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最近權威機構調查95%的招聘要求35歲以下,那麼35歲以上的體制外人群該咋辦?

紫瀧闖天下


這個問題是典型的“販賣焦慮”。

95%這個數據幾乎可以肯定是錯的。因為實際工作環境中,35歲以上人群大量充斥在職場中,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所謂的35歲危機,嚴格的講,其實是“收入危機”。很多人在這個年齡段需要面臨事業瓶頸期與家庭負擔的雙重考驗。畢竟,精力與經驗能同步的年齡恰好是30-35歲,這個階段如果沒有在職級上實現升級,財富的積累沒有一定的沉澱。往後,會面臨性價比更高的年輕人在職場中的競爭。

對企業而言,並不是不用35+的人,相反,35+的行業專家級人員仍然會極受青睞。因為很多領域,沒有十幾年的沉澱,實戰,你根本搞不明白。標準化的企業培養的是一顆顆優質的螺絲釘。二三年一輪崗,這個制度很好,但執行過程其實非常艱難,畢竟,人都是求安逸的。因此,“輪崗”的結果與目標往往背道而馳,矛盾疊加,倖存者寥寥,這就造成很多企業內部培養的管理者很少,加上每年KPI的考核,對內部培養起來的管理者往往會有“恨鐵成鋼”的期待,又會造成極高的“陣亡率”,因此,企業往往需要選擇“外聘”。而這“外聘”的管理人員大多其實是在一次次“輪崗”、“升職”、“KPI考核”過程中離開原來企業,調整心態,在本行“堅持”下來的人。能扛過這些,仍在職場倖存,35歲+,要麼在基層十年如一日願意拿與年輕人一樣的薪酬,要麼已經身居中高層管理職位。

當然,現在很多大企業為了解決能力、經驗與“忠誠度”不匹配的問題。通過設置“專家”崗,提供與對應管理人員同等薪酬標準的方式來解決。這其實也是35歲+人群的一個很好的求職解決方案。因為,在這種設計中,企業和個人都會比較從容,企業可以吸取外聘人員的經驗,外聘人員也可以避免矛頭所向,一旦雙方融合程度合適,外聘專家完全可以直接順利轉崗,反之則可以超然離開,“收入”並不會受影響。

所以,事情是在發展與變化的,35歲+確實是一道坎,但並至於在職場中受到隔離。很多企業也在通過一系列方式、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畢竟,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試問,21-22歲大學畢業,作為小白,懵懵懂懂尋找職業定位,花去一兩年。然後,在某中意的崗位上沉澱,真要吸取經驗,少則兩年,多則三五年沉澱,然後就是面臨於企業,於個人的“性價比”與“收入”平衡問題。普遍KPI之下,輪崗、升級、跳槽幾乎是必然項,如此,跌跌撞撞又是二三年。這時終於熬到了中層或技術骨幹,年齡起碼也是30+了,接下來便是發揮能力,出成績,經驗變現的收穫期,如此,再三五年,驀然35歲+。這樣的35歲+會畏懼職場?而職場也恰好需要這樣的35歲+。

所以,所謂的要求招聘35歲以下,應該指基層崗位。


sicallee


這個問題我在別的帖子簡要回答過,這裡重新整理一下,給樓主提供個思路!

樓主提到的這個問題很有現實意義。今年本人即將年滿四十歲,幾年前我也想過這個問題,也曾經摺騰過,寫出個人經歷供樓主參考。

12年時我32歲,在一傢俬人的房地產企業從事技術管理工作,薪水還算可以。有一天突然想到一直在私人企業工作,歲數大了是不是工作就不保?想到這一身冷汗。因為那個時候公司除了高層領導過了40歲,其餘的同事歲數都相差不大。想到這裡打算考個監理工程師,這樣歲數大了可以去監理單位做總監(一般監理單位的總監歲數都較大)。

