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如果要在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的時間線上劃重點,2019年12月31日

一定需要標註。

這一天,民間關於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的猜測與恐慌開始發酵;

這一天,武漢衛健委公開通報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同時指出“未發現人傳人現象、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

這一天,微博大V發佈了一條微博: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注:目前該微博已被作者刪除

一句“如果武漢搞不定,沒人搞得定”,在當時給廣大網友打了一劑“強心針”,把擁有P4實驗室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捧上“神壇”,但同時也把它丟入輿論的風暴中心……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疫情前期屁都不放一個,真指望不上!”

隨著疫情蔓延,這條微博的評論區陸續出現質疑聲:

“從一開始的上報到現在的正面研究成果,都是上海的P3在搞。”

“疫情剛開始那會,病毒研究所屁都不放一個,真指望不上!”

讓我們先回看疫情前期的科研成果:

1月5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從武漢感染患者標本中檢測出類SARS冠狀病毒,並獲得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

1月10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華中科技大學武漢中心醫院、武漢市疾控中心等機構與悉尼大學一同成功破譯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

1月21日,《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發表論文,分析闡述了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並揭示病毒是通過S-蛋白與人ACE2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來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

該研究成果背後的團隊由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北京藥理學與毒理學研究所及廣州醫科大學等單位組成。

不難看出,武漢病毒所的存在感的確非常弱。

直到1月23日,它才有了“動靜”。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該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發表題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的發現及其可能的蝙蝠起源》的文章,提出新型肺炎病毒或來源於蝙蝠。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亞洲第一、全國唯一,坐擁若干頭銜的武漢病毒研究所,在疫情出現後真的“反應遲鈍”嗎?

並不是。

2月19日,武漢病毒所發表了《致全所職工和研究生的一封信》,回顧了在過去一個多月的工作: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圖源:武漢病毒研究所官網

12月30日、1月2日、1月5日……從工作的時間點看,武漢病毒所的響應速度仍然可圈可點,而沒有發聲的原因,是專注於學術論文的撰寫,還是疾控、醫療等部門各自為戰、使其無法參與到一線防疫工作中?

主動沉默還是被動消音,我們仍沒有答案。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是石正麗團隊的實驗洩漏了病毒!”

對武漢病毒研究所的質疑沒有停止,而該所的石正麗團隊是另一個對象。

首先是2015年石正麗參與的一篇論文被扒出: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圖源:Nature Medicine

在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使用SARS-CoV反向遺傳系統,生成並鑑別出一種類SARS嵌合病毒,體內實驗證明該病毒可以感染人類呼吸道細胞,並使小鼠患上肺炎。

該研究的結論是,冠狀病毒可能無需經過中間宿主便感染人類細胞,並引起像SARS一樣的疾病傳播。

據此有人篤定,這一次新冠肺炎正是5年前實驗中的病毒洩漏導致。

但這一說法很快被打臉。在回顧論文後國內學者認為,該研究實際上是改造了一個自然界原有的病毒毒株,並不是在實驗室內製造“超級病毒”,事實上,人類也還不具備創造病毒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該論文第一作者、通訊作者都是美國學者,石正麗僅提供SHC014棘突蛋白序列,而實驗的進行地也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作者貢獻及排序/圖源:論文截圖

石正麗也“用生命擔保”此次新冠病毒與實驗室無關: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石正麗朋友圈/圖源網絡

這還沒完。有網友翻出2年前“科學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舊聞,懷疑“2018年發現的病毒就是如今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圖源:央視網

這一研究還被髮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研究發現,2016-2017年在我國造成2萬多頭豬死亡的流行性腹瀉,其實是一種起源於蝙蝠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科學家將其命名為“SADS冠狀病毒”,而研究團隊正是武漢病毒研究所。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圖源:Nature

中青報記者曾參與此次報道。當時石正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SADS冠狀病毒只限定在豬致病,並沒有證據顯示可進一步感染人類。

如今,這一論文再次被翻出引起熱議,石正麗也明確回應:此次武漢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與2018年報道的SADS冠狀病毒“在分類學上不是一個‘種’”。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人們總會迫切尋找一個解釋,而陰謀論等負面消息能夠迅速填補人們這一需求,這或許也是真相未明前,“人造病毒論”被傳播開的原因吧。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做了一晚上實驗,就說雙黃連有用?”

“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1月31日晚,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多家媒體報道了上海藥物研究所與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研究的這一初步發現。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在之後幾小時內,雙黃連口服液走上“藥”生巔峰。

線上醫藥電商渠道全面斷貨: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線下藥店門口全是排隊搶購的市民,“不聚集、少出門”的防疫措施,哪裡比買到“救命藥”重要?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圖源網絡

在抗疫的關鍵階段,雙黃連口服液真是“大救星”嗎?很快,各大主流媒體和科普平臺發表闢謠觀點:抑制並不等於預防和治療,目前沒有用於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的藥物,不要搶購和自行服用雙黃連口服液。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同時,短短一夜的實驗就得出理想測試結果,這實在令人難以信服。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也表示,上海藥物所與武漢病毒所公佈“雙黃連口服液有抑制新冠病毒”的信息,需要交代清楚檢驗流程和結果,針對一個藥品的檢驗時間不會這麼快。

那麼兩大機構又是怎麼論證這一研究的?2月1日凌晨上海藥物所接受@國是直通車 的訪問內容如下: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同日,上海藥物所發佈聲明,稱提供給媒體的文章“內容是準確無誤的”,研究團隊通過實驗室體外試驗證明,雙黃連有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作用,下一步還需通過進一步臨床研究證實。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圖源:中國科學院官網

“初步發現”、“還要做實驗”、“科學的事我們不想說的太過”……只進行一夜的實驗,便“胸有成竹”地將結果公之於眾,不僅是對群眾安全的不負責,更是對科學精神的“褻瀆”。

如今,上海藥物所仍然執著地堅持著,而武漢病毒所至今沒有針對這一事件發聲。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搶注美國的藥,也太不厚道了吧?”

