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生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傳統藝術中藏著多少“生存之道”?

中國的各種戲曲與民間曲藝,經過數千年的傳承與發展,洗禮和磨鍊,在歲月的長河中起起伏伏,曾有過鼎盛輝煌,也有過暗淡淒涼。

尤其在視聽光影技術與休閒娛樂方式,有著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藝術的表現形式更顯得勢單力孤,其發展與傳承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strong>好在,時代永遠不會拋棄真正優秀的藝術,大浪淘沙之下,能留下的才是有著旺盛生命力的“活著的藝術”。

那麼,戲曲與民間曲藝到底如何生存與發展呢?

<strong>其實,從自古流傳下來的傳統藝術精粹中,從傳承人講述的隻言片語中,我們仍舊能窺得中華傳統藝術的魅力與智慧,窺得傳統藝術中自古有之的“生存之道”。

“聽書聽扣兒”,說書先要會留扣兒

經常聽到資深曲藝聽眾說:“聽書聽扣兒”。

這句俗語,雖然是在教觀眾怎麼欣賞評書,但是也可以反推出傳統藝人的生存之道。

畢竟在舊時,曲藝表演者想賺錢吃飯全憑自己的一張嘴,觀眾就是自己的客戶群體,如果連觀眾都懂得如何欣賞了,演員還沒摸清楚門道,那必然會被淘汰。

所以,說評書的先生,必須會留“釦子”。

“生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傳統藝術中藏著多少“生存之道”?

袁闊成先生

評書這門藝術一般來說起源於東周時期,周莊王被評書藝人稱為自己的祖師爺。

<strong>唐代的“說話”曲藝形式,已經與現今的“評書”藝術非常相近了,而到了宋代,這種形式多用來評說佛教典籍。

<strong>而我們都熟知的《三國演義》、《水滸傳》,也是由話本《全相平話三國志》《醉翁談錄》發展衍生而來。

可見,評書藝術的表演形式深得人民的喜愛,且不斷充實發展,歷久彌新。

評書一般只說不唱,一人一案一塊驚堂木,即可表演。

評書演員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書中人物的語氣神態,繪聲繪色地講解事件場景,生動形象地刻畫人物外形與性格,令聽者彷彿身臨其境,如醉如痴。

<strong>當然,評書演員如只精通“墨刻兒”還不夠,講書人還必須會“道活兒”。

“墨刻兒”就是完全照搬書中原文,這種人大概只能在信息不對等的古代餬口謀生。

“道活兒”是指藝人自創的部分,比如自己的思考評論,結合書中內容以古諷今,或者其他知識的引申等等,“道活兒”說得好的評書先生才能吸引住觀眾。

“生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傳統藝術中藏著多少“生存之道”?

單田芳先生

現如今各種視頻遊戲等娛樂方式,都可以更快速精準的贏得觀眾,那麼評書為什麼仍舊有著不俗的生命力呢?

因為評書先生可以說一些你在網絡上都搜不到的“道活兒”,他會把老故事翻新,或者創作傳奇的小故事,用精彩的“釦子”留住觀眾。

郭德綱在評書節目(或者說單口相聲)《坑王駕到》中曾說:

“說書一定要留釦子,觀眾才會好奇,你說給王大爺挑水,那個沒人愛聽,非得是一回頭看見王大爺變出仨腦袋,說到這不說了,大家才想著解開謎題。”

這就是話糙理不糙地解釋了“釦子”的作用,所以也有“生書熟戲”一說。

“聽戲聽軸兒”,成“角兒”是每個戲曲演員的夢想

既然新鮮新奇的評書故事更能吸引觀眾,那麼大家為什麼在聽戲曲的時候又愛聽“熟戲”呢?

這是因為戲曲尤其是京劇,是屬於雅緻一些的藝術形式,往往是瞭解京劇“懂行”的人,才能欣賞到其中的奧妙。

有人說,京劇是從頭到腳訓練的藝術。對演員的自身素養要求極高。

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無一不需要長年累月地下功夫,是一門非常講究“規矩”的藝術。

但也恰恰是這種嚴格的藝術形式,才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藝術的深厚文化修養。

“生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傳統藝術中藏著多少“生存之道”?