13年通過監理工程師的考試,想想還是心有不甘,習慣了有一定的薪水,到時即使做總監薪水不滿足想來也不爽。

此時以前的同事聊天,得知幾個同事去了國有企業,而且把企業福利描述的很美好,這時動了心思:趁著還沒超齡去國企混混?後應聘國企成功,13年進入國企。誰知道國企的福利迅速下降,工資特麼也低,不過想想算了繼續在國企老實的幹工作吧。

就這樣幹到17年,可總是稍稍有稍稍不甘,薪水沒上去,職位也不升。偏偏這個時候想體會一下做小老闆的滋味,從國企離職去搞電動牙刷的開發與銷售。市場競爭是殘酷的,被磨具廠耽誤,即使趕上風口出了成品卻沒有推廣起來。

18年知道了自己的能力,只能老老實實上班,後又加入打工行列至今。

看似上面一堆流水賬,但總結下來也挺有意思:

(1)13年從私人企業去國企後,原單位很多同事至今仍在原單位工作,也早就過了三十五。

(2)不在原單位的同事大多升到了更高的職位,囊括了:管理類、技術類。

(3)沒那金剛鑽不要胡亂折騰,尤其是創業,不要前半生掙錢,後半生還賬。

(4)一般技術類工作還是需要積累,一個大的公司很多都會職級並行,可以根據個人愛好選擇。


地產雜貨鋪


這種問題很好處理!堅持不帶新人,技術私有化。不教、不帶、不傳!說一個真事:本人互聯網技術崗多年,某年北京一做萬年曆的公司想進入遊戲行業,苦於招不到資深人才,我一看這公司就是想找個資深的人帶起來一波剛畢業的,再把那收入高的踹掉!這招數太噁心。後來想招我過去,要人的時候嘴甜的要命。一副跪舔姿勢。但是我明說了,我用的技術和引擎是屬於自己的版權,勞動合同之外需要另外購買版權費。


阿拉丁的承諾


以本人為例,因為我剛好35!不過我並沒有失業的焦慮,反而覺得正進入職業生涯的輝煌期!

我目前供職於一家外企,每個月都會接到各種獵頭打來的電話,當然我也在看機會。但是我對目前的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不僅收入在不斷增長,而且越來越輕鬆自如。而且就我目前供職的這家外企,基本上都是30歲以上的。而且我們這個行業的外企據我所知年輕大學生很少,基本都是職場老手。這說明什麼?說明老外才是精明,讓國內企業鍛鍊新人,等你有了一定能力經驗,立馬把你挖來,即插即用,而且福利待遇上臺階。那些只要35以下的企業要麼沒遠見,要麼就是等著小年輕去加班奉獻自己!


冥穿未來


除了極少數有特殊要求的職位,35歲基本就是職場剛剛開始。職場相當於馬拉松,而不是千米賽跑,女的要跑到50歲,男的要跑到60歲呢。35歲,離退休還遠著呢。對於35歲的職場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堅決果斷扔掉各種讓你焦慮的文章。

35歲還沒到管理崗,是絕大多數,注意是絕大多數職場人士的正常狀態!沒有什麼要焦慮的。在國企外企民企,35歲做基層的一大把一大把,難道這些人都要被裁員?開什麼玩笑,這些人就是社會的中流砥柱!

35歲的人最大的優勢就是已經不再青澀,他們熟職這個社會的法則,而且對業務也門兒清,同時精力也可以,正是中流砥柱。我就不明白,這個社會天天給35歲的人制造危機是為了什麼。

35歲的人,只要不傻,只要有一技之長,在不在管理崗,都是無所謂的,因為後面還有無窮的機會。這個年紀,值得焦慮的,是那些從一入職場,就知道傻傻幹活的人,在長達十年的職場時間裡,愣是沒有錘鍊出一種本領。

以我一些朋友為例,很多35歲的,不用等公司裁員,人家自己就辭職了,為啥,自己幹比公司還掙得多;比如有個銷售,由於長達十年都是和各種建材商打交道,現在去了一家經銷客戶做CEO了;還有個同事,十年裡每次公司宴請都是他點菜,好吧,現在做了個教人點菜的東西,賣瘋了。

所以,在不在管理崗不重要,重要的是10年裡,你有沒有練出來一招,就一招就可以了!只要練得好,天天練,郭靖就靠一招“亢龍有悔”就可以到達一流高手了,根本沒必要去什麼海沙幫任個副幫主,做管理者!


