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父母愛子女與兒女愛父母有哪些差距?

堇山老翁


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而不求回報的,也是毫無保留的,為了子女,連自己的命也可以不要。君不見,世上多少父母為了兒女而無私地奉獻。

而子女對父母的愛就有限了,因為人都是可以對下輩付出所有的愛,但對父母始終認為他們是父母,是應該愛子女,因而缺乏了對父母的關愛。這正如唐朝詩人孟郊《遊子吟》所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不過,無論父母愛子女與兒女愛父母的差距有多大,這都是公平的,因為這是輪迴的,你今天是別人的子女,明天就是別人的父母,誰也要經歷,無法逃避。所以做好自己的每一個角色就好,做父母的盡父母的職責,養育好子女;而做子女的,盡義務贍養好父母,這就是最好的愛!


心語132798756


我個人覺得這兩種愛不在同一水平,老話說的好,“上往下親”雖然簡單4個字,卻寫盡人生百態。

曾經有人做過一個專訪,請出七組家庭,問這七個孩子,說假如你得了大病你會花多少錢給自己治療?有的說50萬到100萬不等,就是說盡最大值的去治療,給自己一個生的機會。問道如果是你們的父母得了大病,你們能花多少錢給治療?有幾個孩子正在思考,有的說10萬到50萬之間,總之一句話盡力而為。然而問到他們的父母,這只是一個假設,他們的父母眼眶就紅了,而且話說的時候幾度哽咽,父母的答案是,不管花多少錢就是傾家蕩產也好,就是磕頭求人也罷,就算撿垃圾也要給孩子治。問到他們自己要是得了大病時,他們沉默了,只是說盡力吧,不要脫累孩子,人生自古誰無死,就是早晚的問題。

說到這裡問題已經顯而易見了,父母愛孩子是用生命去愛,孩子愛父母是用能力去愛,這就是區別。

有一位老人生了三個兒子,已經80多歲了,卻無家可歸了,老人臨了都沒能見到他的兒子們,最後他寫下了一封信,我不想恨你們,我知道你們都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困難,你們也老了,好好保重身體吧,媽走了,只願來生永不相見。試想當時這個老人有多麼傷心,才會如此的決絕,不過就算這樣她還說不恨他們。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緣分吧,讓我們盡最大的力量去愛孩子,愛父母,因為誰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來生,就算有我們也不一定能遇見。





玉娟子


父母愛子女,身體掉下的肉,執子之手。

兒女愛父母,養育之恩,不孝在先,無後為大,與子執老。

中國傳統文化,尊老愛幼,三不朽,立德,立信,立言。



在海南南漂的會計


父母愛子女應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付出所有,不光體現在生活上的照顧、工作上的支持以及後期財力的支持;而子女愛父母則是微溥之力,有時想想為啥?看見出生的嬰幼兒逐漸的長大則是看見了朝陽,看則老人逐漸的衰老則是看見夕陽,其實有時想想老人所需要的照顧就是你出生後長大的照顧,這就是所謂的“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的真實寫照吧。


鳳姐有話要說


俗話說:父母的心在兒女身上,兒女的心在石頭身上。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這些話可以很明確的區分父母愛子女和子女愛父母的區別。

同樣是血緣關係的愛,差距十萬八千里。

很多年輕人現在不回家。讓父母看的見卻夠不著,讓多少老人心裡空落落。年輕人獨自闖蕩,卻也揹負著巨大的壓力前行。子女要多理解父母靠近子女的渴望,父母也應該活出屬於自己的那份精彩。

愛,不必是全部的傾注,但是也應不失合適的距離與暖心的溫度。


醫心為民


之前網上流行的一個關於天使和惡魔👿的話題。說天使會犧牲他愛的那個人而去守護全世界,而惡魔👿則會為了愛的那個人去和全世界為敵。每個人都希望被一個惡魔👿保護著。殊不知一直有一對惡魔情侶💏在保護你,直到他們生命的盡頭,不求回報,只求你安好,所到之處皆有溫風相伴。他們會教育你做一個善良的人。子女就像是父母的潛意識,一有危險就會自動保護子女,終其一生。兒女愛父母的話,就沒有那麼偉大,因為我們總是忽略那個最愛我們的人不是嗎?當然也有真的很孝順的兒女。但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的現狀以至於以後會,子欲養而親不在。



溫風bl


父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不求回報的愛,是血濃於水,對子女本能的呵護,然而女兒對父母的愛總感覺像是任務、負擔,不及父母的萬一,人總是愛自己的子女,忽略自己的父母。殊不知沒有父母哪來自己。你曾經是爸媽的寶,所以不要讓父母在你面前無所適從。盡孝要趁早。



pk小強強


有了孩子以後也許會發現,對父母,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變老然後在心裡說抱歉;對孩子,恨不得全身心投入將星星月亮摘下來給他。



愛因斯坦的小板凳兒


俗話說:“只有瓜連籽,沒有籽連瓜。”父母對子女的愛猶如大江大河,滔滔不盡。子女對父母的愛,猶如空中水汽,偶爾降臨,父母既滿足,感動,謂之甘霖。



成長路上的墊腳石


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子女對父母,雖然沒有這麼誇張,但是我覺得,在大部分情況下,我是不相信有任何感情能大於父母對我們的愛的。

那父母跟我們的愛都差在哪裡的,這個本就是抽象的,那就試著把她形象的比喻一下吧。

出門一年你會向父母主動通幾次電話,父母會向你主動通幾次電話,每次通話內容父母的話題是不是都偏於生活狀況,你又說了幾次“最近怎麼樣”“吃了嗎”“家裡降溫了”“太晚了不要出門”。幾個電話接不到,他們在家裡坐立不安,生怕你遇到什麼意外,好不容易打通了,還得責備你一番。

父母的愛都在細節裡,只不過這些細節被忽視了,閉上眼睛想一想,我們的眼光是不是太遠,看不到身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