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練了兩個月的硬筆字到這個水平了,有沒有人給我指點迷津?

從此一人在江湖


一、先從第一幅字來看

第一幅明顯是沒有臨帖,自己寫的。可以說寫字的基礎比較差,表現在一是用筆,二是結構。用筆頭尾一般粗細,也沒有藏頭護尾;結構上全部呈四方結構,實際上是對漢字造型的片面理解。

比如“月”字,是一個長方形結構,儘量寫瘦長一些,不要寫得接近正方形;“有”字、“首”字是上寬下窄,橫畫要長,不要寫得上下一般大小。結構造型影響字的美觀。

二、再從第二幅字來看

第二幅,看得出是照著臨摹的,或者是臨摹一段時候寫出來的,比第一幅相對好一些,有一些進步。但是個人認為在選帖上可能有些問題,有一點追求魏碑筆法的意思。

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些筆畫就被帶入歧途了。如“新”字、“松”字的豎畫,“喧”字、“上”字、“女”字的橫畫,等等,有一些刻意、做作,不夠自然。

魏碑味道的鋼筆字不是不能練,建議有一些基礎以後再學,初學者建議從風格平正的楷書練起,更容易入門。

三、臨寫建議

從你現有的基礎看,建議選擇比較平正、規範的楷書來寫,從筆畫和結構上去下功夫。先不要一味去追求所謂的“新”、“奇”風格,學不好就是東施效顰,更難看。田英章的硬筆楷書是合適的(見圖三、四),個人認為他的硬筆字比毛筆字好,硬筆字可以學。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麓風軒


我手上現在沒有鋼筆,就拿水性筆和a4紙隨便抄了一份,(有兩個字抄反了,勿究)字其實也不是什麼好看的字,但參考一下結構還是可以的。

我看了一下,你的字現在主要是整體結構的問題。橫豎撇捺鉤提點這些基本筆畫沒有太大問題,但是組合成字的時候就顯得不是很美觀。我看了一下你的字,以“松”“浣”“動”這樣左右結構的字舉例,這樣的字比較散,右邊過於肺大,兩邊大小不協調(當然不是說兩邊要一樣大,而是說大但不能過大,小不能過小,這個度還是需要掌握的)。左右部分離得比較開,這就導致這個字結構比較鬆散,可以適當緊湊一點,保持它的整體性。

以上的問題“大小的度”“整體性”在“照”“留”這樣的上下結構中也有體現,不多贅述。還是建議多臨摹字帖,學習他們字的結構排布。

(其外,溫馨提示,練字的時候要注意坐姿端正,千萬不要七拐八扭的,這樣的寫字習慣寫出來單個字可能不明顯,字成行時就很明顯不整齊了。)

雖然問題還是有,但相比起兩個月前是真的進步很大了!看得出來你是一個非常有毅力的人,堅持練下去,你的字會越來越好看的!



錦城春


你的練字方法不對。你應該多臨帖,跟著字帖走,先筆順,後結構。一步一步走。一個字寫完以後,和帖作比較,找不足,找差距。從單體字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的臨寫。一個字寫好了,再臨下一個字。字帖不要換。練字不能急,需循序漸進。




祺藝學書


我不知道題主的具體情況,比如年齡,是否是學生,還是已經參加工作,所以,說幾句也未必符合你的實際情況,僅供參考!

以題主是成年人來說,按我揣測,兩個月,達到這種水平,很可能是從開始練字,時間過去了兩個月,真正坐下來練字的時間,應該在每天兩小時以內,練習一天,應該以每天8小時計!以此標準來計算,你練習的時間應該是2×60÷8=15天,也就是大約兩週的時間!

我推測的依據是什麼?就是你沒靜下心去練!何以見得?初學書法,一般是要臨帖的,而從你的字來看,臨帖痕跡並不明顯,或者眼前有字帖,卻沒仔細看!書法是細節藝術,精微之處見神韻,這就是許多人能形似卻達不到神似的原因!

為什麼說你沒仔細讀帖呢?你看你寫的"來"字,繁體字這樣寫嗎?很可能你是背臨,對臨還不到位,就急於背臨?

