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39歲,工作沒有休息日,工資15000,獨外,有房子、車,存款30萬,要不要換工作?

崔百順020725


要不要換工作全在於你自己是如何選擇的!既然工資是15000,那麼足以證明這份工作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也足以證明你的工作能力非常強。換不換工作以獲得更多的休息日,就看你自己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

借你來往認為,作為一個從業者,工作只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們通過工作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好,也是為了實現我們的自我價值,因而,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當工作佔據了你生活的大部分時間的時候,你的生活還有何樂趣?因此,如果一份工作讓你根本沒有幸福感可言,或者沒有自由,那麼你就得想一想這樣的努力和付出值不值得。

一、雖然一個人不工作都痛苦是大於工作的痛苦,但工作僅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生活包含很多部分,而工作就是生活中最主要的一部分。作為人類的我們,需要通過我們的大腦和雙手去勞動,去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明天。

我們需要通過工作這樣一種生活方式,去維持我們的生活支出。你要通過工作這樣的方式,去實現你的個人職業價值和人生目標。因此工作這樣一種途徑,是實現你的個人價值和人生目標的最有效途徑。

因為工作就是勞動,勞動就需要付出智慧和精力,因此才能創造出價值。

所以勞動使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一個人不勞動,只是好吃懶做或者沒有勞動能力,那麼他這個人就不能算做是一個完完全全的人,也是一個沒有個人價值和對社會沒有貢獻的人。

這樣的人活著就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浪費。因此,人一定是需要通過工作的,因為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工作僅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能讓工作佔據你生活的全部,否則你也享受不到工作的樂趣,身體也吃不消。

二、就題目所上的情況,雖然有車有房有存款,而且薪資非常高,但是卻沒有了生活休閒時間以及生活樂趣,那麼這樣的人生是乏味的。

其實我們現在大部分從業者都在說工作壓力很大,確實工作壓力太大,工作節奏太快讓我們失去了休閒和娛樂的時間。不僅是我們的腦力和身體需要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壓力,身心也承受著巨大的勞累。

我們似乎已經看不到生活本來的美好和樂趣,每天就是充斥在工作之中,頭腦裡每天想的是工作。沒有時間去陪伴家人和妻子,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教育自己的子女,年輕人更沒有時間去談情說愛獲得自己的愛情……

這樣的種種堆積下來,就是我們的幸福感和人生樂趣的缺失。不僅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也對這樣的生活感到厭倦!

前一段時間的996討論,就是因為工作時間太長,工作強度太大,使得我們面對著高強度的工作節奏和工作壓力。俗話說,工作996生病,生病就是重症監護室。我們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花費在了工作上,但是把我們的身體熬壞了。

各種疾病出現了,身體出現了對抗。這是我們嚴重反對996工作制的核心之所在。並不是我們這些年輕人缺乏拼搏和奮鬥精神,也並且你說我們不想努力工作來承擔起我們該有的親人責任。而是說這種過度消耗身體和過度工作壓力壓垮了我們的身體,也厭倦了我們對生活的美好的嚮往。

我們感覺不到活著的幸福感在哪裡?

因此就本題目來說,月薪15000,有車有房有存款。一看就是令人非常羨慕的工作,以及自身的條件也非常好,你的生活肯定也比較幸福,但就實際情況而言,你完全沒有休息的時間。那麼就意味著你沒有享受生活的美好以及幸福的時光,你將大把的時間和身體耗在工作上,換來了車房和存款,但是你沒有時間和精力去享受這些東西,那又有何意義呢?

你換不換工作在於你自己如何選擇,以及你如何看待這份工作。但是這裡還是建議你找一份有更多充足的休息時間工作,這才是對你自己的負責,對你的身體負責,也對你自己的人生負責,更對你的家人負責。

希望有所啟發。


個人職場經驗見解,歡迎一起探討;更多職場和新媒體運營知識歡迎關注本人


借你來往


這個年紀,人近中年,收入基本可以度日,但沒有休息日,這點不可接受,畢竟工作是為了更好生活,中年人更應該按自己意願去生活。

有錢不如有閒,就算拿再高薪水,但沒有時間休息,這樣的工作意義並不大。建議考慮換工作,重新定位!


