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科研戰“疫”(十九)】姚莉:公共衛生危機的科學治理

新冠肺炎”從一個局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演變成全國甚至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已經對並且還在繼續對我國經濟社會等領域,以及對社會各個階層、家庭和個人產生重大影響。黨中央高度重視這場對人民生命健康帶來直接危害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情繫人民群眾,多次聽取彙報,召開專題會議,組成領導小組,調配人員財物,積極應對危機。在這個過程中,國家治理體系的制度優勢得到了較為充分展示,中國抗擊疫情行動也多次得到世衛組織積極評價。自成立黨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以來,各級、各地黨委政府相繼成立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然而,在政策的執行過程中,部分地區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制約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進一步推進;有些幹部存在的不敢擔當、作風漂浮、推諉扯皮現象,公共衛生治理能力不足、效率不高的狀況等,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不小影響。為儘快遏制疫情,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所造成的次生和衍生災難,儘快恢復人民群眾正常生產和生活,筆者建議從宏觀政策、中觀對策和微觀舉措三個層面來應對此次公共衛生危機。

一、宏觀政策:系統治理思路之提出

“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這正是我們國家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制度優勢之一。所謂“大局意識”,是指採取舉措既要考慮本地區本領域防控需要,也要考慮對重點地區、對全國防控的影響,既要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又不能“各人只掃門前雪”、不顧念大局。全局觀念則是指,疫情防控不只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項工作都要為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提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跟全局相關,跟各項工作相關,跟所有參與這場戰役的同志相關。

為此,我們需要樹立系統治理理念。我們過去講社會治理,強調源頭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以及專項治理。疫情治理不好,容易引發經濟問題、社會問題,最終導致各類問題疊加。這就需要在把握原生問題的基礎上,關注原生問題所引發的次生問題。通盤考慮、綜合考量各類問題,確立主要問題、重點問題,兼顧次要問題,分門別類、統籌兼顧的解決各類問題。

系統治理理念是在考量傳統專項治理的侷限性基礎上提出的。專項治理的產生,源於既有科層治理的侷限。科層治理依託現有的科層制及其官僚隊伍,其能夠程式化地應對日常行政事務,但是,其治理效能低下。為此,專項治理通過確立單一目標與任務,解決科層制的日常惰性問題。但是,通過觀察此次疫情治理實踐,長期地推行專項治理可能給既有的社會秩序造成紊亂,尤其是應急狀態下。專項治理的目標單一性,使得地方黨委政府將注意力以及治理資源全部投入到專項事務中,從而導致社會治理的失衡。社會的需求具有客觀必然性,在既有的治理模式無法應對社會需求時,治理模式的侷限性就會充分暴露出來。因此,應急狀態下的專項治理模式需要儘快回應多元社會需求,需要在管控疫情的目標基礎上,確保社會正常運轉。

