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30歲,月薪3000,縣城事業編制科員,想辭職去闖行不行?

解答各種評論人


體制內月薪3000,在十八線小縣城、中西部地區、一般科員,就是這樣的工資水平,同時,是事業編制,沒有車補,對於草根來說,生活的確捉襟見肘。


但我還是不建議你辭職。


1、體制內就像圍城,裡面的想出去,外面的想進來。現實卻是,真正能放下的寥寥無幾,真正離開的人,根本沒有經濟壓力,才能瀟灑放棄。


我身邊就有個辭職的女領導,三十出頭,發展勢頭正好,但她不喜歡這樣的工作,提拔一年後果斷辭了,為什麼她敢這樣乾脆,因為殷實的家庭是她的後盾,本人做副業也月入萬元。而普通人又有幾個能這樣任性。


2、30歲,仍是事業編制,說明你沒有很強的持續學習的能力,現在行政編制已經被限制再參加國考、省考,只能走遴選渠道,但事業編制仍然可以參加考試,完成身份轉變,也有利於以後晉升。


我身邊有個同事,工作能力強,寫材料一把好手、情商高,領導同事都處的不錯,發展前景一片大好,可就卡在編制上,一直上不去,反被不如他的人搶了先,很是可惜。


3、所以,你要先想想辭職了幹什麼,有發展的路子嗎,如果有很有把握的項目或者有行業大神帶,可以試一試。


但你如果跳出去,卻沒有一技之長,過人能力,則會陷入更為困頓的境地。


總之,三思而後行,考慮現實,再做決定。


小蝸牛


這種事真的是圍城裡面經典臺詞,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去。不過我只以我個人的思考,給題主一點啟發。

本人今年40歲了,曾經十年前我也報考過公務員,因為那時候我已經在社會上打拼了,非常不容易。民營企業也幹過,但是都不正規,從不買社保,給我一種非常不安全感覺。可惜公務員沒考上,於是這麼多年都是在社會打工,心裡空落落,至今也是。我非常羨慕能考上的人,起碼沒有後顧之憂,而且社會地位高!

現在民營企業都不好乾,而且都為了減少成本,壓縮人員待遇福利。所以呢,題主請謹慎選擇。


juanjuan3191


在縣城事業單位,工資到手基本上在三千左右,很多不在體制內的人,估計都不相信,然而事實就是如此,體制並不像外人想象的那麼美好,想辭職的人也大有人在。

但這也僅僅是想想而已,真正跨出這一步的,少不又少,有媒體曾做過調查,1%佔比都不到。為什麼工資這麼低,很多人寧願乾耗著也不辭?

不外乎兩個原因:

1、不敢辭。一方面,身無一技之長,沒有專業優勢,辭職了不知道能幹什麼。另一方面,過慣了安穩日子,溫水煮青蛙,習慣了按步就搬,已經沒有了打拼的熱情和激情,精神懈怠後,時間越久越不敢辭。

2、不想辭。這部分人大多家庭背景比較好,不愁吃穿,他們進機關事業單位,求的是穩定,和一份體面的工作,而不是工資多少。辭職二字,根本不在他們的字典裡。

因此,談從機關事業單位辭職,能不能辭主要取決於兩點:一、有沒有下家,下家是不是比現在的好;二、缺不缺錢,不缺錢,大膽辭,缺錢,回到第一點,否則,不要辭。


80後小公


深有同感!

你還好是在縣城消費低點,我在市級也是扣了五險一金3500左右吧,除了油費、租房子、找對象等消費以外,幾乎一分錢不剩。而且我比你難的地方還有很多,沒錢買房子(市裡面房子很貴的)、生活無聊(對象在另外一個城市讀研)、離家遠(和爸媽不在同一個地市),即使這一大堆的問題,我還是決定留在這個城市,當一個小公務員。

在小城市或者這種三四線城市,公職人員還有一些優勢。1.工作機會少,沒有像樣的大企業,因此找到合適的工作很難。2.人情社會濃,生活圈子小,如果在政府機關辦事更加方便。3.受固有觀念影響,社會地位相對還可以,找個對象或者結婚比較容易。4.小城市生活節奏慢,社會壓力小。

上面這些都是我個人不願意離開小城市,辭職下海的原因,很多同學在大城市混的風生水起,但是他們的漂泊和孤獨也是我們不能理解的。如果你想下海,我建議你想清楚幾個問題:1.準備從事什麼工作?2.自己掌握什麼樣的技能?3.下海的目的,和將來的打算?30歲幹事一點不晚,但是你得弄清楚自己的方向,得看自己有多麼大的決心和勇氣。