職享營


說句大實話,39歲工資15000,存款30萬,恐怕狀況並不理想,而這種狀況能否改變,也並非換一個工作就能解決,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羽毛細細道來:

如果在企業裡,年近40好一點的都已經當上高管了

按照22歲本科畢業,39歲已經在職場上打拼17年了,憑藉17年的職場沉澱,排除之前的跳槽,只要在一個企業工作滿10年以上,基本上都是部門經理以上的崗位了。2016年,我在北京一家上市公司做部門副經理,稅後已經15000了。按照這幾年的工資漲幅,30歲左右,保守來看,其實拿到稅後17/18k其實也不是特別難。

我要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單看工資收入,39歲才拿到15000的工資,可以說是沒什麼競爭力的。但是好在一點,就是題目中的這位朋友,不僅有房有車,還有了30萬存款,可以說,他對於財富的支配和管理,其實已經比很多人都要不錯了,要知道,我當時稅後15000的時候,還是零存款的狀態。

那我們再來看題目中的另外一個關鍵詞,就是工作沒有休息日,其實這一點對於39歲的人來說,還真的有點殘酷,這個年紀,孩子應該已經上學了,沒有休息日也就意味著沒有時間去陪伴家人孩子,這對於家庭來說,其實挺殘酷的,也比較影響個人的幸福指數。

所以,如果綜合以上幾點因素,可以有機會的話,可以去嘗試一下,最好是收入上漲個15-20%左右,還能有一定的休息日,這樣的工作其實還是性價比比較高的。

若沒有理想跳槽機會,我們應該專注自我提升

之前,有人在網上發帖,稱自己年過40,平薪跳槽,簡歷掛在網上半年多,都沒有接到一個電話,網友覺得自己能力不錯,要求也不高,可就是這樣,都得不到一個心儀的工作機會。有人覺得這是職場35歲困境,即過了35歲之後,很多職場人都面臨著進退維谷的境地,進沒有競爭力,退又覺得不甘心,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年紀。

可實際上,多數尷尬的人,自身能力並不具有較高的不可替代性。我之前的上司,一位81年的姐姐,她23歲進入到我們公司,31歲的時候升任市場總監,從分公司進來後,做過銷售、策劃、市場經理,在成為總監之前,做了整整4年市場部副經理,不爭不搶做好本職工作,情商高善於經營人際關係,凡是能夠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一次都不放過,凡是和她打過交道的人無不誇讚她待人誠懇。

所以,哪怕以她的能力早就可以勝任市場部正職,但她仍然沒有說過一句上級的不是,沒有當別人面抱怨過一次自己的處境。這樣的人,不用跳槽,不用考慮處境,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所以,如果當我們發現自己處境艱難的時候,先別忙著抱怨,不如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在過去的時間裡,是不是得過且過、好高騖遠了。

最中肯的建議:苦煉內功,關注機遇,適時出擊

39歲,說真的,已經沒有什麼試錯的資本了,若自己的房子車子還有貸款,那就更加要謹慎對待跳槽這件事了。

年輕的時候,我們選擇錯了,還有時間可以改正,單身的時候,我們選擇錯了,大不了就是自己一個人承擔結果。但是到了39歲,上有老下有小,孩子需要更好的教育資本,父母需要更好的醫療資本,這些都要靠中年人努力工作去保障,這時候的一個錯誤,就可能釀成很難去彌補的損失,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考慮衡量,爭取將差錯率降到最低。

想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唯有苦煉內功,增強自己的職場競爭力,經營好自己的職場人脈,獲得更多的職位信息,只要機會到了,便很容易讓目標達成了。

