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今年的考研錄取名額增加20萬人,將達到110萬人,對於研究生本科化,你有何看法?

快慢有序


首先,考研錄取名額增加,不能得出研究生本科話這樣的結論,太片面了;

其次,本科階段和研究生階段的教育是有很大不同,學的東西是很不一樣的,培養計劃也是不一樣的;

再次,考研錄取名額增加不一定會導致研究生階段的教育質量下降,國家這些年也嚴格把關嚴進嚴出;

最後,我覺得整個社會大家學歷越來越高不是件壞事,關鍵高校需要把控自己的培養質量。


忠實的花匠


每年中國的研究生錄取人數在60萬左右,我們拿剛剛結束的2020屆考研初試來看,2020年考研初試報名人數破天荒的突破到了400萬,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十分恐怖的數據,似乎給人一種錯覺那就是大學的畢業生裡面一半都在考研,而400萬人裡錄取60萬人,這個招生比例似乎也很高,但是事實真的這樣嗎?

  首先研究生按照入學的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全日制研究生, 一種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在職研究生。這種這種研究生佔總體比例的多少那?粗略統計大概在總體錄取人數的三分之一。

  而這種研究生雖然近幾年來錄取方式與全日制想相同,但是社會認可度卻十分悽慘,簡單的來說,在就業市場上,大部分的企業還是會承認專科生的大學生身份,但是他們不會承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研究生身份,雖然國家已經下發過相應的文件來支持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業,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用,畢竟招聘崗位是企業創造的,國家並沒有辦法強制要求企業去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

  除去這三分之一,我們的錄取人數現在還剩下40萬人,這四十萬人裡面,我們又可以分為兩部分,一種叫做學術學位碩士,也就是學碩,另一種叫做專業學位碩士,也就是專碩。

  簡單的介紹一下二者的區別,從培養方式來看,學碩普遍三年,專碩普遍兩年,研一的時候二者並沒有大的區別,都在一個教室裡上課。而研二的時候,學碩就開始進入實驗室搞科研,發論文,研三的時候準備畢業答辯,讀博的讀博,工作的工作,這種碩士才是我們普遍思維中認識到的碩士,也就是讀書,做實驗,發論文,搞研究。

  而相反專業碩士到了研二,就會直接進入到專業對口的企業工作實習一年,然後直接畢業,比較直觀的例子就是醫生(當然這個舉例不是很恰當,但是比較淺顯易懂。)所以這種碩士,實際上是直接對口工作市場的,他們並不會在實驗室裡搞研究,畢竟國家現在缺的是能把知識應用到實處的高等人才,而不是僅僅會考試發文章的高等人才。

  而教育部的通告也明確的提出了,這次的擴招,以專業碩士為主,18.9萬里面,除去專業碩士和非全日制碩士,真的學術碩士可能連五萬人都沒有。而且那20萬的學術學位碩士裡面,至少有10萬的崗位是留給推免生的(也就是保送生),留給報名的那400萬人的位置,其實只有10萬。

  好,現在我們來做個簡單的加減法,10萬學位位置,加上20萬的專碩,實際上這400萬報名的人裡面,最終能夠成功考上的研究生的也只有30萬人而已,就算擴招著18.9萬人都是學碩,也僅僅都不到50萬,更不用說這裡面還要去掉很大一部非全日制研究生。至於那些說什麼擴招會讓不喜歡學習的學生考上研究生混日子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研究生的考試跟高考完全是兩種概念,先不說筆試過後的面試就可以刷掉很多隻會考試沒有學明白知識的考生,筆者甚至可以拍著胸脯保證只要能通過初試的學生,就算他以前確實在混日子,當他進入到複試的那一刻,你也就沒有資格在說他混日子了。

  所以實際上,研究生的擴招並不會造成研究生“爛大街”,因為跟需求的基數相比,這種擴招實在顯得太微不足道了,相反這種學習和企業對接的模式會變成一種更加良性的循環,畢竟經過了一年社會的歷練在投入到社會,比從學校了直接扔到社會,要靠譜的多。

  所以,無論研究生怎麼擴招都不會造成高學歷者氾濫的情況,默默無聞,才是這個社會大多數的真實狀態。

(數據為了便於理解,皆選取臨近便於均分的整數,具體數據參考官方文件)



其實我是哦然


老穆並不認同研究生本科化這一觀點。

研究生是研究生,本科生是本科生,兩者有著較大的區別。

再者,每年新招研究生人數與新招本科生人數,在數量上,也有著很大的差別。

2019年,研究生招生人數為91.7萬,2020年國家決定擴招18.9萬,兩者相加,共110.6萬人。


2019年,全國高考報名考生人數1031萬人,本科錄取率為44%,本科錄取人數為453.64萬。

兩者一比較,每年新招本科生人數是研究生人數的4倍,如此算來,研究生並沒有因為擴招而本科化。

再者,儘管研究生進行了擴招,但這並不是普遍擴招,而是有傾向性地擴招。

【1】擴招的專業偏向臨床醫學、公衛、集成電路類專業、人工智能類等專業。

【2】擴招偏向專碩,而不是學碩。

【3】擴招偏向中西部和東北高校。

綜上所述,今年的研究生擴招並沒有本科化,相反,它是更加專業化。

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老穆說語文


『研究生本科化』是題主基於研究生擴招做出的判斷,個人認為這種說法值得商榷,原因如下:

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養目標有本質區別。本科教育以通識教育為主,專業教育為輔,研究生則是以專業教育為主,目標是培養能夠從事獨立科學研究和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人才,從這點來看,『研究生本科化』不成立

研究生仍是精英教育,而非普通高等教育。首先明確一點,研究生分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我國每年畢業的博士研究生人數有5萬人左右,即便碩士研究生招生100萬,相對於874萬高校畢業生來說,也僅是一小部分。

研究生擴招的原因

緩解就業壓力。受中美貿易站和疫情的雙重影響,國內就業形勢很不樂觀,壓力很大,研究生擴招可以暫時緩解就業壓力。

促進消費需求。外需疲軟,內需不足,擴大消費是提振經濟的主要手段,學生是主要的消費群體,消費意識超前,擴招研究生能夠促進消費增長。

研究生擴招的影響

學歷貶值。研究生擴招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造成學歷貶值,無論是在校生還是畢業生,無論碩士還是本科,學歷價值都會下降。以前招本科生的崗位,研究生擴招後很可能要招研究生了。

競爭壓力變大。一方面,研究生的畢業壓力大,因為國內研究生畢業一般需要公開發表學術論文,有的甚至要發表的核心期刊,讀研人數增多,期刊版面沒有增加,會影響研究生畢業。另一方面,就業壓力依然比較大,兩年後擴招的研究生和專升本學生會相繼畢業,如果經濟沒有創造出足夠的工作崗位,依然會就業難。

讀研後怎麼辦?

抓緊制定職業發展規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研究生應及早明確職業發展目標,按照目標制定學習和實踐計劃,研究生髮展方向主要有四個:

1、行政事業單位。據筆者觀察,研究生畢業後到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還是比較多的,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這些考上的同學,大多都是讀研時就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行測和申論,最終考上。

2、攻讀博士研究生。這是一條無比艱辛的路,每年畢業研究生七八十萬,僅有幾萬人會選擇繼續讀博,如果選擇這條路,就業做好吃苦的準備,多和導師做課題,寫論文,聯繫導師,準備博士招生考試。

3、到企業工作。大部分研究生同學畢業後會到企業工作,有這樣打算的同學要增加自己的實踐技能,找機會到目標類型企業實習,如果行業有比較認可的證書,一定要努力考下來,這樣對你將來的工作會有很大幫助。

4、創業。國內研究生畢業直接選擇創業的人數較少,在做這個決定前,要衡量一下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創業,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除非有特別好的項目,或者家裡就是企業主,還是先工作看看再說。

研究生擴招是本屆考生的一大福音,很多落榜考生可以繼續研究生生涯,但是讀研並不代表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希望學子們能夠好好珍惜,科學規劃,努力學習,畢業都找到滿意的工作。

高校生涯


今年的考研錄取名額增加20萬人,將達到110萬人,有人說研究生本科化,我非常不贊同。

1.兩者的考試方式不同

本科生考試是不需要複試的,完全的應試考試,而研究生還需要經過非常嚴格的複試,包括筆試、英語口試和專業面試,需要考察學生的綜合素養與實踐能力。

2.學習方向不同

研究生學習的方向更明確,更具有指向性,有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之分。而碩士研究生考試時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又分為學術碩士和專業碩士。本科生沒有這麼複雜的分類,學習的科目也比較寬泛。

3.錄取人數比例不同

2019年研究生預計招生91.7萬人,加上國家準備擴招的18.9萬人,共110萬人,而2019年本科錄取率為預計為44%,這中間有這麼大的差額,怎麼能說研究生本科化呢?

結束語:不管是本科還是研究生,都是國家培養人才的需要,我們沒有必要來討論這個問題。再今年疫情影響,國家會需要更多的人才,研究生主要傾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主要是偏重臨床醫學、集成電路等專業。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養方式是不同的,本科生是通識教育,是需要對一個學科大類進行表面瞭解,研究生則是針對某個領域中的一個小方向進行研究,進行精分細分。現在本科生的數量不斷增多,研究生招生人數增多是很正常的,但研究生中也分為全日制研究生、在職研究生,全日制裡面還有專業性研究生和學術型研究生,每一個大類都適合不一樣的人群,如在職研究生比較適合邊工作邊上學的人,學術型研究生適合希望以後進行深層次學術研究的人等等。所以研究生並不會逐漸本科化。

