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儒家思想為什麼在春秋戰國行不通?

三文愚


答:如果放寬我們的視界,不單純地用歷史學,而是加上人類學、社會學以及哲學,綜合地來分析、判斷,會發現,儒家思想的興衰總伴隨著家庭秩序的興衰,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

儒家思想可被視作以家庭為榜樣、為國家建立道德原則的意識形態。孔子在春秋末期編纂經典,十分眷戀周朝的社會秩序,但周因戰事不斷,已在分崩離析之中,而周的核心秩序是家庭秩序,家庭和親戚關係無疑又是家庭秩序的核心。

周滅商,開創了中國的封建時期,其時,政治權力非常分散,掌控在一系列等級分明的氏族和宗族手中。周天子共設七十一處封地,其中五十三處由他的親戚治理,剩下的則分給其他文武官員,以及已被擊敗但願效忠的商貴族。許倬雲在《中國古代社會史論》中指出:“(在春秋時期)國家像一個放大了的家庭。君主統而不治;大夫們很重要,不是因為其職位,而是因為他們是君主的親戚,或是顯赫家庭地家長。”

周朝早期處於部落和酋邦之間,史書中稱為“國”的,都不是真正的國家,換言之,整個國家為一系列封地君主和其親戚團體所擁有,土地和民眾,都是可傳給後裔的家族財產,只受父系家族親戚規則的約束,這個社會中沒有公私之分,每個佔統治地位的宗族都可徵兵徵稅,並作出自認妥善的司法裁決。

公元前770年—前256年是東周時期,真正的國家開始成形,它們設立常備軍,在界定領土內實行統一原則,配備官僚機構,徵稅執法,頒佈統一的度量衡,營造道路、灌溉系統等公共基建。然而,國家形成的最重要的動力就是戰爭。許倬雲計算,春秋時期的294年,中國的“國家”之間共打了1211次戰役,和平歲月僅有38年,超過110個政治體倍滅絕。後續的254年戰國時期,打了468次戰役,僅有89年太平無事。連綿不絕的戰爭使周朝親戚家族的社會秩序土崩瓦解,建立其上的儒家思想當然也就搖搖欲墜。

在某種程度上,戰爭衝突背後的癥結是舊貴族秩序分崩瓦解,取而代之的庶民尋覓新機會,以攀登權力階梯。不過,東周的分裂始終被看作曠日彌久的異數,中國需要承擔天命的血統崛起,予以撥亂反正,統一才是最正統,最符合天命的古老理念,換言之,就是看哪個宗族獲得統治中國的榮譽,這也為儒家思想在西漢的捲土重來,獨尊天下,埋下了伏筆。

希望這個答案能回答以上的問題,謝謝!



芥子藏龍


因為儒家思想是治心的思想,他穩的是人心,而不是時局,更不是行為,因為在當時的那種條件下,所有的君王所關心的都是富國強兵,所以說,大家找的都是富國強兵的辦法,自然而然,法家就會脫穎而出。

法家治行,而後醫心

在戰國時期,法家學說的做法是通過一系列制定好的法案,在短時期內規範人的行為,直接以文字的形式告訴人,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如果做了之後,會有什麼後果,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落實到紙面上的,所以大家都能看得到,看得到之後,自然而然的就會照著做,大家行為統一,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習慣,一種風氣。

儒家正心,以靜思醫其本

如果以把諸子百家比喻成現在的藝術的話,儒家思想就是中醫學派,而法家思想則是西醫學派。儒家宣揚“仁”“義”“禮”“智”“信”,但凡行事以仁為先,能讓則讓,以禮待之,這個在太平盛世自然是最好的法則,大家做人做事都會有一個底線,都會根據前人的行為舉止來鞭策自己,但是這個想要在短時間內見效,自然而然是行不通的。

首先,你想要宣揚君王的政治體系和派系學說,你得建立學堂,通過老師教授的點擊和日常的行為舉止,來一點點的影響學生,學生通過書中所學,四方遊歷之後再感悟其中的道理,在這期間,會浪費非常非常多的時間,而這些時間,可能敵軍早已經把你吞沒了,你根本沒有時間去反抗。