關注@李羽毛兒 幫你排憂解難,教你兼職賺錢的小羽毛。

李羽毛兒


想要命,我建議你還是換一份工作吧。


39歲,工資1萬,有車有房存款30萬,好像是一個非常滿意的結果。

但是如果沒有工作休息日,那份痛苦真的只有自己知道,哪怕僅僅是單休一天都好。


我曾經在工地上班的時候也是沒有休息日,即便是法定節假日也都是在工地上值班,除了春節休息一個禮拜以外,基本上都混跡於工地。

那一段日子,每天就是工地項目部兩點一線,沒有任何社交,甚至連網絡都沒有。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我越來越覺得與社會是脫節的,沒有任何社交的情況下也越來越覺得朋友一個一個都消失掉了,最後只剩下孤單的自己。

在工作上沒有人可以傾訴,在生活上沒有人可以獲得幫助,那份痛苦不僅僅是錢的原因,人生應該不止於此。

所以我在工作5年之後,毅然決然的辭掉了國企的鐵飯碗。

我現在也是供職於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雖然平時工作壓力比較大,競爭也比較大,但是每週都有兩天的休息日,工資雖然比以前是翻了倍,自己額外做一些兼職,也拿到不少的工資,至少我覺得前夠花就行,有休息日和沒休息休息日的區別就在於自己的精神壓力生活到底能不能夠堅持到自己退休。


我說的精神壓力,並不是在於沒有錢的日子,而是真的你會發現整個世界就只有自己,即便你結了婚之後,老婆需要自己的時候不在身邊,小孩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不在身邊,父母老去病痛的時候自己不在身邊。

都說忠孝兩難全,工作與生活我覺得兩手都要抓。

存款30萬,有車有房,這樣的生活條件已經超越了大部分普通人,應該是具備換工作的能力。

當然我也相信你已經具備這樣的條件,再找一份有休息日的工作應該也不是什麼難事情。


除了前面講的精神壓力比較痛苦以外,你會發現沒有休息日你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或者職業規劃,都沒有時間好好的思考,只是每天忙於應付日常工作,真正對於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都很難察覺。

所以我真的很建議你把自己好好的放空一下,好好的回憶和總結一下,這些年沒有休息日的日子到底是怎麼過來的?這樣下去對於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真的好嗎?


歡迎關注【職場萬事屋銀桑】,每天分享職場乾貨!

銀桑筆記


我是樸素思維,參與一下這個話題。

39歲、獨外、無休,一萬五月薪,有房、車、存款。要不要換工作?答案是:換。

為什麼我的答案這麼肯定,是因為有些因素是到了該考慮的時候了。


1.尷尬的年紀

39歲是個職場上很尷尬的年紀。再往上長几歲,換工作將是一個很艱難的事情。所以如果有想法別違背自己的內心,大膽的去做。否則再有想法也沒有心力去換了。

人老不以筋骨為能,雖然40歲不能算老,但心態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我本人雖然還比你小几歲,可是身邊的朋友好多都40多歲了,他們的精神狀態一眼就能看的出來,遠不如30多歲的人。

等你再過兩年,真的有心再去換份工作,估計也沒有心力接受那份折騰了。

2.身體的考慮

39歲,沒有休息日,這是問題中最尖銳的焦點。我們活著是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如果倒退上十幾年,沒休息倒也沒關係,晚上出去喝點酒,逛個夜店身體都沒有問題。

怕就是怕40歲左右,心理上發生的變化,延伸到身體上就不願意或者扛不住那份“熬”。此時再不去在意自己的身體,再不注重勞逸結合,健康將會提前為你敲響警鐘。

換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以你的經驗拿到一萬左右應該也不是問題,在薪水上降低一些要求,在時間上給自己身體一個交待。短時間內拿到的錢少了,放到生命的長度裡,你得到的更多了。

