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生活本來就是一地雞毛?說法對嗎?

來一盒中華


年少時總以為生活便是藍天白雲,你我愜意瀟灑,天空任我飛翔。長大後才知道很多事情我們總是無可奈何,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即要上班努力掙錢又要照顧寶寶兼顧家庭。好想自己可以分身,能把所有的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可是生活依然一團糟糕,我們像是走在鋼絲上得小丑,進退兩難。我們的生活終究是那一地的雞毛,但是我們依然要微笑面對。

雙十一過後,正值快遞高峰期。天不亮的時候,快遞人員就早早起床,準備投入一天的工作中,接單分單送單忙的不亦樂乎。寒冷的冬日,他們也只能在露天的廣場分單,為了儘快把單子送到客戶手中,中午只能一邊分單一邊吃餡餅。他們拼命掙錢,只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可誰的生活容易,誰的生活不是一地雞毛,他們努力的樣子亦是冬日陽光下最美的風景。

公司正在維修,年邁的老人推了整整一車沙子,吃力的上坡,那個大坡嘗試推了好幾次才能上來。即使冬天這麼冷,額頭的汗珠依然流了下來。他這樣的年紀幹這樣的活吃力的很,可是依然每天堅持。我們總像是掉在湍急的水中,抓了一根生命稻草不得不奮力上前,誰的生活容易,誰的生活不是一地雞毛。

餘華在《活著》中寫到,如果你的世界,沒有痛苦的害怕,沒有尊嚴的擔憂,沒有富貴的貧賤,沒有暖寒的交替,沒有外貌的困擾,沒有男女的區別,沒有你我之分,沒有生死顧慮,你才會離"真正的活著"越來越近。誰的生活不是一地雞毛,可我們依然選擇最有意義的方式活著……




年少拾光


如果看到的是一地雞毛了,那哪裡還叫生活,要麼是生存都困難,要麼是自己不會打理或者思想出了問題。

生活這個定義和範圍實在是太廣義了,日常生活中的學習、行動、工作休閒、社交、娛樂、個人、家庭、社會那都叫生活,它不是生存,而是比生存有更高層面的狀態。

很多人嚮往的是家裡有礦,盡享良田美池桑竹之屬,而有這種想法的大多數人生活都是不滿意,就像前面提到的看什麼都是一地雞毛。

生活是什麼,我認為生活是在自己的合理要求下能通過自己的勞動所獲得的滿足。這就是衣食住行、是努力工作、是社會交往、是家庭、是奮鬥、困難,為了自己的幸福的意義而存在。也是對我們一生的追求的一種詮釋。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把自己的生活過得詩意、田園一點吧,這樣你眼裡看到的是幸福、是鳳凰。



愚茶1974


不邀自來,請諒解。

看到這個問題,情不自禁有感而發。恰巧,今天讀到一篇文章,裡面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你看到的疾苦都在人間,何曾見過地獄的模樣”,一句話說的叫人無法反駁,誠然這句話說的恰如其分。見過的疾苦,經歷的磨難,都是在這世間,所有的地獄的種種都是人為加上去的,沒人知道是真是假,畢竟我們都還在這個世間所努力。

或許我感覺,這種問題適合我吧,從小生活在西北這邊,貧瘠和荒涼也恰恰是我們這兒的代名詞。歷經的種種,有些與人道還會有疑問的聲音。當然,這些已經都習慣了。然後,緊接著伴隨的便是成家(地域風俗,二十多歲不成家,已然犯了眾怒),凡此種種,一樁一件,我都感覺很應景,生活本就是一地雞毛。

個人愚見,感覺很悲觀,不過於此相反的便是,我仍有抱負,原生活如你我所願[祈禱]





講給我聽的故事


生活本來就是一地雞毛,我認為這就是生活的本質,生活本來就是煩瑣的事物圍繞著。

詩和遠方的浪漫生活我認為是大部分人的追求,可是生活的本質就是柴米油鹽的鎖事。

關鍵是能不能把一地的雞毛捆成漂亮的雞毛禪子,去披荊斬棘的挑戰,追求自己那美麗的夢想。

一地雞毛的生活,是很多人都要面臨的一種狀態,而這種狀態持續的程度是非常漫長的,關鍵是看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臨。

一雞雞毛的考驗,看你是否能通過。


血鎖六界


不對,生活肯定很美好,一地雞毛,在樂觀人眼裡是生活的一種樂趣,一種情趣,而在悲觀主義者眼中就是無法過去的坎。心中有美好,眼中就有希望



luckylu


生活原本就是一地雞毛,區別在於有人把雞毛做成了毽子當成商品當成娛樂,所以樂此不彼。有人把他當成垃圾每天去掃。。。那個更快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