2月4日晚,武漢病毒研究所官網發佈《我國學者在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篩選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文章指出,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聯合研究,於1月21日對藥物瑞德西韋申報了中國發明專利(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用途)。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圖源:武漢病毒研究所官網

這看似一個好消息,卻又引發新一輪熱議。

首先,瑞得西韋(Remdesivir)是由美國吉利德製藥公司開發,並在此前被用於治療埃博拉病毒的一種抗病毒藥物,網友質疑:美國製藥公司開發的藥物,卻被我國機構申報專利,是否屬於“侵權”行為?

其實這是誤讀。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楊佔秋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此次武漢病毒所申報的是“用途”,意思是“發現了該藥的一種新用途”,並非藥物結構,所以申報專利沒問題,而且申報專利後,知識產權局也會做後續審查,不符合也可能駁回。

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陳際紅也表示,美國有藥品本身的專利,而我方申請的是適應症專利,專利法上是可以操作的。

另一個疑點在於,據公開報道,美國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於1月20日確診,在入院發熱一週後症狀惡化,使用了未上市的藥物瑞德西韋,卻發現有明顯療效,1月31日相關結果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圖源: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但武漢病毒研究所於1月21日就對瑞德西韋申報了中國發明專利,是怎麼做到對其療效“未卜先知”的?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微博網友髮長文質疑

針對這一問題,中國科學網採訪了武漢病毒研究所副所長肖庚富。他表示,在前期科學攻關後,國內多家藥物研發單位開始了下一步的藥物篩選工作。

這些被篩選藥物的選擇標準是基於多年研究抗病毒藥物的基礎和知識,其中就包括瑞德西韋。在研究所開展抗病毒藥物篩選研究過程中,發現瑞德西韋在細胞水平上對抑制新冠病毒感染有效。

此外,在2019新冠病毒發現前,武漢病毒所合作單位就已經從FDA批准的上市藥物庫和臨床藥物庫中,篩選過對冠狀病毒 HCoV-229E(一種致病性較低的病毒,通常僅引起普通感冒症狀)有效的藥物,併為病毒所提供了優先篩選名錄,瑞德西韋就在這批藥物名單中。

因此,肖庚富表示這並非“未卜先知”,而是基於前期大量研究工作的結果。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新冠肺炎零號病人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

2月15日,一則關於“武漢病毒研究所一名女研究生黃燕玲是新冠肺炎零號病人”的消息在網絡流傳。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圖源:網絡

傳聞稱,新冠肺炎“零號病人”(第一個患傳染病,並開始散播病毒的病人)是武漢病毒所科研人員黃燕玲,她是病毒所2012級碩士研究生,甚至

“已經因病去世”

根據2011年11月4日武漢病毒所發佈的《2012年度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擬錄取名單公示》,黃燕玲系西南交大推薦的學術性碩士。

2月16日,澎湃新聞記者採訪了黃燕玲在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導師危宏平。他表示,網上的謠言真是太不靠譜了,黃燕玲自畢業之後就去了企業從事生物工作,早已不在學術圈。

他也在朋友圈發文回應: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不久後,黃燕玲本人也在校友群中親自回應稱:“還健在。”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圖源:紅星新聞

2月16日中午,武漢病毒研究所官網亦發文闢謠。

深陷輿論“漩渦”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我們問心無愧”

圖源:武漢病毒研究所官網

至此,又一個關於病毒研究所的謠言匆匆落幕。


2 月19日,武漢病毒所發表了《致全所職工和研究生的一封信》,稱疫情發生以來,網絡流傳若干謠言,對堅守科研一線的科研人員造成極大傷害,但回首過去一個多月的艱辛付出,“我們問心無愧”。

儘管諸多謠言已經被證實不成立,但在此次疫情中,武漢病毒研究所似乎已將大眾的期待與信任消耗殆盡。

另一方面,武漢病毒所的輿論風波,也促成了一些新變化:

近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指出,要儘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制度保障體系。

同時,科技部近期強調要加強對實驗室,特別是對病毒的管理,確保生物安全,並出臺《關於加強新冠病毒高等級病毒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強調各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實驗室的管理,確保生物安全。

無論這期間是受各方掣肘,還是如坊間各類傳言猜測,武漢病毒所想重塑公信力,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可以預見的是,在今後一段日子,武漢病毒研究所仍將處於風暴眼中。

[1] 雙黃連之惑:藥品檢驗是否有經過充分論證?.新京報,2020-02-02.

[2] “漩渦”中的武漢病毒研究所. 每日經濟新聞,2020-02-19.

[3] 武漢病毒所將“瑞德西韋”申報專利是否侵權?答案來了!.環球網,2020-02-05.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