梅蘭芳先生

<strong>正因為京劇不僅對演員有很高的要求,對觀眾的歷史知識和藝術鑑別能力也有要求,所以觀眾更愛看“熟戲”。

一是,“熟戲”演員熟,表演細節的處理,尺寸的拿捏,甚至服化道舞臺佈置等等方面都更加成熟美輪美奐。

二是,“熟戲”觀眾熟,懂得演員表演時關注的重點應該在哪裡,且故事梗概早已爛熟於心,於是可以更加專注地欣賞演員的唱腔、身段和情感演繹等細節的藝術之美。

“生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傳統藝術中藏著多少“生存之道”?

李勝素於魁智《太真外傳》

而說到“聽戲聽軸兒”,也是因為大軸兒演員的藝術表現非常成熟,功夫紮實,一招一式一腔一調都是美的享受,奔著名角兒去看戲,一定非常過癮。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軸兒指的是最後一位登臺表演的“大軸兒”演員,而非“壓軸兒”演員,壓軸兒演員就是倒二的位置,為大軸兒壓場。

<strong>其實,我們總是喜歡看“老戲骨”的表演,會反覆觀看經典影視劇和聆聽經典歌曲,也是這個道理。

<strong>因為真正好的演繹本身就自帶魅力,令人百看不厭,百聽不厭。

“聽不膩的曲藝”,觀眾會唱的才是好曲藝

民間曲藝與戲曲表演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通常曲藝的規模比較小,對一些細節要求也並不是很嚴格。

<strong>曲藝的道具都很簡單,通常一塊醒目、兩片竹板就可以表演,如果再有幾件絃樂,一面小鼓那就是“高配”了。

曲藝的表演形式,有說有唱,也可以稱為“說唱”藝術:

相聲、評書、快書、竹板書等都是說的。

大鼓、彈詞、時調小曲、琴書、漁鼓道情等都是唱的。

據統計,現今仍舊存在的曲藝形式大概還有三百多種。

“生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傳統藝術中藏著多少“生存之道”?

戲曲演員在舞臺上表演一個事故,往往會扮上妝,穿上行頭,在臺上的一舉一動都是這個故事人物的行為,所以需要與多個演員和伴奏琴師配合完成。

<strong>而曲藝演員通常不會有明顯的裝扮,最多也就是略施淡妝,表演通常以第三人稱敘事評論為主,在需要的時候,也會一人同時分飾多個角色,不過演員基本以唱為主,很少需要大動作大身法。

由於民間曲藝的這些特點,所以在以前會有一個現象:

成名賣座兒的曲藝演員,一定是“色藝雙絕”的。

所以,舊社會的女性曲藝演員一字一句的唱段背後,都有很多說不出口的血淚故事。

一些欣賞水平並不高的觀眾,開始是由於“美色”吸引,而後才慢慢聽出“門道”。

不過其中大部分還是會被宛轉悠揚的說唱內容所吸引,成為真正的“鐵桿粉絲”,而曲藝比戲曲更容易傳唱上口,觀眾們時不時就能哼唱一些簡單段落,也是傳播曲藝的一種助力。

“生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傳統藝術中藏著多少“生存之道”?

比如今天的德雲社,很多觀眾和粉絲都會背定場詩,會唱不少的小曲小調,甚至是體育館千人合唱《乾坤袋》,郭德綱也戲稱觀眾是“評劇院包場”的。

一方面,觀眾在合唱或者“接下茬”的時候完成了互動的需求,自己有成就感。

另一方面,德雲社也在這種觀眾的自發傳播中,獲得更多的關注和流量。

“生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傳統藝術中藏著多少“生存之道”?

其實,而今需要大力保護的傳統藝術,在之前都是流行時尚,即便當時沒有“大數據”、“雲運算”等科技輔助,老前輩也已經把藝術特色、觀眾心理、市場需求等研究透徹。

<strong>所以,一些看似簡單的俗語老話中,也都藏著前輩在歷史中總結的經驗和智慧,想要發展傳統藝術,不妨從踏實傳承開始。

<strong>不忘初心,才能繼往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