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新冠肺炎,讓中醫——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冠肺炎打亂了中國人們一貫正常的腳步,庚子春節已過去一月有餘,復工復業才剛剛啟動,人們度過了一個建國以來最長的春節假期,也許,這一經歷會長存人們的腦海,深深鐫刻於歷史的記憶中。

其實,人們打心裡是不願意有這樣的一段經歷的,也更加不願意有這麼長的一個假期。然天意不可違,新冠肺炎的傳染力太強,醫療救治的壓力太大,人們只能響應號召閉門在家。

路上行人稀,家庭聚會少,親朋來往無……,庚子春節假期出現了這樣一個少有又特別的“繁華”景象。

新冠肺炎,讓中醫——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雖然各自待在家裡,不串門,不逛街,其實也絲毫沒有閒著。藉助現代互聯網的發達,信息互通便利,人們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幾乎全部分享在朋友圈和互聯網的屏幕上,其間不乏充斥著各類思想文化的元素,張揚著輕快和厚重的個性。

還好,互聯網是個大熔爐,可以包容來自各方的聲音和信息,只要不違法犯規,沒有人會主動管你。

更多的時候,人們還是對新冠肺炎的疫情更加關心,關注網絡上疫情的報道,注視疫情的發展趨勢,關心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癒情況,留意自己身邊的傳染風險,人們無時無刻不在緊繃心絃。

新冠肺炎,讓中醫——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伴隨人們著急的關切和等待,對於新冠肺炎的治療,哪種藥品更有效,哪種辦法更可行,哪種醫學更有力,也在此起彼伏的論證和實踐著。

從最初的醫學專家說沒有特效藥,到一些患者逐步治癒出院,人們敏銳地發現了“中醫”抗擊新冠肺炎的效果。特別是廣西梧州,一個地處桂粵交界的嶺南門戶,5例新冠肺炎患者在很短的時間內先後全部治癒出院,無形中增加了人們心中的信心。

人們不禁會問,為什麼梧州能取得這麼好的診治成績?用當地衛健委副主任李論的話說,梧州地處“兩廣”交界,中醫藥文化根植於居民的生活起居習慣之中,定點收治醫院較早啟用了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法。

梧州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市級專家組組長高興華也表示,此次新冠肺炎屬中醫溼邪性質,中醫講求陰陽平衡,除使用西藥進行抗病毒治療以外,配合中藥輔助治療,祛溼扶正,可緩解臨床症狀,提高患者抵抗力。

新冠肺炎,讓中醫——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圖文來自中新網

就這樣,中醫擲地有聲,抓鐵有痕的進入了人們的視野,“硬核”一樣的深深植入人們的大腦。

各地中醫大咖也異口同聲的發出超強聲音:<strong>中醫要“全程參與,越早越好”。

“武漢地區的臨床案例顯示,中西醫結合在治療新冠肺炎中具有確切療效。”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說。張伯禮表示,他領導的團隊對中西醫結合治療組的34例新冠肺炎病例和西醫治療組的18例病例進行了臨床數據比對,在各項檢查指標衡量下,總體療效明顯優於單純西藥治療。從臨床治癒率(變好)看,中西醫結合為94%、單純西藥為61%;從普通轉重率(變差)看,中西醫結合為6%,單純西藥達到33%。

中醫呼吸急症專家、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表示,病人出院就意味著臨床治癒,證明中醫手段加上西醫支持治療可以治癒新冠肺炎。在還沒有找到殺死病毒的確切藥物的情況下,運用中醫治療疫病的理論體系,以中西醫綜合治療方案方法,在臨床實踐中證明了有效性,能夠治癒新冠肺炎。

廣西中醫藥大學校長唐農說,中醫、西醫各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效果要勝於單純的西醫治療,特別是中醫藥越早參與效果越好,這一點實踐已經證明。

此次疫情防控中,甘肅、寧夏確診患者的治癒率均超過40%,居全國前列。甘肅衛健委原主任劉維忠認為,這些都充分說明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效果。

當這些診治成績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時候,人們早已從“比較優勢”中總結出自己心中的結論:中醫提前介入的,治癒率就高;中醫藥文化厚重的地區,治癒率也高。

新冠肺炎,讓中醫——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緊接著,民間一場圍繞新冠肺炎治療的大辯論開始了:

中醫:這是一種瘟病,是疫毒,幾千年來一直時有發生,中醫也都有攻克,不用大驚小怪。

西醫:這是一種全新的病毒,目前沒有特效藥。……

也許這場辯論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就如目前的新冠肺炎一樣。因為此時此刻,世界各地都有確診病例出現,截止2020年2月28日,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已經有53個國家確診新冠肺炎病例。

人們推測:<strong>也許,隨著西醫對“冠狀病毒”的卡殼困局,中醫會迎來一次鳳凰涅槃式的浴火重生。

顯然,這次新冠肺炎給了中醫一個極好的重生機會,今後,中醫有可能再次端莊圓潤的走入千家萬戶,走向世界。

新冠肺炎,讓中醫——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雖然中醫診治新冠肺炎優勢凸顯,成績顯著,但現實是,國內各大小媒體還是很小心謹慎的對外報道中醫的顯著療效。都是用諸如“中西醫並重”、“中西醫結合”的字眼亮瞎人們的眼睛。絲毫不願意給中醫哪怕隻言片語的單獨誇獎,這顯然是吝嗇了,小氣了。

看樣子是生怕得罪了西醫這個“老大哥”。其實,人們心裡早已有了自己的蓋棺定論。

親身經歷這次新冠肺炎的人們,也許還不知道,<strong>中醫,其實在18世紀以前,屬於世界上最領先的醫學體系。

18世紀以前,中醫學的臨床能力是強於西醫的,當時的傳教士在給西方的信件中極度讚美中醫療效的神奇,而到了19世紀,傳教士給西方的信中就不像18世紀那樣讚美中醫了,反而極端貶斥中醫是荒誕,這就說明了問題的實質:17世紀初,隨著歐洲各國與東方各國的航海通商,傳教士來到中國,帶來了西方的醫藥知識。

從那時起,我國就有了兩種醫學體系:中醫和西醫。就如張伯禮院士說道:“中國人應該感到幸福,有兩套醫學保證,有什麼不好的呢?何必分你的我的,十個指頭還不一樣長呢。我覺得這種爭論的背後有的是無知,某種意義還有利益集團在操縱,當然更多的可能也是糊塗。”

顯然,張院士說對了,這裡面就是有利益集團的操縱,廣大中醫愛好者是深有體會的,長期以來,中醫一直被西醫壓制,導致了“一個在朝,一個在野”的畸形生態。

新冠肺炎,讓中醫——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欣慰的是,此次新冠肺炎的救治中,中醫發揮了自古以來就有的治疫病的優勢,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效果。又藉助網絡的力量,再次成就了中醫的家喻戶曉,全民認同。要不然就如同2003年抗擊“非典”一樣,中醫默默無聞立了大功,卻無人宣揚,無人知曉。出力不討好,那樣顯然就不公平嘛!

今非昔比,這回不一樣了,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中,中醫堂堂正正的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等到疫情防控徹底勝利後,要給中醫記上一功,要不然,人們不會同意!

60多年前,毛主席就說過,中醫藥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挖掘,加以提高。

現在我們正闊步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復興之路,坎坷艱鉅,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可以拋棄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復興,作為傳統文化精髓的中醫更不能落下,中醫要更加蒼勁有力的走上覆興之路,傳承好,發展好,更好的為<strong>“健康中國”貢獻力量,為人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