鵬鵬不是丁滿


除非技術要求很強的,經驗要求很厲害的,比如律師啊,老師,醫生類,會計,審計師的,其他很多崗位都是吃青春飯,體力活。既然你一開始就決定走體力活,那就別怪年紀大沒人要了。說句不好聽的,互聯網這個行業就是體力活,到不了一定的層次,再有經驗都不如年輕人肯幹的。有時候別說,35歲,社會上幹過幾年的都不想要,招個大學生給的錢少還老老實實做牛做馬,招個老油條要的錢多,還一直耍小心眼。

但是醫生啊,審計師那些經驗類的職業就不一樣了,企業很不喜歡要新人,很多時候寧願要退休返聘的,與其怪企業不要35歲的,還不如怪自己為啥以前不好好讀書(大部分人都是小時候拼命玩,後面想考編制都被門檻攔,一個讀書都不能自律的人,大部分單位都是不想要的) ?為啥以前沒有職業規劃?如果覺得自己快不行了,為啥年輕時候不去考編制?

別什麼都怪社會,和你一起長大的人有很多,特別是和你同一個小學的同學,社會層次是最接近的,為什麼人家活的滋潤,你活的那麼累?


請叫我逗鬥


要求35歲以下的職位,其實也只是一半一半而已,哪有95%那麼多,具體還是要看崗位吧。

那麼,如果你是過了35歲的那一半人,出路在哪裡呢?

1.將技術提升為能力

人的能力類型分為技術型,知識型和能力型。

技術型和知識型是比較容易被取代的,很簡單,我今天報了一門做視頻的課程,馬上就可以掌握一門知識。

我明天去學一門技術,快則幾個月,多則半年也可以學會,技術工人也非常多。

但能力型指的是溝通能力,思考能力,領導能力這些的總和,這不是一學就會的,需要你自己去經歷和磨練,並進行學習和反思,得出自己的一套工作哲學,慢慢內化為能力。

所以,先確定你現在的定位屬於哪一種,如果是知識和技術類型,那麼就要想辦法向能力型崗位靠近,比如管理層一般都是靠能力吃飯的,他們不搞技術,只發揮自己的領導力和溝通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領導類的職位,一般不限制年齡,而且年齡越大別人會覺得你的經驗越足,能鎮得住場面,能讓人心服口服。

2.成為自由職業

那些不去上班的人到底去哪了,其實只是成為自由職業罷了,比如我就是一個自由職業者,而且不出意外的話,這份工作我將會幹一輩子,也就是下半生我不打算給人打工了。

自由職業者的能力比較綜合,需要你自己找客戶和訂單,有文案能力和PS能力,較為得體的溝通能力等等。如果到了後期,自己想組建一個公司或工作室,那麼就要學會管理。

因此,不管是成為能力型領導,還是自由職業,考慮的都是一個人的綜合能力,能力上去了,就算年紀大了,一樣可以有賺錢的本事。


蘇樂愛寫作


最近權威機構調查95%的招聘要求35歲以下,那麼35歲以上的體制外人群該咋辦?

工作數十年來,經歷過各種招聘、考試、調動等等,也聽過不少人的工作故事,發現一個最突出的現象就是:歧視無處不在。

歧視體現在:年齡、地域、學歷、資歷、性別等等,幾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令人難以想象。

同樣是國家承認的學歷,非要分什麼全日制、非全日制。我就想不明白,既然覺得非全日制不行,那就乾脆取消算了,何必又要發個學歷證書呢?