其次,儒家思想教的是君王該怎麼對待人民,人民該怎麼對待君王,君與臣、父與子、夫與妻、長與幼,講的都是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比較細節的方面的問題,他這些主張對長治久安有用,但是對於短時間內提升國力與戰力卻沒有絲毫幫助。

切入重點,快速成長

當商鞅剛剛進入秦國的時候,對於秦國的貧弱深有感觸,那是人民不相信政府,下屬不信任長官,平民獲取軍功無法升遷,平民想要光宗耀祖,更是痴人說夢,而當時唯一能光宗耀祖的方式,就是通過學習,進入士人階層,但是讀書對於一般百姓來說,是不小的負擔,他們無法承受這樣的開支。

所以當看到百姓的痛點之後,商鞅開始推崇法制,通過醒木立信之後,明確的告訴人們,想要光宗耀祖、發家致富應該怎麼做,通過一套套法案的頒佈實施,引導著百姓們朝著致富的方向前進。打破常規,讓百姓也能看到除了學習之外的升遷之道,也因此讓秦國在短時間內,成了戰國時期的第一強國。

總的來說,儒家思想注重的是引導,是長與幼、上與下的引導,而法家則是規範,通過一種制度的實施,來告訴百姓們應該怎麼做,這也就是說,一個之本,一個是治標,戰亂時期用法治人,而和平時期用儒引人,這也就是,二者能一直並存影響著中華文化的關鍵。


大胖子爸爸


儒家思想不僅在春秋戰國行不通,而且在整個北宋之前都沒怎麼行得通過。

這是因為:

1、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義,孔子講仁,孟子講義,皇帝講什麼?尤其是在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這樣的大分裂時期,講仁義,既不能安邦,也不能治國。

2、說說大漢王朝。漢武大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雄才大略的武帝,真正行的其實是“外儒內法”,看看其任用的丞相就知道了,每一個儒家思想的人!漢朝還有一點是“以孝治天下”,這個操作性強啊。

3、說說大唐王朝。縱觀唐朝近300年,安史之亂以前,基本上是以道教和佛教思想交替作為朝廷意識形態;安史之亂後,則以法家為主了。儒家思想從未登主流。閱遍唐詩,詩人們的思想是極其開闊,很少有儒家思想的表現吧?

4、儒家思想真正成為朝廷意識形態,是披著“程朱理學”的外衣大行其道的。宋元明清,一以貫之……

5、根本原因是,儒家思想不能治亂世,只能在大一統王朝時才適用。尤其是,程朱理學通過“三綱五常”把儒家思想進行了固化和政治化,這才能夠“操作”了。


鋤揚軒


春秋戰國時期是大爭之時,要的是富國強兵,並非禮義仁智信!

中國古代的治國思想總體來說是:外儒內法而濟之以道!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無論多麼標榜仁政愛民,骨子裡依然崇尚法家學說,理由是法家思想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而儒家更多的是一種理想。

孔子曾率領門徒周遊列國,兜售自己的政治學說和治國理念,結果卻處處碰壁。各諸侯國都覺得此種方略與富國強兵之道有點距離。

孟子跟梁惠王談了那麼多次話,講了一堆仁政學說,梁惠王思來想去,覺得短時間內無法無法實現國家的富國強兵,也就沒有實行。

在春秋戰國時期,士人渴望建功立業,甚至不惜遠走他國,最終有所成就者,無一不是法家思想的踐行者,對富國強兵之道頗有建樹:

1.吳起 本是衛國人,卻歷仕魯、魏、楚三國,尤其在楚國,搞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吳起變法”,使楚國瞬間強大起來,而吳起也擔任了楚國的令尹一職,也就是後世的宰相。

