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特斯拉“无钴电池”的多线布局

  2月18日,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正在与宁德时代商谈,上海工厂生产的特斯拉将使用无钴电池。

  此前马斯克早就宣称过,要把特斯拉电动车电池中钴的使用量降为零,从而洗掉“带血电池”的名声。

  特斯拉在2018年第一季度发布的股东信函中曾这样写道:“我们大幅降低了每个电池组的钴含量,同时提高了镍含量并保持了优异的热稳定性”,“我们的NCA(镍钴铝)阴极的钴含量已经低于其他电池生产商用NCM(镍锰钴)811生产的下一代阴极的钴含量”。

  而据德国商报Wirtschaftswoche的一份报告,截至2018年,特斯拉成功地将Model 3电池中的钴含量降至2.8%。

  但透出消息的内部人士也表示,目前尚不知道特斯拉打算在多大比例的车型中使用无钴电池,且特斯拉不会放弃目前使用的镍钴锰三元锂电池。

特斯拉“无钴电池”的多线布局

  一、无钴电池是什么?

  无钴电池,简单说就是磷酸铁锂电池,只不过使用的是宁德时代的CTP技术。

  事实上,在去年的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宁德时代就推出了CTP高集成动力电池开发平台(Cell To Pack),即省去电池模组,直接将电芯集成到电池包。

  据宁德时代的说法,较传统电池包,CTP电池包省去了电池模组的组装环节,如此一来,电池包零部件数量将减少40%,体积利用率提高15%-20%,生产效率提升50%,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10%-15%,电池的制造成本会大幅降低。

  CTP技术的优点首先是成本低。CTP电池包本质还是磷酸铁锂电池,由于不需要钴金属,对比三元锂电池,成本更低,目前市面磷酸铁锂电池售价0.65元/wh,远低于三元电池0.85元/wh,CTP技术会促使动力电池价格进一步降低。

  其次是,安全性好。磷酸铁锂电池极少发生爆炸等事情,被人所知悉的便是,磷酸铁锂电池广泛应用于载人数量较大的大巴车。

  再次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与三元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只有一个缺点,就是能量密度不足。CTP技术能够改善这一缺点,由于电池包生产零部件数据的减少,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能够达到200Wh/Kg。

特斯拉“无钴电池”的多线布局

  二、特斯拉多线布局推动无钴电池发展

  实际上,特斯拉在电池的生产和研发上布局已久。

  2019年5月,特斯拉收购了超级电容和电池制造公司Maxwell,该公司拥有多项电池制造方面的技术和专利。

  成立于1965年的Maxwell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超级电容器、高压电容器,并专注于研发干电池电极,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客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工业机械、电子等各个领域。

  Maxwell的干电极技术表现出比湿涂层电极更好的放电能力,而且电池的负极和正极不使用溶剂。这种技术具有极高的负载率,可生成厚电极,并可以在不影响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情况下生产高能量密度电池。

  Maxwell表示,他们能将电芯的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 以上,未来有可能进一步增加至500Wh/kg。

  同年10月,特斯拉收购了加拿大电池制造公司Hibar Systems。

  12月,特斯拉申请了一项电池技术的专利,专利显示,通过使用新型化学材料,可以获得容量更大、寿命更长而且成本更低的电池。其性能将远远超过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与其他能源储存应用领域的锂离子电池。

  而对于电池的成分,特斯拉一直在推动无钴电池的使用。

特斯拉“无钴电池”的多线布局

  三、无钴电池有望进一步拉低特斯拉生产成本

  目前,特斯拉正处在关键阶段,如何降低成本是中长期的战略目标,那么降低锂电池成本就是核心关键。

  磷酸铁锂目前成本在0.65元/wh,远低于三元电池0.85元/wh,同时磷酸铁锂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将在低成本车型竞争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现在不少厂商利用磷酸铁锂的安全性冗余来弥补能量密度不足,例如宁德时代的CTP技术。

  由于磷酸铁锂电池近几年一直广泛应用于客车、大巴等商用车领域,所以国内磷酸铁锂产能本来就很充足,如果转向磷酸铁锂,不需要新建太多产线。虽然目前特斯拉还没有表示采用磷酸铁锂路线,但是从种种迹象来看,基本上是实锤了。

  如果最终落地,这也意味着LFP(磷酸铁锂)电池首度进入特斯拉生产线,有望进一步拉低生产成本,提高相关车型在中国的销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