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家四口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若終有一別,願我們用力愛過

距離疫情爆發已經快一個月了,很多隔離在家的,都快待不住了。

有人說,從未像此時一樣期待復工。

看到他們還能為這些小事而煩惱,突然覺得他們是幸福的大多數。

2月12日凌晨3點,家住四川德陽市的劉女士從睡夢中醒來,她告訴丈夫“自己悶得慌想出門走走”。

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

家屬尋找多日都沒有找到,於是報了警。

在德陽當地多部門的協調配合下,終於找到了劉女士的遺體。

一家四口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若終有一別,願我們用力愛過

原來,劉女士懷疑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不想傳染給家人,選擇了輕生。

有人責怪粗心的丈夫竟然讓妻子凌晨三點出門,也不陪同。

只是再多的責備與自責也換不來一條生命,事到如今,一切都只剩下惋惜。

當災難來臨的時候,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今天,要跟大家說的,在這次疫情下另一個讓人痛心的事。

他,是湖北電影製片廠的導演,影視部主任常凱,於2月14日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享年55歲。

一家四口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若終有一別,願我們用力愛過

而同天,常凱的姐姐也因新冠肺炎去世了。

在過去的12天裡,常凱和姐姐失去了他們的父母。

沒想到,短短數日,他們一家四口相繼去世。

只留下正在救治的妻子和遠在英國的兒子。

從未想過這樣的情節在現實中上演。

如此慘烈,如此魔幻。

在這場災難中,還有多少人來不及告別,就陷入了長眠。

一家四口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若終有一別,願我們用力愛過

12天,一個家庭的消失

1月24日,除夕夜。

因為政府限令,常凱一家取消了預訂的年夜飯,由常凱親自掌勺,和父母妻子一起在家吃了頓溫馨熱鬧的年夜飯。

沒想到這竟然是一家人最後一次坐在飯桌上。

大年初一,常凱的父親開始出現發燒咳嗽,呼吸困難的症狀。

常凱當即把父親送往醫院,當時武漢的醫院已經是一床難求,失望之下他只能把父親接回家自救,並且和姐姐一起照顧。

可惜寥寥數日病情就急轉直下,於1月27日撒手人寰。

2月8日,常凱的母親也因為備受打擊,身體免疫力下降,遭遇烈性感染去世。

而早在2月4日,常凱本人就感到了身體不適,短短5天,常凱就進入了嗜睡狀態。

輾轉多家醫院哀求哭拜後,常凱被收治進了黃陂區人民醫院,還沒等到轉院,便於2月14日去世了。

同天下午,常凱的姐姐也沒能捱過去。

不敢想他一夕之間失去四個親人的絕望,更不敢想他只能隔著大洋聽母親救治的消息,卻無能為力的模樣。

一家四口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若終有一別,願我們用力愛過

常凱在去世前,留下了一封遺書,述說了他們一家人從感染新冠肺炎後到他去世之前的經歷。

幸福的家庭因為病毒一夕崩塌,而他面對死亡來臨,無計可施。

在遺書的結尾,他說:“我一生為子盡孝,為父盡責,為夫愛妻,為人盡誠!

永別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這番匆匆的告別,說出了所有災難中人的遺憾和絕望。

他們一家的遭遇令人悲痛,人生最苦,不過如此。

那些每天在動態裡跳動的重症人數與死亡人數里,又藏著多少來不及說出口的告別?

一家四口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若終有一別,願我們用力愛過

時代一粒灰,落在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當我們成為悲劇裡的主角時,我們又會想起多少未完成的遺憾和不甘?

一家四口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若終有一別,願我們用力愛過

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身在這次災難中,我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可我們能做的,只有珍惜眼前,活在當下。

然而,有很多人,從來不知道,什麼對自己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曾經有一個話題:如果把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父母、伴侶、孩子進行一次排序,你會如何排?

很多的人會把“伴侶”排在最後一位,因為父母是養育自己的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而伴侶沒有血緣,相對而言似乎不那麼重要。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麼?

很多讀者向我傾訴過類似的事情,老公忙於工作,很少能夠陪伴妻子,唯一能夠做的,也只是說“以後會帶你出國玩”、“有時間帶你去吃好吃的”。

然而往往是這些“以後”,才會毀了我們現有的東西。

等到不忙的時候,卻發現那個本該等著你的人,早就已經離開了。

一家四口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若終有一別,願我們用力愛過

電影《神奇遙控器》中,男主邁克爾一直渴望成功,但家人卻是總是需要他的陪伴,阻礙他成功。

有一天,他擁有了一個神奇的遙控器,甚至可以遙控時間,讓他瞬間達到成功的那一刻。

看似是捷徑,但成功的邁克爾卻發現,家人距離他越來越遙遠了。

那些美好,都被快進了,而此時的成功卻變得索然無味。

一家四口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若終有一別,願我們用力愛過

有很多東西的重要性,遠遠勝過成功。

遺憾的是,很多人直到失去的那一刻,方知其重要。

一家四口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若終有一別,願我們用力愛過

別讓愛成為人生最後一次

蔡康永曾說:“我自己覺得,我們應該要有一個簡單的想法,就是,很多事情在我們人生,就是最後一次。”