2.李斯 本是楚國人,在楚國做了一個小吏,日子過得還不錯,但有一天他突然醒悟,覺得自己應該幹一番大事業,決定前往秦國,最終幫助秦王嬴政一統九州,官拜丞相之職。

3.商鞅 本是衛國人,在魏國不被重用,於是他毅然決然地投奔秦國去了,最終,他在秦國實現了自己的抱負,發揮了自己的才幹,在秦國踐行法家學說,搞了一場永載史冊的“商鞅變法”,是秦國很快強大起來。

4.張儀 本是魏國人,還是貴族後裔,但為了自己的胸中抱負和大好前程,他最終也投奔了秦國,官拜丞相之職,還曾率軍攻打自己的故國魏國。

當然,儒家思想並非完全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在大一統的環境之下,經過了長時間的戰亂,百姓渴望安居樂業,儒家這時候的功能作用就會體現出來,如唐朝。

大一統之後,還實行法家的嚴刑峻法,甚至搞暴政,那就行不通了,如秦統一後的秦始皇和隋朝的隋煬帝。


周慕白1988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流派湧現,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的時期。儒,道,墨,法等和各種適合各諸侯國增強實力的學說流派紛紛出現。儒家以仁為思想核心倡導各國施仁政其實不太有利於當時各諸侯國的迫切需要。那個階段如果什麼學說流派能促進諸侯國當上霸主,能有助於把對敵對的國家打敗,能有利於在各國間保持平衡,這種思想就有可能受歡迎。以法家為例能使秦國增強國力,能讓秦國最後打敗六國而統一中國就可以看出。


小鳥喜歡飛


春秋戰國政治上分裂割據,從西周時期的禮樂政法自天子出到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周天子不再是天下的共主,春秋時期相繼為了爭奪地盤和財產,先後出現了春秋五霸,這些戰爭是毫無意義的,所以我們說“春秋無義戰”。

到了戰國時期,戰爭的形式開始有了一定變化,從無義之戰開始轉向統一戰爭。各個諸侯國為了能夠在統一戰爭中獲得勝利,紛紛開始組織變法,引薦人才。那個年代,諸子百家的思想,哪家的思想能夠迎合大一統的需要,統治者就會採納。

在諸子百家最重要的四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中,只有法家的思想強調“要在中央”,加強中央集權,所以法家的思想迎合了當時政治統一的需要。六國中,商鞅變法和法家思想的運用使得秦國如日中天,最終為其戰勝六國一統天下奠定了思想基礎。

而儒家思想主要仁政,為政以德,企圖恢復舊制度“周禮”,在當時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只有在國家安定統一的基礎上,儒家思想的魅力才能得以彰顯。

因此,漢武帝實現大一統以後,採納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主張,最終使得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處於獨尊地位,影響了兩千多年。



西神堂


儒家倡導仁愛治國!春秋爭霸各君王的內在政治思想是法治律令霸治安國安邦,方能縱橫春秋時期之八方天地!因此,“儒治方略”大多得不到各諸侯王的支持!“儒治方略”比較適合天下已定,黎民安居樂業,這樣的社會環境!所以儒家思想未在春秋時廣為傳播!


三界遊童


春秋時期是儒家思想從萌芽到逐步成熟的時間,孔子從周遊列國開始,歷經磨難攜弟子傳播儒家思想。

在年老歸田時孔子及嫡傳弟子們都逐漸老去了,最終解釋權落到了王權手裡,在外儒內法的政治格局下,當權者選擇了最利於封建統治的那部分發揚光大。

孔子的儒家思想核心是仁,義,禮,智,信,這個學說一段時期內非常容易被曲解、割裂甚至閹割。作為比較,你可以去看看其他那幾家,法家和道家都是形式和追求一目瞭然的高度統一,墨家雖然弱一點也說的過去。

但儒家,孔子一死就儒分為八,到漢後的儒家思想已經不是先秦的儒家思想了。不嚴謹的來說,只是原來的四分之一。

為什麼是四分之一呢?如果把形式和追求各算一半的話,越到封建王朝後期作為終極追求的仁愛講的越少,基本都在搞形式主義,也就是禮樂,這就是剩了一半。而禮樂在後世,也漸漸偏重於禮,而忽略了樂,又偏廢了一半。這就是四分之一的由來。

