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疫情時期,和父母吃飯時你會使用公筷嗎?為什麼?

深圳百姓共享教育


如果只是和父母一起吃飯的話,我想我不會用公筷。新型冠狀病毒主要傳播方式是呼吸道傳播和接觸傳播,但病毒通過飛沫、直接接觸等方式汙染到蔬菜、肉和水果的幾率很低,且病毒在溫度56℃狀態下、30分鐘就能被殺死,我們平時炒菜、燒水等溫度能達到100℃甚至更高,一般的烹飪手段基本可以殺滅病毒。我們和父母朝夕相處,基本生活在同一空間裡面,我覺得更應該做好的是全家人一起的防護,勤洗手,儘量避免出門,不得已需要出門時戴好口罩,平時生活中新鮮蔬菜、水果不要放置太久,暫時不食用的肉類要冷藏或冷凍。不要生食,蔬菜、肉類應做熟再吃,水果儘量削皮,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以上就是我的觀點,謝謝!


阿輝有料


今年過年,我爸媽還有弟弟們都是來我家過年了,弟弟來之前在京東上訂了消毒櫃。我覺得也是有必要就收下了。因為家裡寶寶才3歲,一下子多了好多人,尤其是幽門桿菌。但是吃飯的時候,我弟弟要求用公筷我沒同意。一是太麻煩了,二是覺得自己爸爸媽媽又不是生了什麼傳染病,不用這樣。然後我爸媽弟弟們不會給寶寶夾菜,也不會用他們的筷子餵食寶寶,我爸媽對這塊意識比我還好。洗過的碗 筷子都會進消毒櫃消毒,寶寶有專門的餐具,不跟我們用同樣的碗筷。


安吉是我寶


我覺得和父母一起吃飯就沒必要用公筷了,雖然你覺得這樣很衛生,但一定程度傷會傷了父母的心。本人有個小小的潔癖:就是筷子,調羹,水杯,反正往嘴裡送的東西我都不喜歡和別人共用。以前和同學、同事在一起時,有時筷子不夠,或者是對方很熱情的要用她自己的筷子夾菜給你吃的時候,我就很嫌棄[捂臉],但沒有惡意哈,只是自己心裡會覺得彆扭。還有一次,我的水杯被老媽喝過後,我就立馬去沖洗了一下,剛好被她看到了,她就生氣的說:我就這麼髒嗎?當時的我好尷尬,好難為情啊。所以只要和父母在一起,我都不會那麼講究,只要他們高興就好。


小芒果8312


我們家3代同堂,婆婆80多歲了一直和我們一起生活,抽一點菸,喝一點小酒,身體健康,就是有點瘦,是個九斤老太,大概就是人們常說千斤難買老來瘦吧。

婆婆是個退休老師,平時喜歡打麻將(我們家打麻將是歷史淵源的),和大多數人一樣贏了高興,輸了就不開心,我們得開導她,“都多大年紀了,有人陪你玩就不錯了,拿錢買樂,輸了就輸了,只要不老年痴呆,否則工資都不夠請保姆。”也和大多數老年人一樣喜歡看養生節目,好在有一個醫生舅舅,常常告誡她,只要吃好喝好玩好心情好,有病看病,不要相信依賴營養品,我們的話可以不聽,醫生說的不得不聽,家裡就省下了一大筆開銷。

老太太也有自己的固執,嫌麻煩。以前我們家都不用公筷,過年孩子在家,嚇呼她說:“我們年輕被感染能治好,你老了被無症狀感染了就是死,必須用公筷,以後都用。”我們的話可以不聽,孫子的話必須得聽,而且可以隨便說。以後我們家會保持這個好習慣。


寧國陳姐


沒有和父母同住,不能更確切的來回答這個問題,現在我們一家三口在浙江寧波,自從疫情控制開始,老公和兒子都沒有出去過,我因為要上班天天都得外出,單位還好,每天有口罩發,也有手套,每天都在測量體溫,我們是超市,包括顧客進門都有專人在測量體溫,保護措施做的還是不錯,下班回家小區要看出入證也要量體溫,回家老公把飯做好了,我光吃現成的。老公也沒有因為我在外面上班而讓我單獨使用碗筷,洗碗也是用開水先煮的。我們都是30左右的人,我給老公說增強抵抗力才是最主要的,家裡蔬菜水果沒斷過。老天保佑,這段時間都還好,也沒感冒之類的。但如果像我這樣在外面上班,還要回來和父母吃住一起的話,我肯定會讓父母另外備碗筷給我,也儘量錯開和他們吃飯的時間,畢竟老人抵抗力差,還有基礎病,自己注意下不是壞事,是為了老人健康著想,疫情當下,該注意的還是要注意的。