3.家庭的考慮

獨外,我沒理解錯應該是獨自在外地工作的意思(如果理解有誤,還請多多指正)。一個人在外面工作各種苦楚我是非常的清楚瞭解,因為我也有這樣的經歷。

而這個年紀孩子應該也十幾歲了,父母健在年紀也很大了。我們不能只為了掙錢,而不顧家人的感受,父母要求的是孩子開心健康,絕不會向你要求掙多少錢。孩子需要的是父母這愛,這比給他良好的物質基礎重要的多。


綜合上述:我的觀點就是如果有這種想法,趁年紀還允許,去實現,去改變現狀。另外我再說明一點:錢無所謂多少。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你自己感覺生活夠用即可,安心即可。


樸素思維


子亦觀點:在這個年紀工資已經不是工作的第一要素,你還有生活和家庭的很多事情需要照顧,況且沒有休息日和駐外的狀況,長期煎熬下來身心都會受到影響,建議遇到合適機會一定果斷調整。

4年前,我也遇到與你同樣的問題,當時我選擇回來,即使降職降薪也無所謂。

在離家千里之外的大都市上班,月薪2萬,雙休,工作壓力不大,環境也很喜歡。

家裡有房有車,孩子已經上幼兒園,而且我的年齡,比你現在還要更年輕。

除了不在家鄉上班,其他方面對工作都很滿意。但長期駐外的狀態,基本上與家庭活動脫節。更為可怕的是,孩子的成長階段自己沒有參與。每次出差回來,看到他對自己的疏離,心裡都是酸酸的。

所以,我選擇放棄在外打拼的機遇,守家帶地做點小事業。

一、普通中年人的職場,非逼不得已的話,還是多考慮下家庭和生活質量

1.子女教育和成長

當孩子在幼兒園之前的階段,家長不在身邊對她的成長影響較小,但是隨著在年齡的增長,已經在幼兒園開始接觸更廣的事情,他會有一些意識與同學比較。

比如別的小朋友說:我爸爸今天給我買了新玩具。

這雖然是很常見的一個動作,但是你不在孩子身邊的話,他就會有一些心理落差。即使每次從外地回來給補上再多禮物,也彌補不了日常生活當中缺失的這部分關愛。

況且,孩子越來越大以後,學習問題需要家長輔導。放任自流不是不可以,也有家長不管但是學習非常好的,但是這樣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孩子自覺性不夠,必須家長去親自督促和輔導。

2.老人照顧

老人在六七十歲的時候,身體機能的問題就會逐漸逐漸暴露出來,即使現在看上去身體健康,精神狀態良好,但是也會突然爆發一些傷病,如果子女不在身邊,可能就會造成遺憾或錯失治療的良機。

3.身心健康

這是從個人的身體和心理角度來考慮。

長期自己一個人在外,難免在飲食和鍛鍊習慣上會有鬆懈。長期處在不規律狀態,身體隨著年齡的增大,抵抗力逐漸降低,難免自己也會熬出一些毛病。而且現在很多的病都出現低齡化的情況。

心理方面,人畢竟是群居的動物,脫離工作以後,長期空虛的精神狀態,沒有很好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很容易出現一些壓抑情緒。

二、調整工作的幾個原則

1.工作地點不宜離家太遠

守家待地上班當然最好,但是有時候,受城市規模的侷限,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所以可以適當擴大範圍圈,選擇在離家短距離行程的城市上班,方便週末或有事的時候及時趕回來。

2.重點考慮工作發展前景

在這個年齡段,人的精力是逐漸下滑的,也沒有更多機會選擇行業或更好的平臺。

而且,如果沒有絕對實力的話,職業生涯後期是比較難做的,高不成低不就,上不上下不下的,吊著很難受。

所以在一個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公司,自己努力跟上發展的話,可以成為幹到退休的規劃考慮。

