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心理學中“愛”是怎麼解釋的?

用戶3222852378262


你好,我是黃翀,一位心理學創作者,歡迎關注,一起用心理學提升幸福感!


一.要從心理學的角度剖析“愛”,大家需要先理清幾個誤區:

1.愛≠愛情

愛情是需要承諾、安全感、激情,但愛顯然不是!

一個護士叮囑病人多喝熱水,顯然跟安全感與激情無關,但卻跟愛有關。

一個司機提醒乘客拿好行李,屬於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但並不包含任何上面說的元素!

可見愛不等於愛情。

2.愛分為有條件的愛,與無條件的愛

這個世界上的愛,大多數都是有條件的。

如我上面說的兩個例子,如果護士和司機的社會角色不存在,他們也就沒有那份熱心的關愛與提醒,不會釋放內心的那份愛了。又比如一對情侶,因為其中一方經濟條件突然變差了,另一方就離棄伴侶了。這樣的愛,也是有條件的。

那什麼是無條件的愛呢?

無條件的愛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愛,無差別的愛。常見的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可謂真真正正無條件的,甚至有些子女對父母惡言相向,又打又罵,父母依然對子女關愛有加。

認清兩個誤區後,我再從“身、心、靈”三個層面深入剖析一下“愛。”


二. 首先,從我們的身體而言,愛是一種覺察力與感受力

人與草木的區別是什麼?

就是我們更具有覺察力與感受力!我們愛自己的伴侶,就會想靠近她,給她一個愛意的擁抱。伴侶感受到我們的擁抱動作和體溫,自然也就感受到我們的愛意,也會伸出雙手抱緊伴侶。

又如正在闌珊學步的孩子們,經常會摔倒。摔倒後第一個動作,就是伸出手向媽媽索要擁抱和安慰。當孩子得到了他想要的擁抱後,也能夠恢復平靜,不再哭鬧了。

這正說明了愛的覺察力和感受力是我們身體的本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我們每天都能從不同場景中覺察到愛的存在,也能從人與人的社會活動中感受愛、分享愛。


三.從更深層次來說,愛是一種磁場與能量

你的心念是怎樣的,就是有怎樣的磁場,這就是吸引力法則。

吸引力法則不單單是心理學的概念,也早被量子物理學界證實,人的情緒和感受不一樣,身上就會散發不同的磁場。舉幾個例子:

當一個面對極大的恐懼時,往往手腳是發涼的,冰冷的。

當一個人處於快樂、興奮的狀態時,身體往往是發熱的,且不容易感覺疲勞的。

這就是不同的情緒和感受具備不同的磁場,在身體上的清晰呈現。

而愛更是一種強大的磁場與能量,往往能讓人做出奇蹟般事情。

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曾經有一條新聞。一位媽媽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用雙手雙腳支撐在地面,為孩子遮擋掉下的石頭。當救援人員在廢墟中進行救援任務時,發現石頭的重量竟然數倍超出媽媽的力量所承受之重!而廢墟中的孩子被媽媽的身體保護而得以生還。

日本作家江本勝的著作《水知道答案》中也曾經展示了122張通過顯微攝影拍下的水結晶照片。著作中也曾經講述,當向水說“愛,感謝”,和說“煩死了,殺死你”,水結晶的形狀完全不一樣。

這也向大家說明愛是一種強大的磁場和能量。這種能量深遠、持久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影響著我們的人際關係和社會活動。


四. 從愛的本質來說,愛是一種共有意識與本能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

然後再把心界拓寬,

我們就能發現,愛是一種集體意識與本能。這種集體意識,是一種“人類命運共同體”般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當人類面對群體性的災難時,就比如2020年的肺炎疫情,總是有一大部分人能夠心繫疫情,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愛意。哪怕只是一份關注,或者少出門、少為社會添麻煩。這種大愛就是人類的共有意識,是集體對愛的同頻共振,對人類命運共同的關注和感召。

記得當初看《泰坦尼克號》電影時裡面有一幕,就是船準備沉入海底了,很多人需要上救生艇。但是人們沒有絲毫的猶豫和爭論,就自然而然地禮讓女人和小孩先走。在生命危急關頭沒有爭先恐後地上船。這種愛,也是集體意識的本能所在,是一種集合了人性所有美德與光芒的愛,是一種近乎於神性的愛!


五.總結:心理學中“愛”是怎麼解釋的?

1.從身體意識而言,愛是覺察力和感受力;

2.從更深層面而言,愛是磁場和能量;

3.從本質而言,愛是共有意識和本能。


黃翀說心理


就心理學中的“愛”類型有四種。

第一種性慾(Sex),或我們所謂肉慾(lust)、原欲(libido)。

第二種是愛慾(eros)、即導向生殖或創造的愛的驅力,也即古希臘人所說指向更高存在形式和關係形式的內在動力。

第三種是友愛(philia),或朋友兄弟之愛。

第四種是拉丁文所說博愛(aga pe或aritas),即獻身於他人幸福愛,其原形式是上帝對人類的愛。

每個人對真實的愛的體驗,都是這四種類型的不同比例的混合。

以上四種都是心理學中的“”愛“”但不知你說的是那一種?

