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2020年,別再讓孩子看重男輕女的戲碼了,肯定女兒的價值才是上策

最近,一位好友向我傾訴,因為一部“重男輕女”的連續劇,女兒和自己吵架了,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抗疫期間,全家人都閒在家中,一起追劇的,而近期孫儷主演的《安家》也有有著低開高走的趨勢,尤其是房似錦神秘的生活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更是引人好奇,在最新的劇集中,終於為我們房似錦的神秘面紗,原來房似錦有一個重男輕女的母親,因為自己是家中第四個女兒,一生下來就被母親不喜,甚至想把她扔到井裡淹死,同時“四井”也成為“似錦”名字的由來。

2020年,別再讓孩子看重男輕女的戲碼了,肯定女兒的價值才是上策

看到這裡,全家人都忍不住痛罵房似錦的親身母親,當初養不起為什麼要繼續生?自己的親生女兒到底有多狠心才捨得淹死?女兒難道就應該是兒子的取款機嗎?

正當全家人憤憤不平的時候,沉默許久的女兒開口問好友,“媽媽,如果你有了兒子也會這樣對我嗎?”然後,全家人都被這句話震驚了,女兒8歲,早已經是知事懂事的年紀了,這段時間正好兩夫妻也在考慮生二胎的事情,女兒也是知道的,原本女兒就有點不喜二胎,現在看了這部連續劇後更是恐慌,更讓好友苦惱的是,因為當時沒有及時來得及回覆安撫,讓女兒更加的不安,連續兩天都是小心翼翼的面對父母。

2020年,別再讓孩子看重男輕女的戲碼了,肯定女兒的價值才是上策

這件事,讓好友感到非常擔憂,一次性向我拋出了三連問:

  1. 女兒究竟適不適合看這類生活劇?以後還能帶著女兒追劇嗎?
  2. 房似錦的家庭環境會不會給孩子帶來負面情緒?
  3. 如果女兒因此而對即將到來的二胎產生牴觸情緒該怎麼辦?

兒童該不該看這類深度反應社會現象的生活劇?

其實近幾年來,有許多大女主的劇,都有“重男輕女”的故事情節,也成功塑造“樊勝美”、“蘇明玉”、“房似錦”這些極具話題性的人物形象,她們都是在這種原生家庭中生活成長,並且最終呈現的都是女強人形象。

2020年,別再讓孩子看重男輕女的戲碼了,肯定女兒的價值才是上策

最開始看樊勝美的時候,是憤怒,雖然我沒有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但是身邊的朋友是有,對於70/80/90後來說,是很常見的現象;

再看蘇明玉時,從最初的同情到後來的解憤,蘇明玉的成功無疑就是對“重男輕女”的最大反擊,誰說女兒不如男;

現在再來看房似錦,作為一位有女兒的母親,竟然感覺到害怕,因為現在重男輕女的現象越來越少了,即使有也大多是是山村偏遠地帶,現在都2020年了,這些形象還應該在出現嗎?我們做父母的到底該不該讓孩子接觸到這種可怕的育兒思維呢?

要知道<strong>兒童的模仿力和記憶力都是非常優秀的,而電視劇、動畫片是現在大多數孩子接觸最多的娛樂方式,每一個孩子看到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他們都會去深度思考,甚至於去模式,所以我們不能否認,電視劇也好、動畫片也好,是可以直接影響孩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他們看到的東西不會認為那只是演戲,而是把他們當做現實生活中真實故事的影像。

所以這類不良的傳統思想,以及反映當代社會的一些不良現象的劇情該不該讓兒童去全盤接受,值得我們做家長的深刻反思。

如果家有女兒,就儘量為她屏蔽掉“重男輕女”傳統思想

我們經常會發現,從小生活幸福的女孩,在看到“重男輕女”的社會現象時,都是非常的不可思議,可以說,他們父母從小將她保護的很好,沒有讓她見識到社會的陰暗面,那麼,這種做法好嗎?可以肯定的說,非常棒,因為很少接觸這類不良傳統思想文化的女孩,性格好,並且自信樂觀。

