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倒車模式的背後無奈:解析“無C羅”對齊達內戰術體系的影響

倒車模式的背後無奈:解析“無C羅”對齊達內戰術體系的影響

當C羅遇到齊達內,這成為了之前幾年的天作之合。不過當C羅離開皇馬,似乎成為了一個轉折點。即便齊達內再度歸來,但他的新皇馬似乎遇到了難以跨越的戰術瓶頸。儘管齊達內依舊堅持他昔日裡取得成功的小菱形442;儘管皇馬的推進起速依舊有著獨到的特點;儘管齊祖的球隊在下半場的一波流發力依舊兇猛,但是歐冠賽場小組賽無奈巴黎,淘汰賽被曼城羞辱的殘酷現實,讓齊達內需要尋求新的思路。

齊達內的小菱形442依舊犀利:推進、傳中都有了,搶點的人在哪裡?

齊達內在帶領皇馬贏得歐冠三連冠的路上,有著里程碑式的戰術成功調整。這裡麵包括了幾個關鍵點:C羅在淘汰賽持續的進球、小菱形陣對於中場的控制、邊後衛彌補進攻寬度帶來推進節奏和傳中,以及精準的下半場一波流發力帶走比賽。

倒車模式的背後無奈:解析“無C羅”對齊達內戰術體系的影響

從戰術板上可以看到,皇馬的這個小菱形442站位就是讓名義上的右邊鋒伊斯科經常內收中路,起到一部分前腰的作用。因為中場的人數優勢,可以帶來一定的控制效果。小菱形陣的不足之處,在於中場對於寬度的保護不足。因此皇馬需要兩翼安排上下能力強,體能好的邊後衛。尤其是右路的位置,因為伊斯科內收,因此卡瓦哈爾的負擔是較重的。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那個既要有邊路持球能力,又要能夠內收中路的左邊鋒。C羅離開後,齊達內想用阿扎爾取代,阿扎爾受傷之後則是信任維尼修斯。

倒車模式的背後無奈:解析“無C羅”對齊達內戰術體系的影響

從上圖的這一次進攻中可以看到,皇馬的小菱形中場下,右邊路卡瓦哈爾需要來到很高的站位接應。當中場輪轉起來,找尋加速進攻機會的時候,維尼修斯需要內收與本澤馬一起衝擊禁區,將左邊路走廊留給門迪。

倒車模式的背後無奈:解析“無C羅”對齊達內戰術體系的影響

從後續的發展可以看到,這一次伊斯科過球之後與卡塞米羅換位,後者頂上來之後,完成向左路的轉移球給到大空間走廊下的門迪。這樣的移動與當年是一樣的,昔日裡左後衛馬塞洛甚至會嘗試直接對角線轉移球給到卡瓦哈爾,讓左邊鋒位置內收禁區的C羅(或者是已經拉邊後內收的本澤馬),獲得更多的移動、選位時間,也讓對方防守人在橫移過程中暴露更多的漏洞。

倒車模式的背後無奈:解析“無C羅”對齊達內戰術體系的影響

不過眼下的皇馬,打得是一樣的套路,卻無法取得昔日裡的效果。因為曾經的第二得分點本澤馬,現在成為了第一得分手。但是本澤馬的搶點效率一直缺乏保障,儘管他的數據比之前大幅上漲,但依舊略顯不足。這一次門迪的傳中球,本澤馬的頭球還是被曼城門將撲出。關鍵點是來自於第二人的補射,皇馬的進攻戰術下,多人進禁區搶點是一個特色。不過維尼修斯無人盯防下的射門居然打空了,讓人頗為驚訝。

倒車模式的背後無奈:解析“無C羅”對齊達內戰術體系的影響

相信皇馬球迷也已經習慣了維尼修斯糟糕的射門能力,本賽季這名年輕人一共進了2個球,一個在歐冠,一個在西甲,甚至還沒有他的黃牌次數多。即便算上對戰曼城的助攻,維尼修斯本賽季也僅有2次助攻。作為一名二前鋒/邊鋒,缺乏傳射效率成為了維尼修斯當前的最大煩惱。

當本澤馬拉開到邊路:誰能成為皇馬的禁區內攻擊點?

昔日裡本澤馬的戰術作用,在於他可以隨時拉開到邊路,擴大自己的活動範圍和對於球場的影響力。但是現如今當本澤馬去到邊路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皇馬的其他得分點偏少。

倒車模式的背後無奈:解析“無C羅”對齊達內戰術體系的影響

從皇馬隊內的進球分佈可以看到,球隊進球數第一的是本澤馬(打入13球)。隨後球隊的第二的分手是中衛拉莫斯(5球),緊隨其後的是後腰卡塞米羅。皇馬球迷津津樂道的“裡德馬家皇”的“倒車模式”,也正是眼下皇馬得分點稀缺的一個側面證明。

