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戲曲人生縮影,戲服時裝演變——中國戲曲服裝的起源發展和演變

中國戲曲的發展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當時俳優歌舞的活動就已經初具雛型,在戲曲角色的創造過程中,一方面依賴演員的語言、唱腔和肢體動作來表現,一方面則靠演員的服飾和化妝來襯托;故而戲曲演員的穿著和道具的使用,可以說在歷經數百年不斷的演變和豐富後,形成了一種通用的舞臺服飾藝術傳統。

戲曲人生縮影,戲服時裝演變——中國戲曲服裝的起源發展和演變

戲服的起源

中國戲曲的發展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當時俳優歌舞的活動就已經初具雛型。倡、俳、優、伶、弄人等稱謂是文獻記載中,最早的職業表演藝人,例如在《孔子家語》就有:「齊奏宮中之樂,俳優侏儒戲於前」的文字記載。

而在《史記‧滑稽列傳》有一段關於孫叔敖的故事,為我們揭示了古典戲曲服飾發展的初期狀況。一生廉潔的楚相孫叔敖,在臨死之前叮嚀兒子說道:「我走後,家裡若窮困無以為繼的話,可以求助於善演滑稽戲的優孟。」過了幾年,孫叔敖的兒子果然落魄潦倒,以賣柴為生;一日遇見優孟,告知其父臨終時的遺言。於是優孟穿上孫叔敖生前的衣冠,模仿孫叔敖的舉止,經過一段時間的演練,將孫叔敖的扮相詮釋至唯妙唯肖,令人難以分辨其真偽。一日,楚莊王過壽,優孟就以孫叔敖的裝扮前往祝賀,楚莊王見了大驚失色,以為是孫叔敖再世,竟然邀請他繼續擔任相職。

戲曲人生縮影,戲服時裝演變——中國戲曲服裝的起源發展和演變

故事中,優孟通過穿著來實現角色的轉換,成功地演活了生活中的人物,可說是以生活服飾來扮演角色的開端,也為後世戲劇人物的扮相提供了相關的經驗。

戲服的發展

到了唐代,先秦兩漢業已發展的戲曲傳統,日益趨於成熟,具體地表現在當時的科白戲與歌舞戲上。科白戲是採用喜怒笑罵的語言加上滑稽的表演,來諷刺消遣社會中的人物或事件,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參軍戲;而歌舞戲則是透過歌舞的唱作,來敘說故事達到娛樂大眾的目的,著名的戲目有《踏搖娘》、《蘭陵王》、《撥頭》等。然而,無論是科白戲或歌舞戲,其中人物的服飾裝扮,當時都是仿照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穿著。

例如在參軍戲中的兩個角色:參軍和蒼鶻,由於參軍經常模仿和戲弄各級官吏,往往穿著低階官員的服飾,且多偏好綠色;而弄參軍的蒼鶻,則多半穿著滑稽而隨性。後來參軍和蒼鶻逐漸發展成固定的角色,它們的形象也就慢慢地確定下來,所穿的服飾也相應地朝程序化的趨勢發展。接下來的兩宋劇壇,活躍著兩種新興的劇種:雜劇和南戲。雜劇開始於中唐,到了宋朝逐漸形成一定的規模,至元代則達到鼎盛;又雜劇使用北曲演唱,所以被稱為北曲雜劇或北雜劇。關漢卿的《竇娥冤》、《魯齋郎》、《救風塵》,王實甫的《西廂記》,馬致遠的《漢宮秋》,紀君祥的《趙氏孤兒》等,都是元雜劇中具有代表性的優秀作品。

戲曲人生縮影,戲服時裝演變——中國戲曲服裝的起源發展和演變

踏搖娘

雜劇服飾基本上也是來自生活中的常服,但是演員的扮相,往往根據角色的需求,適度地誇張以加強其戲劇效果,最終逐漸形成了裝孤服飾(扮演官吏角色)、裝旦服飾(扮演婦女角色)、副末服飾、副淨服飾等不同的類型。副末和副淨是雜劇的重要角色,它們繼承了唐代參軍戲的滑稽傳統,所扮演的角色多以社會下層人物為主,所以服飾的穿著並沒有固定形式也自由些。相對而言,裝孤和裝旦的服飾比較單調,而副末和副淨的服飾則豐富多彩。

戲曲人生縮影,戲服時裝演變——中國戲曲服裝的起源發展和演變

漢宮秋


與雜劇同時發展的南戲,一般認為是中國戲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因為起源於永嘉(溫州)地區,所以又叫作「永嘉雜劇」或「溫州雜劇」。

