來說。

但是張愛玲的寫作,卻不是這樣的,她是表面輕浮、內心嚴肅。就像她這個人,她的喜好,喜歡穿奇裝異服,喜歡吃冰激凌,喜歡聽市聲一樣,不去細看的人總認為這樣的做派十足的張揚,可是撇下這表面看,就會發現張愛玲其實,十分的老實本分。

這段話就是這樣,她內心喜歡的東西簡單,可是現代社會就是紛繁複雜,所以要是想表達出這種本質上的簡單來,就必須得先把複雜梳理清楚。

其次,在《憶胡適之》一文中,張愛玲寫道:

像一切潮流一樣,我永遠是在外面的

這一點,是可以解釋張愛玲的與眾不同的。作為一個作家的張愛玲之所以成功,與這種與眾不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她的前半生,是中國最為動盪的時期。五四運動,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可是張愛玲的筆下,幾乎沒有提及過這段歷史。她是清醒的,也是睿智的,因為一切潮流都會退去,在潮流的席捲下,人是很容易面目全非的。

而張愛玲還說過,我覺得,我是一座孤島。

獨具我見,不與眾囂。這話用在張愛玲身上,是十分合適的。

很多讀過張愛玲小說的人說張愛玲筆下的人物不健康,人性十分醜陋。

張愛玲在《殷寶灩送花樓會》後面的尾聲中說道:

我總覺得寫小說的人太是個紳士淑女,不會好的

這可以說明,張愛玲寫小說的時候,並沒有給自己太多的束縛。自然認為是如何的,那便如何去寫。

張愛玲在寫作方面,自由、清醒、老實。

她的個人生活,也是如此。

在《小團圓》之中,便可以窺探張愛玲的生活一二。

這裡面,大部分人要看的,無非就是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感情糾葛。


樊樊樊掌櫃


張愛玲讓我們男人找到了通往女人心與靈魂深處的路


似水流年156620207


說張愛玲的一生,暴露了男女關係的真相,這是一個“片面而深刻"的問題。

男女關係的真相,見仁見智,難以窮盡真相。

首先,我們不妨先在源頭上“上窮”一下。

史前是“母系社會",女人生育有功,女人為大。史後迄新中國之前,是"父系社會"“男權社會"一一男人孔武有力,男人是“田地裡的壯勞動力",話語權當然大。

魯迅在《狂人日記》《燈下漫筆》中揭示,舊中國是“吃人"的社會一一自己被別人吃,自己又可以吃別人!老中國是等級社會:“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阜,阜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僕,僕臣臺。″“但是‘臺’沒有臣,不是太苦了麼?無須擔心的,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

新中國,倡導男女平等,但父系社會、男權社會的遺存、餘威猶有,所以還要“反封建"。

第二,結合張愛玲的生平和作品,確實可以看到男女關係真相某些基礎特徵的案例。

1.女人在男權社會里,要真正獨立、真正男女平等,必須要有經濟基礎,要有獨立的經濟權!

張愛玲的童年、青年前期,是一個“白富美"。她出身於名門、官宦之家一一祖母是李鴻章的長女,父親是紈絝子弟。母親和姑母曾赴歐洲遊學。母親回國後敢於與丈夫離婚。張愛玲入讀的是上海聖瑪利亞女校,有白俄羅斯教練教習鋼琴。後以遠東第一名的成績考到倫敦大學,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入讀香港大學,肄業。1942年香港淪陷日軍前,張愛玲回滬。張家已敗,她寄居姑母家。後愛上不該愛的胡蘭成,胡移情別戀,張炒掉胡。

昔日養尊處優的白富美,今天豈甘寄人籬下?!

女人獨立自主的基礎,無疑是經濟基礎、獨立的經濟權。張愛玲懂的!她1940年就參加徵文,以《我的天才夢》獲獎,並得2塊大洋獎金。原來,寫作可以名利雙收!1941-1945年,他一連投稿出版了《沉香屑 第一爐香/第二爐香》《金鎖記》《傳奇》《傾城之戀》《流言》等,一下子出名,一下子成了富姐。養活自己綽綽有餘,胡花心,炒魷魚他一一張的絕交信:“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的。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的考慮的,彼時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後來與美國劇作家賴雅結婚,賴是一個窮作家,又早逝。張愛玲人生獨立,就是自己養活自己!

女人要有經濟基礎,要有獨立的經濟權,這太重要了。“權",秤砣也。秤,衡也。女人沒有秤砣,哪來男女平等/平衡。

魯迅最深刻認識這一點。《傷逝》中,涓生以為他在養活子君,脾氣變得越來越差。涓生失業,經濟無著,子君變換首飾,勉強度日,甚至吃掉寵物雞,寵物狗“阿隨"不敢殺,只好放生。最後,子君悄悄地離去,回到孃家,在別人的冷眼下不到一年就憂鬱而死。當年,在五四浪潮中,一對追求男女平等、自由戀愛、愛情至上的青年,其最“至上”的,被最“至下"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擊敗了。

魯迅似乎意猶未盡,在寫完《傷逝》之後,在北京女子師大作《娜拉走後又怎樣》的演講。魯迅說:娜拉走後又怎樣?實在只有兩條路一一要麼墮落,要麼回來。

張愛玲筆下的女人,都死死地抓錢,甚至於變態地控制這錢一一權一一秤砣。最典型的是《金鎖記》的主人公一一七巧。“金鎖",本來是小孩佩帶的吉祥物,《紅樓夢》中的薛寶釵,就戴有一把金鎖。但張愛玲用的是反諷!七巧,因父兄被金錢鎖住了良心,被嫁給有殘疾的富家子弟。丈夫早死後,她曾去勾引小叔子。小叔子由無意轉有意,七巧又警覺他是不是要來佔家產,旋即迴避他。後來,對自己的兒子兒媳,用金錢來死死地控制他們,甚至窺探他們的房事。一一七巧,先是金錢的祭品,最後自己又成了一把鎖人的難以打開的封建專制的“金鎖”。

2.男女愛情婚姻,離不開生理基礎。哪個男子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第一眼,找對象一一長得不錯。第二三眼,才是其他的。愛情婚姻,是性愛+情愛,據說有70%的離婚原因,都是因不“性福"而終結而重組的。

《金鎖記》中的七巧,就是不性福而變態的。她自己不性福,也要讓她的兒媳婦不性福。於是,老讓兒子陪她打牌,不讓小夫妻快活。更可憐的是要通過偷窺、刺探小夫妻的房事來意淫自己。

張愛玲最絕的是,在她筆下,男人都是性無能者,以此,諷刺她心目中的男權社會一一以性視角一一入骨入髓一一反封建。

3.男女正常的相處,男女一對一的愛情婚姻,應以情為主導,以德為本,以法為規,以家為窩。

這點,地球人都知道,留給讀者討論、補充。





羅俊華副教授


從張愛玲的自傳中,可以瞭解到她是對愛情是一個義無反顧的人,經歷了三段愛情,都是很投入地去愛對方,即使最後的結局那麼地不盡人意,但她也沒有說傷春悲秋地對待自己的生活,而是從自己的感情經歷中,領悟了一些道理,從而從中看破了愛情這回事?


維珀工作室


張愛玲才情出眾,善於寫男女情愛,她自己的感情上迷糊著,一生經歷了三段感情,令人心痛,但她能把別人的感情看得透透的。


龍民水清


張愛玲一生基本上是在講述自己的故事


穀雨子素


因為她活得太真實了


袁應柏


因為她道破通往女人內心最快的捷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