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什麼是“三十而立”?很多人理解錯了

大家都很熟悉“三十而立”這個成語,但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一般人都認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到了三十歲的時候,就應該成家立業了,如果到三十歲還沒有娶上老婆,還一事無成,那就要被人笑話了。

其實大家都理解錯了,這個成語的本意並不是這樣。這個成語出自《論語.為政第二》,原文是: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什麼是“三十而立”?很多人理解錯了

這幾句話,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簡單總結。孔子的身世很可憐,在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叔梁紇就去世了,他還有一個半殘疾的哥哥和一個姐姐。孔子在少年的時候,家庭條件非常艱苦,整個家庭的重擔,都壓在孔子身上,責任很重。他說自己在十五歲的時候,就立志做學問,經過十五年的時間,根據他豐富的人生經驗,以及生活的磨練,就達到了“三十而立”。

所以說“立”這個字,在這裡並不是成家立業的意思,因為孔子在三十歲之前,早就已經把養家餬口的重擔承擔起來了。

什麼是“三十而立”?很多人理解錯了

梁代皇侃的《論語集解義疏》上講:“立,謂所學經業成立也”。清代劉寶楠的《論語正義》上講:“立,謂學立”,意思都相差不多。就是說孔子從十五歲開始立志做學問,到了三十歲的時候,道德學問的根底才算確立了,人生的志向也確定了,不會再為外境所動搖了。但在這個階段,還會有一些疑惑,所以說“四十而不惑”。

這就好比一棵大樹,十五歲的時候,還是小樹苗,等到三十歲的時候,根也深了,枝幹也粗壯了,就能夠經得起外面的風吹雨打了,這就是三十而立。簡單來說,就是這時候已經學業有成,可以畢業出山了。

什麼是“三十而立”?很多人理解錯了

所以說“三十而立”這個成語,不是讓我們三十歲之前必須成家立業,不是說到三十歲沒結婚、沒買房子,就不算“立”了,而是要確立道德學問、人生的志向。如果我們到了三十歲,還不懂人情事理,還沒有確立自己的人生方向,那才是真正的沒有立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