南戲在音樂、劇情表現上均與北方雜劇有所不同。南戲多涉及家庭人倫與愛情婚姻的故事,擅長表現曲折複雜的情節,往往感人肺腑;而雜劇則多觸及一些較深沉的社會問題,內容較為嚴肅。音樂上,南曲柔緩舒慢、流利婉轉,北曲則鏗鏘入耳、蕩氣迴腸。元末明初,南戲得到進一步地發展,產生了《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記》、《琵琶記》等優秀的作品。

戲曲人生縮影,戲服時裝演變——中國戲曲服裝的起源發展和演變

當時南戲的演唱有海鹽、弋陽、餘姚、崑山四大聲腔的地域性差別,而到了明朝嘉靖、隆慶年間,崑山腔(即崑曲)經過魏良輔等人的改良,吸收了北曲與南曲聲腔上的特色,面貌為之一新,受到人們普遍的歡迎。從此崑曲在各地廣泛地流傳開來,藝壓群曲蔚然成風。隨著崑曲的逐步完善,表演時穿著的服飾扮相也隨之完成,它們基本上是以明代的服飾為範本,並採取強調角色個性的美化,以符合舞臺審美的需求,這也為日後的戲曲服飾奠定了基礎。

繼崑曲之後,京劇興起。從「徽班」進京(1789)到京劇正式形成(1840年前後),戲劇成為清代帝王炫耀盛世、歌功頌德的一種重要方式,同時又是宮中宴享活動中的主要形式,這些都為戲劇藝術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

當時中國戲劇的表演藝術、舞臺道具和服飾設計與製作,都達到空前的盛況。清代宮廷還設置了專門負責籌辦、管理戲劇服飾道具的機構,來適應日益繁重的演出需求。宮廷製作的戲服做工精良,質地華美,無形中又促進了傳統戲服細緻化的發展,使之趨於完美成熟。

戲曲人生縮影,戲服時裝演變——中國戲曲服裝的起源發展和演變

梅蘭芳

清末民初,京劇取代崑曲成為了全國第一大劇種,其服飾也完整地保持了昆、弋諸腔古典服裝的傳統元素。在京劇的鼎盛時期,出現了王瑤卿、梅蘭芳、周信芳、馬連良等一批表演藝術家,他們在推動京劇藝術走向輝煌的同時,也開始了戲衣革新的實踐活動。其中創新思路最活躍的首推梅蘭芳先生,直到今天,梅派劇裝仍以式樣美觀、色彩鮮明、圖案別緻受到戲曲界的青睞。

戲曲角色的創造過程中,一方面依賴演員的語言、唱腔和肢體動作來表現,一方面則靠演員的服飾和化妝來襯托。

中國的戲曲演員的穿著和道具的使用,歷經數百年不斷的演變和豐富,形成了一種通用的舞臺服飾藝術傳統。它能夠鮮明地塑造劇中人物的角色,強化其特徵,使之成為戲曲舞臺上的焦點。

傳統戲衣的雛形,萌生於明代,即崑曲產生的前後期。它結合了舞臺表演上的需要,以唐宋元明的服飾作為基礎,使之藝術化而形成的。戲曲服飾在創造和發展的過程中,由於演員所塑造的角色形象,為廣大的觀眾所熟悉和接受,於是形成傳統戲衣不拘泥於史實的特殊現象,而是由約定俗成的服飾定製來規範。劇團一般對戲衣的態度,是遵循著「三不分」、「六有別」、「定中求變」的原則。三不分即不分朝代、不分地域、不分季節,只要是同一角色,均統一著裝。六有別就是老幼有別、男女有別、貴賤有別、貧富有別、文武有別、胡漢有別,使人物角色的特性,通過程序化的穿著,明顯而確定。而定中求變,指的是藉著不同的服飾組合,在戲衣類型化的基礎上,追求人物外形最大的個性化。戲曲服飾所形成的程序性,一方面是滿足演員和觀眾心理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基於經濟及管理上的必然。

戲曲人生縮影,戲服時裝演變——中國戲曲服裝的起源發展和演變

揚州畫舫錄

正是由於崑劇戲衣定製的確定,而有了與之相適應的管理制度,明代戲班形成了行頭四箱的服制。清‧李鬥《揚州畫舫錄》卷五詳細描述了當時地方戲班跑碼頭,進行演出所必備的「江湖行頭」,它分為衣、盔、雜、把等四箱。衣箱制的傳統一直沿用至今,目前則分成五類: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箱、旗把箱,另外加上梳頭桌,放置化妝物品,統稱之為五箱一桌。大衣箱放置文服類的長袍,二衣箱放置武服以及一應短衣,三衣箱放置彩褲、水衣子以及戲鞋,盔箱放置一切盔帽,旗把箱裡則有各類鸞儀兵器。一般戲班都設有專職人員管理衣箱,他們熟諳劇本,能夠根據劇情的需要,著裝扮相的規制,精確地呈現角色人物符合舞臺裝束的審美標準。

