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正视!!国内电影和韩国电影的差距

前几天,百花奖的获奖人选,闹得沸沸扬扬。一干貌美年轻的小鲜肉们,眨巴着眼睛挤下了一个又一个老戏骨。我是没有意见的,毕竟前浪在逐渐休整,后浪要起是必须之势。我只是觉得,这后浪的起势之姿,有些难看而已。 在电视剧里活惯的漂亮娃娃。拉到为真实服务的电影里,难免不接地气。不接地气就罢了,你还偏偏给他颁个最接地气奖。嘿,这可不是笑话人嘛。怪只怪中国电影市场目前只为票房服务,明星号召,粉丝经济。不懂电影的出钱,半懂电影的导戏,十天半月作品就速成。电影也学淘宝卖单来“跑流量”。只卖现货,不管售后。 和朋友说起这个话题。就此提到了韩国电影。她说“你看韩国几乎没有用爱豆来拍电影的。爱豆再漂亮,也是另一个圈子的事儿”我说对,可是中国有些电影人就拎不清。这两年,由于政治因素。韩国娱乐明星对于中国市场的影响开始弱化,尤其是在今年的“限韩令”出台之后,这种现象达到一个高峰,同于也一锤定音一个结局。“国家面前无爱豆”让韩国娱乐圈丧失中国市场成了一个必然。然而就在韩国各大娱乐经济公司股价走低的同时,韩国的另一部分影视文化—电影。开始在中国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从引起韩国全民讨论狂潮,最后使得政府立法的《熔炉》开始,再到角逐奥斯卡的《小姐》,最近的丧尸片《釜山行》,无一不在中国的各大社交平台上引起讨论浪潮。揭发,抨击,残酷,黑色幽默。对比中国电影市场的处处开白莲,韩国电影对于人性的反应,现实的批判讽刺,让中国人觉得新鲜和深刻!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问“为什么中国拍不出来这样的好电影?”是因为成本吗?众所周知,韩国电影以小成本著称,一部《恐怖直播》的制作费用还比上国内一些演员的出场费。是因为导演吗?韩国导演固然名誉在外,可是中国的好导演也是个个都蜚声国际。是因为受众吗?中韩两国的观影人群都偏向年轻化,都对世界有着独立的判断力和认知力。是因为演员吗?韩国的老戏骨刻画起人物来入木三分,可是中国年轻一代演员都已经开始越来越细腻。中国电影票房一路走高,以前挤破头还进不去的亿元俱乐部,现在几乎成了一种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准了电影市场这块肥肉,不约而同的进行捞金行动。商业化,泡沫化,这就是中国电影的症结所在。 我并不是想抨击什么。从一个观影者的角度来说,走进影院,想好好看一场电影。最后发现都是浓缩版的偶像剧,这着实让人不好受。韩国电影学院培养人才的制度相当严格,从学校出来之后,整个电影行业对于好片的要求,也是半点不容沙子。行业在不断的做出标榜,国民的审美素养因此不断提高。一有烂片出现,必定会到扑街的下场。 中国并不缺好演员和好导演。缺的只是氛围。氛围缺失,所以有些根本不懂电影的人,拍着一部又一部的烂片,却能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追捧。氛围缺失,所以没有人来告诉演戏不会动眼睛的小花小草们,你这个表演太过肤浅,根本没有刻画出人物。氛围缺失,所以观众只管饭后娱乐,认颜看电影,不追究其到底有没有价值与深意。外行人耀武扬威,内行人心生绝望。这几乎是一个恶性循环。 百花奖几乎是一个讽刺。整个电影行业的弊端一看便知。其实并不是针对获奖的漂亮人儿们。漂亮的人也可以演好戏。看王家卫拍金城武和梁朝伟。神经病也可以演的如此清新脱俗,令人心疼。只是,漂亮并不是没有演技的理由。某些粉丝口中所说的慢慢来,演技需要磨练,那是演员需要自己私底下去做的功课。而不是拿着天价片酬消费观众。说到底。有人请他们来当花瓶,才有毫无意义PPT。韩国的电影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你演戏演得烂,我就不请你。为什么?因为我要拍的是引起共鸣电影,不是走马观花式的路边风景。这是整个韩国电影打造起来的规矩。这个规矩使得韩国的电影能不怕政治,不怕观众,不怕不赚钱。究竟什么时候中国电影市场才能安下心来好好的做电影。这是一个问号。但是,中国电影的老一辈还没有放弃,年轻一代的好电影人在拼命努力。我们依旧不能对它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