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故事:棲霞市官道鎮大花園村,有個“雙胞胎吃豆腐”的故事

(編者按:膠東很多村莊都有自己特色的傳說故事,但因為大多是口頭傳承,老一輩人雖然耳熟能詳,年輕人卻瞭解不多。因此,不少民俗愛好者都致力於整理收集這些故事,通過文字的方式加以呈現和傳承。棲霞的隋建國先生,就是這樣一位熱心人,這一次他要講述的是故鄉官道鎮大花園村“雙胞胎吃豆腐”的故事。)

故事:棲霞市官道鎮大花園村,有個“雙胞胎吃豆腐”的故事

以下是正文——

棲霞市官道鎮大花園村,是一個隋姓聚居的村落,根據族譜記載,隋氏始祖是從本市蛇窩泊鎮水頭村(現屬於海陽市)搬遷。原兄弟倆,排行老大隋召在大花園,老二敬福在隋家溝。

到了清光緒年間,經過數百年的繁衍生息,大花園隋氏家族興旺。當時村裡有一位叫做隋苞的人,他膝下有七子,其中長子元勳、次子元惠是雙胞胎兄弟。據說這兄弟倆面貌酷像,就是父母配偶也不太容易分出,鬧出了許多笑話。

故事:棲霞市官道鎮大花園村,有個“雙胞胎吃豆腐”的故事

話說一天,鄰村換豆腐的老漢打著梆子進了村。擔子剛放下,便圍攏了不少人。那熱氣騰騰的嫩豆腐,使圍觀的人直流口水 。歷來喜歡吃熱豆腐的隋氏兄弟聽到梆子聲,那饞蟲就上來了。

只見老大元勳從家裡出來,走到老漢旁邊,瞅了瞅筐中還未動封的豆腐,開玩笑地說:“老伯,你這一包豆腐全給我吃的話,要多少錢?”

故事:棲霞市官道鎮大花園村,有個“雙胞胎吃豆腐”的故事

這時老漢的一擔豆腐,一包兌換出大半,另一包還未揭開。他就不假思索地隨口說了聲:“你要是能吃了這一包,我分文不要,要是你吃不完,給我雙倍的豆子償還。”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本來想開玩笑的元勳上前一步說:“此話當真?”

老漢抬頭瞥了一下個子不高又瘦,還不成氣的元勳,有點蔑視地說:“說到做到”。

好勝的元勳來了精神,當著眾人的面說:“諸位老少爺們作個見證,我元勳獻醜了。”

話剛說完,他就大口大口地吞食起熱豆腐來。那一包豆腐少說也有30斤,在場的本村人,都為元勳這愣頭青捏一把汗,說他不該打這樣的賭。

起初元勳還吃得津津有味,可那肚皮的確有限,半包下去後,已咽不下去了。

說聲對不起吧,看看周圍的人丟不起這個臉,硬往下吃吧,也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在元勳為難之際,突然想起了弟弟元惠。心中暗喜,“何不讓他來解圍呢?”於是,他說:“大伯,這豆腐沒有鹽味,我回家拿點醬油來再吃行不?”換豆腐的老漢明知元勳是吃不了,認為拿來醬油也頂不了什麼用,爽快地說:“行,去吧。”

這時,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個個唧唧喳喳,都為元勳擔心,生怕他給家族丟人。說話間,只見“元勳”手拿一隻泥碗,碗中盛了半碗醬油,二話沒說來到豆腐包前就著就吃了起來。不多一會兒,筐中的豆腐已剩了不多了,老漢目瞪口呆。沒料到自己做了一輩子買賣,今日竟載在一個孩子手中。豆腐吃完了,“元勳”一抹嘴說:“大伯說話算數不?”老漢言也未回,擔起空蕩蕩的擔子掃興地朝回家的路而去。

故事:棲霞市官道鎮大花園村,有個“雙胞胎吃豆腐”的故事

“掌櫃慢走”。眾人一抬頭,見元勳的父親隋苞帶著另一個兒子趕了出來,拉住了換豆腐老漢的手,指著眼前的兩個孩子說:“老人家,你看他倆誰吃了你的豆腐?”老漢瞪大眼睛,眼前的兩個孩子一模一樣,說什麼也分不出到底是誰吃的,只有搖頭。在場的人也愣了,明明知道他家中有雙胞胎,可剛才見的只是一個人吶。隋苞上前施禮道:“老哥,你被他們蒙了,這是一對雙胞胎,是他們倆合夥吃了你的豆腐啊!”

原來元勳回到家中,就如此那般地告訴弟弟元惠,讓其替換。結果鬧出了上邊的笑話。隋苞當即命家人給老漢補上了豆子,並當眾批評兩個兒子不該對老鄉的不禮貌。老漢倍感謝意。從此吃豆腐的故事在四鄰八鄉就傳開了。

(後記:以上故事到底是有根有據還是傳說加工?編者曾詳細請教了隋建國先生。他說,故事中的雙胞胎兄弟,其實是他的大爺爺和二爺爺,他的祖父在兄弟七人當中排行第三,這個故事是祖輩人講述的,卻有其事。正所謂寓教於樂,故事前半段圖個樂,後面就能看出膠東鄉民的樸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