我國以前是小學、初中義務教育,現在變成小初高義務教育,伴隨著我國的發展越來越好,有可能會像北歐四國等地區一樣對大學學習也變成義務教育。對教育加大投資力度,雖然短期不太容易不見效,但是長期進行下去可以逐漸影響幾代人。

研究生越來越多,讓很多人都知道學習是永無止境的,不是到達某一個階段的就止步不前。高中的時候經常會在作文裡寫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只有自己不斷融入其中,才會飄然出絢麗的顏色。高學歷的人不斷增多,證明這個國家的走向,逐漸從溫飽走向科技大國的道路。


刺蝟0514


有好多人都認為現在985,211出來的好搶手,但你們殊不知這種情況都是公司,社會造成的,形成思維定式,以前看出身,現在看學校,難道真的只有985,211出來的人是人才其他的學校出來的不是嗎,難道只有985,211出來的能給你們帶來效益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例:一個公司老總聘用普通大學的人才,需要的錢又少,這個普通大學出來的人才,因為有人賞識,感恩而拼命為公司產生效益,就不算感恩,為了工資普通大學的人才也會為公司帶來更多效益;反觀名校出來的,你拿聘用普通大學的工資,人家都不願意來,就算來了,也得把他們當“爺”一樣的供起來,請問那個公司老總願意請個“爺”。其實這些老總找名牌大學的人,根本不是看重他們是人才,專業學的厲害而是品牌效應,他們的品牌就是“985,211”,這跟買東西認名牌一個道理。公司花了品牌的錢,請的這些人,沒給公司帶來等量的收益,最後裁員的都是這類“985,211”這些所謂的品牌出來的,被外界看到,都是這麼傻眼的“985,211”出來的,然後被外界瘋傳連“985,211”都沒工作,好好學習,其實都是人自己造成的,和學校好壞沒關。先別急著反駁我,仔細想想吧!



我認為研究生本科化對我們國家整體是一個好的現象!

原來在我們的印象中,研究生應該是精英化的教育,但是越來越多的經驗告訴我們,研究生已經成為了現代社會高級知識分子必備的學歷。對比歐美髮達國家,我們國家的高級知識分子數量還是非常少,因此,我們需要擴大招生規模,擴大人才培養的途徑,迅速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

這也就和每年研究生人數不斷攀升的事實不謀而合~



但研究生人數的急速擴張並不代表教學水平的下降!二者不應該成反比,而是應該成正比!

研究生的規模擴大和現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緊密相關,也和我們國家基礎教育的發展以及人才整體素質的提高有關係!這從反面也推動著研究生教育的高水平化~

有的人擔心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以後,教學水平會直線下降,我認為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研究生的招生和教學都是有計劃和安排的。教育主管部門和高等教育委員會也對全國的形勢進行過科學的研判,在目前這樣一個階段,我們國家的人才規模還是比較小的,這很難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所以培養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對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所以我認為研究生教育的本科化是社會整體進步的一種表現,但也給我們高等教育提了一個醒,不要放鬆對教學水平的要求,因為教學水平是影響和決定一個國家未來的重要因素。

我是說文寫作,歡迎大家留言!


說文寫作


這是一個好事情。

首先,對於國家科研發展來說,人數基數的增加,科研成果就會間接增加,人才是第一生產力,人多了,人才也會多。

其次,個人方面,研究生基數大了,對個人來說,競爭壓力大了,研究生文憑含金量會相對縮水,反而倒逼研究生更加努力,不努力則會相對淘汰。要想不被人才洪流淘汰,只能再自己努力。

最後,這是一個自然發展的結果,一是因為人口增加,高學歷需求增加,二是經濟發展如此迅速,需要更多高級人才來優化社會結構,引導各個領域的創新和發展。


霓衣曲


對於研究生本科化或者說本科生不值錢了的說法都不是很準確,整個社會的知識能力的提高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上次本科生擴招,就是順應咱們國家包括製造業產業發展對於專業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時也推動了城市化進程,進入新世紀以來咱們國家持續穩定高速發展的人才基礎毫無疑問是本科生擴招;現在國家發展又進入了發展模式變革的時間點,新的發展模式對人才有新的需求,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服務相關專業和以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和學前教育、k12階段教育相關專業為代表的(新冠疫情更加清晰的顯示出了他的重要性)城市基礎服務相關專業都有巨大需求,和以往相比這種人才需求在知識結構上更加聚焦,需要在這些領域的某個垂直細分領域有深入瞭解,比如人工智能方向,本科階段只能寬泛的學習人工智能學科的相關理論、技術和方法,具體人工智能技術在醫學或者其它領域的垂直研究和應用則是在研究生階段完成,而且研究生階段導師負責,不是大水悶灌,而是精細化培養,更有利於高等級人才的迅速成長。

國家教育政策的變化都是經濟發展模式的變化在教育的投射,只有順應這種變化,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成就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