3.勞逸結合的環境

既然年齡已經不是優勢,身體也不再像年輕時可以任意揮霍,要想延長職業生涯,必須保證身體的健康,而健康來自於工作和生活的勞逸結合。

當然,不是說在這個階段就要躲避高壓力、高強度的工作。而是不要持續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工作。畢竟誰也不希望前半輩子用身體掙工資,後半輩子用工資養身體。

更關鍵的是,這個年齡段上有老下有小瑣碎的事情很多,工作之外沒有足夠精力去處理的話,就會難免產生焦慮的情緒。

所以,勞逸結合的工作環境,是身心健康和職業生涯長久的重要因素。

綜上,題主的狀況並不適合長久做下去,要麼將家安置在工作城市,要麼申請調回家庭所在地工作。工作和生活必須有合理的協調,才能算完整、健康的人生。


我是子亦,專注職場領域經驗分享。歡迎討論、點贊和關注,謝謝!

子亦不語


我有個同事在公司的倉庫上班,他是掌管後勤的經理,月薪和你所說的差不多,大概在15,000左右。他平時的休息時間很少,週末也要忙著出貨和進貨,更別提上班時間,所以基本上算是沒有休息日。

我旁敲側擊的問他:有沒有覺得工作很累?他偶爾還是會抱怨一兩句,然後告訴我說:這就是生活,累也必須要堅持,別無辦法。

事實上,很多人只要工資過得去,休息日都可以忽略,哪怕只有一天或沒有都覺得問題不大,只要每個月到賬的錢能達到自己的預期就好了。

但同時,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他們會把休息日看得很重,工資可以不那麼高,到休息時間不能沒有!於是他們致力於在休息日和薪水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根據你的狀況,你要不要換一份工作呢?

01:看目前從事的工作有沒有讓自己疲憊、無力感

是否要換工作?我覺得主要考慮一點:你是否對於目前的工作感到疲憊或是心累。

很多人其實工作的時候還是很開心的,因為他們熱愛自己這份工作,所以工作起來充滿幹勁,哪怕在上班也當作是一種享受。

如果目前你處於這種境況,不覺得工作帶給你太多疲憊或很多煩惱,那就沒有必要去再換一份工作,被動地承擔離職所帶來的成本。


但如果目前的工作讓你感到很疲憊,認為自己沒有停下來歇息的時間,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靈上都感覺到非常的疲乏,那就可以考慮再找一份有休息時間的工作。

因為長期在高壓的環境下工作,以後會給身體留下很多的疾病,長期維持這種狀態很可能,最後的下場可能是:賺了幾十年的錢,最後全部花進了醫院。你在幾十年間什麼也沒有得到,反而還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自由支配時間,

如果自己覺得累,覺得長期下去對於身體是一種負擔的話,就可以選擇再換一份,讓自己有適當自由支配時間;如果你覺得這對於你來說毫無壓力,完全頂得住,而且自己也正好喜歡,那就沒必要折騰自己換新了。。

02:有辭職換工作的資本

從你的表述中,我可以判斷出你有辭職換工作的資本,因為你已有房有車,而且還有幾十萬的存款!這一部分的存款完全可以抵消離職所帶來的成本,支撐你度過失業的那段空檔期。

所謂的離職成本指的是:你要因為失去這一工作而承受的連鎖反應,比如說你要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精力去應對新工作,甚至是參加外面的培訓來提升自己;你離開工作之後,本來每個月能拿15000的薪水,辭職後拿不到了;此外,你每一天的生活開支,這些都可以算作你的離職成本。



現階段你具備辭職換工作的資本,因為目前的資金和其他條件,完全可以支撐你找到新的一份工作。

03:做好跳槽前的準備

如果你想要換工作,那就要做好跳槽前的準備,對待換工作這件事情一定要十分謹慎,不要太盲目和草率行事,否則最後受損失的還是自己。

在你離職之前,應規劃好自己要從事什麼工作、未來這幾年的發展;並且能及時的把簡歷投遞,儘量縮少失業空檔期的時間。最好的狀態便是你離職之後一個月內,能馬上入職新的公司,並且開始適應。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為你節省成本,掌握離職的主動權,不要太陷入被動的境地。



