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感覺中醫理論與IT編程似乎有高度相似性,有高手來賜教麼?

王三48595456


可能是深度學習吧,目前深度學習很多內容的可解釋性其實並不好。很多情況下都是有用即合理。


墨羽茗


正好,我是一個程序員,我也自學過中醫。這個問題我還是很有資格與感受來回答的。

此文我有感而發,若你只想看結論,直接文末看就行。若想看為什麼有這個結論,請看過程

首先從歷史發展來說,因為他們都是在原本很基礎的理論上發展而來,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複雜,正常人很難從最原始的理論來解決新問題。所以都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抽象”,“封裝”和“繼承”

下面簡單說一下:

1,首先,先說編程,你懂編程,那我一些專業術語就不解釋了,你能體會。

編程或者說計算機科學,一切源於0和1,因為它倆組成了不同長度和順序字符串,這個字符串能代表不同的信息,所以發展出了彙編語言。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彙編語言雖然最接近機器語言,但是難以理解,使用起來也困難。於是開發出了C,編程效率大大提高, 後來又有Java出現,在C++的基礎上更加抽象,封裝性更好。再到現在python,ts等更高級的語言。 回顧歷史你會發現就是因為之前的太冗長了,使用不方便,才會推動使其不斷降低使用門檻的同時更快速的解決問題。

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會編用python一點程。但是他們能做到更好嗎?不能,因為他們侷限於這一個工具,及其提供的API。 程序員要提高自己,最後還是要學 《編譯原理》,《離散數學》等最基本的原理,及其發展出來的 《計算機網絡》等課程,如此這般,當遇到了工具功能不夠的時候才能開發新工具。比如計算機系統的歷史演變

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需要每一個程序員都需要精通匯編,硬件,安全,人工智能,應對未來可能的技術升級嗎?我覺得是否定的,大多數人能用好現有工具解決實際問題才是現實的,比如開發app,網頁,運維等。

所以,一門科學的發展,一定有簡化版本能讓人快速學習使用。才能發展得好。

2,再說下中醫

看我接下來的話,一定要拋棄掉我們高中學習的理科知識,重新思考一些問題:

(1)什麼是科學?

(2)科學等於一定正確嗎?是真理嗎?

(3)我們自己現有學習到的科學理論真的是全面的嗎?

(4)我現有的理論不理解新的理論,那這個理論就真的是錯誤的嗎?

這是我大學思考過的問題,經過我的實踐和思考,這是我的一些結論

(1) 科學,指有系統理論,有專著的一門學科。

(2)真理是指一定正確的事,但是一門歸納出來的學科,不一定就真的都是對的,所以科學不等於一定正確。學過化學 燃燒的同學應該還記得歷史上不同時期的燃燒理論,當時認為對的科學是有可能在後來被推翻的

(3)我小學畢業的時候,認為我已經會計算各種多少隻腳判斷有多少隻雞鴨的問題了,感覺知識都被我學習完了。然後初中學了化學:我一眼望去,滿世界是怎樣的組成我都清楚了,知識都被我學習完了。然後高中,大學,研究生,工作。每次到新環境都會驚歎自己之前的認識太淺薄。 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當前的認知很可能是高傲的,不足的,也不易一定正確的。

(4)問題3 已經明確了自己不理解一些東西是很正常的。那作為一個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人,不理解《中醫》這個沒學過的學科不應該是很正常的事嗎

有了第4點的結論,問題就好解決了:去學習中醫,瞭解其發展和歷史不就好了嗎?

言歸正傳,中醫是怎麼樣的呢?我類比編程來說:

a, 它的基礎是陰陽,就是抽象出來的0和1,它的組合變化就像組成計算機世界一樣構成了我們紛繁的體質和身體狀況

b,五行,不是真的指金木水火土五個東西,而是抽象出來的5個概念,符合該概念的東西表現出類似的性質,比如,脾—五臟,黃色-五色,甜-五味,小米-五穀,嘴唇-五官………都被抽象歸納為土

c,就像我們不必用匯編語言來寫app一樣,我們也沒必要用最深最細的理論來使用中醫,用在其基礎上推論出來的五行理論就好了,就像數學上加法推導出了乘法再弄出了指數一樣,有些問題沒必要只用加法了,用乘法和指數一樣的結果還方便快捷

綜上:中醫和編程有啥共同點呢?

1,都是相對獨立的學科,沒有了解學習過的人是很難理解和使用的

2,都發展出了自己的子學科,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要花很多時間學習

3,都發展的太多,以至於有抽象封裝的現象存在

4,外在表現都接近“玄學”,你想想,你拿著現在的手機在宋朝皇帝面前刷劇,和家人視頻電話。他們會不會覺得你很 玄學? 中醫同理,

一切不理解卻又真實有效的玄學,只是自己掌握的知識不夠罷了


劉and磊


我曾經是bat公司的程序員,因為身體原因現在在家養病和學習中醫。中醫理論有陰陽五行,基於陰陽(陰陽,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五行(金木水火土),結合天時(季節氣候變化)地域(東南西北中)),情志變化(喜怒思悲憂恐驚)),組成基礎理論,再結合藥學(神農本草經)和診斷學(望聞問切,脈診,面診),即可治病,此外,還有祝由科(這是巫的一種,道教仍有傳承)。天時,就是五運六氣內容,由天干地支組成,每個甲子裡六十年有不同的氣候偏差,氣候偏差可引發疾病。它只有涉及到天時(天文學)的時候才是異常精密的,其它時間講的都是一種指導方向,是一種思想和道理(道),中醫實際上是講的人和天地的關聯,是一種類似於哲學的東西,它需要的是一種悟性。而編程,更多的是像在做工程,是一個建設過程,有不同的工具,首先有一個藍圖(需求文檔),然後組織一批人,根據軟件工程規範,和設計模式,寫成代碼。然後翻譯成機器(或虛擬機)能夠理解的格式,再打包成某種格式。最後由機器按步驟執行。編程是一種創造性工作,屬於製作過程,不允許出現差錯。而中醫是一種哲學,在指導下糾偏,和養生。中醫治病過程更像是編程裡面的調試,需要經驗,也需要大方向的指導。所以它們並沒有什麼相似的地方,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天一閣圖書管理員