2020年,別再讓孩子看重男輕女的戲碼了,肯定女兒的價值才是上策

而從小經歷過或者見識過這種思維的女孩,往往更加的謹慎和內斂,甚至在待人處事上也會有一些防備心,就像房似錦一樣,房似錦的神秘就在於,從來不和其他人一起過多接觸,經常都是一個人獨處。

在我小的時候,曾經就有過這種傻事,那個時候身邊重男輕女的家庭非常多,甚至於許多電視劇也都表達了這類思想,受此薰陶,我經常認為自己的媽媽更愛哥哥,所以,總是和媽媽唱反調,每次吵架過後,都會看到媽媽有些失望和難過的表情。

直到有一次,父母外出了,放學回家後就去鄰居家吃飯,鄰居阿姨跟我說,“你媽可真疼你,專門叮囑我做你喜歡吃的菜!”

聽到這句話以後,我的內心五味雜陳,其實我一直都知道父母對我很好,但是卻總是擔心父母會被外人影響,更喜歡哥哥一些,因為當時聽到過非常多關於“兒子傳宗接代,女兒嫁人就是外人”的封建言論,也幸好,父母並沒有受到影響。

也正是因為那段時間的叛逆和迷茫,才讓我更深刻的瞭解到,給予孩子一個積極正面的生活環境有多麼的重要,很多時候,不讓封建思想在下一代蔓延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兒童時代屏蔽掉這些文化。

至於孩子長大後會怎麼看待這些文化,我想小時候受到了優良傳統的薰陶和感染,才能有積極正面的心態去面對社會的不公。

<strong>所以,適合大人看的連續劇,不一定適合孩子,帶孩子追劇,建議選擇溫馨和諧的家庭情景劇,比如《我愛我家》《成長的煩惱》《家有兒女》《查理成長日記》等等。

女兒因為害怕重男輕女,抵制二胎怎麼辦?讓父親成為一種溝通的媒介

父教專家威廉姆•羅納德說過:“父親是一種媒介,而女兒可以通過父親理解到自己的價值。父親所給予女兒的認可和讚美,是其他人所做不到的,而且是無法做到的。”可見,父親在教育女兒的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2020年,別再讓孩子看重男輕女的戲碼了,肯定女兒的價值才是上策

女兒在父教的影響下獲得成功的,不在少數,比如我們所熟知的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著名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等等。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在1979年5月作為英國首相搬進唐寧街10號的時候說:“我的一切成就都歸功於父親的教育培養”。

甚至有研究結果顯示:那些站在總裁位置上的成功女性們,她們的成功與父親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因為優秀的父親能夠讓女兒真正的認識到自己,不受外界不良風氣的影響,不隨波逐流。

  • 所以,如果女兒受到重男輕女思想影響的時候,父親就要發揮最大的作用,具體怎麼做呢?
  1. 尊重妻子,丈夫對待妻子的態度,對於女兒而言,就是最真實的社會現實,父親的尊重與愛,能夠讓女兒深刻的感受到女性的價值;
  2. 為女兒傳遞領袖思維,重男輕女的根源就是輕視女性的力量,為女兒樹立領袖思維,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女兒獨立、自主、有主見、積極向上的性格,這也是女兒能否打破“重男輕女”思維的關鍵。可以嘗試讓女兒去參加班幹部競選,座位選擇第一排,家庭小主管實習,去參與社會勞動等等。
  3. “富養”女兒,女兒富養不體現在物質層面,更多是精神層面的富養,可以帶孩子去野外冒險,去體驗農家事,帶孩子去看風景等等方式,讓女兒看到外面更廣闊的世界,更多元化的民俗文化,這樣才能用更平和的心態去接納和消化不同的文化。

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接收到許多不同維度的思想和文化,做父母的只能儘可能的做那一層過濾網,篩選掉負面能量、不良思想,儘可能多的為孩子提供積極正面的生活環境,但是無論怎麼過濾也都會有沉澱下墜,這時候父母也無需驚慌,和孩子多溝通交流,去化解掉孩子內心的疑惑和恐慌,當孩子能夠平靜對待的時候,也就說明孩子又往前進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