紅塔山老總褚時健,71歲因為經濟問題入獄,出獄後承包了2400畝的荒地種橙子。是當地最大的農場,那年他74歲。他又再次借鑑自己經營菸廠的一些做法:重視技術,利益共享。事實證明,這種辦法在種橙子上也很有效。2012年,褚時健種橙的第十個年頭,經過生鮮電商平臺“本來生活”網的社會化營銷,“褚橙”挺進北上廣,成為全國範圍的勵志象徵。

這種例子很多,但之所以上電視,成為風雲人物,說明很難做到。如果是我個人,我是不會去下海的。不過如果你想好,就大膽去幹!


一休Hy


1、30歲,月薪3000,對於現在的消費水平來說,無論在哪裡都是不夠,除非家裡條件好,有父輩的資源來支撐,要不然肯定是不夠的,先不說自己的生活咋樣,等有了孩子之後,各種消費都不由而生,沒幾天就能消耗完。所以,我的態度是建議出來先闖闖,無論成功與否,給自己三年的時間去準備。

2、如果三年時間自己真的闖出來了,也許對自己,對家人都是一種很好的期待,自己也如願以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讓自己過上了想過的那種日子。

3、如果三年時間過後,還不是盡如人願,也不要灰心,至少眼界,見識都有所成長,也不至於自己這輩子到頭來會後悔。

好了,我的回答就到這裡了,歡迎大家留言評論,我們一起交流。


我是玲小妹


但其實說白了,題主目前唯一所需要擔心就是自己對於未來不確定性恐懼。但想想眼下3000塊錢的工資,想想你30才歲。如果還沒有結婚,你還需要為自己的婚姻大事,攢夠足夠的老婆本。如果結婚了,那就有家庭責任,一邊是要賺錢給自己的老婆花,甚至有了小孩,還要賺奶粉錢。所以,如果是單單3000塊收入的話,是無法支持題主今後的生活。

所以我的一個態度是,趁著自己才三十歲,那就出去闖一把,給自己設定一個既定期限,比如說兩年或者三年時間。三年時間到了,闖出來了,自然是人往高處走。闖不出來那就回去,不要怕在家裡,三千塊的工資都賺不到。

然後在這奮鬥的三年中,不管生活有多難,一定要有對於未來的一個信心,而且自己要有足夠努力和開放包容的心態。看到那些優秀的人在哪裡,那就去那些地方跟著他們做。哪怕是打下手,先學會基本的入門的本領,然後再謀求進一步的發展。

在大城市歷練的三年,肯定會開拓你的眼界,也會讓你更加明白,這三年的奮鬥時光,不只是白白的浪費。即使你最後沒有紮根在大城市,那也可以獲得內心的安穩。

畢竟我自己出來闖過了,我努力過,我嘗試過了,內心不會後悔,不會等到你七老八十的時候還會對著下下一代說,唉呀,我曾經有這樣一個想法,但是沒去實現,有一種悔恨。

我對題主的建議就是,不要怕,出去闖,贏了感謝這樣的時代,感謝自己的努力付出。輸了不要悔,年輕路正長,人不死總有出頭日。


職場黃老邪


30歲辭職對於體質內來說,你就工作了五六年,如果沒啥經濟壓力,可以辭職去闖一闖,為啥這麼說呢?

一,生活壓力。30歲上有老下有小,還可能有房貸車貸,縣城事業編如果夫妻雙方都是在職人員,那你在縣城的生活應該很悠閒自在,也沒啥太大壓力。但是你一辭職,那些房貸車貸怎麼辦,你去大城市闖蕩,你愛人是不是也要辭職,還是兩地分居?你孩子也還小,是否跟著一起?如果一起出去,突然沒了收入來源,生活怎麼辦,孩子教育怎麼辦?

二,工作壓力。在體制內五六年,你的專業技能還懂多少,體制內的東西在外面有用?你基本屬於半費狀態,你說從頭開始,企業會培養一個應屆畢業生還是在體質工作五六年的人?

