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我兒上交大讀博,方向視頻,明年畢業現接到華為,阿里幾家就職邀請去哪家合適?

榮行錦途


如果是我選擇,毫不猶豫選華為,做為世界領先的互聯網公司,如果努力會有不錯的發展前景,但現實往往很打臉,國內互聯網公司民營企業在企業文化方面做的並不是太好,比較而言,可能阿里會更好一點,一般來說,大多數畢業生的選擇順序是:歐美企業,國企或大型互聯網民企,其他互聯網企業,外包互聯網公司。這只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阿里玩玩


建議去阿里,

首先說說華為,華為員工的薪酬主要包括三部分:基礎工資、績效獎金、股票分紅。外派員工另有補助。通常,在華為工作一段時間後,若有被外派海外的機會,那說明你將獲得提升。

另外,在華為上班,有好多畢業生學的專業與工作不對口,需要從新學起,華為是狼性文化,管理比較狼性

阿里,薪資待遇:一般是12+1+3=16薪,

年底的獎金為0~6個月薪資,90%人可以拿到三個月

股票是工作滿SPAN>年才能拿,第1次拿50%,4年能全部拿完。

晉升條件:上年度KPI達3.75

主管提名

晉升委員會面試。

晉升委員會投票。

在阿里的技術人員,都是潛力股,3年買車,買房,都是有可能的,

這些年從阿里出走的高管,創業成功,拿到投資的不在少數





有知看點


看見這個問題,我笑了。


一看就知道,這是一位既可敬又會多操心的家長。


我一笑,是羨慕這位家長,值得自豪、高興,培養了這麼一位非常優秀的兒子,已經是交大博士生,名校高材生,還沒有畢業,就提前被華為、阿里等幾家看好,收到邀請,真的好幸福。


我二笑,是替孩子高興,未畢業就得到國內兩大巨頭的邀請,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和追求,而且兩家同時伸出橄欖枝,作為一個年輕人,是何等的幸運,前途不可限量,當然,錢途更是一片光明,人生從此會飛躍,上到更高的一個臺階。


所以,我想對這位家長說:

“你的孩子,他是一個非常有自己主見的孩子,各方面都非常優秀,從受到的邀請,就可以窺一斑了。

他已經是交大博士生,而且選擇方向的非常明朗,因此,在孩子職業道路的選擇上,還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眾所周知,華為和阿里,無論哪個,目前都是行業翹楚,名聲都是響噹噹的。


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說過,阿里巴巴招人遵循“出去一個招進來一個”的原則!




整個阿里的崗級架構分為10級,從P1到P10,而P10的級別再向上,大概就相當於集團副總、總裁級別。


一般阿里人是16k月薪。股票是工作滿2年,才能自由取用。第一次拿50%,4年能全部拿完。之前,大家都知道,阿里的上市,造就了多少千萬富翁,真是令人無比羨慕。


而華為校招公佈的offer中,就曾有年薪28.8萬的例子,這個還只是對應屆生開出的工資。


華為實行職級制度,一般本科、碩士畢業生,進入華為的職級是13級,博士可以到15級,2年升一級。在海外的人員,升級速度稍微快點,越往上,越難升。




17、18級,一般是基層和中層管理人員,21、22級,就是已經到了總裁、副總裁的級別。工作滿兩年後,月薪穩定在5萬以上。


當然,“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阿里和華為,既然開出了這麼高的月薪,工作效率應該也是成正比的。



所以說,對於這個孩子,既然有這麼多的選擇機會,就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是喜歡華為,還是阿里,無論你選擇誰,都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人生的新的起點。


不過,無論你選擇了誰,你都是剛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無論你身在何處,哪種行業,一定都要踏踏實實,兢兢業業的工作,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不忘初心,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