一念之間212669981


我自己反正特別不喜歡筷子吃飯舔筷子的行為,我對口水比較敏感。每次看著別人舔過筷子在夾菜我都會極度不舒服,會一直盯著腦海裡重現畫面。然後就沒胃口。對於再親密的人我也是這樣。其實我很想提議父母用公筷,但是我怕他們覺得我嫌棄他們。所以我都會選擇忍耐,不看他們舔筷子。我非常的提倡用公筷,我覺得這樣既衛生又舒適。如果你的家人不介意,你可以吃飯的時候用,疫情期間我覺得更有必要。但因為我所在的地區不是特別嚴重,而且我們家都不出門,感染到的概率很低,所以我沒給父母提議。


一點也不搞笑哈哈哈


疫情期間沒有機會和父母一起吃飯,我們沒有在一起,也沒有在一個城市,今年春節早沒打算回家過年。想春節以後立春回家,結果疫情出現了,我也沒有回家看望母親大人。所以,沒有機會和母親一起吃飯。

但是春節的時候和孩子爺爺奶奶一起吃飯,我們沒有用公筷。那時候我們的城市管的不是那麼嚴,本來中國人就習慣一起吃飯,不像外國人那樣分餐。在古時候有疫情的時候也沒有分餐,中國也沒有像歐洲那麼大規模的因為疫情死亡記錄,這並不是說中國自古沒有疫情,而是說中國自古在面對疫情方面都有有效的方法。這大概就是上帝給中國人獨特的禮物吧。


甜美小羊


這段時間跟父母在一起吃飯還真沒使用公筷,因為好多年沒有這個習慣,我們一家三口人吃飯沒有人在碗中撥來撥去,沒有人接觸外來人,買菜都是我一人去一人回,口罩手套必備,回來洗手酒精消毒,我們城市不是特別嚴重,疾病防控措施很到位,所以疫情期間我跟父母吃飯沒有使用公筷,但是這僅僅是對於我,對於我的環境,我的城市,如果您在重災區,必須接觸外人,還是希望對自己對家人負責,不是傷人的問題,使用公筷對於您和家人很重要!


佟彤401


因為我是比較早回家過年的,我回到家的時候還沒有聽說病毒的事,所以那個時候的我們這裡應該還沒有病毒,我回家的時候還沒有春運,這時候就算有病毒,病毒應該還沒有擴散,病毒是在春運時候擴散的,我在家都已經呆二十幾天了,最長潛伏期14天來算,我也可以確定自己沒有被感染(父母在家農村),所以我會和父母吃公筷,如果可以確定自己和家人沒有被感染是可以和父母吃公筷的


了一奧廖


你吃飯時有使用公筷的習慣嗎?

大多數人表示與家人吃飯沒有用公筷公勺的習慣,原本就是一家人,用公筷顯得太生分了。中國人歷來的飲食習慣,就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聊天,這是一種親情的體現,提出用公筷,實在有點傷害家人的感情。


一般都會這樣說

“自己家人就沒必要了,如果是跟朋友、同事吃的話,還是用公筷公勺,畢竟乾淨點嘛。一家人吃飯常常還會夾菜給對方,也是增進家人感情的一種方式,使用公筷會讓人有距離感。


有人說:使用公筷應該成為一種習慣,不管是跟家人還是朋友吃飯,這個舉動不是因為生分,而是為了他人健康著想。

感冒的時候,為了不把感冒病毒傳染給家人,都用公筷夾菜,“同桌吃飯,一盆菜你夾我夾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飲食習慣,它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人們在推杯換盞間便給了各種細菌大量傳播的機會。


用公筷會影響感情或是溝通方式有問題?

吃飯的時候提出使用公筷真的會影響感情嗎?使用公筷應該成為一種習慣,但是如何在不影響感情的情況下提出使用公筷,則需要溝通技巧。“出去吃飯的時候,如果服務員上菜就備上公筷公勺,大家就會覺得很正常,並且主動使用公筷。”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接受的,不是那一雙公筷,而是那個眼神、那種腔調、那種態度,找個合適的語境,合適的提法,讓家人感受到足夠的尊重和善意,也許家人就好接受得多。就像使用筷子一樣,要有技巧,熟練駕馭兩根筷子的合力,才能把菜夾好。



混用碗筷可能會引發一些通過消化道傳染的疾病。

特別是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中國人有飲食不分餐、喜歡相互夾菜的習慣,會增加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風險。而幽門螺桿菌是眾多胃病的罪魁禍首,它主要通過口口和糞口傳播,家人如果有一人感染,其他人感染的幾率也提高,因為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會有幽門螺桿菌,不分餐的話筷子就可能成為病菌的傳播媒介。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其列為誘發胃癌的第一類致癌原。 幽門螺旋桿菌會引發哪些疾病? 國際學術界公認胃炎癌變過程為: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變。除了胃癌,幽門螺桿菌還能引起多種胃病。 潰瘍 :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中,大約15%~20%會患上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等疾病。 腫瘤:約1%的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會發生胃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消化不良: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大約5%~10%會發生消化不良。其他疾病: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非常見胃病,以及缺鐵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症、維生素B12缺乏症等胃外疾病。 因此,要特別重視幽門螺桿菌這個對胃造成傷害的壞菌。


--- 一個來自喵星小宇宙,希望能幫助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