二、中觀對策:善用社會資源完善應急治理體系

本次疫情中,我國集中調配資源的強大動員能力和快速有效的基建能力得到了人民群眾的稱讚。但在“封城”後醫療資源進出統一調配的前提下,負責資源收取和調配的個別相關機構的低效、不透明和一系列錯誤延誤了重要醫療資源的發放。針對這種局面,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參與其中十分有必要。首先是在物資輸送統計分發情況急迫的當前形勢下,充分利用我國物流企業成熟的優勢,積極引入社會資源與衛健委等機關合作,將重要醫療物資運輸、登記和分發交由專業的大型物流公司或是具有大型物流管理能力的網絡購物平臺公司來進行,以其專業物流管理能力促進醫療物資的國內外採買、運輸、快速登記、整體調配和及時發放。這樣既可以解物資不足的燃眉之急,也可以讓因為疫情而並未充分運轉的物流企業充分發揮其作用。其次是充分認識人道救援組織的社會信用危機,建立完善的慈善捐贈管理系統。應該直面社會的監督,對相關機構進行調查和追責,對慈善物資進行有效的登記和發放,並對社會公開捐贈的細節,做到公開透明。其後,引入社會資源和技術力量,重構人道救援組織透明、公開、完善的捐贈管理系統,重塑社會對其的信任。再次是打通社會資源和其他慈善組織對點捐贈的路徑,促進民間組織的活躍度。在此次疫情中,一些社會慈善組織和小型的社會組織在醫療物資捐贈中做到了透明和高效,獲得了社會的認可。這些社會組織在捐贈時面臨的一些不必要的困難,筆者認為一方面需要解除社會組織慈善活動面臨的一些規則阻礙,暢通其直接捐贈渠道,釋放其能力;另一方面,應該在立法和機制層面給民間組織提供生長的土壤。從這些民間組織的經歷和經驗看來,慈善組織之間的比較和競爭能夠帶來社會組織的透明化和不斷完善,人道救援組織機構的優化也需要借鑑其經驗。從更廣闊的視角來說,以此希望能夠促進更多社會力量的參與,有利於實現真正的“共建共治共享”。

三、微觀舉措:嚴格評估風險,樹立全民防疫理念

當前,在全國人民的艱苦努力下,疫情防控取得明顯成效,在向好方向轉化。但與此同時,防控工作又在有些地方的個別領域出現盲點,如湖北、山東、浙江3個省的5個監獄發生的服刑人員感染疫情事件。監獄是人群密集的地方,服刑人員的行動受到嚴格控制。這類事件的出現,為我們敲響了預警之鐘,對於認識疫情防範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疏漏以及評估企業復工復產以及高校復學等方面,具有重要啟示:一是當前防控對象應不留死角,精神病院,養老院,看守所,監獄,戒毒所,兒童收養福利院等,應當立即引起各地防疫部門的關注。二是各地應當嚴格評估復工復產以及高校復學的風險。當前,全國特別是湖北疫情尚處膠著狀態,還沒有真正出現遏制疫情的拐點。我們要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基礎上,準確把握、清醒認識當前疫情形勢,繼續堅持最嚴格的措施,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堅決抓好疫情防擴散各項措施落實落地,切實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具體而言要嚴格落實中央安排部署,嚴格評估企業學校復工復產復學的風險,根據不同行業與不同系統確定相應復工復產復學的標準。在確保企業員工的安全健康前提下,靈活安排、自行決定復工復產時間,有序組織復工復產。各類學校特別是高等學校,要紮實做好開學後疫情防控預案,在學生返校之前採取網絡教學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組織好學生居家線上學習。三是公民個人的自我防護,全民預防理念的深入人心是打贏這場戰疫的落腳點和根本保證。本次疫情的暴發過程說明,公共衛生危機一旦發生就是對整個國家和社會的重大危害。因此,應對公共衛生問題最重要的是全民預防和早期應對。隨著復工復產的延續,出門、工作的全程都需要有防護意識,並採取相應防護措施。個人加強自我防護是全社會防控的最基礎的一道防線,也是我們打贏這場戰疫的根本落腳點。因此,疫情控制穩定或是結束之後,應該總結經驗和教訓,要形成真正務實管用的公共衛生公民應急和中長期控制的“指南”或“手冊”。按照公共衛生緊急狀態的不同階段、不同程度,組織不同部門的職能的專家共同撰寫。通過公共衛生公民應急手冊,最大程度的提升人民群眾的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取得戰役的最終勝利。

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面對這次大考,我們還有諸多需要總結與反思之處。但是,我們也要堅信,與世界上最強大的公共衛生系統相比,中國擁有得天獨厚的制度優勢,包括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以及社區動員等。相信經過這次大考的洗禮,中國公共衛生應急能力能夠實現飛躍式提升,“中國之治”與“科學之治”也會在其他區域甚至全球範圍內產生積極影響。


來源 :法制日報 學習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