精湛的製作工藝,透過刺繡絲線「色階變化」所產生的紋理質感,以及光影折射所產生的濃淡深淺變化,大大地豐富了戲服舞臺上的表現能力,產生了一種別具立體感的視覺效果。

統戲衣的製作,需要高超的刺繡技藝和多道的縫製工序與之配合;一件用料考究、製作精美的戲衣,往往就是一件賞心悅目具有收藏價值的工藝美術品。刺繡是以針代筆、以線為料、在綢緞上繡出紋樣的一種工藝,它的美體現在針法的纖巧多樣、色彩的鮮豔華麗和紋樣的生動活潑。戲衣上的紋樣,透過刺繡絲線「色階變化」所產生的紋理質感,以及光影折射所產生的濃淡深淺變化,大大地豐富了戲服舞臺上的表現能力,產生了一種別具立體感的視覺效果。

也因此,戲衣製作對繡線的配色十分講究,往往根據角色的扮相需求,選擇適合的色彩組合,例如或「顯五彩」(對比強烈的線色組合)、或「野五彩」(傳統色彩之外的各種間色組合)、或「素五彩」(指冷色系的組合)、或「全三色」(指一種色彩的深中淺的色階組合)等等;有的時候或在綵線中加入金線(銀線),用以調和戲衣色彩上對比的強度,並以加其在舞臺上的能見度。

戲曲人生縮影,戲服時裝演變——中國戲曲服裝的起源發展和演變

兒童戲服

戲衣刺繡的圖案是非常講究的,可說是薈萃了中國民族傳統紋樣的精華。戲服的紋樣承襲了傳統紋樣中所寓意的象徵手法,能形象地展露角色的身分、年齡、性格、品格等特徵。戲衣刺繡的圖案繁多,一般常用的題材有翎毛、花卉、魚蟲、走獸、八寶、八仙、博古、瓦當、青銅器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龍紋,它是採自於明、清兩代皇帝的龍袍,為身分尊貴和致高權力的象徵。龍有四腳,腳有五爪。龍袍引入戲衣,是經過複雜的演變過程,由原來的皇帝專用泛化為帝王將相所通用。

戲曲人生縮影,戲服時裝演變——中國戲曲服裝的起源發展和演變

龍袍


因此,龍紋廣泛地在標識者權貴的蟒、靠、皇帔等類戲服出中現。最為典型的蟒袍除了以龍為主要紋樣外,還以蟒水作為輔紋樣、八吉(八種法物:法螺、法輪、寶傘、寶蓋、蓮花、寶罐、金魚、盤長)或八寶(八種寶物:珠寶、古錢、方勝、玉磬、犀角、銀錠、珊瑚、如意)作為襯紋樣。類似蟒袍這種佈滿紋樣的設計,正符合戲服制作上的一規律:凡是身分越高者,服飾的紋樣佈局也就越複雜。

中國的戲曲服飾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與傳統戲曲的形成與發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而蘇州的戲衣製作則和崑曲有著不解之緣。

明人袁宏道在〈迎春歌〉中曾經這麼描述:「梨園舊樂三千部,蘇州新譜十三腔,假面胡頭跳老虎,窄衫繡槌打鼓,金蟒纏身神鬼妝,白衣合掌觀音舞」,不僅是對崑劇形象的寫照,同時又為後人留下了窄衫、繡 、金蟒、白衣等劇裝的記載。自明清以來,蘇州便以優質的絲綢和高超刺繡技藝優勢,成為戲曲服裝、行頭道具的重要生產地,而這種優勢一直保持到今天。近人顧頡剛先生在《蘇州史志筆記》中也這麼說:「戲劇本以蘇州為最盛,故戲衣業即萃。於是農村婦女藉以為其副業。自崑曲消沉,戲劇中心不復在蘇,然戲衣業中心則仍未移。」


戲曲人生縮影,戲服時裝演變——中國戲曲服裝的起源發展和演變

戲服花旦

而今戲曲服飾,主要亦由蘇州戲服業生產。在大型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中,蘇州劇裝戲具廠為其製作了600餘套劇裝;該廠又相繼為《楊家將》、《孔子》、《水滸》、《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等電視劇,與《鴉片戰爭》、《南拳王》、《西楚霸王》、《新龍門客棧》、《李清照》等電影,以及轟動世界樂壇的《多蘭多公主》歌劇等劇目製作各種工藝精湛的劇裝。這些傲視群雄的成就,皆與蘇州悠久的戲曲傳統與深厚的文化底蘊緊密聯繫。

如今,活躍在中國戲劇服飾、影視服飾、仿古服飾、民族服飾、舞蹈服飾等各領域中的蘇州戲衣業,仍繼續為保存與發揚中國固有的戲曲服飾,做出不懈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