有學者認為禮用來規範下級對上級的行為,樂用來規範上級對下級的行為,合起來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儒家思想越到後來,越是隻有臣臣子子,沒有君君父父,只強調下級對上級的義務,逐漸淡化上級對下級的責任。這就越發迎合集權統治的需求。

孔子的思想和儒家思想毋庸置疑是偉大的。但是這種偉大並不是儒家思想能得以發揚光大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政治學上的供求關係決定的受到一些朋友的啟發,儒學在法學成熟之後興盛不是偶然。儒家思想本身對於治世的實用性非常有限。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沒有大放異彩,孔子本人在政治上的境遇甚至被稱為喪家犬。直到法學成熟,帝國統治階級內部才有了治國的指導思想(期間經過了秦朝和漢初的一些政治實驗,最後確立了外儒內法)。但是勢術法這種東西屬於帝王之學,在民間普及要出亂子的,所以迫切需要一種學說來指導和統一統治階級以外的人的思想。而儒家思想因為我原答案提到的原因,完美符合這一要求。

事實上,作為先秦儒學第三代集大成者荀子本人,就已經有了法學思想。這意味著儒家自己也意識到了儒學必須和法學相配套才能有用。荀子教出了兩個著名的法家學生。

孔子本身的著作以資料收集整理為主,本身並沒有系統闡述自己哲學觀點的著作流傳下來,最有名的也只是論語這種語錄式的吉光片羽。一方面這使得儒學成了包容性最強的一派,一方面也造成後世對儒學思想的理解有相當大的靈活性。這兩點都有助於儒家思想的發展和傳播。我每每看論語都有一種讀聖經新約的感覺,耶穌隨便說句話,後世都有人不遺餘力的去研究闡述引申。而論語也有相似的感覺。這也就是為什麼儒學到後來有一部分發展成了儒教的原因。很多宗教的先知著作也是這種語錄體,不是偶然。因為這給了後世非常大的理解上的靈活性,本人則可以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方便神化。甚至偶爾自相矛盾也不要緊。反正沒有足夠的上下文和限定,後世徒子徒孫自有聰明人幫你圓回來。但是缺點就是思想會變得不純粹甚至脫離本來面目,以至於發展到後來完全不是祖師爺那套東西了也說不定。

反過來,你把自己的思想闡述的越系統,越有邏輯性,相應的也會形成很大的自限性。一旦理論體系建立,哪怕你自己本人說一句話,只要是不符合你理論體系的都要給你磕出去。這樣對於傳播繼承而言,路只能是越走越窄,後世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雨落一方


戰爭動亂年代,能活著就不錯了,哪來的閒情逸志談天說地,文化的興起發力都是靠在和平時期的潛移默化未雨綢繆的發力弘揚。到拼到最後養兵千日戰至生死存亡之際,方知國家在平時文化薰陶出來,代表民族精神的救亡精英們(如毛澤東、周恩來),才是一個國家的救命稻草,誰的國家文化強,誰的民族救命稻草就會多,民族就能永遠不滅。所以文化是護城河,是城牆,要靠平時高築,戰時已來不及了,只能用來救亡。


般若彌陀佛子


這主要是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戰亂的大環境決定的.

所謂“春秋無義戰”,便說的就是那個特定時期,群雄爭霸都是你死我活的拼爭,講的只是實力.這一時期局勢也經常是變化無常,對於各個國家來說實現自己利益的機會也是稍縱即逝的,只要機會來臨沒有抓住的話,也許就再也遇不上了.而這樣的情況下,其主張實施起來容易,見效比較顯著的法家,縱橫家,兵家等就當然的成為各國君王的座上賓,股肱臣.

儒家基本上堅持“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的思想.這樣的思想在國家一統的前提下,對維護封建帝王的統治是非常有作用的.正所謂“馬上得天下”,儒家的思想在崇尚武力,將就權謀的春秋戰國亂世基本上不大可能有被採用的機會.後來歷朝歷代一直不遺餘力的推高儒家的思想,並對其進行了改造,這些都是出於維持其統治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