有書幸運馨


這個我覺得要看你怎麼想了,好像華為的薪資會高於普遍的業績的工資,阿里的技術和管理都比較成熟,並且阿里一直是國內領先的雲計算廠商,你可以穩定的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和經驗。華為在研發力度和實力沉澱這塊兒較有優勢,那裡的薪資都是與加班齊飛的,不過你成長的比較快。


糊糊嘎嘎


我兒上交大讀博,方向視頻,明年畢業現接到華為,阿里幾家就職邀請去哪家合適?公司的選擇對人生的職業走向具有相當大的影響,不管是華為也好、阿里也好、騰訊也罷,走入不同的公司,自己未來的職業路線也就有了不同。這幾個公司在技術人看來,都可以說是令很多人嚮往的好公司,但是否一定能讓自己盡情揮灑,那就不一定了,看你自己注重哪個方面。就如華為的博士,最近4年還有高達43%的離職率。

從題主所提專業方向來說,華為、阿里、騰訊等公司應該都是有相對應職業的。但越是大公司,越是藏龍臥虎之地,人才就越多競爭越大。任何一個組織幾乎都是金字塔型,能夠出人頭地的幾乎就那麼些人,而大部分人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兒的在那裡默默無聞,不管是碩士也好博士也罷。


所以從職業方向及成就來說,可以說這幾個公司都可以,但最重要的是自己在所處的環境中是否或者要如何才能在裡面奮鬥出個模樣來。比如華為,據數據顯示最近5年博士的離職率高達21.8%,甚至2014年入職的博士到今年,竟然有高達43%的離職率。這是為何?最重要的就是:“英雄無用武之地”,進入華為後所從事的崗位與個人技能不匹配,還有主管領導能力嚴重限制了自己的優勢發揮,最後心灰意冷掛靴而去。隨便截錄幾條離職理由

“我研究的專業方向是圖像及深度學習,入職後從事偏硬件和落地的崗位。”

“我的方向是偏算法和基礎研究的、進去之後做的工作偏維護和運維”。

“學圖像的博士轉去做知識圖譜,完全要重頭學起”。

“我之前是做芯片設計的,進去後安排我做後仿,媒體仿真,完全將自己當成白丁開始做”。

“我是學IC設計的,入職後讓我做測試而且是操作類測試”。

等等。

看看華為這樣的大公司,牛人可說是多如牛毛,很多的博士生根本沒有從事到自己對口的專業,是不是感覺本來起點站得很高但有種被打入凡間的感覺?是不是心裡落差很大?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那就是實際的薪資水平。很多人其實專業不對口也能忍,但薪資收入低了就不能忍了。不過這幾家公司的收入水平那都是相當不錯的,不但有每個月的薪水,還有可能會得到公司的股權激勵,分紅也不是一個小數目。看看下圖今年的校招薪資水平:


不過華為、阿里並不完全是薪資,做得好的話到一定年限級別還有股票,這樣一來,今後的收入完全可以說是“人上人”了。比如阿里可以拿到一定的股份的級別:


阿里也是一樣,同樣擁有大量的人才,不只是在電商,同樣在技術方向佈局頗深,比如最近風頭正勁的玄鐵910、以及全球最高性能AI推理芯片含光800就是阿里旗下平頭哥半導體的產品。如果華為、阿里都有Offer,那就看孩子自己願意選擇哪個公司。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你好!

首先謝謝你對我的信認和關注!

華為是我最喜歡的公司!

任總是我尊重的老”大哥”!

我深深的被他”折服,無私無畏的民族企業家,”

去華為是特別的”心願”,大學生的首選!博士生與博士後及研究生和大學畢業生的首選(我侄女是研究生)

阿里巴巴的董事長是人盡皆知的人物,

選他也很好!勵志的榜樣!

這就看你兒子的最終選擇,

他的選擇是不是他的特長,你應該知道一個人在自己喜愛的事業中會激發他的潛能!給國家和個人帶來最大利益化,您說呢?

你的心願並不能代表兒子的內心原望!

交給兒子自己去把握,成功於否對他也是個磨鍊您說呢?