我們之所以從性的問題開始,不僅因為我們的社會由此而發韌,同時也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生物性存在即從此開始。

我們每個人之所以擁有血肉之軀,乃是由於在歷史的某一瞬間,一個男人和女人跨越了艾略特所謂“慾望與痙攣之間”的斷裂。不管性在我們這裡已被貶低到什麼程度,它仍然是人類生殖繁衍的內在動力。

性乃人類最強烈快感和最普遍焦慮的來源。

它以狂暴的形式出現時,它能把人捲入絕望的深淵;而當它與愛慾結合,它又可以把個人從絕望的深淵裡拯救出來,升入銷魂的境界。


情緒與健康


人類世界得以傳承生存,就是因為有愛!我們的父母.親人.朋友.與我們的關係就是愛!脫離了這個關係,我們的內心就會充滿悽苦悲涼與孤獨。戀人夫妻之間,所出現的各種各樣的矛盾與問題,其歸根結底就是出現了愛的缺失,沒有愛,就會產生混亂,就會失去合理的秩序,家庭,民族,國家乃至世界都是這個秩序在維護著正常的發展。只不過這個愛的形式與意義有所不同罷了。愛也要講究智慧,方式,場合,還應當學習說話的技巧與智慧,學會會觀察人的言行表情,這樣才能夠達到和諧共處。





醒悟人生75069606541


愛車的例子

假設你買了一部新車,很愛惜它。給它貼膜,保養,配置內飾保護套,平時用車十分小心,起步小心翼翼的,用完就擦拭保養……

愛是能產生效應和結果的

一個4s店的技術人員對車的愛,和一個普通人對車的愛,前者的效應是明顯大於後者的。

什麼是愛?

在懂規律,尊享規律的前提下,無條件地滿足對方的需要就是愛。

懂得了愛的規律,彼此雙方之間共同的成長,雙方無條件的奉獻自己,去滿足對方需要,這就是愛。


思維診斷君


從心理學角度,愛情分很多種,痴情的愛只包含激情、空的愛情只包括承諾、浪漫的愛情包括親密和激情、夥伴式的愛情包括親密和承諾、昏庸的愛情包括激情和承諾、最後,完善的愛情包含依戀、關懷、和親密。

而社會心理學學者觀點:影響約會成果的第一因素是外貌。美國西北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艾裡·芬克爾和保羅·伊斯威克最新發現,男女在擇偶時候的第一感覺其實差不多,他們最先考慮的都是身體和生理上的吸引力,其次考慮的是個人性格方面的因素,至於賺錢的能力,只能排在第三位。

進化心理學認為愛情作為一種生存手段。去體驗愛情,已經演變為一個信號,潛在的伴侶(合作伙伴)將是一位好家長,並可能有助於通過基因傳遞給後代。人類是依賴於父母的幫助,因此它也被視為一種機制,為了促進父母對兒童對這個較長的時間週期內的一種支持。







心理之家


心理學沒有針對愛進行定義詮釋。

但心理學裡,愛是一種感受能力。

愛別人的能力和感受到別人的愛的能力,是人格是否完整的一個重要條件。

因為愛是我們的需要也是基本能力就像吃飯睡覺,甚至遠超過吃飯睡覺。愛是人類核心的心理需求。它具體是什麼其實因人而異差別很大。心理學裡我們提倡的愛的形式是“以對方需要的方式表達愛”、“看到對方以自己的方式表達愛”。這是愛的能力。



OH催眠療愈師安心


(1)好比:天寒地凍。有人告訴你要多穿衣服防寒,多烤火取暖。如果衣服溼了,就要換掉溼了的衣服。

(2)好比:夫妻感情鬧離婚。有人告訴你,夫妻一場不容易,多想想結婚時的那一份甜蜜,多想想未來終身伴侶的那個身影。多想想子女的角度如果自己沒有親生父母的養育,生活的日子是個什麼樣子?

(3)好比:愛太陽,太陽可以給我們溫暖。愛黑夜,黑夜可以讓我們看到星辰。愛睏難,它給我們挑戰。



覺醒明燈deng


心理學中對“愛”無法做出精準的解釋,但“愛”是自私的,您信嗎?愛滿足了給予者的動機,讓她們(他們)願望能夠實現。所以,我覺得,愛是一種給予,也是一種自私……最恰當的狀態是,讓給予愛的滿足和被愛的幸福有機統一起來。

這就完美了。


殷亮老師


尊重,理解,包容。



赤腳小仙8040


“愛”先愛自己,再愛別人…你是不是覺得這句話很自私呢!NO,咱們思考一下,是不是隻有自己具備一樣東西,而且是很多滿滿的時候,我們才有資格給予別人,所以,當我們自己具備愛❤️,才能給予別人,我們自己都沒有愛,自己都不愛自己,感受不到愛,怎麼給予別人呢!談“愛”之前,問問自己愛自己嗎?當你愛自己了,你也就具備了愛,也可以感受到愛和幸福,那麼你就可以柔軟中帶著堅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