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82歲老人從廢料堆裡揀出3200件文物,國家獎4000元一分也沒要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生命的真諦在於奉獻

,幸福的人往往有舍有得。懷著一顆無私的心,讚賞與尊敬總會不請自來。雷毓祺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用20年的光陰讓3200多件青銅器重新散發光芒,無償捐給國家,不要一分錢。

82歲老人從廢料堆裡揀出3200件文物,國家獎4000元一分也沒要

尋找文物

雷毓祺在1964年時在太原銅業任生產總調度一職,工作勤懇,踏踏實實,典型的模範代表。他偶然間看到了一篇文章,名為《上海冶煉廠爐前揀選文物》,裡面說到很多的文物由於沒有及時的挑選出來就一股腦的扔進了冶煉爐,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這讓從事類似工作的雷毓祺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公司的那一堆堆破銅爛鐵裡,會不會也有文物呢?

雖然有了想法,但奈何自己並不會鑑定文物,看著那些成堆的破銅爛鐵,也有著些許無力感。不過縱然如此,他依舊關注著這一方面,想著雖然自己不懂古物鑑定,但是看見稀奇古怪的玩意兒,拿去鑑定一下不就可以了嗎?

於是他抱著這種心態繼續自己的工作,終於有一天,他發現了一個形態比較特殊的小銅“鏟”。一看就不是現代人的物件兒,於是就拿去找專家鑑定,這一鑑定不要緊,這小銅“鏟”竟然是西周時期的貨幣,距今有著近三千年的歷史,屬於國家一級文物的範疇。

鑑定結果出來後,雷毓祺沉默了很久,因為他知道在這之前,肯定已經有很多被扔進了那冶煉爐中而浪費了。

82歲老人從廢料堆裡揀出3200件文物,國家獎4000元一分也沒要

這一次鑑定更加的堅定了他在廢銅中找出文物的想法,於是便成立了一個文物挑選小組,專門從各地收上來的廢銅中挑選可能是文物的物件兒。而他自己,每天也會一頭扎進“垃圾堆”裡尋找文物,一找就是一整天。

這工作並不算輕鬆,每天都要在一大堆的銅料裡面翻找,一天下來總是弄的自己灰頭土臉,再加上時不時會有尖銳的東西擦到皮膚,劃出一條條的血痕,但這些雷毓祺都不在乎了,他在乎的是確定自己一件件找出來的文物是真是假,在乎的是能夠搶救多少文物免受損毀。

在進行了一段時間後,廠裡的有些人不理解他的做法,甚至懷疑他在為自己牟利,更有甚者直接向上級告了他的狀,由於當時還在十年浩劫期間,任何事情和舉動都會很敏感,所以接到舉報後,有關部門對他進行了長達三個月的調查,這三個月裡不僅每天受到監督,還會被外人指指點點。

但縱然面對著諸多的質疑,雷毓祺也沒有放棄自己保護文物的決心,依舊每天扎進廢銅中來回翻找,心裡想著能搶救一件是一件。

82歲老人從廢料堆裡揀出3200件文物,國家獎4000元一分也沒要

捐獻文物

每找到一件文物,就小心翼翼的將它保存好,由於當時十年浩劫期間,文物部門也受到了強烈的衝擊,幾乎停止了運作,一直到浩劫結束後才重新開始運轉,就在1972年,文物部門恢復工作後,雷毓祺第一時間就找上門來,一次性就上交了500多件文物

其中光是一級文物就有五件,分別是商代速父戊提樑卣、西周的原始幣、秦呂不韋少府戈、戰國土勻錍、漢常方半橢量。

二級文物有鼎、壺、戈、劍、銅鏡等等200餘件,三級文物更是數不勝數,這些在雷毓祺家中藏了很久,一次性拿出來,震驚了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當即開展文物研究工作,雷毓祺心中也是無比的自豪。

82歲老人從廢料堆裡揀出3200件文物,國家獎4000元一分也沒要

之後的20年,雷毓祺帶領著他的文物挑選小組,掃蕩過一堆又一堆的破銅爛鐵,

總共發現了3200餘件文物,重量高達50多噸,而且文物的等級依舊是從一級到三級都有,時間上更是自商周到明清,時間跨度長達3000年,每一件文物的價值都不可估量,隨便一件放在市場上都能讓雷毓祺直接暴富。

但雷毓祺在把這些文物找到之後,一件都沒有私吞,盡數的捐獻給了文物保護單位。

到了1985年,雷毓祺保護文物有功,並且捐獻給了國家,所以國家給了他4000元錢的獎勵以及一臺黑白電視機,這在當時那個年代也算是一筆鉅款了,況且黑白電視機也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算是稀有物件兒。

82歲老人從廢料堆裡揀出3200件文物,國家獎4000元一分也沒要

但雷毓祺一分也沒要,他將那4000塊錢全部捐獻給了當地的幼兒園,而黑白電視機則是放在了廠裡給員工一起看。

雷毓祺無疑是一個無私奉獻的人,他花費20年的光陰為國家挽回了3200餘件文物的損失,並且分文不取。而且在他退休後,他也有了收藏物件兒的習慣,但都是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沒有一件青銅器,按照他老人家的話來說,青銅器都是國家的,我一件也不能拿,這是原則問題。

​直到2010年,雷老去世,享年82歲

82歲老人從廢料堆裡揀出3200件文物,國家獎4000元一分也沒要

其實近現代以來,如雷老這般無私的人並不少,比如張伯駒,故宮博物館裡的頂級名畫,有一半都是他捐獻出來的,所以更有傳言說道“為人不識張伯駒,踏遍故宮也枉然”。還有一個叫周學明的農民,他因為熱愛,痴迷於民間的文物收集。

1986年,第一次向博物館捐獻就捐了27件文物,自此以後的三十多年裡,一共捐贈了500餘件文物給國家級、省級的博物館。雖說數量沒有雷老的多,但他同樣分文不取,無償捐獻。再有就是隱形富豪趙泰來,用十年的時間,把家族留給他的巨大財產,6萬件文物從寶庫中一一搬出來,再捐獻給國家。

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唯有他自己才能體會得到,為了從國外將這些文物運回國內,甚至不惜變賣了四套豪宅來當郵費,這種無私的精神,值得我們尊敬。

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歷史的傳承者,用他們無私的奉獻,讓那些蒙塵的文物重現於世間。他們不求名,不求利,只求一個心安理得,求一個物歸原主。

那一件件文物上面,不僅有著歲月的痕跡,更是濃縮了古人們的智慧,是一個個時代的縮影,相較於他們本身的價值,其中所蘊含的歷史信息,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而如雷老這樣的捐贈者們,

放棄這一筆巨大的財富,來促進中國歷史的研究,如此偉大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尊敬,去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