作為一名程序員。我認為中醫更像log4j和debug。專門找出身體免疫系統的漏洞,然後治好,讓程序恢復穩定。而西醫就像try catch拋異常,當程序運行不下去報錯了,找到錯誤改正就行,實在不行就往上一級拋,只要程序正常運行,不管程序有多不規範,混亂,魯棒性有多差都無所謂。

但是相比之下,我不喜歡中醫西醫之分我更喜歡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之分。傳統中醫藥物混亂,傳統西醫一樣醫死華盛頓。但是現在科學發展,我們應該辯證看待這個問題,而不承認一個否認另一個。沒有人規定西醫治病不能用中藥,也沒有人規定中醫治病不能用西藥。只要能治病,我管他是黑貓白貓,甚至一起用效果會更好。

在現代醫學中,中醫一樣有發展西醫也一樣發展。但是各自依然具有侷限性。舉例,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效果就非常的好。屠呦呦先生也說過中國的醫藥學是一座偉大的寶庫。西醫也出現了類似換頭術,斷指再植等醫學奇蹟。

所以我認為,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不管中醫西醫,能治病就是好醫。


塔寨林宗輝


不請自來。

中醫我不懂,編程懂些,編程是嚴謹的,語法錯了一個標點都無法編譯通過,每一項功能都是由數據算法推導出來的,每條語句意義都很明確,一點點假都作不得,一點點謊話編譯器都不認。

請問中醫是這樣嗎


地球體表精修技師陳


我同時學習中醫和操作系統,覺得中醫更像是操作系統級別的方法,而西醫偏向於硬件


Mr現實主義浪漫精神


有趣的問題,我來戲說一下。

一 能量

人:食物轉化生物電(高壓或低壓),經脈通暢、陰陽平衡,

IT:直流電(12V、9V、5V、3V……),電路正常、電流平穩。

二 控制

人:高級數控,大腦意識控制軀體,丹田經脈元氣飽滿則四肢靈活,人體無病。

IT:低階數控,CPU機器語言控制外設,程序合理條件循環則無bug,設備正常。

三 編譯執行

人:陰陽二氣相生相剋

IT:二進制數字電路,程序管理。

四 病毒

人:害怕病毒細菌

IT:害怕“病毒程序”和“木馬程序”

五:發展

人:高級智慧生物,人類對自己、對宇宙仍然無知(比如中醫理論對人體的闡述)。

IT:仿生學制造出的機器,隨著人類的進步仍需努力改進。



易末


天龍八部道出中醫和西醫的區別。

1、中醫就像喬峰,遇強則強,不管是誰,不管對方用什麼招式,最後殺招都是一套降龍十八掌打過去,未嘗敗績。

2、西醫則像姑蘇慕容,以彼之技還施彼身,但慕容復要做到這樣必須首先修煉百家功夫,對已知的武學很熟,才能做到還施彼身,如果遇到不知道的武學他也做不到還施彼身。

兩位都是武學大牛,喬峰的打法需要堅強的內力和很高的天賦作為支撐,就像中醫也需要天賦才能做到一個好中醫,

慕容家的還施彼身的盛名是祖先慕容龍城的斗轉星移形成的,只是他的後輩沒有把斗轉星移練到化境,不得不蒐集天下武學,提前研究,維持著慕容家的威名。假如慕容復的父親慕容博也能把斗轉星移練習到他祖先的境界,他又何須偷學少林武功,慕容復又何需在關鍵時候需要王姑娘的指點,一套斗轉星移打的對方不知道東西南北。

因此,喬峰和慕容龍城等天賦高的人適合中醫打法,幾千年不管什麼病毒,都是一套理論體系開中藥,就像喬峰、慕容龍城不管面對什麼對手,用好自己絕學就搞定一切。

對於天賦低一點的,就按照流程提前研究學習病毒特性、發病機理,研究特效藥,就像慕容復提前研究天下武學,掌握其剋制的招式,實現還施彼身。

因此,兩種練武模式沒有高下之分,只有適不適合個人的問題。但目的都是相同的,把武練好。


二胡娛樂影視


我是程序員(10年以上從業,年薪90W,應該還算資深),我們講究量化,精確,可復現。 和中醫在這些方面略有不同。


84年的小孩


只要能治好病,中醫就算沒理論,也不影響中國人用中醫。就如沒牛頓出來之前,也不影響中國古人用錘子,用鋸子,用釘子,用帆船等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不是理論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要中醫能治病,你們硬要說無理論,我相信在將來的某個時間人類會出現中醫‘牛頓'。說白了,科學都是人類一步步總結經驗之路,是先有理論還是先有實驗。實驗都成功了,理論找不到,人類就慢慢找吧。玄學就是沒理論支持的經驗,只要有人信它還在用它做事,玄學就有存在的意義,不然它也就自己消亡了,可這樣說嗎?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