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古人是如何看待人性的?

關於人性的話題,古今中外眾說風雲。現且只簡單說明中國哲學家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古人是如何看待人性的?


較早的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孔子並未明確說出性之善惡,而強調了後天習染的重要性。

而後的孟子有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開啟了他人性的討論。他說看到小孩掉入井中,油然而發惻隱之心,並不是與這個孩子的父母有交情,也非為了自己能落個好名聲。然後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此四善端,人生而有之,非由外加。人之所以為人,就是擴充這四端的結果。由上觀之,孟子的“性善論”就是人能擴充這四個善端,也就是說人人都有為善的可能。

其稍後的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人性本是惡,而善是後天人為的。人性為什麼是惡的,他說人“生而有好利”、“生而有疾惡(嫉妒憎恨之心)”、“生而有耳目之欲”,因為人生而有這些自利之情慾,所以會產生“爭奪”、“殘賊”(殘忍陷害之義)、“淫亂”這些結果。所以,荀子說人性是惡的。他說人之性是原始材料,其中不但無善端而且有惡端。人依靠聰明才力通過後天的努力才可為善,他說“伏(通‘服’)術為學,專心一致”,“積善而不息”。道德是後天人為的結果。所以,荀子很重視學習,這也是人別於禽獸之處。

古人是如何看待人性的?


其後有揚雄,他說“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他說人性是有善的成份,也有惡的成份,關鍵看自己後天的學習修為。相比於揚雄,較早的的董仲舒也是類似觀點,不再贅述。

再後,由於佛教的影響,性之討論者頗多。這裡簡單說明之。韓愈的性三品說,“性之品有上中下”。上,生來道德高尚。中,需要後天學習。下,天生無可救藥。同時期的李翱,性善情惡說。性本來清靜,而情(視聽言動,意念情緒)有善有惡,惡的是妄情,熄滅了妄情,才能迴歸那清靜本性。

再者,就是佛家的性論。有代表性的是延壽,他以鏡作喻說“猶如明鏡,本無好醜眾像,能現一切好醜眾像,像有增減,明鏡光體不增不減也。鏡本無像,故能現像。佛性無善惡,能現善惡。眾生不得性,但得善惡。為善惡所拘,不得自在也。”性與佛性在這裡是同一概念。性無善惡(性空),隨著與外界的接觸而有善惡,像鏡子一般隨境而變。

古人是如何看待人性的?


二程(程顥、程頤),由於他們討論性已經有了“氣”和“理”的概念,簡單說明之。理:永恆存在的抽象概念或規律,不增減,不變化。氣,理的具體表現形式。性,人之理(尚未完成的性,即宇宙中永恆存在的人之理,不管人存不存在)。人是由氣和理形成的(已經完成的性,即具體的事物)。他們說理無不善,所以未成之性是善的。又說氣有清濁,所以已成之性會表現出賢愚善惡(但本性還是善的,有善惡的只是氣)。談未成之性沒有意義(因為它還沒形成,不是具體的事物),所以可以理解性(已成之性)是有善有惡的。

朱熹對人性的討論是發展了二程的思想,他說“但為氣稟所拘,人慾所蔽,則有時而昬;然則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也。”氣稟,即氣,是人的具體構成因素,它構成人具體的相貌、秉性等等。理是依靠氣來實現的,但是氣不能完全實現理。就像概念中的直線是完全的直,而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完全直的直線。所以理是善的,而根據理實現的氣,並不是善的。這不善的就是氣稟人慾。故朱熹之性論與二程大致相同。

最後一位是王陽明,他說心的本體是性,性的本原是理,意念由心所發。又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也就是說性是無善無惡的,而你的意念一動,才會產生善惡。

所述諸賢之高論,皆多借鑑。謬誤之處,煩請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