把心態放平,沉下心來,先靜後動,先看後寫。書法沒捷徑,但有老師指導會少走許多彎路,你現在,雖不敢說己誤入歧途,起碼應該在彎路上了!

話直了點,僅供參考嘛,並無惡意!我寫文章,向來喜歡直來直去,喜歡玩乾的,所以,我的文章,多有點贊、轉發和好評!以上是看法,下面分享一下心得。

1.練字,一定在基本筆劃上下足功夫。

2.學楷書三個關鍵字:直、尖、彎。行筆要直,能筆直,能平(滑)直;尖,會表現筆鋒;(轉)彎,折處不軟顯規矩,圓轉換向顯婉轉;行筆帶弧很飄逸。

3.書法練習終極目標是書法創作。而書法練習直接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看得準,二是寫得準。看得準是學習他人的需要,寫得準是表達自我的需要。

4.學書法,技法丶理論都重要,不可偏廢。

技法產生理論,推動理論,而理論會反作用於技法,會指導技法,會縮短技法成熟的過程。

技法是自我提高、表達自我的需要,理論是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需要。

5.初學書法,一定先走進名家,進而審視名家,進而比較名家,融合名家,突破名家。

突破不可輕言,雖終生未必!

6.多讀書,不盲從,有自已審美判斷和個性。有人動輒標榜自已從書幾十年,未必,但活了幾十年是真的!

7.任何一門技藝,能跟專家搭界,少不了潛心一萬小時,否則就會成為"磚家"。

十歲學書法,每天一小時,一萬個小時需一萬天,一萬天之後就四十多了!縮短天數,就得增加時數,反之,則會增加天數。

有閒暇條件,突擊攻關,比如每天十小時,連續一百天。一百天後,突增了三年功力。

我前年為了用中性筆寫生宣,每天不低於十六個小時寫了一春天。題主的一天,和我的一天是一個概念嗎?每天大約用一支特大容量中性筆筆芯,1.0筆芯,寫了四尺對開宣紙一刀,每張紙一千零五個格子。

隨手寫幾個題主詩中岀現的字,供參考。胡亂提岀些看法:月字不宜肥。"人(長撇丶長捺)"要舒展,撇有鋒,捺有腳。"女"字“口"不宜大,四面舒展。


郭保莊之古今齋


戀兩個月的字能寫到這個地步,說明你還是有天賦的,但是你的字從書法的角度上看,還是有很多問題。

首先字的基本筆畫不過關,8個基本筆畫橫豎撇捺點提折鉤,看似簡單,其實是每個想要寫好書法的朋友始終為之奮鬥和演習的基本功。

著名書法家田英章先生曾經說過,橫豎撇捺是每個書寫者畢生努力改進的日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你應該從基本筆畫上加大練習強度爭取把基本筆畫寫紮實寫過關。

寫的時候要注意基本筆畫的起筆,運筆和收筆等細節。不可貪多圖塊要認真體會每個基本筆畫的運筆節奏,不可平均用力。

當然老生常談的話題就是臨帖,俗話說臨帖是書家的不二之路,脫離臨帖的書法學習猶如慢性自殺。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字帖,然後認真的臨寫,寧可一字練百遍,不可百字練一遍。

間架結構要打牢。從你的字上看好多字的結構是有問題的,這就比如房子結構不合理,那麼再好的材料,建成的房子也是站不牢的。

一定要在結構上下功夫,當白如墨,布白均勻要整體考慮。

持之以恆出成效,任何書法成就的取得都離不開持之以恆的練習,每天都要給自己設定目標,完成相應的練習,當然不可貪多,不可一日破十日寒。

書法學習其實是一個修身的過程,你只有在日常學習生活當中學以致用,並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這樣你的書法才能隨著你內心審美的提高而有所提高,祝你早日寫出漂亮的自己滿意的作品





呆小石書法屋


我想來回答這個問題。

硬筆書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用處相對比較廣泛,能寫一手好看的硬筆戲,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機會。

硬筆書法雖然沒有毛筆書法學習那麼難,但是想要寫好也並不是非常容易的,它也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確定良好的進步。