總結:

我個人覺得沒有休息日的工作太累了!如果哪一天覺得自己很疲憊,想找個時間給自己放個假,或者說想和家人朋友一起到外面吃個飯、聚個餐、旅旅遊,都被限制得很死;一年到頭除了工作還是工作,這樣的生活其實非常枯燥乏味。

畢竟人到中年了,還是要“享享清福”的,否則等你老了以後邁不動了,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那些想要去遊玩的地方都沒能去,多可惜啊。



趁著年輕就應該多去外面看看走走,讓工作佔據了生活的全部,生活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職男小井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小河養不住大魚,那就鯉魚跳龍門吧!


青春永駐229251720


由於每個人在每個年齡階段的需求不同,做事的出發點自然也不同,結合自己當下的狀態考慮到底要不要換工作或許會更好一些。

一、從工作的角度來看

“39歲,工資1.5w”。領導能出得起1.5w的工資,說明對題主是比較認可的,題主最起碼也應該是在主管以上的崗位。

崗位越高,責任越重,要求的也更嚴格,所以加班或者比平常人更辛苦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工作沒有休息日有些不合理,再年輕的人也需要適當的休整,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何況題主的年齡稍大。

二、從生活的角度來看

現代社會,有房子,有車,存款30w,其實並不足以讓未來的生活有保障。

以題主目前的薪資來算,一年18w,30w只是兩年的年薪,而且還要看題主所在的城市以及生活質量。

一線城市,不夠用;二線城市,可能有所剩餘;三線城市,薪資比較高。

如果題主還需要還房貸或者養孩子,那麼經濟壓力會更大一些。

此外,題主的工作沒有休息日,一來陪家人的時間太少;二來長期工作下去,自己的身體會吃不消,如果身體素質又不太好,等於是在花錢買健康。

三、換工作的本意

不管什麼崗位,多大的年齡,換工作都要清楚其目的。

1.如果題主覺得目前的工作太累,那麼確實需要換一份工作,不能拿身體開玩笑。但題主要想好退路或者找到更合適的機會再離職。

畢竟39歲的年齡重新找工作未必會很快就能找到滿意的,比如有休假但是工資沒有1.5w。

2.題主覺得有房、車、存款,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換一份輕鬆的工作,那要勸題主慎重。時代發展太快,競爭太大,原地不動或擱置的時間太久早晚有一天會被淘汰。

3.題主若對目前的工作狀態還能接受,身體素質又好,則可以不離職,憑藉現有的優勢進入更高的管理層。因為年齡擺在這,現在不努力,等再過幾年想努力也晚了,機會會很渺茫。

當然題主的資源、人脈關係等各方面比較強大的話,也可以不再打工,考慮其他出路,比如拿出一部分存款和朋友做點小生意、投資某個項目、與其他公司合作等。但題主要考察好平臺和項目,防止被騙。

以上建議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有房有車有存款,如果沒有房貸車貸,已經非常優秀了

對於要不要換工作這件事情,其實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自己的身體,長期高強度的工作自己的身體是不是吃得消,雖然15000的工資對於39歲這個年紀來說不是很高,但是對於不同城市的生活水平要求,也是不錯的收入了。

39歲很尷尬的年紀,如果繼續換工作打工,也不是什麼好的出路,也僅僅是換一個崗位繼續的重複著以往的事情。可不可以沉下心,思考反思一下自己的過往,抓住自己的優點和成功經驗,結合社會資源自己做些什麼事情。

對於這個年紀和家庭財務狀況,是最合適自己去做些事情,在保證家庭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想想如何再提升提升自己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