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黃肉西瓜在市場上受歡迎嗎?

樂增武


說實話,黃肉西瓜相對紅肉西瓜來說在全國種植面積較小,整體面積不是特別大!

西瓜是我國非常重要的時令水果,我們生產和消費了全球80%以上的西瓜,主要以紅肉西瓜為主。

西瓜在中國的需求也經歷了幾個階段,從幾十年前的“有沒有”到“夠不夠”,再到“好不好”,現在很多消費者已經開始追求“美不美”!

這也就印證了“優質、安全、多樣、個性”是農產品的發展方向,從這個角度來說黃肉西瓜會逐漸增加,人們食用到黃肉西瓜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近幾年生鮮電商發展很快,眾多新奇特的農產品已經實現了“購全球、全球購”。黃肉西瓜也會隨著消費市場的轉變、流通方式的改變和購買方式的變化而逐漸走進大眾消費的視野。

河南農業大學選育了眾多優質黃肉西瓜,並在此基礎上選育了“紅黃乳黃”三色相間的“彩虹瓜之寶”西瓜,被很多瓜農和消費者成為“彩虹西瓜”或“彩虹瓜”,這個品種自面試以來,一直供不應求!

希望越來越多的優質農產品能夠走進大眾消費!讓生活更美好!











老蔣講種植—小農夫


小時候我父親為了養家餬口,販賣過西瓜,我們靈璧縣向陽村那邊盛產西瓜,所以父親都會開三輪車過去拉,然後回到我們鎮上面去趕大集賣,那個時候父親販賣的西瓜都是紅肉的,特別的甜口感好,小時候最喜歡的水果就是西瓜,我一個小小的人兒,都能消滅掉半個西瓜,小時候不懂的節制,吃的肚子撐的很疼,怎麼樣都難受無論是蹲到還是坐到都不舒服,太難受啦!黃肉的西瓜在小時候基本沒見過,後來出來讀高中了第一次在水果店看到切半個的黃肉西瓜,因為好奇就買了半個吃,吃起來也很甜,但是總感覺口感沒有紅肉的口感好,水分多,價格也比紅肉的價格要貴點,也可能物以稀為貴吧!但是市面上賣的基本都是紅肉的多,可能就是紅肉的更好吃些,說到這裡,我都感覺到有個紅肉的西瓜在我面前一樣,感覺到了甜甜的味道,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夏日早點到來,大家一起品嚐甜甜的大西瓜,希望大家生活也要像西瓜一樣甜


么兒麻麻


我是一個從事了二十餘年的水果小販,在這幾十年賣水果的生涯中,從手上賣出去的西瓜可以用不計其數來形容,但是,在這些不計其數的西瓜中,賣出去的黃肉西瓜卻只能算是屈指可數,我發現人們只要聽說或者看到是黃肉西瓜,絕大多數是不會買的,就算一不小心買回家,切開後只要是黃瓤的也會來退貨的;所以,黃肉西瓜在市場上是不受歡迎的,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三個:


一,在幾乎所有人的潛意識裡,西瓜都是紅瓤的,判定一個西瓜是否成熟的標準就是看這個西瓜是不是已經紅了,每次花錢買回家的西瓜,在將要把它切開之前最期待的顏色就是紅色,如果是把這個西瓜切開之後看到的是黃顏色的時候,在思想意識中產生的第一反應就是西瓜還沒成熟,在味覺意識中產生的第一反應就是又酸又硬吃生瓜的味道,所以,就算黃肉西瓜的味道再好,也會受到大多數人從思想意識和味覺意識上的排斥,總認為這樣的西瓜不好吃,從而產生不了吃這種西瓜的慾望的。

二,黃肉西瓜的口感其實是和紅肉西瓜的口感差不多一樣的,也是取決於它的成熟度,只有在它的成熟度最佳的時候,口感才是最好的,但是,黃肉西瓜相比於紅肉西瓜而言,判別黃肉西瓜是否成熟的標準卻更難掌握,因為,黃肉西瓜的黃瓤子也是從白瓤子的逐漸成熟後轉變而來的,但是白色和黃色是兩種相近的顏色,所以,瓜販和買瓜的消費者對於判定黃肉西瓜是否真的已經成熟的標準經常會存在很大的爭議,於是,也就經常會讓消費者們買回家的黃肉西瓜大都是成熟度還不夠、口感還不行的黃肉西瓜,這樣,自然就讓黃肉西瓜在市場上的消費者心目中產生了口感不好的潛意識。



三,目前,在市場上售買的真正的黃肉西瓜,數量還是很少的,僅僅只有少數幾個地區的種植和供應,比如臺灣的特小鳳西瓜等,不僅西瓜小頭個,價格比較貴,而且基本上還不是在溫度較高、西瓜旺銷季節的市場中銷售。

所以,如果要問黃肉西瓜在市場上是不是受歡迎?我的答案是:在大多數人的消費意識裡更喜歡紅肉西瓜,卻不喜歡黃肉西瓜!不知大家怎麼看?


