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光山美女老闆為一線防控人員免費送飯一月,僅車程跑了4000公里


光山美女老闆為一線防控人員免費送飯一月,僅車程跑了4000公里


光山美女老闆為一線防控人員免費送飯一月,僅車程跑了4000公里

龍利魚、五花肉、羊肉燉粉條、燜驢雜、臘排……信陽市光山縣一家酒店的女老闆邱玉蘭每天變著花樣的做飯,打包以後再自己開車把熱乎乎的飯菜送到鄉村基層疫情防控一線。1個月的時間,邱玉蘭在一個小縣城僅車程就跑了4000多公里,最遠的防控點距離縣城有40多公里。

光山美女老闆為一線防控人員免費送飯一月,僅車程跑了4000公里

開車送店裡夥計回家被勸返 回去後決定為一線人員免費送餐

“今天是二月二龍抬頭,我們吃臘豬腿···”2月25日,信陽光山縣的邱玉蘭又像往常一樣把做好的飯菜打包,準備開車送往防控一線的各個站點。她在疫情期間堅持為一線人員免費送餐已經整整一個月了。

“我們飯店本來是準備初三開業的,但是疫情在大年初二時越來越嚴重,店裡有個夥計小馬沒有回家。我一想這也沒法開業了,就準備送他回息縣的家。”邱玉蘭告訴記者,當她大年初二一大早驅車送小馬回家時,車輛在光山縣寨河鎮一個路口被攔了下來,執勤交警要求他們掉頭返回。邱玉蘭清晰記得,那天天氣特別寒冷,他們被攔截的路口站點只是搭了個簡易的小棚子,條件非常簡陋,一名年輕的交警就在冷風中一直耐心的給她講解。雖然被攔截了,但是邱玉蘭一點也不生氣,反倒被他們的認真感動,覺得十分溫暖。

被勸返這件事讓邱玉蘭真正意識到了疫情的嚴重性,想想在寒風中執勤的交警,邱玉蘭便萌生了要為他們做點事的想法。經過多方打聽,她瞭解到很多在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只能靠泡麵充飢。邱玉蘭在光山縣經營著一家名為福橋信陽菜的酒店,年前備足了食材,她當即決定要為一線防控人員免費送餐,於是立即打電話召集店內大廚返崗。就這樣,邱玉蘭和她的大堂經理、兩名廚師組成了4人愛心送餐小分隊。

光山美女老闆為一線防控人員免費送飯一月,僅車程跑了4000公里

變著花樣用心做美食 只要有需要多遠距離都會送


西紅柿龍利魚、五花肉、羊肉燉粉條、燜驢雜、臘排···邱玉蘭的愛心送餐小分隊每天變著花樣為一線人員送餐。“本身我就是做餐飲的,對於菜品還是很講究的,我就跟我的廚師講,我們不做就不做了,但是做了就一定要用心做。”邱玉蘭每天都會早早的趕到飯店,為了鼓勵廚師做菜的積極性,她每天都要拍視頻記錄下這些飯菜,還不忘表揚他們的手藝,廚師們也更有幹勁了。

“我就是想能幫助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所以無論卡點有多遠,有幾個人吃飯,只要他們找到我了,我一定會給他們送過去。”邱玉蘭介紹,她的送餐範圍涵蓋了光山縣的各個鄉鎮、街道、社區、高速防控卡口等,距離最遠的是40多公里外的長興鎮村,光開車導航過去就要花費一個多小時。從開始送餐到現在,邱玉蘭的車足足跑了4000多公里,累計送餐達1300餘份。

光山美女老闆為一線防控人員免費送飯一月,僅車程跑了4000公里

道路漫長且艱難 但她始終不言放棄

邱玉蘭說,她非常感謝自己的團隊,正是因為他們在背後的支持,送餐才能堅持到現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有關疫情的新聞和謠言滿天飛,這個時候團隊的大廚堅持不住了。她記得那天平時不喝酒的大廚喝了2瓶啤酒,跟她說自己還沒結婚,如果出意外就太對不起父母了,他們每天為一線人員送餐安全隱患太大,提出了“只做不送”的請求。邱玉蘭理解這位年輕的廚師,但是她告訴自己,作為團隊的主心骨,關鍵時刻不能亂了陣腳。“我向他們保證,出去送餐一定會做好個人防護,並且提出和他們分開用餐。但是,關於送餐我不能停,做事情講究有始有終,前期那麼苦我們都熬過來了,不能輕言放棄的。”邱玉蘭的堅決和勇敢最終得到了團隊的理解和支持。雖然當時的情況她自己也沒底,就連她老公都不相信她能堅持下來,但內心的聲音告訴她不能停下來,這一堅持,就是一個月。

光山美女老闆為一線防控人員免費送飯一月,僅車程跑了4000公里

“即使到現在,我媽也整天說不安全,讓我停下來,但是,老人嘛,哄哄就好啦!”說完,邱玉蘭爽朗的笑了。送餐送了一個月,邱玉蘭也整整一個月沒有見到3歲的兒子了。“兒子每天都會問,媽媽你去哪啦?你什麼時候來接我啊?”邱玉蘭說兒子從小就沒離開過她,這是兒子第一次跟自己分開那麼久。每當兒子奶聲奶氣的質問她為什麼不去接他,邱玉蘭在心裡默默的回答:“兒子,媽媽要做你的榜樣!”

光山美女老闆為一線防控人員免費送飯一月,僅車程跑了4000公里

堅持初心 一路行走一路收穫

為一線防控工作站送餐的過程中,邱玉蘭又為自己發展了一個副業---無償代購豆製品。從剛開始每天的100斤到後來的600斤,從單品豆腐到品類齊全的豆製品,光山縣的很多人都吃過她代購的豆腐。因此,她又多了一個“豆腐西施”的名號。

“我見過的一線防控工作人員都是普通人,但就是這麼一幫普通人做了一件很不普通的事情。”基層的一線人員給了邱玉蘭很多堅持下去的動力,而像邱玉蘭這樣的愛心人士又鼓舞著一線的工作人員。

得知邱玉蘭送餐的包裝盒緊缺,有人送來了包裝盒;聽說她採購大米不方便,有人送來了大米;還有人想盡一份力,送來了大包的蔬菜···點滴的愛心匯聚成河,邱玉蘭的愛心送餐小分隊也變得更有力量了。“疫情不退,我們不退。不忘初心,堅持到最後!”邱玉蘭說這話的時候聲音堅定且充滿力量,現在她更希望疫情早點結束,這樣她才有機會好好經營自己的酒店,把損失掉的抓緊“搶”回來。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劉小玉/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