放手讓他飛吧!

做為父母己經完成培養的使命!

謝謝你的約請!

謝謝!


user8291935453692


你兒子年齡不超過30的話就去華為吧!華為以一己之力單挑整個硅谷,有股子狠勁兒,適合有事業心有野心的年輕人!


豁灰


華為.阿里兩家企業從當今乃至今後的前途考量,都是極好的企業。你兒子是名校博士,去任何一家企業,都應該能大顯身手,有一番作為。只是看你兒子更傾向於哪一家企業。作為一名名校博士生,對他今後的前途以及努力的方向,他自己是會選擇,。作為一名父親,不要過多地去幹預你兒子就業的選擇,,而要做好參謀。這一點我認為你做的很好,在網上徵求一些意見。常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何況,網上的一些建議,有好多出自專家裡手,他們對幾家企業知根知底,分析到位,有些可謂是金點子,一語千金。你可仔細甄別,和兒子認真研討,根據兒子的特長和兒子的志向,再結合專家的推薦,選擇適合兒子的企業。這樣才能使你兒子少走彎路,直通成才道路,及早成為一行業或某一領域的專家,為企業創收,為國家博名,為家族爭光。


愚人1954


我文化低,不敢給你做選擇。

但是有些話,也是我的切身體會,可以說給你聽一下。

無論去哪裡,都是大企業,都會有發展。而這條路能不能走長遠,你的硬件足夠了,但是你的內心還是要調整好。無論去什麼地方,首先要有一副做事業,不斷求知進取的精神。如果只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的話,很多事情就變味兒了,發展方向也不會受控制了。人只有能力越高,所得回報也越高。一心求利,往往諸事不利。

切記


不慣腳盆雞


具體去哪一家,我個人的觀點還是去華為,不是因為華現在的知名度比較大,而是華為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奠定了行業霸主地位,尤其她選擇的通信行業,和任何一個國家的命脈都僅僅的捆綁在一起,美國抵制華為也是這個原因。


這個行業太關鍵了,簡單說任何一個國家的通信如果選擇華為,經過幾代技術迭代升級及普及使用,華為的技術就滲透到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金融)、軍事、民生等各個方面。

而且只會越來越緊密,並且通信技術永不會被淘汰,只會逐代升級,技術越來越先進功能越來越強大,對使用國的滲透也越寬泛。


所以華為不是時代的產物(不像房地產),而阿里別看現在知名度很高,阿里的成功歸結於我國龐大的人口數量,而且模式是複製的,一旦這個優勢不再,外企同行的進入,阿里有可能很快倒下(參考光伏行業、地產行業),決定阿里未來的是阿里達摩院,而不是現在的電商平臺和支付寶。

如果阿里電商平臺和支付寶消失,我們只需更換一個平臺重新下載個APP ,就這麼簡單。如果阿里的達摩院能研發出一系列的高技術的實用產品搶佔未來的AI 領域,阿里還有未來,否則也逃脫不了“各領風騷數十年”的厄運。



華為就不一樣了,華為有無可替代的核心技術(上萬件核心專利),我們的工作生活等領域都離不開電信技術,所以就持久性看,電信行業也是“百年”行業,就技術而言,放眼世界也是無人能及(專利和營收額研發費)。


況且通信行業已經成功國家戰略產業,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和保護。

再看盈利,華為的營收60%來自海外,風險相對分散,而且華為走高技術重研發路線,持續為用戶提供全新技術,切實解決具體問題;而阿里採取的是收割模式。


把本來屬於全國各地的中小實體店“搶走” ,自己收平臺使用費,阿里模式就是職業拳擊手和弱小的對手一起比賽,而他不管結果,只關心場地費。

華為是用全球的高技術人才研發技術為所有人(強弱)提供服務,而阿里卻是用高技術人才研發技術來更多的搶弱小者的飯碗。所以從那一方面講都不能選阿里,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我沒錯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