圖片摘自網絡


知足常樂1284922


黃肉西瓜是西瓜家族的一種新品咎,是從臺灣地區引入的,這種西瓜的個頭比較小,多在三千克左右,而且含糖量特別高,生長期也比較短,果肉口感細嫩,入口即化,能快速為人體補充能量,減少疲勞無力等不良症狀的出現。黃肉西瓜雖然看到去比較有吸引力,營養價值也很高,但是這種西瓜的口感並不如紅肉西瓜出色,而且黃肉西瓜的水分含量比較小,夏天食用時,對身體脫水的預防不如紅肉西瓜出色紅肉西瓜和黃肉西瓜都含有豐富水分和胡蘿蔔素,所不同的是,黃肉西瓜裡面還多了一種“葉黃素”,以及其他的營養物質,因此呢,單從營養價值方面考慮的話,黃肉西瓜要比紅肉習慣更勝一籌。1、果實的大小主要決定於子房的大小和開花後20天左右果實的發育。在雌花剛開放的4~5天,是果實能否坐住的關鍵時期;在其後的15~20天,是果實體積增大的主要時期,增長量為整個瓜重的90%左右;果實成熟前10天,體積增加緩慢,主要是果實內部成分的變化。

2、西瓜果形不一,有圓球形,高圓形、短橢圓形和長橢圓形等。通常生長初期以縱向生長為主,中後期則橫向生長佔優。果實發育初期若遇低溫、乾燥、光照不足、營養生長過旺時,常產生畸形果。

3、果皮厚薄也是反映品種優劣的重要指標。除品種不同外,還和留瓜節位有關,留瓜節位低的果實小、扁於、皮厚、空心、纖維多。這與果實發育初期葉片數少,養分積累不足及低溫引起植株長勢較弱有關。對此,生產上多摘除第1個瓜,選留第2~3個瓜。其中尤以第3個瓜較好,瓜大皮薄。

4、瓜瓤色澤關係到品質及各地消費習慣的差異。其色澤不同與瓜內所含色素不同有關。紅瓤含茄紅素和胡蘿蔔素,且主要由茄紅素含量多少決定,由此形成淡紅、大紅等不同色澤;黃瓤則含各種胡蘿蔔素;白瓤含黃素酮類,與各種糖結合成糖苷形式而存在於細胞液中。所以各有千秋,根據不同喜好,都受歡迎吧。





黑馬一


我大家好,我是一個水果小販,相比普通的紅肉西瓜,黃肉西瓜在市場是不受歡迎的,有些市場根本就沒有黃肉西瓜交易,為什麼呢,原因有一下幾點!

第一,價格比較貴,因為黃肉西瓜是從臺灣引進的,對土壤環境要求比較高,屬於稀有品種,主要種植在沿海的平原地區,在我國,只有福建臺灣少數地區可以種植,不適合大面積種植,物以稀為貴嘛,通常我們紅肉西瓜1~2元每斤,而黃肉西瓜卻要賣到4~5元每斤,價格方面真的沒有優勢!

第二,口感方面,黃肉西瓜雖然營養豐富,但是吃起來並沒有紅肉西瓜水分多,在炎熱的夏季,紅肉西瓜才能更好的預防脫水作用!

第三,黃肉西瓜內含糖分比較高,不適合糖尿病等患者食用!

總結一下:黃瓤西瓜為何價格那麼高,並不是因為它比紅瓤西瓜好吃,而是因為它是屬於引進的稀有品種水果,營養價值比較高,但種植面積不大,產量比較少,所以貴!





吉安偉偉


黃瓢西瓜是西瓜中良品,俗稱“黑繃筋”,以沿海、平原種植為多,果皮黃中帶綠,有明顯的深綠色網紋,果肉金黃色,沙脆香甜,瓜香濃郁,風味獨特,但對地質要求較高,不易大面積推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黃瓤西瓜多少錢一斤吧!黃瓤西瓜的市場價格比紅瓤要貴,一般3~4元一斤。其實,在二三十年前黃瓤西瓜是比較多見的,那時候多是瓜農自己留種、自己種植,黃瓤瓜總是能混跡在瓜堆中。後來,因為消費者更喜歡紅瓤瓜,而且幾乎所有的宣傳手冊上的西瓜都是紅瓤的,因此黃瓤西瓜就漸漸被選擇淘汰了,而如今因為市場的需要一些特殊的黃瓤瓜又“復活”了。



藍彩兒


我們有果園都是自己種吃,市場賣黃秧瓜3到4塊



海邊櫻桃


黃肉西瓜小眾化,價格也不是很高,現在西瓜面積已經很大了,山東濰坊的昌樂,青州,海南等。推薦在不重茬的土地上種大姜



山東禾沐


在雲南地區偏少而且價格高,很多人想買個嚐嚐都望而卻步,如果價格和紅肉的一樣的話,一定會和紅肉的一樣受歡迎的!根本不用擔心銷量,但是這也僅限於我們這裡[害羞]




滇鄉小二


我們這是西瓜種植區。

黃瓤瓜根本就賣不出去,不是他們說的價格高,也不是稀有不認可,根本原因只有一個。

那就是不好吃。

我們這種專門黃瓤西瓜的根本沒有,偶然買的種子不純,一個棚內有幾個黃壤西瓜,最後也都是扔了。

一般西瓜只要不需要成熟,只要開始見到瓜瓤轉紅就已經有甜味了,成熟的越好越甜。

黃瓤西瓜,在沒有完全熟透以前根本就不能吃,我們這形容他的味道有個很貼切的形容詞“臊氣”

只有在完全熟透了的時候才會有一點西瓜的味道,但是比起來口感依然很差。

所以,我們這邊黃瓤瓜一般都是扔了,根本沒人要。

打算種這個的話勸你打消這個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