我們總說“下次再說”“明年再見”。

可是,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奇葩說的辯手詹青雲,曾講述過自己的親身經歷。

她初中的時候早戀被批評,高中的時候有了暗戀的人卻不敢說。

她一年又一年的等待,兩個人卻因為命運而分開,到了大學,她有了伴侶,卻又因為留學而分開。

詹青雲這樣形容她的遺憾:

有一天我從超市買了東西,提著塑料袋往在波士頓的那個街上走,看到滿天的落葉飄下來,就那一瞬間我就在想。

為什麼?我要在最好的年紀,離開你,這世界上到底有什麼東西,是我們放不下的,這世界上到底哪條路是這麼難走,要讓我們把所有的青春,都錯過呢?

我知道,放下一切很難,可是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和奮鬥去得到,除了人,除了那個人,除了你!”

一家四口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若終有一別,願我們用力愛過

是啊,這世界上,沒什麼事情,是不能夠通過努力去得到的。

唯有愛,是你放下就成永別的。

然而這恰恰也是大家最不重視的事情。

擁有一切的時候,我們以為,那只是生活中最平淡的一瞬。

有這樣一個心理學測試,叫做人生大悟,就是把自己,父母,孩子,伴侶,工作,做一個價值排序。

然後假設你的生命中失去了這樣東西,你會有什麼感覺。

多數人都將工作排在了末尾,夫妻緊跟於其後,自己、父母和孩子,都勝過夫妻與工作。

可正如畢淑敏所說:“生命中有三件事會一去不返,時間、機會和說出的話。”

當他們一個個開始體驗失去了這些東西的感受時,心中的排序才開始發生改變。

一家四口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若終有一別,願我們用力愛過

原來,夫妻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而那卻是很多人都容易忽視的死角。

我們能做的只有珍惜珍惜再珍惜

綜藝《愛情保衛戰》中,看到過這樣一對夫妻。

丈夫是個工作狂,每天忙著創業,根本不著家,可他根本掙不到錢,花的還是妻子的積蓄。

妻子上節目說自己這段婚姻完全是“喪偶式婚姻”,實在過不下去了。

一家四口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若終有一別,願我們用力愛過

丈夫表示不想失去她,可一被問到如何挽回妻子,他卻說要先提高他們的經濟基礎。

工作狂的背後是對伴侶價值的不認可。

他覺得夢想很重要,父母孩子都很重要,甚至家也很重要。

唯獨妻子被排到最後。

說到底,他還是沒有意識到妻子為什麼不想和他繼續了。

無非是這段喪偶式婚姻,讓她覺得自己和單身也沒區別了。

而這樣的男人一直存在。

這幾天疫情嚴重,有妻子舉報了自己的丈夫“不顧家”。

“疫情這麼重,還要去釣魚。”

“打電話也不回來。”

一家四口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若終有一別,願我們用力愛過

對他而言,反正還有下次,釣個魚而已。

卻不知道妻子在家是怎樣的擔驚受怕。

直到失去,才知道他們才知道後悔莫及。

Bronnie Ware寫的《臨終病人最後悔的5件事》中,概括了大多數臨終病人最遺憾的五件事:


1.我希望當初我有勇氣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希望我過的生活;

2. 我希望當初我沒有花這麼多精力在工作上;

3. 我希望當初我能有勇氣表達我的感受;

4. 我希望當初我能和朋友保持聯繫;

5.我希望當初我能讓自己活過開心點。

Ware說,“花太多精力在工作上”,是她照顧過的每一個男病人會說的話。

因為工作,他們錯過了關注孩子成長的樂趣,錯過了愛人溫暖的陪伴,這是他們最深的後悔與愧疚。

一家四口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若終有一別,願我們用力愛過

曾經看到過一個男人在網上的記錄懺悔帖。

曾經他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夫妻和諧,兒子可愛,也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唯一的缺點就是太忙。

他總是沒時間去陪伴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總想著有了機會再好好補償他們。

在一次週末,妻子有事出門,讓他看著兒子半天。

他給兒子切了滷牛肉以後,就去工作了。

等他回過神來,兒子已經被牛肉噎住了。

他想辦法去救孩子,可惜還是沒來得及。

妻子大受打擊,與他離婚,身體本來就不好的母親也因為孫子去世的消息而去世了。

好好一個家,一夕之間崩塌了。

一家四口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若終有一別,願我們用力愛過

可惜不是所有的錯過,都還有機會彌補,懺悔並不能挽回那些已失去的。

大部分人臨終前,帶著的遺憾與後悔,都與感情有關,可他們再也沒機會去完成心願了,比起病痛,這才是最殘忍的事情。

所以啊,在你尚且有能力和時間去愛人的時候,千萬要用力愛。

工作不會因為少了一個人而停止,唯有愛人的記憶才能證明你活過的意義。

一家四口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若終有一別,願我們用力愛過

別等到意外來臨時,才想起你還有未曾說出口的愛。

趁愛人還在,趁陽光正好,珍惜你的枕邊人吧。

因為那是唯一,也是你最難得,才擁有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