不過就是招聘一名公務員,又不是什麼高科技、高技能、高層次,還非得要什麼碩士、博士,還非得要什麼35歲以下,甚至28歲以下、25歲以下。我就想不明白,這樣一些公務員老了之後,是不是就得退出公務員隊伍?可現實卻是,從來少見老了的公務員退下來,反而是有的不怎麼幹活,卻還拿高工資。

至於戶籍、地域的歧視,在一些大城市就更為明顯了。想想讀書的時候就有地域之別,卻沒有想到這樣的歧視一直延續人的一生。

既然是公開招聘,選拔的是能幹事、會幹事的人才,而不是混時度日、坐享其成的庸才。能幹事、會幹事的標準,就是德與才,為什麼非要加上那麼多的條件?這裡面究竟是為了什麼?

說到底,只能說明我們的一些選人用人制度比較僵化、落後,不能真正體現“不拘一格降人才”。要麼是覺得人進來之後,無法真正實現能上能下;要麼是現有的體制之間無法實現正常流動,相互壁壘較多。

一個社會的高度進步標誌之一就是人才的充分流動,而不是用各種各樣的條件加以限制。而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競爭,也就在人才的活力能否得到迸發。而這樣的環境形成,一方面需要建立公平平等的人才競爭機制;另一方面要完善社會保障機制,保障每一個人的平等社會保障體系。


碧翰烽


確定以35歲為界限,面向所有人。那就是公平合理的!

我們這裡招聘教師就是這樣規定的。那麼,為什麼以35歲為界限呢?有什麼道理嗎?大於這個歲數的人怎麼辦呢?公平合理嗎?

常言道:“三十而立”,就是這個意思。穩定了,成熟了,有本領了,一切都好了。

是的,一個人到了30多歲的時候,生活和工作基本上都是穩定的了;還有,他的技術已經有了一定的水平,本領也相當的成熟了;再者,從這時候到退休時,最起碼男的還可以工作25年,女的還可以工作20年。最後,如果歲數再大一點,還沒有好好地發揮能量呢,就該退休了。

那麼,大於這個歲數的人怎麼辦呢?把他們拒之門外合理嗎?

有這樣一個故事。兩個人都確定在1949年9月30日去上班,可是,這一天大雨傾盆而下。一個人冒雨堅持來到單位報道上班,另一個人覺得雨那麼大,第二天才去上班。結果,二人該退休時,冒雨報道上班的一個被定為離休,另一個被定為退休。於是,後者到處反映,僅僅只是相差一天,結果截然不同。看似沒道理,實則道理很明顯。

對所有人都這樣規定,那就是公平的,也是合理的。所有人都這樣做,那麼,一個人不同意,你也就沒有道理可講了。

如果把這個歲數標準定在40歲,那麼,大於這個歲數的人是不是也要提意見了呢?

道理都是相通的。

(個人觀點,僅作參考!謝謝閱讀。)


中小學教育者


這個問題的確提到了核心問題。

早前就提出延遲退休,並不斷強化就業,但招聘卻要35歲以前的,矛盾。

第一,經濟社會的火車頭。有句話: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一方面頂層設計準確到位。另一方面,也得有帶頭的。這個起模範作用的就是體制內單位。只有如此,整個社會才能推進。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體制內的只在後邊,讓別人在前,社會如何前進?

第二,招聘就業。如果翻開招聘啟事,體制內招聘估計絕大多數都是35歲以下。或將知識年輕人收編入體制內。35歲以上就業或再就業人員只能體制外收編了。就業的難度就在35歲以上。因此,強調就業,實際上就是體制外收編。

第三,延遲退役,補缺社保。提出延遲退休,在於補缺社保。這個道理似乎還是有邏輯的。但原定於2017年出臺相關文件的,但現在至今未出臺。一方面出爾反爾公信力降低,另一方面是否確有困難?就業難?又同時人才缺。或者每年大量人才湧出,而又缺人才。可謂比較滑稽。

因此,別說35歲的人才,就是包括35歲以上在內的所有人才,在缺乏人才的面前,好像也沒啥好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