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新疆巴州:小手拉大手 攜手共防疫

絲路樓蘭網全媒體訊(周海霞)為引導全州各族群眾在最吃勁的關鍵時刻能堅定信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巴州黨委教育工委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讓學生影響家庭的每一位成員,讓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營造共同抗疫的力量。截至目前,全州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覆蓋305396個家庭,707084人。

網上升旗 共克時艱

2月24日是星期一,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舉行了一次特殊的升國旗儀式——網上升國旗儀式。

“請全體肅立,升國旗,唱國歌。”十點整,全校3000餘名師生在家裡打開電視或電腦、手機,面對屏幕上冉冉升起的國旗敬禮齊唱國歌。升旗儀式後,校領導、老師、校醫、學生紛紛發言,引導學生們在延遲開學期間,增強自律、自控,眼力、眼界,錘鍊品格,學會深入思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生命價值、人間大愛、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問題;學會責任與擔當,做好人生規劃,將個人理想與國家需要充分結合。同學們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正確看待這個特殊的假期,關注疫情、學習英雄、爭做抗疫小能手,用多種途徑將愛國情感表達出來。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待到春暖花開時,開發區一中等所有人歸來。”

該校學生李於浩說:“現在的我深切領會了‘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句話的含義。疫情是一場硬仗,我們每個人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理性認知,認真防護,與前方‘戰士’比肩同行,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就沒有我們戰勝不了的困難。”

學生家長留言道:“嘹亮的國歌聲在家中響起,和孩子一起升旗,終生難忘。國人一心,眾志成城,此刻給了我無窮的力量。”

特殊的升旗儀式烙印在每個“接班人”的成長記憶中,也烙印在“大手”心中。

線上教學 科學防疫

2月25日,和靜縣的31所學校(含幼兒園)結合網課同步開展“小手拉大手,攜手共防疫”主題教育課程,全縣兩萬餘名中小學生踴躍參加,主動承擔起家庭防疫知識宣傳小能手。幼兒園通過組織繪畫、做手工、親子游戲等方式讓家長與孩子一起互動,在互動過程中,使家長更加認識到了孩子的健康、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學校通過組織學生與家長共同閱讀,豐富了家長的精神世界,也讓親子關係更親密。

和靜縣中等職業學校18級會計班學生艾比熱依木說:“我教會了奶奶很多防疫知識,既能保護家人的健康,又能為防疫工作出一份力。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小手拉大手,攜手共防疫”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對孩子的教育,促進家校互動,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輻射宣傳到每一名家長,進而起到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輻射整個社會的宣傳效果。

近期,我州結合“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好黨建帶群團“每課三分鐘”這個有效載體,給學生普及新冠肺炎的相關知識,正確認識關鍵時刻每個人在家裡的貢獻和作用,讓學生來影響每一位家長。

居家課堂 快樂成長

2月25日13時許,巴州石油一中的學生任泓瑋和爸爸媽媽一起,點開了班級QQ群,看班主任推送的“美篇”《共同戰“疫”,給心靈配裝備》,這是學校心理諮詢教師李瑞超根據該校實際,與學生交流後共同製作出來的。

該校的各班主任,每天都會通過班級QQ群,面向全校1866名學生及家長推送文章,教家長用科學的方式告訴孩子如何應對疫情,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居家時間。

這是該校居家課堂的內容之一。該校教研室還積極組織網上研討,鼓勵教師研發實踐性強、符合特殊時期的有趣作業,豐富學生居家生活,學會在居家實踐中成長,如一二年級美術課,組織孩子們水培胡蘿蔔,並試著畫一畫;三年級數學作業則是畫一畫自己家的平面圖,來認識方位。做飯、唱歌、防疫歌曲欣賞等有趣的作業,大大豐富了學生的居家學習內容。這些作業通過手抄報、拍宣傳視頻等形式記錄下來,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積累。

該校還利用各班微信群通過家長互動等形式開展親子共讀活動,中低段450個家庭參與共讀繪本《一個不能溜達的春節》《寫給孩子們的“冠狀病毒”》《細菌小不點兒人體歷險記》等書籍,在網上進行閱讀交流分享會,用朗讀、繪畫展示等方式,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掌握防控疫情知識,讓親子共讀成為家長和孩子們感情連接的黃金橋樑,為築牢家庭疫情防線關口作出積極貢獻。

我州各地學校還結合新媒體,鼓勵學生運用自拍抖音或將家庭成員齊動手拍攝的短視頻發佈在微博、微信平臺上,倡議每位家長在最吃勁的關鍵時刻,堅定信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