當然,如果你沒有任何經濟壓力,父母鬥幫你弄得好好的,那你就隨便闖蕩,父母是你的靠山。否則你辭職就一次機會,如果你辭職後確實混的很好,那就很幸福,如果失敗了,米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所以你辭職前一定要找好了門路再辭職。


我是皇皇


我勸你三思

“三門”背後,是缺少社會經驗

我周圍有很多朋友是“三門”公職人員,什麼意思呢?就是走出家門,直接進入校門,從校門出來,直接投身公門。

說到底,就是在社會上被花式吊打過。

你有沒有擔心完不成業績,每天睜開眼就是房租、水電費?有沒有每天擠在公交上,勤勤懇懇工作,但是在繁華的都市裡始終無法有一個家?有沒有在半夜接到老闆和客戶的電話,心裡無比煩躁但還得忍住裝孫子?

體制是平庸者最大的保護傘

我們不否認,體制內有很多精英。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說,體制雖然限制了你的上線,但是保護了你的下線。無論是專科還是三本,只要無犯罪記錄都能報考。如果你僅僅有專科的學歷,出去闖要吃多大的苦頭?

太多人,都以為自己其實一腔才華和熱血,被牢牢捆綁在體制內。覺得自己不甘心。可是,體制內,確實平庸者最大的保護傘。

雙休、除了兩辦、組織部幾乎很少加班,五險一金,各種小補貼(單位食堂等)。只要你沒有生活惡習,就足以在縣城維持中等偏上的生活水平。更別提各種隱形的福利,什麼學校教師、醫生等等,都是同事的對象,同事的親戚。圈子雖小,但是十分便利。

出去闖,從來不靠一腔熱血

出去闖,看起來有著光明的前途,但是你得先保證自己的生活。例如,如果自己混得不好有退路麼?有房貸、車貸麼?自己有一技之長麼?家人支持麼?

我建議先從兼職、副業做起,這樣可以試試自己是不是那塊料,如果能吃苦耐勞、確實掙的多,那時候再辭職也來得及。


時小慢


這並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題,外人直接給答案都是不負責任的。

在職業生涯規劃領域,有一個“ABZ”理論,即年輕人在做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時,最好有一個“ABZ”計劃,其中

  • A計劃:當前計劃,主業,可以保證自己收入,比較穩定,長期從事的工作。

  • B計劃:備選計劃,副業,可以是自己的興趣所在或者擅長的事情。A計劃行不通時的選擇。

  • Z計劃:保障計劃。就是考慮有一定的積蓄,即使A、B都行不通,起碼可以保證一定時期的生存,不至於捱餓。

綜合題主的情況,平時的工作應該壓力不算大,完全可以一邊做著現在的工作,一邊學習技能和培養興趣,嘗試著業餘時間做一點其他的事。這樣不會耽誤原來的工作,有一份保障,等時機成熟以後再辭職也不晚。

事實上,我認識好幾個一邊在體制內上班,一邊有著自己的生意或者副業的人。一個在財政局上班,有自己的環保設備工廠。一個在工業局上班,平時搞點收藏啥的。網上還看過一個新聞,一個社保局的小姑娘,業餘時間搞自媒體,收入也很不錯。



劍心成長筆記


當下剛好處在機構改革的時期,如果剛好能按照政策內退或者停薪留職的話可以試試。堅決不建議裸辭,畢竟三十歲了,凡事要給自己條後路。而且在社會中、在商海里討生活是很兇險的,可能遠遠超過了在事業單位安逸工作已久的人的想象。並且三十歲這個年紀很尷尬,因為你幾乎不可能再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在“底層”去獲得經驗。我也幾乎可以肯定你就是用積蓄直接投資做老闆,要知道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對於半路出家經商的人來說,投資就掙錢幾乎是不可能的。最有可能的就是你第一筆的投資額度基本就是你會賠錢的額度,如果這是你的全部積蓄或者有一部分是借貸來的話,那麼一定要謹記不能裸辭,起碼最後不至於連口飯都沒得吃。

最後完全是一片好心的講講我見過的事,我身邊跟你類似的人也有,大多都是人到中年覺得在單位沒有出路,頭腦一發熱辭職去經商,掙大錢的沒見過,妻離子散的見過不少,闖蕩幾年,留下的苦澀只有當事人知道,還能混日子的都是停薪留職重心上班或者內退領點工資的。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中國一句老話“騎驢找馬”這是祖輩經過無數次的失敗總結出來的,創業有幸運的,可是即便馬雲在第一次創業的時候也賠完了自己和十幾個合夥人的錢,他還能在失敗後去北京某部委下的單位做翻譯,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