首先學習硬筆書法應該從筆畫開始學習,筆畫分為:橫豎撇捺提鉤折,分別練習,這裡給大家提供幾本硬筆字帖供大家選擇,《田英章硬筆書法》《荊霄鵬硬筆書法》這兩個都是學習硬筆書法的良好範本,只要大家認真的練習,用心的練習,大家就會確定很大的進步。

其次就是需要學習硬筆的偏旁部首,每一個偏旁部首都需要大家認真的學習,每一個偏旁部首都有特定的寫法,並不是隨心所欲的書寫,只有寫的合法則,才能呈現出來一個良好的效果,下一個是間架結構和章法,這個就是讓自己寫的字更加好看,比如橫寫多長,豎寫多長,字的寬度,高度,這些都需要大家一一攻克。

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都一樣,需要大家大量的臨摹,只有大量的練習,然後進行創作,進而加入自己的理解,這樣就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不當之處望大家批評指正。






指上書法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以下給你幾點意見和建議:

1.先說說你寫的字吧,整體上看來結構把握得還不夠到位,某些豎和撇沒寫好。“月、時、事"的豎不夠直,以致重心不穩。

2.橫折處力度不夠,如:“國、回、月、只、問、向”等等。

3.按你所寫的筆劃看來你執筆應該不正確,下圖以備參考。

4.然後建議你用正確的執筆先按下圖練習一段時間。練習“十”字,即橫和豎。而且筆畫

要把紅線蓋住。不要把橫寫歪了,也不要寫得什麼左低右高,因為這是訓練。你得把方正的框架先建立起來。

5.把“十"練習好了之後,就練習“田"字,如下圖,線條要直且平行。

6.經過一段時間可能會枯燥乏味的練習,再進行字帖臨帖。但建議你每次臨帖不要多,兩三個字吃透再換下一個,看似慢,實為捷徑!

望對你有作用


許悅愛書法


仁兄之字整齊如一,橫豎明瞭不拖拉。

然,結構不協,體勢不存。

恕我愚見,仁兄擇己喜好字體,當多多臨摹。

加以時日定能精進許多。



鏡庸


不錯。從作品看,年齡不大,兩年能夠寫出這樣的水平,說明非常用功和認真。點畫清晰,有筆法,特別是另一幅,還有一些毛筆書法的趣味。如果按照書法藝術的要求看,問題仍然不少,主要原因是不夠精準和熟練。

也就是臨摹和練習不夠。學習書法要堅持少而精的原則,不能貪多。學書法或創作作品,不是我們日常的寫字和筆記記錄,因時間關係,只能把重點放到所記錄的內容上。書法則不同,不僅僅需要內容好,有思想,還需要字字精彩,點畫精到,結構正確、準確、美觀,還需要能夠傳情達意。在回到題主的作品上。

顯然點畫和結構尚欠精到和準確。

我們臨摹學習書法一定要一點一畫過關,一個字一字的過關,不能急於求成,好高騖遠。如上圖作品中的“蓮”字的捺畫,顯然不夠流暢自然,而且有些僵硬。在一個突出問題是沒有寫到界格的中間。一些點畫觸碰到界格線了。也就是說按照界格的尺寸比列,字形有些大了。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妨在回宮格的習字本上臨摹練習。如採取下圖的界格也可以。把主要點畫放到中宮,只有主筆點畫略放出中宮即可。

在就是結構布白處理有些鬆散和點畫空間處理不夠均勻,這些問題在今後的臨摹學習中都需要注意。

建議不要急於創作作品,從基本功開始臨摹學習,寫好每一個字的點畫和結構,待掌握的字形多了,然後再集字學習作品的創作。這方面,從題主作品看,單字臨摹練習不夠。實際上也可以先將集字原作進行臨摹練習,然後字字熟練,能夠背臨以後再去集字創作作品,其效果一定要比目前的作品好許多。


翰墨書道


臨帖,我也臨了4個月,剛開始喜歡自己寫自己的,後來覺得不怎麼好看就買了幾本貼,每天臨點,覺得什麼時候把這些都臨完了,就差不多了,到現在連第一頁都沒翻過去,應該還得要個5年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