倒車模式的背後無奈:解析“無C羅”對齊達內戰術體系的影響

從統計數據上可以看到,本澤馬在對戰曼城的歐冠淘汰賽比賽中,僅僅完成31次觸球。其中僅有2次在禁區內,1次形成射門,另外1次則是直接將皮球彈出禁區到了邊線的位置。本澤馬即便眼下成為了皇馬的第一得分手,但是他依舊有著喜歡拉邊、不愛對抗中衛和不愛進禁區的習慣。

倒車模式的背後無奈:解析“無C羅”對齊達內戰術體系的影響

在皇馬下半場有些意外地通過反搶後的反擊贏得1-0的領先,隨後士氣大振不斷衝擊曼城防線時,本澤馬卻多次拉開到邊路。這次的得分機會,來自於中衛拉莫斯直接衝擊禁區,就是眼下皇馬的一個尷尬點。

倒車模式的背後無奈:解析“無C羅”對齊達內戰術體系的影響

從動圖上可以看得很清楚,這一次拉莫斯在中圈斷球之後皇馬投入反擊。本澤馬的移動很值得玩味,他不是向中路走而是轉身拉邊。這是法國中鋒的一個個人習慣,在有C羅的時候很合拍,在沒有C羅的時候會顯得有些滑稽。結果皇馬的這次進攻,最終是拉莫斯直接策馬奔騰殺入禁區。後點位置伊斯科接應門迪傳中球回做,讓拉莫斯獲得禁區內射門的機會。即便是皇馬的第二得分手,但拉莫斯終究是一名中衛。他這一次射門打飛了,你又能如何去苛責他的射術呢?

倒車模式的背後無奈:解析“無C羅”對齊達內戰術體系的影響

隨著年齡的增長,拉莫斯這種縱向的大範圍前插會對他產生體能上的負擔。比賽最後時刻出現冒頂,真的跟這樣的前插沒有關係嗎?為了給皇馬留下一線希望,拉莫斯選擇拉倒熱蘇斯得到紅牌。他盡到了自己作為中衛的本分,但是皇馬鋒線的職責又靠誰來完成?

皇馬少了一個“穩壓器”:球隊缺乏節奏調整能力

昔日裡C羅在皇馬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他可以在突前的位置接應後場的長傳第一點。儘管並不真正具備帶球推進的能力,卻可以拉開到邊路護球。這樣一來,皇馬在歐冠淘汰賽的某一個時間點上,可以使用451陣型。通過C羅突前,來讓隊友階段性“龜縮後場”。

倒車模式的背後無奈:解析“無C羅”對齊達內戰術體系的影響

從上面的動圖可以看到,這一次的反擊中本澤馬拉邊之後卻發現沒有了中路的隊友,維尼修斯第一時間向他靠攏,同樣來到邊路。皇馬的中場沒有及時跟進,因為曼城在邊路的退防很快速,限制住了靠攏本澤馬的維尼修斯。皇馬中場在側翼沒有絕對優勢空間和控球優勢的情況下,不敢輕易前插,因為一旦被斷球曼城的反擊會很犀利。我們不能說本澤馬這樣的帶球方式是絕對錯誤的,通過這種反擊模式,皇馬也能讓中後場獲得喘息機會,為後手的發力找到可能。但本澤馬拉邊之後不容易回到禁區,使得他並不那麼合適承擔昔日C羅的角色。

倒車模式的背後無奈:解析“無C羅”對齊達內戰術體系的影響

齊達內的計劃中,原本的第一選擇是阿扎爾。因為阿扎爾有著很強的控球能力,具備攻防轉換中拉邊接球、吸引防守和製造空間的能力,為中場的前插提供縱深。不過比利時人頻繁的受傷,讓情況無法按照齊達內的計劃發展。

倒車模式的背後無奈:解析“無C羅”對齊達內戰術體系的影響

對戰巴黎的這個進球,就是阿扎爾在這個理念下的完美詮釋。因為阿扎爾在反擊中的控球,給巴爾韋德和右邊路的攻擊留出足夠大的空間。最終伊斯科殺入禁區射門,本澤馬補射得分。當然阿扎爾也有一個反跑能力能力偏弱的問題,所以皇馬現在更多“開倒車”也是無奈之舉。

倒車模式的背後無奈:解析“無C羅”對齊達內戰術體系的影響

從西甲的統計數據上可以看到,皇馬本賽季儘管防守端表現出色,僅僅丟球17個。但是他們的進球數也不過才46個,比之皇家社會和比利亞雷亞爾優勢不大。皇馬既需要阿扎爾來穩定球權,製造空間,又需要有人能前插禁區完成進球。維尼修斯、羅德里戈、雷尼爾和約維奇能夠做到嗎?皇馬囤積了大量天賦卓越的年輕人,但是關鍵時刻卻發現無人可用。

結束語:

隨著年齡的增長,C羅也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刻,如果他還留在皇馬或許也不能保證解決所有問題。不過齊達內的戰術體系下,需要的是那個三連冠時的C羅,這成為了法國名帥的一個瓶頸。瓜迪奧拉用了多年的時間,方才在沒有梅西的情況下,打出一場精彩的歐冠淘汰賽客場強強對話。齊達內要多久才能找到新的前進之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