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推敲”典故傳千古 詩人身後葬資陽

許多人都聽說過“推敲”的典故。但鮮有人知道,故事的主人公賈島在資陽染疾卒於任上。

賈島初赴舉,半路上,想起前夜即興寫成的那首小詩,覺得“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中的“推”字用得不夠妥帖,或許改用“敲”更恰當些。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不覺進了長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這個樣子,都感到十分好笑。韓愈在旁立馬良久,告訴他:“作‘敲’字佳。”兩人並轡而歸,共論詩道,流連累日,成布衣之交。

出身貧寒的賈島企望從政,實現人生價值,但屢屢失意。唐武宗年間,賈島因事被逐出京,任長江縣(今遂寧市大英縣)主簿,後改任普州(今資陽市安嶽縣)司倉參軍、司戶參軍,在四川度過了人生最後的6年。

普州地處川中腹地,境內石刻“上承敦煌,下啟大足”,素有“中國佛雕之都”的美譽。賈島到任後,常去南門外的南樓讀書作詩,留下不少詩作,最有名的是《夏夜登南樓》:“水岸寒樓帶月躋,夏林初見岳陽溪。一點新螢報秋信,不知何處是菩提。”表達了身在異鄉、前途迷茫的孤寂落寞。

會昌三年(公元843年),賈島身去,享年64歲。死之日,家中無一餘錢,只有一頭病驢和一張古琴,讓人為之一嘆。賈島去世後,夫人劉氏按其遺願,把他安葬在普州城南的安泉山麓。如今,其墓仍在,呈半圓形,長12米,寬、高各3米,砌石為垣。四周用石條壘砌,墳頭和周圍雜亂地生長著各種竹木,落葉滿地。墓前有一青瓦木屋,名曰“瘦詩亭”,乃古人為紀念墓主所建,旁邊立著幾塊憑弔的石碑。這個古亭現是安嶽縣文物保護單位。(四川日報記者 吳憂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