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四不”舉措紮實推動全市就業扶貧工作 ——疫情防控·天水人社在行動

“四不”舉措紮實推動全市就業扶貧工作

——疫情防控·天水人社在行動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市的就業扶貧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市人社局積極行動,精準施策,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就業扶貧,全面抓好疫情下的就業扶貧工作。

制定政策強機制,做到“不等”。先後印發《天水市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做好返鄉務工人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致全市農民工朋友的倡議書》《天水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印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農民工就業服務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研究起草《疫情防控形勢下就業扶貧組織化勞務輸轉工作實施方案》,由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下就業扶貧勞務輸轉工作會議後,各縣區迅速行動,積極部署,七縣區先後召開了專題會議,成立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甘谷縣第一時間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30萬元,用於貧困勞動力參加有組織勞務輸出一次性交通補貼,討論制定了《甘谷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下就業扶貧組織化勞務輸轉工作實施方案》。清水縣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即:縣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為每名外出務工人員免費發放口罩5個,交通部門為勞務中介機構統一輸送提供包車服務,縣財政為勞務中介機構開展有組織輸轉提供獎補,在省、市獎補政策的基礎上,縣財政對每輸轉一名貧困戶外出就業的中介機構獎勵100元,輸轉一名未脫貧戶外出就業的獎勵300元,輸轉一名非貧困戶獎勵20元,進一步激發了勞務中介機構有組織輸轉的積極性。

扶貧車間穩就業,做到“不拖”。我市在加強疫情科學防控的同時,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的困難和問題,組織有條件的企業有序復工,努力實現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截止目前,全市扶貧車間復工31家,復工務工人員989人。其中:秦州區復工扶貧車間6家,吸納就業61人。麥積區復工扶貧車間9家,吸納就業561人。甘谷縣制定下發《關於做好全縣扶貧車間節後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復工扶貧車間5家,吸納就業170人。武山縣復工扶貧車間1家,吸納就業12人。秦安縣復工扶貧車間5家,吸納就業110人。清水縣復工扶貧車間5家,復工務工人員75人。張家川縣扶貧車間復工復產正在進行中。復工企業在逐步恢復生產產能的同時,在確保員工安全健康的前提下,都嚴格做到統籌好疫情防控與民生保障、復工復產的關係,突出全體員工、重點場所和重點區域實行分級分類管控。

勞務輸出重組織,做到“不亂”。為確保企業和各類勞動力,特別是貧困勞動力“求職有門、招聘有路、困難有助”,市人社局變“線下”招聘為“線上”,打造“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的全天候線上服務模式。加強與用工重點地區的勞務對接和勞務協作,多渠道收集用工信息,全市已開展線上春風行動18場,發佈用工信息2102條,提供就業崗位22700個。秦州區務工人員就業意向和企業用工需求等情況正在摸底之中。麥積區舉辦線上春風行動2場,發佈用工信息24條,主要輸入地企業用工崗位信息3000條。甘谷縣發佈用工信息8條,主要輸入地企業用工崗位信息1300個。武山縣舉辦線上春風行動4場,發佈用工信息600條,主要輸入地企業用工崗位信息1100個。秦安縣舉辦線上春風行動9場,發佈用工信息410條,主要輸入地企業用工崗位信息5500個。清水縣舉辦線上春風行動2場,發佈用工信息1053條,主要輸入地企業用工崗位信息11000個。張家川縣舉辦線上春風行動1場,發佈用工信息7條,主要輸入地企業用工崗位信息800個。

節後返崗保健康,做到“不靠”。對於有返崗意願的貧困勞動力,協調衛健部門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提供免費健康服務,確保農民工不帶病返崗。針對省外務工勞動力返崗難的問題,積極主動對接輸入地相關部門,準確把握企業開工時間,保障返崗人員崗位不落空。及早開發儲備就業崗位,加強就業形勢監測分析,大力開發就地就業崗位。做好企業用工指導和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著力抓好企業穩崗,做好勞動用工指導。開展農民工線上技能培訓,重點針對暫未返崗和還未找到工作的農民工組織各類線上學習培訓課程,做到“不出門學習、不見面培訓”,截止目前,天水人社微信公眾號共開設創業培訓、保安員培訓、電工培訓、汽車維修工培訓等線上課程13期39個學時,在線學習人數近千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