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老上海十景,彩色繪畫版,琪偉、龔錚如繪畫


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位於上海香山路7號,佔地面積2500餘平方米,展示面積1100平方米,主要有孫中山故居和孫中山文物館兩個展示場所組成。孫中山故居是孫中山和宋慶齡唯一共同的住所,是一幢歐洲鄉村式小洋房,由當時旅居加拿大的華僑集資買下贈送給孫中山的。

上海港位於長江三角洲前緣,居我國18000 公里大陸海岸線的中部、扼長江入海口,地處長江東西運輸通道與海上南北運輸通道的交匯點,是我國沿海的主要樞紐港,分為多個港區,主要位於黃浦江兩岸、長江入海口南岸、杭州灣口上,我國對外開放,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的重要口岸。

外灘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 外灘全長1.5公里,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東面即黃浦江,西面是舊上海金融、外貿機構的集中地。1943年起,外灘的正式路名為中山東一路。 外灘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是中國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上海重要的地標之一。1996年11月,國務院將其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浦江上海市境主要河流。古名東江。上源為攔路港,主源來自澱山湖,過鬆江後始稱黃浦江。

上海城隍廟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長江三大廟”之一,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上海外白渡橋是位於中國上海市區蘇州河匯入黃浦江口附近的一座鐵橋,是中國第一座全鋼結構鉚接的橋樑,也是當今中國唯一留存的不等高桁架結構式橋,同時也是自1856年以來在蘇州河河口附近同樣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橋樑。

魯迅墓,位於上海市四川北路2288號魯迅公園(原虹口公園)西北隅。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逝世。22日,魯迅喪儀在萬國公墓禮堂舉行,後遺體葬於公墓東側 F區。

上海展覽中心位於上海市中心靜安區延安中路1000號,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現已成為全市主要的會議中心和著名的展覽場館,是對外交流的窗口之一,在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同時也是上海的代表性建築之一。 展覽中心屬俄羅斯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建成於1955年,共佔地93000平方米。其北靠南京西路,南面延安路高架,東起威海路林村,西到銅仁路。


蘇州河,長江支流黃浦江支流吳淞江上海段俗稱,民間一般認可的河段是:起於上海市區北新涇,至外白渡橋東側匯入黃浦江。有時也泛指吳淞江全段。 蘇州河沿岸是上海最初形成發展的中心,催生了幾乎大半個古代上海,後又用100年時間成為搭建國際大都市上海的水域框架。蘇州河下游近海處被稱為“滬瀆”,是上海市簡稱的命名來源。

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開埠後最早建立的一條商業街。它東起外灘、西迄延安西路,橫跨靜安、黃浦兩區,全長5.5公里,以西藏中路為界分為東西兩段。1945年,國民政府從列強手上回收所有租界後將南京路改名南京東路,靜安寺路改名南京西路。故廣義的南京路包括上海十大商業中心中的兩個:南京東路與南京西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